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24961 |
上一章 四纪齐 下一章 ( → ) | |
昭![]() 世祖武皇帝下 ◎ 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四九三年 舂,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子多事豪侈,显达闻之,不悦。子休尚为郢府主簿,过九江。显达曰:“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即取于前烧之。 初,上于石头造露车三千乘, ![]() ![]() 魏遣员外散骑侍郞邢峦等来聘。峦,颖之孙也。 丙子,文惠太子长懋卒。太子风韵甚和,上晚年好游宴,尚书曹事分送太子省之,由是威加內外。 太子 ![]() ![]() 又使嬖人徐文景造辇及乘舆御物;上尝幸东宮,匆匆不暇蔵辇,文景乃以佛像內辇中,故上不疑。文景⽗陶仁谓文景曰:“我正当扫墓待丧耳!”仍移家避之。后文景竟赐死,陶仁遂不哭。 及太子卒,上履行东宮,见其服玩,大怒,敕有司随事毁除。以竟陵王子良与太子善,而不启闻,并责之。 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二月,魏主始耕藉田于平城南。 雍州刺史王奂恶宁蛮长史刘兴祖,收系狱,诬其构扇山蛮, ![]() ![]() ![]() 奂子彪,素凶险,奂不能制。长史殷睿,奂之婿也。谓奂曰:“曹、吕来,既不见真敕,恐为 ![]() ![]() ![]() ![]() 夏,四月,甲午,立南郡王昭业为皇太孙,东宮文武悉改为太孙官属,以太子妃琅 ![]() 魏太尉丕等请建中宮,戊戌,立皇后冯氏。后,熙之女也。魏主以《⽩虎通》云:“王者不臣 ![]() 光城蛮帅征虏将军田益宗帅部落四千馀户叛,降于魏。 五月,壬戌,魏主宴四庙子孙于宣文堂,亲与之齿,用家人礼。 甲子,魏主临朝堂,引公卿以下决疑政,录囚徒。帝谓司空穆亮曰:“自今朝廷政事,⽇中以前,卿等先自论议;⽇中以后,朕与卿等共决之。” 丙子,以宜都王铿为南豫州刺史。先是庐陵王子卿为南豫州刺史,之镇,道中戏部伍为⽔军;上闻之,大怒,杀其典签,以铿代之。子卿还第,上终⾝不与相见。襄 ![]()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 ![]() ![]() ![]() ![]() 既还宮,召澄⼊见,逆谓之曰:“向者《⾰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之举,诚为不易。但家国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 ![]() ![]()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 ![]() ![]() ![]() 建康僧法智与徐州民周盘龙等作 ![]() 秋,七月,癸丑,魏立皇子恂为太子。 戊午,魏中外戒严,发露布及移书,称当南伐。诏发扬、徐州民丁,广设召募以备之。 中书郞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內望为公辅。尝夜直省中,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行逢硃雀桁开,喧湫不得进,捶车壁叹曰:“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竟陵王子良 ![]() 融见上有北伐之志,数上书奖劝,因大习骑 ![]() 会上不豫,诏子良甲仗⼊延昌殿侍医药;子良以萧衍、范云等皆为帐內军主。戊辰,遣江州刺史陈显达镇樊城。上虑朝野忧遑,力疾召木府奏正声伎。子良⽇夜在內,太孙间⽇参承。 戊寅,上疾亟,暂绝;太孙未⼊,內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王融 ![]() ![]() ![]() ![]() ![]() ![]() 遗诏曰:“太孙进德⽇茂,社稷有寄。子良善相毘辅,思弘治道,內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共下意!尚书中事,职务 ![]() ![]() 世祖留心政事,务总大体,严明有断,郡县久于其职,长吏犯法,封刃行诛。故永明之世,百姓丰乐,贼盗屏息。然颇好游宴,华靡之事,常言恨之,未能顿遣。 