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1257 |
上一章 一十四纪汉 下一章 ( → ) | |
起柔兆敦牂,尽旃蒙单阏,凡十年。 孝殇皇帝 ◎ 延平元年丙午,公元一零六年 舂,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后以帝在襁褓, ![]() ![]() 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癸卯,以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太后特加庆以殊礼。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幼弱,远虑不虞,留祜与嫡⺟耿姬居清河邸。耿姬,况之曾孙也;祜⺟,犍为左姬也。 夏,四月,鲜卑寇渔 ![]() ![]() ![]() 丙寅,以虎贲中郞将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骘弟⻩门侍郞悝为虎贲中郞将,弘、阊皆侍中。 司空陈宠薨。 五月,辛卯,赦天下。 壬辰,河东垣山崩。 六月,丁未,以太常尹勤为司空。 郡国三十七雨⽔。 己未,太后诏减太官、导官、尚方、內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梁米不得导择,朝夕一⾁饭而已。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自是裁数千万。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斥卖上林鹰⽝;离宮、别馆储峙米Я、薪炭,悉令省之。 丁卯,诏免遣掖庭宮人及宗室没⼊者皆为庶民。 秋,七月,庚寅,敕司隶校尉、部刺史曰:“间者郡国或有⽔灾,防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而郡国 ![]() ![]() 八月,辛卯,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骘、虎贲中郞将悝等定策 ![]() ![]() 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 ![]() ![]() ![]() ![]() 九月,六州大⽔。 丙寅,葬孝殇皇帝于康陵。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方中秘蔵及诸工作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乙亥,殒石于陈留。 诏以北地梁慬为西域副校尉。慬行至河西,会西域诸国反,攻都护任尚于疏勒;尚上书求救,诏慬将河西四郡羌,胡五千骑驰赴之。慬未至而尚己得解,诏征尚还,以骑都尉段禧为都护,西域长史赵博为骑都尉。禧、博守它乾城,城小,梁慬以为不可固,乃谲说⻳兹王⽩霸, ![]() ![]() 冬,十月,四州大⽔,雨雹。 清河孝王庆病笃,上书求葬樊濯宋贵人冢旁。十二月,甲子,王薨。 乙酉,罢鱼龙曼延戏。 尚书郞南 ![]() ![]() 孝安皇帝上 ◎ 永初元年丁未,公元一零七年 舂,正月,癸酉朔,赦天下。 蜀郡徼外羌內属。 二月,丁卯,分清河国封帝弟常保为广川王。 庚午,司徒梁鲔薨。 三月,癸酉,⽇有食之。 己卯,永昌徼外僬侥种夷陆类等举种內附。 甲申,葬清河孝王于广丘,司空、宗正护丧事,仪比东海恭王。 自和帝之丧,邓骘兄弟常居 ![]() ![]() 五月,甲戌,以长乐卫尉鲁恭为司徒。恭上言:“旧制,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以来,改用孟夏。而刺史、太守因以盛夏征召农民,拘对考验,连滞无已。上逆时气,下伤农业。按月令‘孟夏断薄刑’者,谓其轻罪已正,不 ![]() ![]() 丁丑,诏封北海王睦孙寿光侯普为北海王。 九真徼外、夜郞蛮夷,举土內属。 西域都护段禧等虽保⻳兹,而道路隔塞,檄书不通。公卿议者以为“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六月,壬戌,罢西域都护,遣骑都尉王弘发关中兵, ![]() 初,烧当羌豪东号之子⿇奴随⽗来降,居于定安。时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民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及王弘西 ![]() ![]() 秋,九月,午,太尉徐防以灾异,寇贼策免。三公以灾异免,自防始。辛未,司空尹勤以⽔雨漂流策免。 仲长统昌言曰: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強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治,犹加谴责。而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竖,亲其 ![]() ![]() ![]() ![]() ![]() ![]() ![]() ![]() 壬午,诏:太仆、少府减⻩门鼓吹以补羽林士;厩马非乘舆常所御者,皆减半食;诸所造作,非供宗庙园陵之用,皆且止。 庚寅,以太傅张禹为太尉,太常周章为司空。 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等皆秉势豫政,周章数进直言,太后不能用。初,太后以平原王胜有痼疾,而贪殇帝孩抱,养为己子,故立焉。及殇帝崩,群臣以胜疾非痼,意咸归之;太后以前不立胜,恐后为怨,乃 ![]() 戊子,敕司隶校尉、冀、并二州刺史,“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其各敕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 ![]() ![]() 十二月,乙卯,以颍川太守张敏为司空。 诏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将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人,屯汉 ![]() 是岁,郡国十八地震,四十一大⽔,二十八大风,雨雹。 鲜卑大人燕荔 ![]() ![]() ◎ 永初二年戊申,公元一零八年 舂,正月,邓骘至汉 ![]() ![]() 御史中丞樊准以郡国连年⽔旱,民多饥困,上疏:“请令太官、尚方、考功、上林池御诸官,实减无事之物;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又,被灾之郡,百姓凋残,恐非赈给所能胜赡,虽有其名,终无其实。可依征和元年故事,遣使持节 ![]() ![]() ![]() ![]() ![]() 六月,京师及郡国四十大⽔,大风,雨雹。秋,七月,太⽩⼊北斗。闰月,辛丑,广川王常保薨。无子,国除。 癸未,蜀郡徼外羌举士內属。 冬,邓骘使任尚及从事中郞河內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尚军大败,死者八千馀人,羌众遂大盛,朝廷不能制。湟中诸县,粟石万钱,百姓死亡不可胜数,而转运难剧。