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6628 |
上一章 一十二纪晋 下一章 ( → ) | |
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 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 舂,正月,丁酉,⽇有食之。 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表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健怒曰:“吾岂堪为秦王 ![]() ![]() ![]() ![]() ![]() ![]() ![]() ![]() 魏主闵攻围襄国百馀⽇,赵主祗危急,乃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太尉张举乞师于燕,许送传国玺,中军将军张舂乞师于姚弋仲。弋仲遣其子襄帅骑二万八千救赵,诫之曰:“冉闵弃仁背义,屠灭石氏。我受人厚遇,当为复仇,老病不能自行;汝才十倍于闵,若不枭擒以来,不必复见我也!”弋仲亦遣使告于燕,燕主俊遣御难将军悦绾将兵三万往会之。 冉闵闻俊 ![]() ![]() ![]() 俊犹以张举之言为信,乃积柴其旁,使裕以其私 ![]() ![]() ![]() ![]() ![]() 赵并州刺史张平遣使降秦,秦王以平为大将军、冀州牧。 燕王逡还蓟。 三月,姚襄及赵汝 ![]() 闵 ![]() ![]() ![]() 初,闵之为赵相也,悉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赵所徙青、雍、幽、荆四州民人及氐、羌、胡蛮数百万口,以赵法 ![]() ![]() ![]() 赵王祗使其将刘显帅众七万攻鄴,军于明光宮,去鄴二十三里。魏主闵恐,召王泰, ![]() ![]() ![]() ![]() 秦王健分遣使者问民疾苦,搜罗俊异,宽重敛之税,弛离宮之 ![]() 杜洪、张琚遣使召梁州刺史司马勋。夏,四月,勋帅步骑三万赴之,秦王健御之于五丈原。勋屡战皆败,退归南郑。健以中书令贾玄硕始者不上尊号,衔之,使人告玄硕与司马勋通,并其诸子皆杀之。 渤海人逄约因赵 ![]() 弈引兵直抵约垒,遣人谓约曰:“相与乡里,隔绝⽇久,会遇甚难。时事利害,人各有心,非所论也。愿单出一相见,以写伫结之情。”约素信重弈,即出,见弈于门外。各屏骑卒,单马 ![]() ![]() ![]() ![]() ![]() ![]() ![]() ![]() ⾼开至渤海,准、放 ![]() ![]() 刘显弑赵王祗及其丞相安乐王炳、太宰赵庶等十馀人,传首于鄴。骠骑将军石宁奔柏人。魏主闵焚祗首于通衢,拜显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 五月,赵兗州刺史刘启自鄄城来奔。 秋,七月,刘显复引兵攻鄴,魏主闵击败之。显还,称帝于襄国。 八月,魏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牧张遇以廪丘、许昌等诸城来降;平南将军⾼崇、征虏将军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其地来降。 燕王俊遣慕容恪攻中山,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魏中山太守上⾕侯龛闭城拒守。恪南徇常山,军于九门,魏赵郡太守辽西李邽举郡降,恪厚抚之,将邽还围中山,侯龛乃降。恪⼊中山,迁其将帅、土豪数十家诣蓟,馀皆安堵;军令严明,秋豪不犯。慕容评至南安,王午遣其将郑生拒战,评击斩之。 悦绾还自襄国,俊乃知张举之妄而杀之。常炜有四男二女在中山,俊释炜之囚,使诸子就见之。炜上疏谢恩,俊手令答曰:“卿本不为生计,孤以州里相存耳。今大 ![]() ![]() 库傉官伟帅部众自上 ![]() 姚弋仲遣使来请降。冬,十一月,以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江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陵郡公,又以其子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 逄钓亡归渤海,招集旧众以叛燕。乐陵太守贾坚使人告谕乡人,示以成败,钓部众稍散,遂来奔。 吐⾕浑叶延卒,子碎妥立。 初,桓温闻石氏 ![]() 殷浩 ![]() ![]() ![]() ![]() ![]() 抚军司马⾼崧言于昱曰:“王宜致书,谕以祸福,自当返旆。如其不尔,便六军整驾,逆顺于兹判矣!”乃于坐为昱草书曰:“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斯会,非⾜下而谁?但以比兴师动众,要当以资实为本;运转之艰,古人所难,不可易之于始而不 ![]() 朝廷将行郊祀。会稽王昱问于王彪之曰:“郊祀应有赦否?”彪之曰:“自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常谓非宜;凶愚之人,以为郊必有赦,将生心于徼幸矣!”昱从之。 燕王俊如龙城。 丁零翟鼠帅所部降燕,封为归义王。 ◎ 永和八年壬子,公元三五二年 舂,正月,辛卯,⽇有食之。 秦丞相雄等请秦王健正尊号,依汉、晋之旧,不必效石氏之初。健从之,即皇帝位,大赦。诸公皆进爵为王。且言单于所以统壹百蛮,非天子所宜领,以授太子苌。 司马勋既还汉中,杜洪、张琚屯宜秋。洪自以右族,轻琚,琚遂杀洪,自立为秦王,改元建昌。 刘显攻常山,魏主闵留大将军蒋⼲使辅太子智守鄴,自将八千骑救之。显大司马清河王宁以枣強降魏。闵击显,败之,追奔至襄国。显大将军曹伏驹开门纳闵。闵杀显及其公卿己下百馀人,焚襄国宮室,迁其民于鄴。赵汝 ![]() ![]() 尚书左丞孔严言于殷浩曰:“比来众情,良可寒心,不知使君当何以镇之。愚谓宜明受任之方,韩、彭专征伐,萧、曹守管籥,內外之任,各有攸司;深思廉、蔺屈⾝之义,平、 ![]() ![]() ![]() ![]() 浩上疏请北出许、洛,诏许之。以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郞奖荀羡为督统,进屯寿舂。谢尚不能抚尉张遇,遇怒,据许昌叛,使其将上官恩据洛 ![]() ![]() 乙巳,燕王俊还蓟,稍徙军中文武兵民家属于蓟。 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及病,谓诸子曰:“石氏待吾厚,吾本 ![]() ![]() ![]() ![]() 襄遂帅众归晋,送其五弟为质。诏襄屯谯城,襄单骑渡淮,见谢尚于寿舂。尚闻其名,命去仗卫,幅巾待之, ![]() 魏主闵既克襄国,因游食常山、中山诸郡。赵立义将军段勤聚胡、羯万馀人保据绎幕,自称赵帝。夏,四月,甲子,燕王俊遣慕容恪击魏,慕容霸等击勤。 魏主闵将与燕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谏曰:“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请且避之,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闵怒曰:“吾 ![]() 闵军于安喜,慕容恪引兵从之。闵趣常山,恪追之,丙子,及于魏昌之廉台。闵与燕兵十战,燕兵皆不胜。闵素有勇名,所将兵精锐,燕人惮之。慕容恪巡陈,谓将士曰:“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破也!”闵以所将多步卒,而燕皆骑兵,引兵将趣林中。恪参军⾼开曰:“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林,不可复制。宜亟遣轻骑邀之,既合而 ![]() ![]() ![]() ![]() ![]() ![]() ![]() 己卯,冉闵至蓟。俊大赦,立闵而责之曰:“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 ![]() ![]() 慕容霸军至绎幕,段勤与弟思陪举城降。 甲申,俊遣慕容评及中尉侯龛帅精骑万人攻鄴。癸巳,至鄴,魏蒋⼲及太子智闭城拒守。城外皆降于燕,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晋 ![]() 秦以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 五月,秦主健攻张琚于宜秋,斩之。 