郁林王之未立也,众皆疑立子良,口语喧腾。武陵王晔于众中大言曰:“若立民,则应在我;立嫡,则应在太孙。”由是帝深凭赖之。直阁周奉叔、曹道刚素为帝心膂,并使监殿中直卫;少⽇,复以道刚为⻩门郞。 初,西昌侯鸾为太祖所 ![]() ![]() 帝少养于子良妃袁氏,慈 ![]() 壬午,称遗诏,以武陵王晔为卫将军,与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并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 ![]() 先是,蠲原之诏,多无事实,督责如故。是时西昌侯鸾知政,恩信两行,众皆悦之。 魏山 ![]() 魏主使录尚书事广陵王羽持节安抚六镇,发其突骑。丁亥,魏主辞永固陵;己丑,发平城,南伐,步骑三十馀万;使太尉丕与广陵王羽留守平城,并加使持节。羽曰:“太尉宜专节度,臣正可为副。”魏主曰:“老者之智,少者之决,汝无辞也。”以河南王⼲为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又以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皆为⼲副,众合七万出子午⾕。胤,辩之曾孙也。 郁林王 ![]() ![]() ![]() 始为南郡王,从竟陵王子良在西州,文惠太子每 ![]() ![]() ![]() ![]() 侍太子疾及居丧,忧容号毁,见者呜咽;裁还私室,即 ![]() 侍世祖疾,言发泪下。世祖以为必能负荷大业,谓曰:“五年中一委宰相,汝勿措意;五年外勿复委人。若自作无成,无所多恨。”临终,执其手曰:“若忆翁,当好作!”遂殂。大敛始毕,悉呼世祖诸伎,备奏众乐。 即位十馀⽇,即收王融下廷尉,使中丞孔稚珪奏融险躁轻狡,招纳不逞,诽谤朝政。融求援于竟陵王子良,子良忧惧,不敢救。遂于狱赐死,时年二十七。 初,融 ![]() ![]() 壬寅,魏主至肆州,见道路民有跛、眇者,停驾 ![]() 大司马定安王休执军士为盗者三人,以徇于军,将斩之。魏主行军遇之,命赦之,休不可,曰:“陛下亲御六师,将远清江表,今始行至此,而小人已为攘盗,不斩之,何以 ![]() ![]() 臣光曰:“人主之于其国,譬犹一⾝,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庭。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內无不得其所矣。是以先王黈纩塞耳,前旒蔽明, ![]() 戊申,魏主至并州。并州刺史王袭,治有声迹,境內安静,帝嘉之。袭教民多立铭置道侧,虚称其美;帝闻而问之,袭对不以实。帝怒,降袭号二等。 九月,壬子,魏遣兼员外散骑常侍 ![]() 丁巳,魏主诏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五斛。 辛酉,追尊文惠太子为文皇帝,庙号世宗。 世祖梓宮下渚,帝于端门內奉辞,辒辌车未出端门,亟称疾还內。裁⼊阁,即于內奏胡伎,鞞鐸之声,响震內外。丙寅,葬武皇帝于景安陵,庙号世祖。 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 ![]() 乙亥,邓至王像舒彭遣其子旧朝于魏,且请传位于旧;魏主许之。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 ![]() ![]() ![]() ![]() ![]() ![]() 李冲言于上曰:“陛下将定鼎洛邑,宗庙宮室,非可马上行游以待之。愿陛下暂还代都,俟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文物、鸣和鸾而临之。”帝曰:“朕将巡省州郡,至鄴小停,舂首即还,未宜归北。”乃遣任城王澄还平城,谕留司百官以迁都之事,曰:“今⽇真所谓⾰也。王其勉之!”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测。若隐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 ![]() 先是,北地民支酉聚众数千,起兵于长安城北石山,遣使告梁州刺史 ![]() ![]() ![]() 冬,十月,戊寅朔,魏主如金墉城,征穆亮,使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经营洛都。己卯,如河南城;乙酉,如豫州;癸巳,舍于石济。