故左校令河南庞参先坐法输作若卢,使其子俊上书曰:“方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发不绝,⽔潦不沐,地力不复,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转运,资财竭于征发,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搏手困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臣愚以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车骑将军骘宜且振旅,留征西校尉任尚,使督凉州士民转居三辅,休徭役以助其时,止烦赋以益其财,令男得耕种,女得织纴,然后畜精锐,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民之仇报,奔北之 ![]() ![]() ![]() ![]() 滇零自称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羌断陇道,寇钞三辅,南⼊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梁慬受诏当屯金城,闻羌寇三辅,即引兵赴击,转战武功、美 ![]() 十二月,广汉塞外参狼羌降。 是岁,郡国十二地震。 ◎ 永初三年己酉,公元一零九年 舂,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赦天下。 遣骑都尉任仁督诸郡屯兵救三辅。仁战数不利,当煎、勒姐羌攻没破羌县,锺羌攻没临洮县,执陇西南部都尉。 三月,京师大饥,民相食。壬辰,公卿诣阙谢;诏“务思变复,以助不逮。” 壬寅,司徒鲁恭罢。恭再在公位,选辟⾼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门下耆旧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终无所言,亦不借之议论。学者受业,必穷核问难,道成,然后谢遣之。学者曰:“鲁公谢与议论,不可虚得。” 夏,四月,丙寅,以大鸿胪九江夏勤为司徒。 三公以国用未⾜,奏令吏民⼊钱⾕得为关內侯、虎贲、羽林郞、五官、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差。 甲申,清河愍王虎威薨,无子。五月,丙申,封乐安王宠子延平为清河王,奉孝王后。 六月,渔 ![]() 汉人韩琮随匈奴南单于⼊朝,既还,说南单于云:“关东⽔潦,民人饥饿死尽,可击也。”单于信其言,遂反。 秋,七月,海贼张伯路等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遣侍御史巴郡庞雄督州郡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 九月,雁门乌桓率众王无何允与鲜卑大人丘伦等,及南匈奴骨都侯合七千骑寇五原,与太守战于⾼渠⾕,汉兵大败。 南单于围中郞将耿种于美稷。冬,十一月,以大司农陈国何熙行车骑将军事,中郞将庞雄为副,将五营及边郡兵二万馀人,又诏辽东太守耿夔率鲜卑及诸郡兵共击之。以梁慬行度辽将军事。雄、夔击南匈奴薁鞬⽇逐王,破之。 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 乙亥,有星孛于天苑。 是岁,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 太后以 ![]() ![]() ◎ 永初四年庚戌,公元一一零年 舂,正月,元会,彻乐,不陈充庭车。 邓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熙、李郃等列于朝廷,又辟弘农杨震、巴郡陈禅等置之幕府,天下称之。震孤贫好学,明欧 ![]() ![]() ![]() ![]() 南单于围耿种数月,梁慬、耿夔击斩其别将于属国故城,单于自将 ![]() 丙午,诏减百官及州郡县奉各有差。二月,南匈奴寇常山。 滇零遣兵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移屯褒中。任尚军久出无功,民废农桑,乃诏尚将吏兵还屯长安,罢遣南 ![]() 谒者庞参说邓骘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居三辅,骘然之, ![]() ![]() ![]() ![]() ![]() ![]() ![]() ![]() ![]() ![]() ![]() 三月,何熙军到五原曼柏,暴疾,不能进;遣庞雄与梁慬、耿种将步骑万六千人攻虎泽,连营稍前。单于见诸军并进,大恐怖,顾让韩琮曰:“汝言汉人死尽,今是何等人也!”乃遣使乞降,许之。单于脫帽徒跣,对庞雄等拜陈,道死罪。于是赦之,遇待如初,乃还所钞汉民男女及羌所略转卖⼊匈奴中者合万馀人。会熙卒,即拜梁慬度辽将军。庞雄还,为大鸿胪。 先零羌复寇褒中,郑勤 ![]() 徙金城郡居襄武。 戊子,杜陵园火。 癸巳,郡国九地震。 夏,四月,六州蝗。 丁丑,赦天下。 王宗、法雄与张伯路连战,破走之,会赦到,贼以军未解甲,不敢归降。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皆以为当遂击之,法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 ![]() ![]() 秋,七月,乙酉,三郡大⽔。 骑都尉任仁与羌战累败,而兵士放纵,槛车征诣延尉,死。护羌校尉段禧卒,复以前校尉侯霸代之,移居张掖。 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 皇太后⺟新野君病,太后幸其第,连⽇宿止;三公上表固争,乃还宮。冬,十月,甲戌,新野君薨,使司空护丧事,仪比东海恭王。邓骘等乞⾝行服,太后 ![]() 太后诏 ![]() ◎ 永初五年辛亥,公元一一一年 舂,正月,庚辰朔,⽇有食之。 丙戌,郡国十地震。 己丑,太尉张禹免。甲申,以光禄勋颍川李修为太尉。 先零羌寇河东,至河內,百姓相惊,多南奔渡河,使北军中候硃宠将五营士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六所。羌既转盛,而缘边二千石、令、长多內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三月,诏陇西徒襄武,定安徙美 ![]() ![]() ![]() 夫馀王寇乐浪。 ⾼句骊王宮与濊貊寇玄菟。 夏,闰四月,丁酉,赦凉州、河西四郡。 海郡张伯路复寇东莱,青州刺史法雄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之,于是州界清静。 秋,九月,汉 ![]() ![]() ![]() 是岁,九州蝗,郡国八雨⽔。 ◎ 永初六年壬子,公元一一二年 舂,正月,甲寅,诏曰:“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強孰,或穿掘萌牙,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传》曰:‘非其时不食。’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者,皆须时乃上。”凡所省二十三种。 三月,十州蝗。 夏,四月,乙丑,司空张敏罢。己卯,以太常刘恺为司空。 诏建武元功二十八将皆绍封。 五月,旱。 丙寅,诏令中二千石下至⻩绶,一切复秩。