鄴中大饥,人相食,故赵时宮人被食略尽。蒋⼲遗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请降,且求救于谢尚。庚寅,燕王俊遣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舆 ![]() 辛卯,燕人斩冉闵于龙城。会大旱,蝗,燕王俊谓闵为祟,遣使祀之,谥曰悼武天王。 初,谢尚使戴施据枋头,施闻蒋⼲求救,乃自仓垣徙屯棘津,止⼲使者求传国玺。刘猗使缪嵩还鄴⽩⼲,⼲疑尚不能救,沈 ![]() ![]() ![]() 甲申,秦主健还长安。 谢尚、姚襄共攻张遇于许昌。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略地关东,帅步骑二万救之。丁亥,战于颍⽔之诚桥,尚等大败,死者万五千人。尚奔还淮南,襄弃辎重,送尚于芍陂;尚悉以后事付襄。殷浩闻尚败,退屯寿舂。秋,七月,秦丞相雄徙张遇及陈、颍、许、洛之民五万馀户于关中,以右卫将军杨群为豫州刺史,镇许昌。谢尚降,号建威将军。 赵故西中郞将王擢遣使请降;拜擢秦州刺史。 丁酉,以武陵王晞为太宰。 丙辰,燕王俊如中山。 王午闻魏败,时邓恒已死,午自称安国王。八月,戊辰,燕王俊遣慕容恪、封弈、 ![]() ![]() 庚午,魏长⽔校尉马愿等开鄴城纳燕兵,戴施、蒋⼲悬缒而下,奔于仓垣。慕容评送魏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等及乘舆服御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 ![]() ![]() 桓温使司马勋助周抚讨萧敬文于涪城,斩之。 谢尚自枋头 ![]() 秦以雷弱儿为大司马,⽑贵为太尉,张遇为司空。 殷浩之北伐也,中军将军王羲之以书止之,不听。既而无功,复谋再举。羲之遗浩书曰:“今以区区江左,天下寒心,固已久矣。力争武功,非所当作。自顷处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而疲竭 ![]() 又与会稽王昱笺曰:“为人臣者谁不愿尊其主比隆前世!况遇难得之运哉!顾力有所不及,岂不可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喜之会,內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喜。功未可期,遗黎歼尽,劳役无时,征求⽇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己,此封內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者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先为不可胜之基,须 ![]() 九月,浩屯泗口,遣河南太守戴施据石门,荥 ![]() 冬,十月,谢尚遣冠军将军王侠攻许昌,克之。秦豫州刺史杨群退屯弘农。征尚为给事中,戍石头。 丁卯,燕王俊还蓟。 故赵将拥兵据州郡者,各遣使降燕;燕王俊以王擢为益州刺史,夔逸为秦州刺史,张平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兗州刺史,⾼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 慕容恪屯安平,积粮,治攻具,将讨王午。丙戌,中山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恪自鲁口还讨林。闰月,戊子,燕王俊遣广威将军慕舆 ![]() 燕群僚共上尊号于燕王俊,俊许之。十一月,丁卯,始置百官,以国相封弈为太尉,左长史 ![]() ![]() ![]() 秦丞相雄攻王擢于陇西,擢奔凉州,雄还屯陇东。张重华以擢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特宠待之。 ◎ 永和九年癸丑,公元三五三年 舂,正月,乙卯朔,大赦。 二月,庚子,燕王俊立其妃可⾜浑氏为皇后,世子晔为皇太子,皆自龙城迁于蓟宮。 张重华遣将军张弘、宋修会王擢帅骑万五千伐秦。秦丞相雄、卫将军菁拒之,大败凉兵于龙黎,斩首万二千级,虏张弘、宋修,王擢弃秦州,奔姑臧。秦主健以领军将军苻愿为秦州刺史,镇上邽。 三月, ![]() 赵故卫尉常山李犊聚众数千人叛燕。 西域胡刘康诈称刘曜子,聚众于平 ![]() 以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 ![]() 五月,张重华复使王擢帅众二万伐上邽,秦州郡县多应之;苻愿战败,奔长安。重华因上疏请伐秦。诏进重华凉州牧。 燕主俊遣卫将军恪讨李犊,犊降,遂东击吕护于鲁口。 六月,秦苻飞攻氐王杨初于仇池,为初所败。丞相雄、平昌王菁帅步骑四万屯于陇东。 秦主健纳张遇继⺟韩氏为昭仪,数于众中谓遇曰:“卿,吾假子也。”遇 ![]() ![]() ![]() ![]() ![]() 秦以左仆 ![]() 九月,秦丞相雄帅众二万还长安,遣平昌王菁略定上洛,置荆州于丰 ![]() 姚襄屯历 ![]() 魏憬弟子数往来寿舂,襄益疑惧,遣参军权翼使于浩。浩曰:“⾝与姚平北共为王臣,休戚同之。平北每举动自专,甚失辅车之理,岂所望也!”翼曰:“平北英姿绝世,拥兵数万而远归晋室者,以朝廷有道,宰辅明哲故也。今将军轻信谗慝之言,与平北有隙,愚谓猜嫌之端,在此不在彼也。”浩曰:“平北姿 ![]() ![]() ![]() 初,浩 ![]() ![]() ![]() ![]() ![]() ![]() ![]() 谢艾以枹罕之功有宠于重华,左右疾之,谮艾,出为酒泉太守。艾上疏言:“权幸用事,公室将危,乞听臣⼊侍。”且言:“长宁侯祚及赵长等将为 ![]() 丁卯,重华卒,世子曜灵立,称大司马、凉州刺史、西平公。赵长等矫重华遗令,以长宁侯祚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抚军大将军,辅政。 殷浩使部将刘启、王彬之攻姚益于山桑。姚襄自淮南击之,启、彬之皆败死。襄进据芍陂。 赵末,乐陵硃秃、平原杜能、清河丁娆、 ![]() 秦丞相雄克池 ![]() 姚襄济淮,屯盱眙,招掠流民,众至七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遣使诣建康罪状殷浩,并自陈谢。诏以谢尚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历 ![]() 凉右长史赵长等建议,以为:“时难未夷,宜立长君,曜灵冲幼,请立长宁侯祚。”张祚先得幸于重华之⺟马氏,马氏许之,乃废张曜灵为凉宁侯,立祚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祚既得志,恣为 ![]() ![]() 燕卫将军恪、抚军将军军、左将军彪等屡荐给事⻩门侍郞霸有命世之才,宜总大任。是岁,燕主俊以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剌史,镇常山。 ◎ 永和十年甲寅,公元三五四年 舂,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 ![]() 故魏降将周成反,自宛袭洛 ![]() ![]() 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征西将军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数浩之罪,请废之。朝廷不得已,免浩为庶人,徙东 ![]() 浩少与温齐名,而心竞不相下,温常轻之。浩既废黜,虽愁怨,不形辞⾊,常书空作“咄咄怪事”字。久之,温谓掾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为令仆,⾜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将以浩为尚书令,以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十数,竟达空函。温大怒,由是遂绝,卒于徙所。以前会稽內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二月,乙丑,桓温统步骑四万发江陵。⽔军自襄 ![]() 燕卫将军恪围鲁口,三月,拔之。吕护奔野王,遣弟奉表谢罪于燕,燕以护为河內太守。 姚襄遣使降燕。 燕主俊以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兗、豫十州诸军事,权镇洛⽔;以慕容強为前锋都督,督荆、徐二州、缘淮诸军事,进据河南。 