乙未,魏解严,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大赦。起滑台宮。任城王澄至平城,众始闻迁都,莫不惊骇。澄援引古今,徐以晓之,众乃开伏。澄还报于滑台,魏主喜曰:“非任城,朕事不成。” 壬寅,尊皇太孙太妃为皇太后;立妃为皇后。 癸卯,魏主如鄴城。王肃见魏主于鄴,陈伐齐之策。魏主与之言,不觉促席移晷。自是器遇⽇隆,亲旧贵臣莫能间也。魏主或屏左右与肃语,至夜分不罢,自谓君臣相得之晚。寻除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时魏主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多肃所定。 乙巳,魏主遣定安王休帅从官 ![]() 辛亥,封皇弟昭文为新安王,昭秀为临海王,昭粲为永嘉王。 魏主筑宮于鄴西,十一月,癸亥,徙居之。 御史中丞江淹劾奏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 ![]() ![]() ![]() 段译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493) 齐纪四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493年) [1]舂,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子多事豪侈,显达闻之,不悦。子休尚为郢府主簿,过九江。显达曰:“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即取于前烧之。 [1]舂季,正月,南齐任命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任命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陈显达总认为自己出⾝寒门,却担任这么显要的官职,所以,每次升官时,他都面带恐惧,表情愧羞,并且告诫他的儿子,不要依仗自己富贵尊荣而欺凌他人。但是,他的儿子们却常常追求豪华奢侈,陈显达听说后,非常不⾼兴。他的儿子陈休尚担任郢府主簿的官职,途经九江,陈显达说:“麈尾、蝇拂,这些都是王家、谢家那样的人使用的东西,你不需要拿着它。”说完,就把这些东西拿过来,当着儿子的面烧掉了。 [2]初,上于石头造露车三千乘, ![]() ![]() [2]当初,武帝在石头城制造了三千辆没有篷帐的车辆,打算从陆路攻取彭城。北魏得知了这一情况。刘昶多次在北魏孝文帝面前哭泣、诉说,乞求派他到边界地带戍守,招收仍然怀念刘宋的百姓,向南齐报仇雪 ![]() [3]魏遣员外散骑侍郞邢峦等来聘。峦,颖之孙也。 [3]北魏派员外散骑侍郞邢峦等人来访。邢峦是邢颖的孙子。 [4]丙子,文惠太子长懋卒。太子风韵甚和,上晚年好游宴,尚书曹事分送太子省之,由是威加內外。 [4]丙子(二十五⽇),文惠太子萧长懋去世。萧长懋仪态风韵都很温和,武帝晚年喜 ![]() ![]() ![]() 太子 ![]() ![]() 萧长懋生 ![]() ![]() ![]() 又使嬖人徐文景造辇及乘舆御物;上尝幸东宮,匆匆不暇蔵辇,文景乃以佛像內辇中,故上不疑。文景⽗陶仁谓文景曰:“我正当扫墓待丧耳!”仍移家避之。后文景竟赐死,陶仁遂不哭。 萧长懋又让自己宠 ![]() 及太子卒,上履行东宮,见其服玩,大怒,敕有司随事毁除。以竟陵王子良与太子善,而不启闻,并责之。 太子萧长懋去世时,武帝有一天步行到了东宮,看见了萧长懋过去的那些奢华的服饰、物玩,极为愤怒,下令有关部门随即全都毁掉。武帝认为,竟陵王萧子良平时和萧长懋关系最好,可他却没有把这些报告给自己,因此,他同时责备了萧子良。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太子萧长懋平时一直讨厌西昌侯萧鸾,他曾经对萧子良说:“我心里特别不喜 ![]() [5]二月,魏主始耕藉田于平城南。 [5]二月,北魏孝文帝开始在平城城南主持扶犁耕田典礼。 [6]雍州刺史王奂恶宁蛮长史刘兴祖,收系狱,诬其构扇山蛮, ![]() ![]() ![]() [6]雍州刺史王奂讨厌宁蛮长史刘兴祖,将刘兴祖逮捕⼊狱。诬陷刘兴祖造谣煽动山中蛮族,打算发动叛 ![]() ![]() ![]() 奂子彪,素凶险,奂不能制。长史殷睿,奂之婿也,谓奂曰:“曹、吕来,既不见真敕,恐为 ![]() ![]() ![]() ![]() 王奂的儿子王彪,平⽇凶狠险诈,连王奂都管不了。