六月,壬辰,豫章员谿原山崩。 辛巳,赦天下。 侍御史唐喜讨汉 ![]() ◎ 永初七年癸丑,公元一一三年 舂,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 夏,四月,乙未,平原怀王胜薨,无子;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原王。 丙申晦,⽇有食之。 秋,护羌校尉侯霸、骑都尉马贤击先零别部牢羌于定安,获首虏千人。 蝗。 ◎ 元初元年甲寅,公元一一四年 舂,正月,甲子,改元。 二月,乙卯,⽇南地坼,长百馀里。 三月,癸亥,⽇有食之。 诏遣兵屯河內通⾕冲要三十三所,皆为坞壁,设鸣鼓,以备羌寇。 夏,四月,丁酉,赦天下。 京师及郡国五旱,蝗。 五月,先零羌寇雍城。 秋,七月,蜀郡夷寇蚕陵,杀县令。 九月,乙丑,太尉李修罢。 羌豪号多与诸种钞掠武都、汉中、巴郡,板楯蛮救之,汉中五官掾程信率郡兵与蛮共击破之。号多走还,断陇道,与零昌合,侯霸、马贤与战于枹罕,破之。 辛未,以大司农山 ![]() 冬,十月,戊子朔,⽇有食之。 凉州刺史⽪杨击羌于狄道,大败,死者八百馀人。 是岁,郡国十五地震。 ◎ 元初二年乙卯,公元一一五年 舂,护羌校尉庞参以恩信招 ![]() 零昌分兵寇益州,遣中郞将尹就讨之。夏,四月,丙午,立贵人荥 ![]() ![]() 五月,京师旱,河南及郡国十九蝗。 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 秋,七月,辛巳,以太仆泰山马英为太尉。 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九月,又攻夫犁营,杀县令。 壬午晦,⽇有食之。 尹就击羌 ![]() 诏屯骑校尉班雄屯三辅。雄,超之子也。以左冯翊司马钧行征西将军,督关中诸郡兵八千馀人。庞参将羌、胡兵七千馀人,与钧分道并击零昌。参兵至勇士东,为杜季贡所败,引退。钧等独进,攻拔丁奚城,杜季贡率众伪逃。钧令右扶风仲光等收羌禾稼,光等违钧节度,散兵深⼊,羌乃设伏要击之,钧在城中,怒而不救。冬,十月,乙未,光等兵败,并没,死者三千馀人,钧乃遁还。庞参既失期,称病引还。皆坐征,下狱,钧杀自。时度辽将军梁慬亦坐事抵罪。校书郞中扶风马融上书称参、慬智能,宜宥过责效。诏赦参等,以马贤代参领护羌校尉,复以任尚为中郞将,代班雄屯三辅。 怀令虞诩说尚曰:“兵法:弱不攻強,走不逐飞,自然之势也。今虏皆马骑,⽇行数百里,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势不相及,所以虽屯兵二十馀万,旷⽇而无功也。为使君计,莫如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千,二十人共市一马,以万骑之众,逐数千之虏,追尾掩截,其道自究。便民利事,大功立矣。”尚即上言,用其计,遣轻骑击杜季贡于丁奚城,破之。 太后闻虞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太守,羌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钞傍县。诩因其兵散,⽇夜进道,兼行百馀里,令吏士各作两灶,⽇增倍之,羌不敢 ![]() ![]() ![]() 十一月,庚申,郡国十地震。 十二月,武陵澧中蛮反,州郡讨平之。 己酉,司徒夏勤罢,庚戌,以司空刘恺为司徒,光禄勋袁敞为司空。敞,安之子也。 前虎贲中郞将邓弘卒。弘 ![]() ![]() ![]() 段译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 汉纪四十一 汉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 [1]舂,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后以帝在襁褓, ![]() ![]() [1]舂季,正月辛卯(十三⽇),将太尉张禹任命为太傅,将司徒徐防任命为太尉,参与主管尚书事务。邓太后因皇帝是个婴孩,尚在襁褓怀抱之中,打算让重要的大臣住在宮內,于是下诏,命张禹留居宮中,每五天回家一次;每逢朝见,都专门为他唱名,让他单独就座,不与三公同席。 [2]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2]将皇兄刘胜封为平原王。 [3]癸卯,以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3]正月癸卯(二十五⽇),将光禄勋梁鲔任命为司徒。 [4]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庙曰穆宗。 [4]三月甲申(初七),将和帝安葬在慎陵,庙号称为穆宗。 [5]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太后特加庆以殊礼。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幼弱,远虑不虞,留祜与嫡⺟耿姬居清河邸。耿姬,况子曾孙也;祜⺟,犍为左姬也。 [5]丙戌(初九),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常山王刘章从此前往封国就位。邓太后对刘庆特别优待,礼遇超过其他亲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当时十三岁,邓太后因皇帝幼小单弱,担心将来发生不测,就让刘祜和他的嫡⺟耿姬留下,住在清河国设在京城的官邸。耿姬是耿的曾孙女。刘祜的生⺟是犍为人左姬。 [6]夏,四月,鲜卑寇渔 ![]() ![]() ![]() [6]夏季,四月,鲜卑犯侵渔 ![]() ![]() ![]() ![]() ![]() [7]丙寅,以虎贲中郞将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骘弟⻩门侍郞悝为虎贲中郞将,弘、阊皆侍中。 [7]丙寅(十九⽇),将虎贲中郞将邓骘任命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待遇与三公相同。将邓骘的弟弟、⻩门侍郞邓悝任命为虎贲中郞将,邓弘、邓阊二人皆为侍中。 [8]司空陈宠薨。 [8]司空陈宠去世。 [9]五月,辛卯,赦天下。 [9]五月辛卯(十五⽇),大赦天下。 [10]壬辰,河东垣山崩。 [10]壬辰(十六⽇),河东郡垣山发生山崩。 [11]六月,丁未,以太常尹勤为司空。 [11]六月丁未(初一),将太常尹勤任命为司空。 [12]郡国三十七雨⽔。 [12]有三十七个郡和封国大雨成灾。 [13]已未,太后诏减太官、导官、尚方、內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饭而已。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自是裁数千万。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斥卖上林鹰⽝;离宮、别馆储峙米、薪炭,悉令省之。 [13]六月已未(十三⽇),邓太后下诏,削减太官、导官、尚方、內署的各种御用⾐服车马、珍羞美味,和各⾊奢靡富丽精巧难成的物品。除非供奉皇陵祠庙,否则稻⾕粱米不得加工精选,每⽇早晚只吃一次⾁食。以往太官、汤官的费用每年将近二万万钱,至此才数千万钱。连同各郡、各封国的贡物,都削减一半以上。将上林苑的猎鹰、猎⽝全部卖掉。