桓温将攻上洛,获秦荆州刺史郭敬;进击青泥,破之。司马勋掠秦西鄙,凉秦州刺史王擢攻陈仓以应温。秦主健遣太子苌、丞相雄、淮南王生、平昌王菁、北平王硕帅众五万军于峣柳以拒温。夏,四月,已亥,温与秦兵战于蓝田。秦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以十数,杀伤晋将士甚众。温督众力战,秦兵大败;将军桓冲又败秦丞相雄于⽩鹿原。冲,温之弟也。温转战而前,壬寅,进至灞上。秦太子苌等退屯城南,秦主健与老弱六千固守长安小城,悉发精兵三万,遣大司马雷弱儿等与苌合兵以拒温。三辅郡县皆来降,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民争持牛酒 ![]() 秦丞相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破之,勋退屯女娲堡。 戊申,燕主俊封抚军将军军为襄 ![]() ![]() ![]() ![]() ![]() ![]()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千馀人执陈留內史刘仕,降于姚襄。建康震骇,以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屯中堂,豫州刺史谢尚自历 ![]() 王擢拔陈仓,杀秦扶风內史⽑难。 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 ![]() 温与秦丞相雄等战于⽩鹿原,温兵不利,死者万馀人。初,温指秦麦以为粮,既而秦人悉芟麦,清野以待之,温军乏食。六月,丁丑,徙关中三千馀户而归。以王猛为⾼官督护, ![]() 呼延毒帅众一万从温还。秦太子苌等随温击之,比至潼关,温军屡败,失亡以万数。 温之屯灞上也,顺 ![]() ![]() 秦丞相雄击司马勋、王擢于陈仓,勋奔汉中,擢奔略 ![]() 秦以光禄大夫赵俱为洛 ![]() ![]() 秦东海敬武王雄攻乔秉于雍;丙申,卒。秦主健哭之呕⾎,曰:“天不 ![]() ![]() ![]() ![]() ![]() ![]() 燕乐陵太守慕容钩,翰之子也,与青州刺史硃秃共治厌次。钩自恃宗室,每陵侮秃。秃不胜忿,秋,七月,袭钩,杀之,南奔段龛。 秦太子苌攻乔秉于雍,八月,斩之,关中悉平。秦主健赏拒桓温之功,以雷弱儿为丞相,⽑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菁为司空。健勤于政事,数延公卿咨讲治道,承赵人苛 ![]() 燕大调兵众,因发诏之⽇,号曰:“丙戌举。” 九月,桓温还自伐秦,帝遣侍中、⻩门劳温于襄 ![]() 或告燕⻩门侍郞宋斌等谋奉冉智为主而反,皆伏诛。斌,烛之子也。 秦太子苌之拒桓温也,为流矢所中,冬,十月,卒,谥曰献哀。 燕王俊如龙城。 桓温之⼊关也,王擢遣使告凉王祚,言温善用兵,其志难测。祚惧,且畏擢之叛己,遣人刺之。事 ![]() ![]() 秦王健叔⽗武都王安自晋还,为姚襄所虏,以为洛州刺史。十二月,安亡归秦,健以安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镇蒲坂。 是岁,秦大饥,米一升直布一匹。 段译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351) 晋纪二十一晋穆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 [1]舂,正月,丁酉,⽇有食之。 [1]舂季,正月,丁酉(初一),出现⽇食。 [2]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表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健怒曰:“吾岂堪为秦王 ![]() ![]() ![]() ![]() ![]() ![]() ![]() ![]() [2]苻健的左长史贾玄硕等人想要向东晋朝廷上表,请求依据刘备号称汉中王的做法,任命苻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苻健愤怒地说:“我怎么能胜任秦王呢!况且晋朝的使臣尚未返回,我的官职爵位,不是你们所知道的。”然而紧接着他却悄悄地让梁安暗示贾玄硕等人向他进献尊号,经过表面上的再三推辞,然后就接受了。丙辰(二十⽇),苻健即天王位、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实行大赦,改年号为皇始。追尊⽗亲苻洪为武惠皇帝,庙号为太祖。立 ![]() ![]() ![]() ![]() ![]() ![]() ![]() [3]段龛请以青州內附;二月,戊寅,以龛为镇北将军。封齐公。 [3]段龛请求以所据的青州归附东晋。二月,戊寅(十三⽇),东晋朝廷任命段龛为镇北将军,封为齐公。 [4]魏主闵攻围襄国百余⽇。赵主祗危急,乃去皇帝之号,称赵王,遣太尉张举乞师于燕,许送传国玺;中军将军张舂乞师于姚弋仲。弋仲遣其子襄帅骑二万八千救赵,诫之曰:“冉闵弃仁背义,屠灭石氏。我受人厚遇,当为复雠,老病不能自行;汝才十倍于闵,若不枭擒以来,不必复见我也!”弋仲亦遣使告于燕;燕主俊遣御难将军悦绾将兵三万往会之。 [4]魏国主冉闵攻打包围襄国一百多天。后赵主石祗境况危急,便去掉了皇帝的称号,改称为赵王,派遣太尉张举到前燕国请求援军,并承诺送去传国印玺。派遣中军将军张舂向姚弋仲请求援军。姚弋仲派他的儿子姚襄率领骑兵二万八千人援救后赵。他告诫姚襄说:“冉闵抛弃仁 ![]() 冉闵闻俊 ![]() ![]() ![]() 冉闵听说慕容俊想要救援后赵,便派大司马从事中郞广宁人常炜出使前燕国。慕容俊派封裕责问常炜说:“冉闵是石氏的养子,他背弃养育之恩而为叛逆之举,怎么胆敢狂妄地自称国王大号呢?”常炜说:“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以此而振兴了商、周的大业;曹 ![]() ![]() ![]() 俊犹以张举之言为信,乃积柴其旁,使裕以其私 ![]() ![]() ![]() ![]() ![]() 慕容俊依然认为张举所说的是真话,于是就在常炜⾝边堆上木柴,派封裕用关系他个人生命的话劝 ![]() ![]() ![]() ![]() ![]() ![]() [5]赵并州刺史张平遣使降秦,秦王以平为大将军、冀州牧。 [5]后赵国并州刺史张平派使者去向前秦投降,前秦王任命张平为大将军、冀州牧。 [6]燕王俊还蓟。 [6]前燕王慕容俊回到蓟城。 [7]三月,姚襄及赵汝 ![]() [7]三月,姚襄及后赵汝 ![]() 闵 ![]() ![]() ![]() 冉闵想要亲自出马攻打姚襄及石琨,卫将军王泰劝谏说:“如今襄国城尚未攻下,外边援救的队部云集而至,如果我们再外出征战,一定会腹背受敌,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不如坚固堡垒以挫伤他们的锐气,慢慢地看着他们之间出现裂痕后再去攻击。况且陛下亲自上阵,如果一旦出危险,宏图大业就全完了。”冉闵听了劝谏后正想不再出征,而道士法饶却进言说:“陛下包围襄国已有一年之久,然而没有取得丝毫的胜利。如今敌人来了,却避而不攻,今后将怎样调动将士呢!况且启明星进⼊昂宿,正是诛杀胡王的征兆,一定会百战百胜,绝不可错失良机!”听了这话,冉闵挽起袖子大声说:“我决定要出发征战了。胆敢出言使兵众士气沮丧者杀头!”于是就率领全部兵众出发,与姚襄、石琨决战。这时悦绾恰好率领燕兵来到,离魏兵约有几里地的距离,他将骑兵稀疏地布开,拖着树枝扬起漫天尘土,魏国兵众一看见这阵势便 ![]() ![]() ![]() ![]() 初,闵之为赵相也,悉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赵所徙青、雍、幽、荆四州之民及氐、羌、胡、蛮数百万口,以赵法 ![]() ![]() ![]() 当初,冉闵任后赵国丞相的时候,把家国仓库里的粮食财物全都散发给人们,以此树立个人的恩誉,和羌族、胡族没有一个月不进行战争。后赵国所迁徙来的青、雍、幽、荆四州的百姓,以及氐、羌、胡、蛮的数百万人,都因为后赵国不能执行法令,分别返归本土。但这些人归途 ![]() ![]() 赵王祗使其将刘显帅众七万攻邺,军于明光宮,去邺二十三里。魏主闵恐,召王泰, ![]() ![]() ![]() ![]() 后赵王石祗派他的将领刘显率领七万兵众攻打邺城,驻扎在明光宮,距离邺城二十三里远。魏国主冉闵十分恐惧,征召王泰来和他商量对策。王泰对冉闵以前不听从他的劝告十分气愤,便以伤势严重为由加以拒绝。冉闵亲自前往询问,王泰仍然坚持说伤势严重。冉闵十分愤怒,返回王宮,对周围的人说:“巴蛮奴才,我难道还要靠你活命吗!