长史殷睿是王奂的女婿,他对王奂说:“曹道刚和吕文显来到这里,我们没有看到皇帝真正的诏书,恐怕这是什么 ![]() ![]() ![]() ![]() ![]() [7]夏,四月,甲午,立南郡王昭业为皇太孙,东宮文武悉改为太孙官属,以太子妃琅 ![]() [7]夏季,四月,甲午(十四⽇),武帝立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太子宮內的文武官属,全都改为太孙的官属。武帝又封太子妃琅 ![]() [8]魏太尉丕等请建中宮,戊戌,立皇后冯氏。后,熙之女也。魏主以《⽩虎通》云:“王者不臣 ![]() [8]北魏太尉拓跋丕等人,请求孝文帝正式册封皇后。戊戌(十八⽇),册封冯清为皇后。冯皇后是冯熙的女儿。孝文帝 ![]() ![]() [9]光城蛮帅征虏将军田益宗帅部落四千余户叛,降于魏。 [9]光城蛮人首领、征虏将军田益宗率领自己部落四千多户人家反叛,向北魏投降。 [10]五月,壬戌,魏主宴四庙子孙于宣文堂,亲与之齿,用家人礼。 [10]五月,壬戌(十三⽇),北魏孝文帝在宣文堂摆设酒席,宴请太武帝以下四代皇帝的子孙,亲自和他们在一起谈年龄,论辈份,用对待家里人的礼节对待他们。 [11]甲子,魏主临朝堂,引公卿以下决疑政,录囚徒。常谓司空穆亮曰:“自今朝廷政事,⽇中以前,卿等先自论议;⽇中以后,朕与卿等共决之。” [11]甲子(十五⽇),孝文帝来到金銮殿,接见公卿以下员官,裁决政务上姷囊赡盐侍猓蟛榧窃厍舴傅陌妇怼P⑽牡鄱运究漳铝了担骸按酉衷诳迹院蟪廷上的政务,在中午以前,由你们自己先商量讨论,中午过后,朕和你们一块儿讨论裁决。” [12]丙子,以宜都王铿为南豫州刺史。先是庐陵王子卿为南豫州刺史,之镇,道中戏部伍为⽔军,上闻之,大怒,杀其典签;以铿代之。子卿还第,上终⾝不与相见。 [12]丙子(二十七⽇),南齐任命宜都王萧铿为南豫州刺史。在这之前,曾任命庐陵王萧子卿为南豫州刺史,但萧子卿在前往任所的途中,把自己率领的军队假扮成⽔军模样取乐,武帝听说后,极为愤怒,下令杀了萧子卿的典签,又另派萧铿前往南豫接替萧子卿。萧子卿返回自己的家里,武帝直到去世,也不和他相见。 [13]襄 ![]() [13]襄 ![]() [14]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 ![]() ![]() ![]() ![]() [14]魏孝文帝因为平城气候寒冷,夏季六月时还在下雪,而且经常狂风大作,飞沙漫天,所以,准备把京都迁到洛 ![]() 既还宮,召澄⼊见,逆谓之曰:“响者《⾰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之举,诚为不易。但家国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 ![]() ![]() 孝文帝回到皇官,立刻召见拓跋澄,劈头就说:“刚才关于‘⾰卦’的事,现在要进一步和你讨论一下。在明堂上,我之所以大发脾气,是因为害怕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破坏了我一个大的决策,所以,我就声⾊俱厉,以此吓唬那些文武员官罢了。我想,你会了解朕的用心。”于是命令左右侍从退下,对拓跋澄说:“今天我所要做的这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家国是在北方疆土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又迁都到平城。但是,平城只是用武力开疆拓土的地方,而不宜进行治理教化。现在,我打算进行改变风俗习惯的重大变⾰,这条路走起来确实困难,朕只是想利用大军南下征伐的声势,将京都迁到中原,你认为怎么样?”拓跋澄说:“陛下您打算把京都迁到中原,用以扩大疆土,服征四海,这一想法也正是以前周王朝和汉王朝兴盛不衰的原因。”孝文帝说:“北方人习惯留恋于旧有的生活方式,那时,他们一定会惊恐 ![]()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 ![]() ![]() ![]() 六月,丙戌(初七),北魏孝文帝下令在⻩河上修筑大桥,准备让南下大军由桥上渡过⻩河。秘书监卢渊上书,认为:“以前太平时代的君主,从来没有过亲自统率大规模军队作战,在双方 ![]() ![]() ![]() ![]() ![]() [15]建康僧法智与徐州民周盘龙等作 ![]() [15]南齐建康僧侣法智和徐州平民周盘龙等人一起发动叛 ![]() [16]秋,七月,癸丑,魏立皇子恂为太子。 [16]秋季,七月,癸丑(初五),孝文帝立皇子拓跋恂为太子。 [17]戊子,魏中外戒严,发露布及移书,称当南伐。诏发扬、徐州民丁,广设召募以备之。 [17]戊子(初十),北魏实行戒严管制,发表正式文告,并将文告转 ![]() 中书郞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內望为公辅。尝夜直省中,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行逢朱雀桁开,喧湫不得进,捶车壁叹曰:“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竟陵王子良 ![]() 中书郞王融依仗自己才能和门第,不到三十岁就打算作公辅。他有一次在宮中值夜,自己手抚桌子,叹息说:“竟然孤寂到如此地步,被邓禹所 ![]() ![]() 融见上有北伐之志,数上书奖劝,因大习骑 ![]() 王融发现武帝有北上征伐的意思,于是,他多次上书,鼓动催促,并因此努力学习骑马 ![]() 会上不豫,诏子良甲仗⼊延昌殿侍医药;子良以萧衍、范云等皆为帐內军主。戊辰,遣江州刺史陈显达镇樊城。上虑朝野忧遑,力疾召乐府奏正声伎。子良⽇夜在內,太孙间⽇参承。 正赶上武帝⾝体不舒服,他命令萧子良全副武装去延昌殿,为他服侍医药。萧子良就任命萧衍、范云等人都担任帐內军主。戊辰(二十⽇),派江州刺史陈显达镇守樊城。武帝恐怕他的病情会引起朝廷內和民间的担忧恐惧,所以,又強 ![]() ![]() 戊寅,上疾亟,暂绝;太孙未⼊,內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王融 ![]() ![]() ![]() ![]() ![]() ![]() ![]() 戊寅(三十⽇),武帝病势加重,一时气闷晕倒。这时皇太孙萧昭业还没有⼊宮,宮內宮外人人惶恐不安,文武百官也都穿上了丧服。王融打算假传圣旨,命萧子良继承王位,他已将诏书草稿写好。萧衍对范云说:“民间已是议论纷纷,都说宮內可能要发生不一般的情况。王融并不是治理家国的人才,他眼看着就要出事了。”范云说:“忧国忧民的人,也只有王融一 人了 。”萧衍说:“忧国忧民,是想要当周公、召公呢,还是想当齐桓公死后的竖刁呢?”范云不敢回答。等到萧昭业⼊宮,王融已是全副武装,穿着红⾊战服,站在中书省厅前要道,截住东宮卫队不让他们进⼊。过了一会儿,武帝醒转过来,问皇太孙萧昭业在哪里,于是召东宮卫队全部⼊宮,武帝把家国大事全部托付给了尚书左仆 ![]() 遗诏曰:“太孙进德⽇茂,社稷有寄。子良善相毗辅,思弘治道,內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共下意!尚书中事,职务 ![]() ![]() 武帝遗诏说:“皇太孙的品德一天比一天⾼尚,家国也就有所寄托了。萧子良要努力尽心辅佐皇太孙,考虑如何治理家国的大计,对于朝廷內外各种事情,无论是大是小,都要和萧鸾一起商量裁决,一起提出意见。尚书省的事务,是政务的 ![]() ![]() ![]() 世祖留心政事,务总大体,严明有断,郡县久于其职,长吏犯法,封刃行诛。故永明之世,百姓丰乐,贼盗屏息。然颇好游宴,华靡之事,常言恨之,未能顿遣。 武帝在世时,对家国政治事务十分用心,总揽全局,严明果断,郡守县令都能长期任职,地方长官触犯法令,就封缄钢刀,派人执行诛杀。所以,在南齐永明时代,老百姓生活富⾜,祥和安乐,盗贼不敢横行。不过,武帝非常喜 ![]() 郁林王之未立也,众皆疑立子良,口语喧腾。武陵王晔于众中大言曰:“若立长,则应在我;立嫡,则应在太孙。”由是帝深凭赖之。直周奉叔、曹道刚素为帝心膂,并使监殿中直卫;少⽇,复以道刚为⻩门郞。 郁林王萧昭业还没有登基即位时,大家都怀疑可能要册立萧子良,一时之间,传言很多。武陵王萧晔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说:“如果选择辈分⾼的继承王位,就应该是我;如果选择嫡系继承王位,那么,就应该是皇太孙。”为此,萧昭业对萧晔深加信赖。直将军周奉叔和曹道刚二人,平时就是萧昭业的心腹,于是,命令二人同时主管殿中值班宿卫。过了几天,又任命曹道刚为⻩门郞。 