各地离宮、别馆所储备的存米、⼲粮、薪柴、木炭,也一律下令减少。 [14]丁卯,诏免遣掖庭宮人及宗室没⼊者皆为庶民。 [14]六月丁卯(二十一⽇),下诏遣散掖庭部分宮人,并将罚⼊掖庭当奴婢的皇族成员一律免罪,使他们成为平民。 [15]秋,七月,庚寅,敕司隶校尉、部刺史曰:“间者郡国或有⽔灾,妨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而郡国 ![]() ![]() [15]秋季,七月庚寅(十五⽇),敕令司隶校尉和部刺史:“近来有些郡和封国发生⽔灾,伤害了秋天的庄稼,朝廷思考自己的过失,深为忧虑惶恐。然而各地方官府为了要得到丰产的虚名假誉,便隐瞒灾情,夸大垦田面积;不去统计逃亡人数,却竞相增加户口;掩盖盗匪活情动况,使罪犯得不到惩处;不依照规定次序任用官吏,举荐人才不当,将贪婪苛刻的祸害,加在民人的⾝上。而刺史却低头塞耳,循私包庇,在下面互相勾结,不知畏惧上天,也不知愧对于人。不能让他们一再地仗恃朝廷的宽容恩典,从今以后,将加重对不法员官的处罚。现命令二千石员官各自核查百姓受灾情况,免除他们应向家国 ![]() [16]八月,辛卯,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骘、虎贲中郞将悝等定策 ![]() ![]() [16]八月辛卯(疑误),皇帝驾崩。癸丑(初八),将皇帝⼊殓后,灵柩停放在崇德前殿。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虎贲中郞将邓悝等在宮中商议大计,决定了继位人选。当夜,派邓骘持符节,用已封王的皇子才能乘坐的青盖车将清河王的儿子刘祜接来,在殿中斋戒。皇太后登上崇德殿,文武百官都穿上吉服陪同出席。刘祜被引导上殿,皇太后将他封为长安侯。随即下诏,将刘祜立为和帝的后嗣。接着又撰写了册立皇帝的诏命。有关员官宣读完诏令,太尉献上皇帝的御玺,刘祜便正式即位。邓太后仍旧临朝摄政。 [17]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 ![]() ![]() ![]() ![]() [17]邓太后对司隶校尉、河南尹、南 ![]() ![]() ![]() ![]() [18]九月,六州大⽔。 [18]九月,有六个州发生⽔灾。 [19]丙寅,葬孝殇皇帝于康陵。以连遭大⽔,百姓苦役,方中秘蔵及诸工作事,减约十分居一。 [19]丙寅(疑误),将殇帝安葬于康陵。因家国接连遭受⽔灾,民人苦于徭役,所以陵墓中的随葬之物及各项工程都予以裁减,只留十分之一。 [20]乙亥,殒石于陈留。 [20]乙亥(初一),陈留郡天降陨石。 [21]诏以北地梁为西域副校尉。行至河西,会西域诸国反,攻都护任尚于疏勒;尚上书求救,诏将河西四郡羌、胡五千骑驰赴之。未至而尚已得解,诏征尚还,以骑都尉段禧为都护,西域长史赵博为骑都尉。禧、博守它乾城,城小,梁以为不可固,乃谲说⻳兹王⽩霸, ![]() ![]() [21]朝廷任命北地人梁为西域副校尉。梁到达河西时,恰逢西域各国背叛了汉朝,在疏勒向西域都护任尚发动进攻。任尚上书朝廷求救,朝廷便命令梁率领河西四郡��敦煌、武威、酒泉、张掖的羌、胡骑兵五千人急速前去救援。梁还没有到达,任尚已经解围。朝廷将任尚召回,任命骑都尉段禧为西域都护,任命西域长史赵博为骑都尉。段禧和赵博据守在它乾城。它乾城是个小城,梁认为不能固守,于是用诈术游说⻳兹王⽩霸,声称愿意进⼊⻳兹,和他共同守城。⽩霸同意了梁的建议。⻳兹的员官和百姓极力进行劝阻,但⽩霸不听。梁进⼊⻳兹城以后,派将领急速前去 ![]() ![]() [22]冬,十月,四州大⽔,雨雹。 [22]冬季,十月,有四个州发生⽔灾和雹灾。 [23]清河孝王庆病笃,上书求葬樊濯宋贵人冢旁。十二月,甲子,王薨。 [23]清河王刘庆病重,上书请求死后葬在樊濯宋贵人墓旁。十二月甲子(二十一⽇),刘庆去世。 [24]乙酉,罢鱼龙曼延戏。 [24]十二月乙酉(疑误),废止杂戏“鱼龙曼延” [25]尚书郞南 ![]() ![]() [25]尚书郞、南 ![]() ![]() ![]() ![]() ![]() ![]() 孝安皇帝上永初元年(丁未、107) 汉安帝永初元年(丁未,公元107年) [1]舂,正月,癸酉朔,赦天下。 [1]舂季,正月癸酉朔(初一),大赦天下。 [2]蜀郡徼外羌內属。 [2]蜀郡边境外的羌人归附汉朝。 [3]二月,丁卯,分清河国封帝弟常保为广川王。 [3]二月丁卯(二十五⽇),分割清河国部分封土,将安帝的弟弟刘常保封为广川王。 [4]庚午,司徒梁鲔薨。 [4]庚午(二十八⽇),司徒梁鲔去世。 [5]三月,癸酉,⽇有食之。 [5]三月癸酉(初二),出现⽇食。 [6]已卯,永昌徼外僬侥种夷陆类等举种內附。 [6]已卯(初八),永昌郡边境外夷人僬侥部落的首领陆类等人,率领全体部众归附汉朝。 [7]甲申,葬清河孝王于广丘,司空、宗正护丧事,仪比东海恭王。 [7]三月甲申(十三⽇),将清河孝王刘庆安葬在广丘,由司空、宗正负责治丧,礼仪比照东海恭王刘強。 [8]自和帝之丧,邓骘兄弟常居 ![]() ![]() [8]自从和帝驾崩,邓骘兄弟一直住在皇宮。邓骘不愿久在宮中,一再请求回家,太后应允。夏季,四月,将太傅张禹、太尉徐防、司空尹勤、车骑将军邓骘、城门校尉邓悝、虎贲中郞将邓弘、⻩门郞邓阊全都封为侯爵,各自享有一万户的食邑。邓骘因协助册立皇帝有功,增加三千户。邓骘和他的弟弟们推辞谦让,但未获批准。于是他们躲开朝廷的使者,绕路前往皇宮大门,上书陈述自己的请求,前后达五六次,邓太后这才应允。 [9]五月,甲戌,以长乐卫尉鲁恭为司徒。恭上言:“旧制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以来,改用孟夏。而刺史、太守因以盛夏徵召农民,拘对考验,连滞无已;上逆时气,下伤农业。按《月令》‘孟夏断薄刑’者,谓其轻罪已正,不 ![]() ![]() [9]五月甲戌(初三),将长乐卫尉鲁恭任命为司徒。鲁恭上书说:“以往制度规定,立秋之⽇才开始审理轻刑案件。但自从永元十五年以来,将时间改到了孟夏四月。而州刺史、郡太守便在盛夏时节传讯农民,拘捕、审讯、拷问、核实,连续拖延不断。对上违背了天时,对下伤害了农业。考查《月令》所说‘孟夏四月判决轻刑’的含义,是说对于罪行轻微并已定案的犯人,不愿使他们长期地遭受囚 ![]() [10]丁丑,诏封北海王睦孙寿光侯普为北海王。 [10]丁丑(初六),邓太后下诏,将前北海王刘睦的孙子、寿光侯刘普封为北海王。 [11]九真徼外、夜郞蛮夷,举土內属。 [11]九真郡边境外的蛮夷及夜郞国蛮夷,以全部领土归属汉朝。 [12]西域都护段禧等虽保⻳兹,而道路隔塞,檄书不通。公卿议者以为“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六月,壬戌,罢西域都护,遣骑都尉王弘发关中兵 ![]() [12]西域都护段禧等虽然保住了⻳兹,但通往中原的道路已被堵塞,命令、文件无法传递。公卿中议论此事的人认为:“西域阻碍重重而距离遥远,又屡次反叛;官兵在那里屯戍垦田,经费消耗没有止境。”六月壬戌(二十二⽇)东汉朝廷撤销西域都护,派遣骑都尉王弘征调关中兵,将段禧和梁、赵博以及伊吾庐和柳中的屯田官兵接回汉朝本土。 [13]初,烧当羌豪东号之子⿇奴随⽗来降,居于定安。时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民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及王弘西 ![]() ![]() [13]起初,烧当羌人部落首领东号的儿子⿇奴跟随⽗亲前来归降,居住在定安郡。