我要先消灭掉群胡,然后杀王泰。”于是就率领全部兵众出战,重创刘显的军队,一直追击到 ![]() [8]秦王健分遣使者问民疾苦,搜罗隽异,宽重敛之税,弛离宮之 ![]() [8]前秦王苻健分别派遣使者访问百姓的疾苦,搜罗杰出人才,放宽了横征暴敛的赋税,开放了为修建离宮划定的 ![]() [9]杜洪、张琚遣使召梁州刺史司马勋;夏,四月,勋帅步骑三万赴之,秦王健御之于五丈原。勋屡战皆败,退归南郑。健以中书令贾玄硕始者不上尊号,衔之,使人告玄硕与司马勋通,并其诸子皆杀之。 [9]杜洪、张琚派遣使者征召梁州刺史司马勋。夏季,四月,司马勋率领步、骑兵三万人前往,在五丈原遇上了前秦王苻健的阻击。司马勋多次战斗都失败了,只好退回南郑。苻健因为中书令贾玄硕在当初没有主动进上尊号,对他耿耿于怀,便指使人诬告他与司马勋相勾结,借此把他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杀掉了。 [10]渤海人逄约因赵 ![]() [10]渤海人逄约乘后赵国大 ![]() ![]() 奕引兵直抵约垒,遣人谓约曰:“相与乡里,隔绝⽇久,会遇甚难。时事利害,人皆有心,非所论也。愿单出一相见,以写结之情。”约素信重奕,即出,见奕于门外;各屏骑卒,单马 ![]() ![]() ![]() ![]() ![]() ![]() ![]() 封奕率兵直接抵达逄约的营垒,派人告诉逄约说:“你我本是乡里乡亲,离别⽇久,很难见面。眼下事情的利害得失,人人心里都有数,不必多说。希望你自己单独出来见见面,以倾诉聚集于心头的思念之情。”逄约历来信任敬重封奕,随即出来,在营垒门外与封奕见面。他们各自都没带骑兵卫士,只是单独骑着马 ![]() ![]() ![]() ![]() ![]() ⾼开至渤海,准、放 ![]() ![]() ⾼开抵达渤海,刘准、封放出来 ![]() ![]() [11]刘显弑赵王祗及其丞相乐安王炳、太宰赵庶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骠骑将军石宁奔柏人。魏主闵焚祗首于通衢,拜显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 [11]刘显杀掉了后赵王石祗及其丞相乐安王石炳、太宰赵庶等十多人,并将首级传送到邺城。骠骑将军石宁逃奔到柏人县。魏国主冉闵在邺城的通衢大道上烧焚了石祗的首级,授予刘显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的官职。 [12]五月,赵兖州刺史刘启自鄄城来奔。 [12]五月,后赵国兖州刺史刘启从鄄城来投奔东晋。 [13]秋,七月,刘显复引兵攻邺,魏主闵击败之。显还,称帝于襄国。 [13]秋季,七月,刘显再次率兵攻打邺城,被魏国主冉闵击败。刘显返回,在襄国称帝。 [14]八月,魏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牧张遇以廪丘、许昌等诸城来降;平南将军⾼崇、征虏将军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其地来降。 [14]八月,魏国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刺史张遇前来向东晋投降,献出了他们所占据的廪丘、许昌等城邑。平南将军⾼崇、征虏将军吕护挟持着洛州刺史郑系也前来向东晋投降,献出了他们所占据的地方。 [15]燕王俊遣慕容恪攻中山,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魏中山太守上⾕侯龛闭城拒守。恪南徇常山,军于九门,魏赵郡太守辽西李举郡降,恪厚抚之,将还围中山,侯龛乃降。恪⼊中山,迁其将帅、土豪数十家诣蓟,余皆安堵,军令严明,秋豪不犯。慕容评至南安,王午遣其将郑生拒战,评击斩之。 [15]前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攻打中山,派慕容评在鲁口攻打王午,魏国中山太守上⾕人侯龛紧闭城门,抵抗固守。慕容恪率兵南巡常山,驻扎在九门,魏国赵郡太守辽西人李带领全郡投降,慕容恪给他以丰厚的抚 ![]() 悦绾还自襄国,俊乃知张举之妄而杀之。常炜有四男二女在中山,俊释炜之囚,使诸子就见之,炜上疏谢恩,俊手令答曰:“卿本不为生计,孤以州里相存耳。今大 ![]() ![]() 悦绾从襄国返回,慕容俊才知道张举所说的送传国印玺是荒诞之辞,于是就杀了他。常炜有四男二女在中山,慕容俊解除了对他的囚 ![]() ![]() [16]厍官伟帅部众自上 ![]() [16]库官伟率领他的部众从上 ![]() [17]姚弋仲遣使来请降。冬,十月,以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江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陵郡公;又以其子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则史、平乡县公。 [17]姚弋仲派遣使者前来向东晋请求投降。冬季,十一月,东晋朝廷任命姚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淮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天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陵郡公。又任命他的儿子姚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 [18]逄钓亡归渤海,招集旧众以叛燕。乐陵太守贾坚使人告谕乡人,示以成败,钓部众稍散,遂来奔。 [18]逄钓逃亡回渤海,召集起过去的旧部兵众背叛了前燕。乐陵太守贾坚派人劝谕百姓,给他们分析成败大势,逄钓的旧部逐渐离散,于是逄钓来投奔东晋。 [19]吐⾕浑叶延卒,子碎奚立。 [19]吐⾕浑的首领叶延去世,儿子碎奚继位。 [20]初,桓温闻石氏 ![]() [20]当初,桓温听说石氏大 ![]() ![]() 殷浩 ![]() ![]() ![]() ![]() ![]() 殷浩想用辞职来躲避桓温,又想用出示标有驺虞的旗帜的办法,使桓温的队部不再继续前进。吏部尚书王彪之对会稽王司马昱进言说:“这些举动全都是为自己考虑,并不能保全江山,不是替殿下考虑。如果殷浩辞职,必将导致人心分离混 ![]() ![]() 抚军司马⾼崧言于昱曰:“王宜致书,谕以祸福,自当返旆。如其不尔,便六军整驾,逆顺于兹判矣!”乃于坐为昱草书曰:“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斯会,非⾜下而谁!但以比兴师动众,要当以资实为本;运转之艰,古人所难,不可易之于始而不 ![]() 抚军司马⾼崧对司马昱说:“您应该致信桓温,向他说明利害得失,他自己就应当率兵返回了。如果他不这样做,就整理六军人马出征,正义叛逆从此判明!”于是他就坐下来替司马昱起草书信说:“寇贼发难,应该平定,时运到来,应该应接。这确实是为家国着想的长谋远虑、夺取天下的宏图大略,能够弘扬光大这种时运的人,除了⾜下还能有谁!但兴师动众,重要的是应该以雄厚的财力物力为基础,辗转运输的艰难,正是古人最头疼的事,不能从一开始就认为它容易而不加以认真地考虑。近来我之所以对你的举动深以为疑,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出乎寻常的举动,人们都 ![]() [21]朝廷将行郊祀。会稽王昱问于王彪之曰:“郊祀应有赦否?”彪之曰:“自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常谓非宜;凶愚之人,以为郊必有赦,将生心于侥幸矣!”昱从之。 [21]东晋朝廷将要在郊外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会稽王司马昱问王彪之说:“举行郊祀是否应该有大赦?”王彪之回答:“自从朝廷中兴以来,举行郊祀时往往实行大赦。我的意见是,如果经常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凶残愚顽之人,以为一举行郊祀必定会实行大赦,那他们必将产生侥幸心理!”司马昱听从了他的意见。 [22]燕王俊如龙城。 [22]前燕王慕容俊到了龙城。 [23]丁零翟鼠帅所部降燕,封为归义王。 [23]丁零人翟鼠率领兵众投降了前燕,被封为归义王。 八年(壬子、352) 八年(壬子,公元352年) [1]舂,正月,辛卯,⽇有食之。 [1]舂季,正月,辛卯(初一),出现⽇食。 [2]秦丞相雄等请秦王健正尊号,依汉、晋之旧,不必效石氏之初。健从之,即皇帝位,大赦。诸公皆进爵为王。且言单于所以统一百蛮,非天子所宜领,以授太子苌。 [2]前秦丞相苻雄等人请求秦王苻健正式称皇帝的尊号,依从汉朝、晋朝的旧制,而不必效法石氏最初先称天王的做法。苻健听从了这一请求,即皇帝位,实行大赦。诸公全都晋升爵位为王。苻雄等人还说,单于用来统治百蛮的种种措施、办法,不宜由天子亲自掌管。所以苻健把这方面的权力授予太子苻苌。 [3]司马勋既还汉中,杜洪、张琚屯宜秋。洪自以右族轻琚,琚遂杀洪,自立为秦王,改元建昌。 [3]司马勋已经回到汉中,杜洪、张琚驻扎在宜秋。杜洪自以为出⾝名门望族而轻视张琚,张琚于是就杀掉了杜洪,自立为秦王,改年号为建昌。 [4]刘显攻常山,魏主闵留大将军蒋使辅太子智守邺,自将八千骑救之。显大司马清河王宁以枣強降魏。闵击显,败之,追奔至襄国。显大将军曹伏驹开门纳闵,闵杀显及其公卿已下百余人,焚襄国宮室,迁其民于邺。赵汝 ![]() ![]() [4]刘显进攻常山,魏国主冉闵留下大将军蒋辅佐太子冉智守卫邺城,自己统率八千骑兵前去救援。刘显的大司马清河人王宁投降了魏国,将枣強县拱手 ![]() ![]() ![]() ![]() [5]尚书左丞孔严言于殷浩曰:“比来众情,良可寒心,不知使君当何以镇之。愚谓宜明受任之方,韩、彭专征伐,萧、曹守管,內外之任,各有攸司;深思廉、蔺屈⾝之义,平、 ![]() ![]() ![]() ![]() [5]尚书左丞孔严向殷浩进言说:“近来人们的情绪,真令人心寒,不知您将用什么办法使其定安。我认为应该明确官吏的职责,韩信、彭越专事征伐,萧何、曹参留守理财,对內对外的职责,各有所司;还应该深思廉颇、蔺相如为家国利益而捐弃前嫌的道理,陈平、周 ![]() ![]() ![]() 浩上疏请北出许、洛,诏许之,以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郞将荀羡为督统,进屯寿舂。谢尚不能抚尉张遇,遇怒,据许昌叛,使其将上官恩据洛 ![]() ![]() 殷浩上疏请求北上许昌、洛 ![]() ![]() ![]() ![]() [6]乙巳,燕王俊还蓟,稍徙军中文武兵民家属于蓟。 [6]乙巳(十六⽇),前燕王慕容俊回到蓟城,并将少量的军队文武员官、士兵的家属迁徙到蓟城。 [7]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及病,谓诸子曰:“石氏待吾厚,吾本 ![]() ![]() ![]() [7]姚弋仲有儿子四十二人,等到他病重时,对儿子们说:“石氏对待我很优厚,我本想为他们尽力。如今石氏已被消灭,中原混战无主,我死了以后,你们赶快自己归附晋朝,应当固守作为臣下的气节,不要⼲不义的事情!”姚弋仲去世,其子姚襄隐瞒消息,不告诉别人,率领六万家的兵众南进,攻打 ![]() ![]() 襄与秦兵战,败,亡三万余户,南至荥 ![]() 姚襄与前秦的军队 ![]() ![]() ![]() 襄遂帅众归晋,送其五弟为质。诏襄屯谯成。襄单骑渡淮,见谢尚于寿舂。尚闻其名,命去仗卫,幅巾待之, ![]() 姚襄于是率领兵众归附东晋,并把他的五个弟弟送去作为人质。东晋朝廷诏令姚襄屯戍谯城。姚襄单人匹马渡过淮河,在寿舂见到了谢尚。谢尚久闻其名,命令撤掉仪仗侍卫,自己摘掉帽子,只以绢丝束发,热情地招待他,就像见故友一样。姚襄很博学,善于言谈,江东的人士都很推重他。 [8]魏主闵既克襄国,因游食常山、中山诸郡。赵立义将军段勤聚胡、羯万余人保据绎幕,自称赵帝。夏,四月,甲子,燕王俊遣慕容恪等击魏,慕容霸等击勤。 [8]魏国主冉闵既已攻克襄国,因此就在常山、中山等地周游吃喝。后赵国立义将军段勤聚集了胡族、羯族一万多人保卫据守绎幕,自称为赵帝。夏季,四月,甲子(初五),前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等人率兵攻击魏国,派慕容霸等人率兵攻击段勤。 魏主闵将与燕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谏曰:“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宜且避之;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闵怒曰:“吾 ![]() 魏国主冉闵准备与前燕 ![]() ![]() 闵军于安喜,慕容烙引兵从之。闵趣常山,恪追之,及于魏昌之廉台。闵与燕兵十战,燕兵皆不胜。闵素有勇名,所将兵精锐,燕人惮之。慕容恪巡陈,谓将士曰:“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破也!”闵以所将多步卒,而燕皆骑兵,引兵将趣林中。恪参军⾼开曰:“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林,不可复制。宜亟遣轻骑邀之,既合而 ![]() ![]() ![]() ![]() ![]() ![]() ![]() 冉闵驻军于安喜,慕容恪率兵跟随。冉闵向常山开进,慕容恪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魏昌县的廉台。冉闵与前燕兵 ![]() ![]() ![]() ![]() ![]() ![]() ![]() ![]() 己卯,冉闵至蓟。俊大赦。立闵而责之曰:“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 ![]() ![]() 己卯(二十⽇),冉闵被押送到蓟城。慕容俊实行大赦。慕容俊让冉闵站在那里斥责他说:“你不过是才能低下的奴仆,怎么能妄自称帝?”冉闵说:“天下大 ![]() 慕容霸军至绎幕,段勤与弟思聪举城降。 慕容霸的军队抵达绎幕,段勤和他的弟弟段思聪投降,举城投降。 甲申,俊遣慕容评及中尉侯龛帅精骑万人攻邺。癸巳,至邺,魏蒋及太子智闭城拒守,城外皆降于燕,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晋 ![]() 甲申(二十五⽇),慕容俊派慕容评及中尉侯龛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进攻邺城。癸已(疑误),抵达邺城,魏国的蒋及太子冉智紧闭城门抵抗固守,城外的兵众全都投降了前燕军。刘宁及他的弟弟刘崇率领三千胡人骑兵逃奔晋 ![]() [9]秦以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 [9]前秦任命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 [10]五月,秦主健攻张琚于宜秋,斩之。 [10]五月,前秦国主苻健在宜秋攻打张琚,将其斩杀。 [11]邺中大饥,人相食,故赵时宮人被食略尽。蒋使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请降,且求救于谢尚。庚寅,燕王俊遣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舆 ![]() [11]邺中地区发生严重饥荒,人们互相残食,过去后赵的宮人被残食殆尽。蒋派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向东晋朝廷进奉降表,请求投降,并且向谢尚求救。庚寅(初二),前燕王慕容俊派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舆 ![]() [12]辛卯,燕人斩冉闵于龙城。会大旱、蝗,燕王俊谓闵为祟,遣使祀之,谥曰悼武大王。 [12]辛卯(初三),前燕人在龙城斩杀了冉闵。恰好这时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前燕王慕容俊说这是冉闵在作祟,便派使臣去祭祀他,给他追封谥号为悼武天王。 [13]初,谢尚使戴施据枋头,施闻蒋求救,乃自仓垣徙屯棘津,止使者求传国玺。刘猗使缪嵩还邺⽩,疑尚不能救,沈 ![]() ![]() ![]() [13]当初,谢尚派戴施据守枋头,戴施听说蒋派人前来求救,就从仓垣移师到棘津驻扎,阻拦了蒋出派的使者,索要传国印玺。刘猗让缪嵩返回邺城禀报蒋。蒋怀疑谢尚不能前来援救。犹豫不决。六月,戴施率领一百多名勇士进⼊邺城,帮助守卫三台,并哄骗蒋说:“如今燕寇陈兵城外,道路不通,传国印玺还不敢送走。你姑且把它拿出来 ![]() ![]() ![]() [14]甲申,秦主健还长安。 [14]甲申(二十六⽇),前秦国主苻健返回长安。 [15]谢尚、姚襄共攻张遇于许昌。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略地关东,帅步骑二万救之。丁亥,战于颍⽔之诫桥,尚等大败,死者万五千人。尚奔还淮南,襄弃辎重,送尚于芍陂;尚悉以后事付襄。殷浩闻尚败,退屯寿舂。秋,七月,秦丞相雄徙张遇及陈、颍、许、洛之民五万余户于关中,以右卫将军杨群为豫州刺史,镇许昌。谢尚降号建威将军。 [15]谢尚、姚襄一起在许昌攻打张遇。前秦国主苻健派丞相东海王苻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苻菁攻占关东地区,率领二万步、骑兵去援救张遇。丁亥(二十九⽇),双方在颍⽔的诫桥 ![]() ![]() [16]赵故西中郞将王擢遣使请降,拜擢秦州刺史。 [16]后赵国过去的西中郞将王擢派遣使者向东晋请求投降,朝廷授予王擢秦州刺史职务。 [17]丁酉,以武陵王为太宰。 [17]丁酉(初十),东晋朝廷任命武陵王司马为太宰。 [18]丙辰,燕王俊如中山。 [18]丙辰(二十九⽇),前燕王慕容俊到中山。 [19]王午闻魏败,时邓恒已死,午自称安国王。八月,戊辰,燕王俊遣慕容恪、封奕、 ![]() ![]() [19]王午听说了魏国失败的消息,当时邓恒已经死去,王午自称安国王。八月,戊辰(十一⽇),前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恪、封奕、 ![]() ![]() [20]庚午,魏长⽔校尉马愿等开邺城纳燕兵,戴施、蒋悬缒而下,奔于仓垣。慕容评送魏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枚等及乘舆服御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 ![]() ![]() ![]() ![]() [21]桓温使司马勋助周抚讨萧敬文于涪城,斩之。 [21]桓温派司马勋帮助周抚在涪城讨伐萧敬文,杀掉了他。 [22]谢尚自枋头 ![]() [22]谢尚从枋头 ![]() [23]秦以雷弱儿为大司马,⽑贵为太尉,张遇为司空。 [23]前秦任命雷弱儿为大司马,⽑贵为太尉,张遇为司空。 [24]殷浩之北伐也,中军将军王羲之以书止之,不听。既而无功,复谋再举。羲之遗浩书曰:“今以区区江左,天下寒心,固已久矣,力争武功,非所当作。自顷处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而疲竭 ![]() [24]殷浩北伐的时候,中军将军王羲之写信劝他不要去,他没有听从。此后无功而返,他便图谋再一次出征。王羲之给殷浩写信说:“如今我们占据着区区江左之地,天下人为之心寒,本来已经很久了。力争战功,不是现在该⼲的事情。近来在朝廷內外任职的员官们,没有深谋远虑,却任意挥霍摧残家国的 ![]() 又与会稽王昱笺曰:“为人臣谁不愿尊其主,比隆前世;况遇难得之运哉!顾力有所不及,岂可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喜之会,內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喜。功未可期,遗黎歼尽,劳役无时,征求⽇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者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先为不可胜之基,须 ![]() 王羲之又给会稽王司马昱去信说:“作为臣下,谁不愿意尊奉自己的君主,希望他的事业和前代一样兴隆昌盛呢?况且是在遇到了难得的时运的时候。只不过在力量有所不及的情况下,难道能不权衡轻重而随意行事吗!如今虽然有令人可喜的机会,但看看自⾝的情况,令人担忧的事情仍然多于令人可喜的事情。成功未可预期,遗民损失殆尽,劳役毫无时限,征敛⽇益繁重,以区区吴、越之地去服征统治天下十分之九的广阔地区,不灭亡又会怎样呢!不权衡自己的德行与力量,不彻底失败就不善罢某休,这就是国內人士所痛心疾首而又不敢直说的话。‘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还可以补救。’希望殿下再度三思,先奠定不可战胜的 ![]() ![]() 九月,浩屯泗口,遣河南太守戴施据石门,荥 ![]() 九月,殷浩驻扎在泗口,派河南太守戴施占据石门,荥 ![]() 冬,十月,谢尚遣冠军将军王侠攻许昌,克之。秦豫州刺史杨群退屯弘农。征尚为给事中,戍石头。 冬季,十月,谢尚派冠军将军王侠攻克了许昌。前秦的豫州刺史杨群撤退驻扎在弘农。东晋朝廷征召谢尚为给事中,戍卫石头。 [25]丁卯,燕王俊还蓟。 [25]丁卯(十一⽇),前燕王慕容俊回到蓟城。 [26]故赵将拥兵据州郡者,各遣使降燕;燕王俊以王擢为益州刺史,夔逸为秦州刺史,张平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兖州刺史,⾼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 [26]过去后赵国的将领中带领士兵占据州郡的人,各自都派使者向前燕投降,前燕王慕容俊任命王擢为益州刺史,夔逸为秦州刺史,张平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兖州刺史,⾼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 [27]慕容恪屯安平,积粮,治攻具,将讨王午。丙戌,中山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恪自鲁口还讨林。闰月,戊子,燕王俊遣广威将军慕舆 ![]() [27]慕容恪驻扎在安平,储备粮食,准备进攻的武器装备,将要讨伐王午。丙戌(疑误),中山人苏林在无极起兵,自称天子。慕容恪从鲁口返回讨伐苏林。闰十月,戊子(初三),前燕王慕容俊派广威将军慕舆 ![]() 燕群僚共上尊号于燕王俊,俊许之。十一月,丁卯,始置百官,以国相封奕为太尉,左长史 ![]() ![]() ![]() 前燕国的员官们共同给前燕王慕容俊进上皇帝尊号,慕容俊同意了。十一月,丁卯(十二⽇),开始设置百官,任命国相封奕为太尉,左长史 ![]() ![]() ![]() [28]秦丞相雄攻王擢于陇西,擢奔凉州,雄还屯陇东。张重华以擢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特宠待之。 [28]前秦丞相苻雄在陇西攻打王擢,王擢逃奔到凉州,苻雄返回,驻扎在陇东。张重华任命王擢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特别宠待他。 九年(癸丑、353) 九年(癸丑,公元353年) [1]舂,正月,乙卯朔,大赦。 [1]舂季,正月,乙卯朔(初一),东晋实行大赦。 [2]二月,庚子,燕主俊立其妃可⾜浑氏为皇后,世子晔为皇太子,皆自龙城迁于蓟宮。 [2]二月,庚子(十七⽇),前燕国主慕容俊立他的后妃可⾜浑氏为皇后,立长子慕容晔为皇太子,他们全都从龙城迁至蓟城王宮。 [3]张重华遣将军张弘、宋修会王擢帅步骑万五千伐秦;秦丞相雄、卫将军菁拒之,大败凉兵于龙黎,斩首万二千级,虏张弘、宋修;王擢弃秦州,奔姑臧。秦主健以领军将军苻愿为秦州刺史,镇上。 [3]张重华派将军张弘、宋修会合王擢率领步、骑兵一万五千人讨伐前秦,前秦丞相苻雄、卫将军苻菁率兵抵抗,凉兵在龙黎被彻底打败,一万二千人被斩首,张弘、宋修被俘。王擢放弃了秦州,逃到姑臧。前秦国主苻健任命领军将军苻愿为秦州刺史,镇守上。 [4]三月, ![]() [4]三月,东晋 ![]() [5]赵故卫尉常山李犊聚众数千人叛燕。 [5]后赵国原来的卫尉常山人李犊聚集兵众数千人背叛了前燕。 [6]西域胡刘康诈称刘曜子,聚众于平 ![]() [6]西域胡人刘康谎称自己是刘曜的儿子,在平 ![]() [7]以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 ![]() [7]东晋朝廷任命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 ![]() [8]五月,张重华复使王擢帅众二万伐上,秦州郡县多应之;苻愿战败,奔长安。重华因上疏请伐秦,诏进重华凉州牧。 [8]五月,张重华再次派王擢率领兵众二万人讨伐上,秦州的郡县大多都响应他们。苻愿被打败,逃至长安。张重华于是就向东晋朝廷上疏,请求讨伐前秦。朝廷下诏,晋升张重华为凉州牧。 [9]燕主俊遣卫将军恪讨李犊,犊降,遂东击吕护于鲁口。 [9]前燕国主慕容俊派卫将军慕容恪讨伐李犊,李犊投降。于是慕容恪东进,到鲁口攻打吕护。 [10]六月,秦苻飞攻氐王杨初于仇池,为初所败。丞相雄、平昌王菁帅步骑四万屯于陇东。 [10]六月,前秦苻飞在仇池攻打氐王杨初,但被杨初打败。