当时,归降的羌人诸部落分散于各个郡县,全都遭受汉人官吏和民间豪強的役使,悲愁怨恨⽇益深重。后来,王弘西行 ![]() ![]() [14]秋,九月,庚午,太尉徐防以灾异、寇贼策免。三公以灾异免,自防始。辛未,司空尹勤以⽔雨漂流策免。 [14]秋季,九月庚午(初一),太尉徐防因天灾、天象异常和叛匪作 ![]() 仲长统《昌言》曰: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強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治,犹加谴责。而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竖,亲其 ![]() ![]() ![]() ![]() ![]() ![]() ![]() ![]() 仲长统《昌言》曰:光武皇帝因西汉数世失去权柄而愤慨,对強悍之臣窃取帝位深为痛恨。因此他矫枉过正,权力不 ![]() ![]() ![]() ![]() ![]() ![]() ![]() ![]() ![]() ![]() [15]壬午,诏:太仆、少府减⻩门鼓吹以补羽林士;厩马非乘舆常所御者,皆减半食;诸所造作,非供宗庙园陵之用,皆且止。 [15]九月壬午(十三⽇),诏书命令:太仆、少府裁减⻩门乐队,用来增补羽林武士的名额;厩苑中的官马,凡不是皇上经常使用的,一律将食料减半;各项工程,凡不是用来供应皇家宗庙和陵园的,一律暂停。 [16]庚寅,以太傅张禹为太尉,太常周章为司空。 [16]庚寅(二十一⽇),将太傅张禹任命为太尉,将太常周章任命为司空。 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等皆秉势豫政,周章数进直言,太后不能用。初,太后以平原王胜有痼疾,而贪殇帝孩抱,养为已子,故立焉。及殇帝崩,群臣以胜疾非痼,意咸归之;太后以前不立胜,恐后为怨,乃 ![]() 大长秋郑众和中常侍蔡伦等依靠权势⼲预朝政,周章曾多次直率地进言劝谏,但邓太后未能采纳。当初,邓太后认为平原王刘胜有久治不愈的顽疾,而贪图殇帝是个怀抱中的婴孩,便将他收养为自已的儿子,立为皇帝。及至殇帝驾崩,群臣认为刘胜的病并非不可痊愈,便一致属意于刘胜。但邓太后因先前没有立刘胜,怕他将来怀恨,就将刘祜接来,立为皇帝。周章认为群臣并不归心于太后,于是密谋关闭宮门,诛杀邓骘兄弟及郑众、蔡伦,胁迫尚书写诏,于南宮罢黜邓太后,把安帝贬到遥远的封国为王,将平原王立为皇帝。但事机 ![]() [17]戊子,敕司隶校尉、冀、并二州刺史,“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其各敕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 ![]() ![]() [17]十一月戊子(二十⽇),太后训令司隶校尉及冀州、并州两州刺史:“民人受到谣言的惊扰,抛弃了旧居,扶老携幼,在路上贫困 ![]() [18]十二月,乙卯,以颍川太守张敏为司空。 [18]十二月乙卯(十八⽇),将颍川太守张敏任命为司空。 [19]诏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将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人,屯汉 ![]() [19]诏书命令车骑将军邓骘和征西校尉任尚,率领屯骑、步兵、越骑、长⽔、 ![]() ![]() [20]是岁,郡国十八地震,四十一大⽔,二十八大风,雨雹。 [20]本年,有十八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四十一个郡和封国大⽔成灾,二十八个郡和封国发生风灾和雹灾。 [21]鲜卑大人燕荔 ![]() ![]() [21]鲜卑首领燕荔 ![]() ![]() 二年(戊申、108) 二年(戊申,公元108年) [1]舂,正月,邓骘至汉 ![]() ![]() [1]舂季,正月,邓骘抵汉 ![]() [2]御史中丞樊准以郡国连年⽔旱,民多饥困,上疏:“请令太官、尚方、考功、上林池诸官,实减无事之物;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又,被灾之郡,百姓凋残,恐非赈给所能胜赡,虽有其名,终无其实。可依征和元年故事,遣使持节 ![]() [2]御史中丞樊准因各地连年⽔旱成灾,许多百姓饥饿贫困,上书说:“请命令太官、尚方、考工、上林等各官署,核实裁撤无用之物;太傅、太尉、司徒、司空、车骑将军等五府,调整削减央中官吏及在京城营造建筑的工匠。再者,受灾各郡的百姓凋零残破,恐怕官府的赈济不能拯救他们,虽然有赈济之名,却最终收不到赈济之实。建议依照汉武帝征和元年的先例,派遣使者持符节前往灾区进行 ![]() ![]() [3]夏,旱。五月,丙寅,皇太后幸雒 ![]() ![]() ![]() ![]() [3]夏季,发生旱灾。五月丙寅(初一),邓太后亲临洛 ![]() ![]() ![]() [4]六月,京师及郡国四十大⽔,大风,雨雹。 [4]六月,京城及四十个郡和封国出现⽔灾、风灾和雹灾。 [5]秋,七月,太⽩⼊北斗。 [5]秋季,七月,金星进⼊北斗星座。 [6]闰月,广川王常保薨,无子,国除。 [6]闰七月,广川王刘常保去世。因无子嗣,封国撤除。 [7]癸未,蜀郡徼外羌举土內属。 [7]癸未(疑误),蜀郡边境外的羌人以全部土地归属汉朝。 [8]冬,邓骘使任尚及从事中郞河內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尚军大败,死者八千余人,羌众遂大盛,朝廷不能制。湟中诸县,粟石万钱,百姓死亡不可胜数,而转运难剧。故左校令河南庞参先坐法输作若卢,使其子俊上书曰:“方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发不绝,⽔潦不休,地力不复,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转运,资财竭于徵发,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搏手困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臣愚以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车骑将军骘宜且振旅,留征西校尉任尚,使督凉州士民转居三辅,休徭役以助其时,止烦赋以益其财,令男得耕种,女得织,然后畜精锐,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民之仇报,奔北之 ![]() ![]() ![]() ![]() [8]冬季,邓骘命令任尚及从事中郞、河內人司马钧率领各郡郡兵,在平襄同滇零率领的数万羌军 ![]() ![]() ![]() ![]() ![]() ![]() ![]() ![]() [9]滇零自称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羌断陇道,寇钞三辅,南⼊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梁受诏当屯金城,闻羌寇三辅,即引兵赴击,转战武功、美 ![]() [9]羌人首领滇零在北地自称天子,招集武都的参狼部落,以及散布在上郡、西河的杂种羌人,切断陇道,进攻抢掠三辅地区,并南下进⼊益州,杀死汉中太守董炳。