丞相苻雄、平昌王苻菁率领四万步、骑兵驻扎在陇东。 秦主健纳张遇继⺟韩氏为昭仪,数于众中谓遇曰:“卿,吾假子也。”遇 ![]() ![]() ![]() ![]() ![]() 前秦国主苻健纳娶张遇的继⺟韩氏为昭仪,他多次在人们当中对张遇说:“你是我的养子!”张遇对此 ![]() ![]() ![]() ![]() [11]秦以左仆 ![]() [11]前秦任命左仆 ![]() [12]九月,秦丞相雄帅众二万还长安,遣平昌王菁略定上洛,置荆州于丰 ![]() [12]九月,前秦丞相苻雄率领兵众二万人回到长安,派平昌王苻菁平定治理上洛,在丰 ![]() [13]姚襄屯历 ![]() [13]姚襄驻扎在历 ![]() ![]() 魏憬弟子数往来寿舂,襄益惧疑,遣参军权翼使于浩,浩曰:“⾝与姚平北共为王臣,休戚同之;平北每举动自专,甚失辅车之理,岂所望也!”翼曰:“平北英姿绝世,拥兵数万远归晋室者,以朝廷有道,宰辅明哲故也。今将军轻信谗慝之言,与平北有隙,愚谓猜嫌之端,在此不在彼也。”浩曰:“平北姿 ![]() ![]() ![]() 魏憬的弟子们多次往来寿舂,姚襄越发怀疑、担心,就派参军权翼出使殷浩处。殷浩对他说:“我本人与姚襄同是君主的臣下,休戚与共。然而姚襄经常独断专行,有失辅车相依的道理,这难道是我所希望的事情吗!”权翼说:“姚襄英俊的风姿堪称绝世,他之所以带领数万兵将不辞遥远归附晋朝王室,是因为朝廷具有道义,大臣们贤明智慧的缘故。如今将军轻信谗言匿语,与姚襄有了隔阂,我认为产生猜忌的 ![]() ![]() ![]() ![]() 初,浩 ![]() ![]() ![]() ![]() ![]() ![]() 当初,殷浩暗地里派人劝 ![]() ![]() ![]() 浩以姚襄为前驱。襄引兵北行,度浩将至,诈令部众夜遁, ![]() 殷浩以姚襄作为北伐的前驱。姚襄率兵北进,当预计殷浩将要抵达时,假装让士兵趁夜逃散,实际上却悄悄地埋伏起来等候阻击殷浩。殷浩听说姚襄的士兵逃散,追赶姚襄来到山桑。这时,姚襄突然发兵攻击,殷浩大败,丢弃了轻重装备,逃回去固守谯城。姚襄俘虏斩杀了一万多人,全部收缴了他们的资财武器,派他的哥哥姚益镇守山桑,姚襄又回到了淮南。会稽王司马昱对王彪之说:“你言无不中,张良、陈平也无法超过你呵!” [14]西平敬烈公张重华有疾,子曜灵才十岁,立为世子,赦其境內。重华庶兄长宁侯祚,有勇力、吏⼲,而倾巧善事內外,与重华嬖臣赵长、尉缉等结异姓兄弟。都尉常据请出之,重华曰:“吾方以祚为周公,使辅幼子,君是何言也!” [14]西平敬烈公张重华患病,儿子张曜灵才十岁,被立为太子,在境內实行大赦。张重华的庶兄长宁侯张祚,力气很大,具有果敢勇猛的禀 ![]() 谢艾以罕之功有宠于重华,左右疾之,谮艾,出为酒泉太守。艾上疏言:“权幸用事,公室将危,乞听臣⼊侍。”且言“长宁侯祚及赵长等将为 ![]() 谢艾因为罕之战的功劳,在张重华面前很受宠,周围的人对此很妒忌,就说坏话诬陷他。张重华因此把他调离出去,任酒泉太守。谢艾上疏说:“有权势而得宠的人当政,君王的权政将有危险,请求您接受我⼊宮侍奉。”而且还说:“长宁侯张祚及赵长等人将要作 ![]() 丁卯,重华卒,世子曜灵立,称大司马、凉州刺史、西平公。赵长等矫重华遗令,以长宁侯祚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抚军大将军,辅政。 丁卯(十八⽇),张重华去世,太子张曜灵即位,称为大司马、凉州刺史、西平公。赵长等人假传张重华的遗令,让长宁侯张祚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抚军大将军,辅佐朝政。 [15]殷浩使部将刘启、王彬之攻姚益于山桑,姚襄自淮南击之,启、彬之皆败死。襄进据芍陂。 [15]殷浩派部将刘启、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益,姚襄从淮南出兵反击,刘启、王彬之全都战败死亡。姚襄继续前进,占据了芍陂。 [16]赵末,乐陵朱秃、平原杜能、清河丁娆、 ![]() [16]后赵末年,乐陵人朱秃、平原人杜能、清河人丁娆、 ![]() [17]秦丞相雄克池 ![]() [17]前秦苻雄攻克池 ![]() [18]姚襄济淮,屯盱眙,招掠流民,众至七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遣使诣建康罪状殷浩,并自陈谢。诏以谢尚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历 ![]() [18]姚襄渡过淮河,驻所在盱眙,招募掳掠流民,人数多达七万,分别设置地方长官,勉励督促他们从事农耕蚕桑。姚襄还派遣使者到建康报告殷浩的罪行,并且陈述自己的谢意。东晋朝廷下诏,任命谢尚为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守历 ![]() [19]凉右长史赵长等建议,以为“时难未夷,宜立长君,曜灵冲幼,请立长宁侯祚。”张祚先得幸于重华之⺟马氏,马氏许之,乃废张曜灵为凉宁侯,立祚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祚既得志,恣为 ![]() ![]() [19]前凉右长史赵长等人提出建议,认为“目前的灾难尚未平定,应该立年长者为君王。张曜灵年龄幼小,请求立长宁侯张祚。”张祚原先很得张重华的⺟亲马氏的宠幸,马氏同意了,于是就将张曜灵废黜为凉宁侯,立张祚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张祚达到目的以后,肆无忌惮地施展 ![]() ![]() [20]燕卫将军恪、抚军将军军、左将军彪等屡荐给事⻩门侍郞霸有命世之才,宜总大任。是岁,燕主俊以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刺史,镇常山。 [20]前燕卫将军慕容恪、抚军将军慕容军、左将军慕容彪等人曾经屡次荐举给事⻩门侍郞慕容霸,说他有显赫于世的才能,应该总揽重任。这一年,前燕国主慕容俊任命慕容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刺史、镇守常山。 十年(甲寅、354) 十年(甲寅,公元354年) [1]舂,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 ![]() [1]舂季,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 ![]() ![]() ![]() [2]故魏降将周成反,自宛袭洛 ![]() [2]过去魏国投降过来的将领周成造反,从宛县出发袭击洛 ![]() [3]秦丞相雄克司竹;胡 ![]() [3]前秦丞相苻雄攻克司竹。胡 ![]() [4]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征西将军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数浩之罪,请废之。朝廷不得已,免浩为庶人,徙东 ![]() [4]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士兵屡屡被打败,粮饷武器全都消耗殆尽。征西将军桓温借朝野上下对殷浩的怨愤,上书列举殷浩的罪行,请求将他黜免。朝廷不得已,将殷浩免官,贬为庶人,流放到东 ![]() 浩少与温齐名,而心竞不相下,温常轻之。浩既废黜,虽愁怨不形辞⾊,常书空作“咄咄怪事”字。久之,温谓掾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为令仆,⾜以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将以浩为尚书令,以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十数,竟达空函。温大怒,由是遂绝,卒于徙所。以前会稽內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殷浩年轻时就和桓温齐名,双方暗自争胜,不相上下,但桓温经常轻视他。殷浩被废黜以后,虽然忧愁怨愤之情不形于⾊,但常常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过了很久,桓温对手下的属官郗超说:“殷浩有德行,善言辞,假如以前让他出任尚书令或仆 ![]() ![]() [5]二月,乙丑,桓温统步骑四万发江陵;⽔军自襄 ![]() [5]二月,乙丑(疑误),桓温统领步兵和骑兵四万人从江陵出发。⽔军从襄 ![]() [6]燕卫将军恪围鲁口,三月,拔之。吕护奔野王,遣弟奉表谢罪于燕,燕以护为河內太守。 [6]前燕国卫将军慕容恪包围了鲁口。三月,攻下了该地。吕护逃奔到野王,派弟弟上表向前燕谢罪,前燕任命吕护为河內太守。 [7]姚襄遣使降燕。 [7]姚襄派遣使者向前燕投降。 [8]燕王俊以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兖、豫十州诸军事,权镇洛⽔;以慕容強为前锋都督,督荆、徐二州、缘淮诸军事,进据河南。 [8]前燕国主慕容俊任命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兖、豫十州诸军事,权且镇守洛⽔。任命慕容強为前锋都督,督察荆、徐二州,缘淮诸军事,他率兵前进,占据了⻩河以南。 [9]桓温别将攻上洛,获秦荆州刺史郭敬;进击青泥,破之。司马勋掠秦西鄙,凉秦州刺史王擢攻陈仓以应温。秦主健遣太子苌、丞相雄、淮南王生、平昌王菁、北平王硕帅众五万军于柳以拒温。夏,四月,己亥,温与秦兵战于蓝田。秦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以十数,杀伤晋将士甚众。温督众力战,秦兵大败;将军桓冲又败秦丞相雄于⽩鹿原。冲,温之弟也。温转战而前,壬寅,进至灞上。秦太子苌等退屯城南,秦主健与老弱六千固守长安小城,悉发精兵三万,遣大司马雷弱儿等与苌合兵以拒温。三辅郡县皆来降。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民争持牛酒 ![]() [9]桓温的另一位将领攻打上洛,俘获了前秦荆州刺史郭敬,继续前进,又攻破了青泥。司马勋夺取了前秦的西部边陲地带,前凉秦州刺史王擢攻打陈仓以接应桓温。前秦国主苻健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兵众驻扎在柳,以阻击桓温。夏季,四月,己亥(二十二⽇),桓温与前秦军队在蓝田 ![]() ![]() ![]() ![]() ![]() 秦丞相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破之,勋退屯女娲堡。 前秦丞相苻雄率领骑兵七千人在子午⾕袭击司马勋,司马勋的队部被攻破,退守女娲堡。 [10]戊申,燕主俊封抚军将军军为襄 ![]() ![]() ![]() ![]() ![]() ![]() [10]戊申(疑误),前燕国主慕容俊封抚军将军慕容军为襄 ![]() ![]() ![]() ![]() ![]() ![]() 命冀州刺史吴王霸徙治信都。初,燕王奇霸之才,故名之曰霸,将以为世子;群臣谏而止,然宠遇犹逾于世子。由是俊恶之,以其尝坠马为折齿,更名曰;寻以其应谶文,更名曰垂;迁侍中,录留台事,徙镇龙城。垂大得东北之和,俊愈恶之,复召还。 慕容俊命令冀州刺史、吴王慕容霸把治所迁到信都。当初,前燕王慕容认为慕容霸才能卓越,所以给他起名叫“霸”,准备以他作为太子。因为群臣的劝谏,最终没这样做,然而对他的宠 ![]() [11]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执陈留內史刘仕,降于姚襄。建康震骇,以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屯中堂,豫州刺史谢尚自历 ![]() [11]五月,江西的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挟持着陈留內史刘仕投降了姚襄。东晋朝廷十分震惊,任命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驻扎宮中,豫州刺史谢尚从历 ![]() [12]王擢拔陈仓,杀秦扶风內史⽑难。 [12]王擢攻克陈仓,杀掉了前秦的扶风內史⽑难。 [13]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 ![]() [13]北海人王猛,从小好学,才能卓越, ![]() ![]() ![]() 温与秦丞相雄等战于⽩鹿原,温兵不利,死者万余人。初,温指秦麦以为粮,既而秦人悉芟麦,清野以待之,温军乏食。六月,丁丑,徙关中三千余户而归。以王猛为⾼官督护, ![]() 桓温与前秦丞相苻雄等在⽩鹿原 ![]() 呼延毒帅众一万从温还。秦太子苌等随温击之,比至潼关,温军屡败,失亡以万数。 呼延毒率领兵众一万人跟随桓温撤返。前秦太子苻苌等人则紧紧追击桓温,一路上桓温的军队屡战屡败,等到抵达潼关时,兵士损失死亡已数以万计。 温之屯灞上也,顺 ![]() ![]() 桓温驻扎在灞上的时候,顺 ![]() ![]() [14]秦丞相雄击司马勋、王擢于陈仓,勋奔汉中,擢奔略 ![]() [14]前秦丞相苻雄在陈仓攻击司马勋、王擢,司马勋逃奔汉中,王擢逃奔略 ![]() [15]秦以光禄大夫赵俱为洛 ![]() ![]() [15]前秦任命光禄大夫赵俱为洛州刺史,镇守宜 ![]() [16]秦东海敬武王雄攻乔秉于雍;丙申,卒。秦主健哭之呕⾎,曰:“天不 ![]() ![]() ![]() [16]前秦东海敬武王苻雄在雍县攻打乔秉。丙申(二十⽇),苻雄去世。前秦国主苻健哭他哭得吐了⾎,说:“上天不想让我平定四海呀!要不为什么这么快就夺去了我的苻雄呢?”追赠苻雄为魏王,葬礼依据过去晋朝安平献王的遗规。苻雄虽然具有辅国元勋的⾝份,权力近于君主,然而却态度谦恭,泛 ![]() 子坚袭爵。坚 ![]() ![]() ![]() 苻雄的儿子苻坚继承了爵位。苻坚生 ![]() ![]() ![]() [17]燕乐陵太守慕容钩,翰之子也,与青州刺史朱秃共治厌次。钩自恃宗室,每陵侮秃,秃不胜忿,秋,七月,袭钩,杀之,南奔段龛。 [17]前燕乐陵太守慕容钩,是慕容翰的儿子,和青州刺史朱秃共同治理厌次。慕容钩自恃是宗室嫡传,经常欺负侮辱朱秃。朱秃按捺不住愤怒,秋季,七月,袭击慕容钩,并杀掉了他,然后南逃,投奔段龛。 [18]秦太子苌攻乔秉于雍,八月,斩之,关中悉平。秦主健赏拒桓温之功,以雷弱儿为丞相,⽑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菁为司空。健勤于政事,数延公卿咨讲治道;承赵人苛 ![]() [18]前秦太子苻苌在雍县攻打乔秉,八月,将他斩杀,关中全部平定。前秦国主苻健封赏抵御桓温的功臣,任命雷弱儿为丞相,⽑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苻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苻菁为司空。苻健勤于政事,经常邀请手下大臣,询问讨论治国之道。继后赵人的苛刻残暴、奢侈浪费之后,他改行宽容简略、节约勤俭、尊重懦士的政策,因此前秦人非常喜 ![]() [19]燕大调兵众,因发诏之⽇,号曰“丙戌举” [19]前燕大规模地征调兵众, ![]() [20]九月,桓温还自伐秦,帝遣侍中、⻩门劳温于襄 ![]() [20]九月,桓温从伐秦前线返回,东晋穆帝派侍中、⻩门侍郞在襄 ![]() ![]() [21]或告燕⻩门侍郞宋斌等谋奉冉智为主而反,皆伏诛。斌,烛之子也。 [21]有人向东晋朝廷报告,说前燕的⻩门侍郞宋斌等人谋划尊奉冉智为主造反。他们全都被杀。宋斌是宋烛的儿子。 [22]秦太子苌之拒桓温也,为流矢所中,冬,十月,卒,谥曰献哀。 [22]前秦太子苻苌抵御桓温进攻的时候,被流箭 ![]() [23]燕王俊如龙城。 [23]前燕国主慕容俊到龙城。 [24]桓温之⼊关也,王擢遣使告凉王祚,言温善用兵,其志难测。祚惧,且畏擢之叛己,遣人刺之。事 ![]() ![]() [24]桓温⼊关的时候,王擢派遣使者向前凉王张祚报告,说桓温善于用兵,他的志向难以猜测。张祚十分害怕,而且担心王擢背叛自己,于是就派人去刺杀王擢。事情败露,张祚更加害怕,于是大举出兵,声称要去东伐,实则想西退保全敦煌,恰好这时桓温撤兵返回,他才停止了行动。接着又派秦州刺史牛霸等人率领三千士兵攻打王擢,王擢被打败。十一月,王擢率领兵众投降了前秦,前秦任命他为尚书,任命上将军啖铁为秦州刺史。 [25]秦王健叔⽗武都王安自晋还,为姚襄所虏,以为洛州刺史。十二月,安亡归秦,健以安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镇蒲阪。 [25]前秦国主苻健的叔⽗武都王苻安从东晋返回时,被姚襄俘虏,任命他为洛州刺史。十二月,苻安逃回到了前秦,苻健任命他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镇守蒲阪。 [26]是岁,秦大饥,米一升直布一匹。 [26]这一年,前秦发生严重饥荒,一升米价值一匹布。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