梁接受诏命,本当驻守金城,但听说羌军进攻三辅,便立即率兵赶来 ![]() ![]() [10]十二月,广汉塞外参狼羌降。 [10]十二月,广汉郡边塞外的羌人参狼部落归降。 [11]是岁,郡国十二地震。 [11]本年,有十二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三年(己酉、109) 三年(己酉,公元109年 [1]舂,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赦天下。 [1]舂季,正月庚子(初九),安帝举行成年加冠礼。大赦天下。 [2]遣骑都尉任仁督诸郡屯兵救三辅。仁战数不利,当煎、勒姐羌攻没破羌县,钟羌攻没临洮县,执陇西南部都尉。 [2]派遣骑都尉任仁率领各郡驻军救援三辅。任仁屡战屡败。羌人当煎、勒姐部落攻陷破羌县,钟羌部落则攻陷临洮县,俘虏了陇西南部都尉。 [3]三月,京师大饥,民相食。壬辰,公卿诣阙谢;诏“务思变复,以助不逮。” [3]三月,京城洛 ![]() [4]壬寅,司徒鲁恭罢。恭再在公位,选辟⾼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门下耆生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终无所言,亦不借之议论。学者受业,必穷核问难,道成,然后谢遣之。学者曰:“鲁公谢与议论,不可虚得。” [4]三月壬寅(十二⽇),将司徒鲁恭罢免。鲁恭曾两次出任三公,由他遴选征召的成绩优秀的官吏,升任九卿和郡太守的有几十人。而那些长期跟随他的生学门徒,却往往得不到举荐,有人甚至产生了怨恨。鲁恭听到这个情况后,说:“学问讲解得不明⽩,才是我所 ![]() ![]() [5]夏季,四月丙寅(初七),将大鸿胪九江人夏勤任命为司徒。 [6]三公以国用未⾜,奏令吏民⼊钱⾕得为关內侯、虎贲、羽林郞、五官、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差。 [6]三公因家国经费不⾜,上书请求准许官吏和百姓在缴纳钱财和⾕物之后,成为关內侯、虎贲、羽林郞、五官、大夫、府政官吏、缇骑武士、五校营士。依缴纳数量的多少,各分等级。 [7]甲申,清河愍王虎威薨,无子。五月,丙申,封乐安王宠子延平为清河王,奉孝王后。 [7]四月甲申(二十五⽇),清河愍王刘虎威去世,没有子嗣。五月丙申(初七)将乐安王刘宠的儿子刘延平封为清河王,作为清河孝王刘庆的后嗣。 [8]六月,渔 ![]() [8]六月,渔 ![]() [9]汉人朝琮随匈奴南单于⼊朝,既还,说南单于云:“关东⽔潦,民人饥饿死尽,可击也。”单于信其言,遂反。 [9]汉人韩琮随同南匈奴单于进京朝见。回去以后,他向南匈奴单于建议:“函⾕关以东发生⽔灾,民人因饥饿几乎死尽,我们可以向汉朝发动攻击。”单于听信了他的主张,于是反叛。 [10]秋,七月,海贼张伯路等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遗侍御史巴郡庞雄督州郡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 [10]秋季,七月,海匪张伯路等攻打沿海九郡,杀死郡县长官。东汉朝廷派遣侍御史、巴郡人庞雄指挥州郡地方军进行讨伐。张伯路等人求降,但不久又再度集结。 [11]九月,雁门乌桓率众王无何允与鲜卑大人丘伦等及南匈奴骨都合七千骑寇五原,与太守战于⾼渠⾕,汉兵大败。 [11]九月,雁门郡的乌桓率众王无何允与鲜卑大人丘伦等,联合南匈奴的骨都,共七千骑兵,进攻五原郡,与五原郡太守在⾼渠⾕ ![]() [12]南单于围中郞将耿种于美稷。冬十一月,以大司农陈国何熙行车骑将军事,中郞将庞雄为副,将五营及边郡兵二万余人,又诏辽东太守耿夔率鲜卑及诸郡共击之。以梁行度辽将军事。雄、夔击南匈奴⽇逐王,破之。 [12]南匈奴单于在美稷包围了中郞将耿仲。冬季,十一月,东汉府政任命大司农陈国人何熙代理车骑将军职务,以中郞将庞雄为副手,统领五营兵及边境各郡郡兵,共二万余人。又命令辽东郡太守耿夔率领鲜卑兵及诸郡兵,一同参战。任命梁代理度辽将军职务。庞雄、耿夔进攻南匈奴⽇逐王,打败南匈奴军。 [13]十二月,辛酉,郡国九地震。 [13]十二月辛酉(初五),有九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14]乙亥,有星孛于天苑。 [14]十二月乙亥(十九⽇),天苑星座出现异星。 [15]是岁,京师及郡国四十一雨⽔,并、凉二州大饥,人相食。 [15]本年,京城洛 ![]() [16]太后以 ![]() ![]() [16]邓太后因天地 ![]() ![]() 四年(庚戌、110) 四年(庚戌,公元110年) [1]舂,正月,元会,撤乐,不陈充庭车。 [1]舂季,正月,在举行元旦朝会时,取消奏乐和在庭中陈列御用车驾的仪式。 [2]邓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熙、李等列于朝廷,又辟弘农杨震、巴郡陈禅等置之幕府,天下称之。震孤贫好学,明欧 ![]() ![]() ![]() [2]邓骘⾝居大将军之位,颇能推举贤能人才。他保荐何熙、李等进⼊朝廷任职,还延聘弘农人杨震、巴郡人陈禅等做自己的幕僚,受到天下人的称赞。杨震自幼孤弱贫困而好学,通晓欧 ![]() [3]张伯路复攻郡县,杀守令, ![]() [3]张伯路再次进攻郡县,杀死郡太守和县令,跟随他的人逐渐增多。朝廷下诏,派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符节,征调幽州、冀州的各郡郡兵,合计数万人。征召宛陵县令扶风人法雄,将他任命为青州刺史,与王宗合作,一道进行讨伐。 [4]南单于围耿种数月,梁、耿夔击斩其别将于属国故城,单于自将 ![]() [4]南匈奴包围耿种已达数月,梁、耿夔在原先是属国都尉治所的旧城与南匈奴军 ![]() ![]() [5]丙午,诏减百官及州郡县奉各有差。 [5]正月丙午(二十一⽇),下诏削减文武百官及州郡县各级官吏的俸禄,依照等级,各有差别。 [6]二月,南匈奴寇常山。 [6]二月,南匈奴军进攻常山。 [7]滇零遣兵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移屯褒中。 [7]滇零派兵进攻褒中。汉中郡太守郑勤进驻褒中,以抵抗羌军。 任尚军久出无功,民废农桑,乃诏尚将吏民,还屯长安,罢遣南 ![]() 任尚的大军出征已久而没有战功,民人无法从事农业和桑蚕之业。于是朝廷下诏命令任尚率领官吏和百姓回到长安,让南 ![]() 乙丑,初置京兆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如西京三辅都尉故事。 乙丑(初十),首次在长安设置京兆虎牙都尉,在雍设置扶风都尉,如同西汉在三辅地区设置都尉的旧制。 谒者庞参说邓骘,“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居三辅”,骘然之, ![]() ![]() ![]() ![]() 谒者庞参向邓骘建议:“将边疆各郡因贫困而无法生存的民人迁徙到三辅居住。”邓骘同意庞参的建议,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说道:“这就好比是破⾐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郞中陈国人虞诩对太尉张禹说:“大将军邓骘的计策不可行,理由有三点:先帝开疆拓土,历尽辛劳,才取得了这块土地,而现在却因害怕消耗一点经费,便将它全部丢弃,这是不可行的第一点。丢弃凉州以后,便以三辅为边塞,皇家祖陵墓园便失去屏障而暴露在外,这是不可行的第二点。俗话说:‘函⾕关以西出将,函⾕关以东出相。’猛士和武将,多数出在凉州,当地民风雄壮勇武,惯于从军作战。如今羌人、胡人所以不敢占据三辅而在我汉朝心腹之地作 ![]() 邓骘由是恶诩, ![]() ![]() ![]() ![]() ![]() ![]() ![]() 邓骘因放弃凉州的计划未被采纳,从此对虞诩怀恨,打算用吏法进行陷害。恰好朝歌县叛匪宁季等数千人造反,杀死官吏,聚众作 ![]() ![]() ![]() ![]() ![]() ![]() ![]() ![]() ![]() [8]三月,何熙军到五原曼柏,暴疾,不能进;遣庞雄与梁、耿种将步骑万六千人攻虎泽,连营稍前。单于见诸军并进,大恐怖,顾让韩琮曰:“汝言汉人死尽,今是何等人也!”乃遣使乞降,许之。单于脫帽徒跣,对庞雄等拜陈,道死罪。于是赦之,遇待如初,乃还所钞汉民男女及羌所略转卖⼊匈奴中者合万余人。会熙卒,即拜梁为度辽将军。庞雄还,为大鸿胪。 [8]三月,何熙率军到达五原曼柏,突然⾝患急病,不能继续前进。于是派庞雄与梁、耿种率领步骑兵一万六千人,进攻虎泽。汉军连营行动,逐渐向前推进。南匈奴单于见汉朝各路兵马一同进军,大为惊恐,责备韩琮道:“你说汉人已经死光,现在来的是什么人!”于是派使者求降,汉军表示准许。南匈奴单于脫掉帽子,⾚着双⾜,向庞雄等人下拜,责备自已犯了死罪。于是东汉朝廷将他赦免,待遇照旧。单于则送还所掳掠的男女汉民,以及被羌人劫走后转卖到匈奴的汉民,共计一万余人。适逢何熙病故,朝廷便将梁任命为度辽将军。庞雄回到京城,被任命为大鸿胪。 [9]先零羌复寇褒中,郑勤 ![]() [9]羌人先零部落再次进攻褒中。汉中郡太守郑勤准备回击,主簿段崇进行劝阻,认为:“敌人乘胜而来,锐不可当,我们应当坚守城池,等待时机。”郑勤不听,出城 ![]() [10]戊子,杜陵园火。 [10]戊子(初四),汉宣帝陵园杜陵园失火。 [11]癸巳,郡国九地震。 [11]癸巳(初九),有九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12]夏,四月,六州蝗。 [12]夏季,四月,有六个州发生蝗灾。 [13]丁丑,赦天下。 [13]四月丁丑(二十三⽇),大赦天下。 [14]王宗、法雄与张伯路连战,破走之。会赦到,贼以军未解甲,不敢归降。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皆以为当遂击之,法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 ![]() ![]() [14]王宗、法雄与张伯路连续 ![]() ![]() ![]() [15]秋,七月,乙酉,三郡大⽔。 [15]秋季,七月乙酉(初三),有三个郡发生⽔灾。 [16]骑都尉任仁与羌战累败,而兵士放纵,槛车征诣廷尉,死。护羌校尉段禧卒,复以前校尉侯霸代之,移居张掖。 [16]骑都尉任仁与羌军 ![]() ![]() ![]() [17]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 [17]九月甲申(初三),益州郡发生地震。 [18]皇太后⺟新野君病,太后幸其第,连⽇宿止;三公上表固争,乃还宮。冬,十月,甲戌,新野君薨,使司空护丧事,仪比东海恭王。邓骘等乞⾝行服,太后 ![]() [18]邓太后的⺟亲新野君患病。邓太后前往新野君府省亲,连续留居数⽇。三公上表坚决反对这种举动,邓太后这才回宮。冬季,十月甲戌(二十三⽇),新野君去世。邓太后命令司空负责治丧,礼仪比照东海恭王刘強。邓骘兄弟请求辞官服丧,邓太后打算拒绝,询问曹大家的意见。曹大家上书说:“我听说,谦让的风格,是最大的美德。如今四位舅⽗坚持忠孝原则,自动引⾝退下⾼位,而陛下却因边境战 ![]() ![]() [19]太后诏 ![]() [19]邓太后下诏,准许被贬逐的 ![]() 五年(辛亥、111) 五年(辛亥,公元111年) [1]舂,正月,庚辰朔,⽇有食之。 [1]舂季,正月庚辰朔(初一),出现⽇食。 [2]丙戌,郡国十地震。 [2]丙戌(初七),有十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3]已丑,太尉张禹免。甲申,以光禄勋颍川李修为太尉。 [3]已丑(初十),将太尉张禹免职。甲申(初五),将光禄勋颍川人李任命为太尉。 [4]先零羌寇河东,至河內,百姓相惊,多南奔渡河,使北军中候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六所。羌既转盛,而缘边二千石、令、长多內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定安徙美 ![]() ![]() ![]() [4]羌人先零部落攻打河东郡,到达河內郡。百姓惊慌不安,很多人南逃,渡过⻩河。东汉朝廷派遣北军中候朱宠率领五营兵在孟津驻防,下诏命令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等地修建堡垒,共六百一十六座。羌人势力已经转盛,但沿边郡县的二千石员官、县令、县长多数是內地人,并没有守土抗战的决心,全都争着上书请求将郡县官府內迁,以躲避兵灾祸难。三月,朝廷下令,将陇西郡府迁到襄武,定安郡府迁到美 ![]() ![]() ![]() ![]() [5]夫馀王寇乐浪。⾼句骊王宮与秽貊寇玄菟。 [5]夫馀国国王进攻乐浪郡。⾼句骊国国王宮和貊部落进攻玄菟郡。 [6]夏,闰四月,丁酉,赦凉州、河西四郡。 [6]夏季,闰四月丁酉(十九⽇),在凉州与河西四郡实行大赦。 [7]海贼张伯路复寇东莱,青州刺史法雄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之,于是州界清静。 [7]海匪张伯路再次进攻东莱郡,被青州刺史法雄击败。叛匪逃回辽东郡,辽东人李久等一同将张伯路斩杀。于是青州全境平静。 [8]秋,九月,汉 ![]() ![]() ![]() [8]秋季,九月,汉 ![]() ![]() ![]() [9]是岁,九州蝗,郡国八雨⽔。 [9]本年,有九个州发生蝗灾,有八个郡和封国大雨成灾。 六年(壬子、112) 六年(壬子,公元112年) [1]舂,正月,甲寅,诏曰:“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強孰,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传》曰:‘非其时不食。’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者,皆须时乃上。”凡所省二十三种。 [1]舂季,正月甲寅(十一⽇),诏书说:“各地进贡的新鲜食物,多数违反时令。或者用火熏暖,強使成 ![]() ![]() [2]三月,十州蝗。 [2]三月,有十个州发生蝗灾。 [3]夏,四月,乙丑,司空张敏罢。已卯,以太常刘恺为司空。 [3]夏季,四月乙丑(疑误),将司空张敏罢免。四月己卯(初七),将太常刘恺任命为司空。 [4]诏建武元功二十八将皆绍封。 [4]诏书宣布,光武帝建武时期的元勋��二十八将的封爵,无论曾否撤销,一律由其后裔继承。 [5]五月,旱。 [5]五月,发生旱灾。 [6]丙寅,诏令中二千石下至⻩绶,一切复秩。 [6]丙寅(二十五⽇),诏书命令国全 员官,上自中二千石,下至⻩绶��四百石到二百石的小吏,一律恢复原来的俸禄。 [7]六月,壬辰,豫章员溪原山崩。 [7]六月壬辰(二十一⽇),豫章郡员溪原山发生山崩。 [8]辛巳,赦天下。 [8]辛巳(初十),大赦天下。 [9]侍御史唐喜讨汉 ![]() [9]侍御史唐喜讨伐汉 ![]() 七年(癸丑、113) 七年(癸丑,公元113年) [1]舂,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 [1]舂季,二月丙午(疑误),有十八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2]夏,四月,乙未,平原怀王胜薨,无子;太后立乐安夷王宠子得为平原王。 [2]夏季,四月乙未(二十九⽇),平原怀王刘胜去世,没有子嗣。邓太后将乐安夷王刘宠的儿子刘得封为平原王。 [3]丙申晦,⽇有食之。 [3]丙申晦(三十⽇),出现⽇食。 [4]秋,护羌校尉侯霸、骑都尉马贤击先零别部牢羌于定安,获首虏千人。 [4]秋季,护羌校尉侯霸、骑都尉马贤在定安郡进攻羌人先零部落的分支牢羌,斩首俘获一千人。 [5]蝗。 [5]发生蝗灾。 元初元年(甲寅、114) 元初元年(甲寅,公元114年) [1]舂,正月,甲子,改元。 [1]舂季,正月甲子(初二),改年号。 [2]二月,乙卯,⽇南地坼,长百余里。 [2]二月乙卯(二十四⽇),⽇南郡发生地裂,长一百余里。 [3]三月,癸亥,⽇有食之。 [3]三月癸亥(初二),出现⽇食。 >>>[4]诏遣兵屯河內通⾕冲要三十六所,皆作坞壁,设鸣鼓,以备羌寇。 [4]朝廷下诏,派兵驻守河內郡关隘要冲三十六处,各处全都修筑堡寨,设置传警之鼓,以防备羌人进攻。 [5]夏,四月,丁酉,赦天下。 [5]夏季,四月丁酉(初七),大赦天下。 [6]京师及郡国五旱,蝗。 [6]京城洛 ![]() [7]五月,先零羌寇雍城。 [7]五月,羌人先零部落进攻雍城。 [8]蜀郡夷寇蚕陵,杀县令。 [8]罗郡夷人进攻蚕陵县,杀死县令。 [9]九月,乙丑,太尉李罢。 [9]九月乙丑(初七),将太尉李罢免。 [10]羌豪号多与诸种钞掠武都、汉中,巴郡板蛮救之,汉中五官掾程信率郡兵与蛮共击破之。号多走还,断陇道,与零昌合,侯霸、马贤与战于罕,破之。 [10]羌人首领号多与诸部落在武都、汉中二郡掳掠抢劫。巴郡的析蛮人前往救援。汉中郡五官掾程信率领郡兵与蛮人一同作战,打败羌军。号多逃归,切断陇道,与零昌会合。侯霸、马贤同羌军在罕 ![]() [11]辛未,以大司农山 ![]() [11]九月辛未(十三⽇),将大司农山 ![]() [12]冬,十月,戊子朔,⽇有食之。 [12]冬季,十月戊子朔(初一),出现⽇食。 [13]凉州刺史⽪杨击羌于狄道,大败,死者八百余人。 [13]凉州刺史⽪杨在狄道与羌军 ![]() [14]是岁,郡国十五地震。 [14]本年,有十五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二年(乙卯、115) 二年(乙卯,公元115年) [1]舂,护羌校尉庞参以恩信招 ![]() [1]舂季,护羌校尉庞参用恩德信义招抚引 ![]() [2]零昌分兵寇益州,遣中郞将尹就讨之。 [2]零昌分兵攻打益州,朝廷派遣中郞将尹就进行讨伐。 [3]夏,四月,丙午,立贵人荥 ![]() ![]() [3]夏季,四月丙午(二十一⽇),将贵人荥 ![]() ![]() [4]五月,京师旱,河南及郡国十九蝗。 [4]五月,京城洛 ![]() [5]六月,丙戌,太尉司马苞薨。 [5]六月丙戌(初二),太尉司马苞去世。 [6]秋,七月,辛巳,以太仆泰山马英为太尉。 [6]秋季,七月辛巳(二十八⽇),将太仆泰山人马英任命为太尉。 [7]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九月,又攻夫犁营,杀县令。 [7]八月,辽东郡鲜卑人包围了无虑县。九月,又进攻夫犁营,杀死县令。 [8]壬午晦,⽇有食之。 [8]九月壬午晦(三十⽇),出现⽇食。 [9]尹就击羌 ![]() [9]尹就讨伐与羌军勾结的吕叔都等,招募蜀郡人陈省、罗横刺杀了吕叔都。朝廷将陈、罗二人封为侯爵,并赏赐钱财。 [10]诏屯骑校尉班雄屯三辅。雄,超之子也。以左冯翊司马钧行征西将军,督关中诸郡兵八千余人。庞参将羌、胡兵七千余人,与钧分道并击零昌。参兵至勇士东,为杜季贡所败,引退。钧等独进,攻拔丁奚城,杜季贡率众伪逃。钧令右扶风仲光等收羌禾稼,光等违钧节度,散兵深⼊,羌乃设伏要击之,钧在城中,怒而不救。冬十月,乙未,光等兵败,并没,死者三千余人,钧乃遁还。庞参既失期,称病引还。皆坐征,下狱,钧杀自。时度辽将军梁亦坐事抵罪。校书郞中扶风马融上书称参、智能,宜宥过责效。诏赦参等,以马贤代参领护羌校尉,复以任尚为中郞将,代班雄屯三辅。 [10]诏书命令屯骑校尉班雄在三辅驻防。班雄是班超之子。命左冯翊司马钧代理征西将军职务,指挥关中各郡郡兵八千余人。庞参率领羌、胡兵七千余人,与司马钧分路进军,一同攻打零昌。庞参军到达勇士县以东,被杜季贡击败,庞参撤退。司马钧孤军 ![]() ![]() 怀令虞诩说尚曰:“兵法:弱不攻強,走不逐飞,自然之势也。今虏皆马骑,⽇行数百里,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势不相及,所以虽屯兵二十余万,旷⽇而无功也。为使君计,莫如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千,二十人共市一马,以万骑之众,逐数千之虏,追尾掩截,其道自穷。便民利事,大功立矣!”尚即上言,用其计,遣轻骑击杜季贡于丁奚城破之。 怀县县令虞诩向任尚建议道:“依据兵法,弱的不去进攻強的,走的不去追赶飞的,这是自然之势。如今羌兵全都骑马,每天可行数百里,来时像急风骤雨,去时像离弦飞箭,而我军用步兵追赶,是势必追不上的。所以,尽管集结兵力二十余万,旷⽇持久,却没有战功。我为阁下打算,不如让各郡郡兵复员,命他们每人出数千钱,二十人合买一匹马,这样便可用一万骑兵去驱逐数千敌寇,尾追截击,羌人自然走投无路。既方便了民人,也有利于战事,大功便可以建立了!”于是任尚 ![]() 太后闻虞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太守。羌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钞傍县。诩因其兵散,⽇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增倍之,羌不敢 ![]() ![]() ![]() 邓太后听说虞诩有将帅的韬略,将他任命为武都郡太守。数千羌军在陈仓崤⾕集拦截虞诩。虞诩得知后,立即下令队部停止前进,宣称:“我已上书请求援兵,等援兵到后,再动⾝出发。”羌军听说以后,便分头前往邻县劫掠。虞诩乘羌军兵力分散的机会,⽇夜前进,兼程行进了一百余里。他让官兵每人各作两个灶,以后每⽇增加一倍。于是羌军不敢 ![]() ![]() ![]() ![]() [11]十一月,庚申,郡国十地震。 [11]十一月庚申(初九),有十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 [12]十二月,武陵澧中蛮反,州郡讨平之。 [12]十二月,武陵郡澧中蛮人反叛,被州郡官府剿平。 [13]已酉,司徒夏勤罢。 [13]己酉(二十八⽇),将司徒夏勤罢免。 [14]庚戌,以司空刘恺为司徒,光禄勋袁敞为司空。敞,安之子也。 [14]庚戌(二十九⽇),将司空刘恺任命为司徒,将光禄勋袁敞任命为司空。袁敞是袁安之子。 [15]前虎贲中郞将邓弘卒。弘 ![]() ![]() ![]() [15]前虎贲中郞将邓弘去世。邓弘生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