初,西昌侯鸾为太祖所 ![]() ![]() 当初,西昌侯萧鸾深受文帝的宏 ![]() ![]() ![]() 帝少养于子良妃袁氏,慈 ![]() 萧昭业从小是由萧子良的妃子袁氏抚养大的,袁氏对他非常慈 ![]() ![]() 壬午,称遗诏,以武陵王晔为卫将军,与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并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 ![]() 壬午(初四),萧昭业声称奉武帝的遗诏,任命武陵王萧晔为卫将军,和征南大将军陈显达一同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 ![]() [18]魏山 ![]() [18]北魏山 ![]() [19]魏主使录尚书事广陵王羽持节安抚六镇,发其突骑。丁亥,魏主辞永固陵;已丑,发平城,南伐,步骑三十余万;使太尉丕与广陵王羽留守平城,并加使持节。羽曰:“太尉宜专节度,臣正可为副。”魏主曰:“老者之智,少者之决,汝无辞也。”以河南王斡为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又以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皆为斡副,众合七万出子午⾕。胤,辩之曾孙也。 [19]孝文帝派录尚书事、广陵王拓跋羽,手持皇帝的符节前去安抚六镇,并征调六镇的突击骑兵。丁亥(初九),孝文帝叩别永固陵。已丑(十一⽇),孝文帝亲自率领三十多万步、骑兵,从平城出发,大规模向南征伐。命令太尉拓跋丕和广陵王拓跋羽留在平城镇守,并加授使持节。拓跋羽说:“太尉最好全权负责管理,臣可以做他的副手。”孝文帝说:“年纪大的人有经验,能深谋远虑,年纪轻的人有气魄,遇事坚决果断,所以,你不要推辞了。”任命河南王拓跋⼲为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三人都担任拓跋⼲的副手,率领各路人马共七万人,从子午⾕南下。薛胤是薛辩的曾孙。 [20]郁林王 ![]() ![]() ![]() [20]南齐郁林王生 ![]() ![]() ![]() 始为南郡王,从竟陵王子良在西州,文惠太子每 ![]() ![]() ![]() ![]() ![]() ![]() ![]() 侍太子疾及居丧,忧容号毁,见者呜咽;裁还私室,即 ![]() 萧昭业在侍奉太子养病及后来守丧期间,面带忧愁,悲泣哀号,甚至毁坏了⾝体,看见他的人也都被他的行为 ![]() 侍世祖疾,言发泪下。世祖以为必能负荷大业,谓曰:“五年中一委宰相,汝勿措意;五年外勿复委人。若自作无成,无所多恨。”临终,执其手曰:“若忆翁,当好作!”遂殂。大敛始毕,悉呼世祖诸伎,备奏众乐。 侍奉武帝的病时,他每说一句话,眼泪忍不住往下流。所以,武帝认为他一定能够承担起家国大业,就对他说:“我死之后,五年之內,家国大事先全部托付给宰相,你不要过问。五年之后,你再亲自处理,不再 ![]() 即位十余⽇,即收王融下廷尉,使中丞孔稚奏融险躁轻狡,招纳不逞,诽谤朝政。融求援于竟陵王子良,子良忧惧,不敢救,遂于狱赐死,时死二十七。 萧昭业登基即位刚十几天,就逮捕了王融, ![]() ![]() 初,融 ![]() ![]() 当初,王融打算结识东海人徐勉,经常托人请徐勉到建康见面。徐勉对别人说:“王融的名望很⾼,但轻浮狂躁,很难和他诚坦相待,荣辱与共。”不久,王融大祸及⾝,而徐勉也因此而出了名。太生学会稽人魏准因为才能和学问都很⾼,所以深为王融赏识。当时,王融打算拥戴萧子良登基即位,魏准就鼓动王融做成这件事。太生学虞羲和丘国宾二人私下里议论说:“竟陵王萧子良才能弱,王融又没有决断能力,他们的失败就在眼前。”王融被杀后,萧昭业又把魏准召到中书省盘问,魏准竟因为极度惊慌恐惧而吓死了,他整个⾝子都是青⾊的,当时,人们都认为他的胆被吓破了。 [21]壬寅,魏主至肆州,见道路民有跛眇者,停驾 ![]() [21]壬寅(二十四⽇),北魏孝文帝抵达肆州,看见路上老百姓有腿瘸眼瞎的,就立刻让马车停下, ![]() ![]() ![]() 大司马、定安王拓跋休逮捕了三名偷盗的士卒,把他们绑起来到各个军营中行游示众,然后就要将他们斩首。孝文帝御驾巡视军营经过这里,下令赦免,拓跋休认为不能这样做,他说:“陛下亲自统领六军,将要远征江南,而如今我们刚刚走到这里,这些 ![]() ![]() 臣光曰:人主之于其国,譬犹一⾝,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庭。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內无不得其所矣。是以先王纩塞耳,前旒蔽明, ![]() 臣司马光曰:人主和家国的关系,就好像是同一个躯体,看远处就好像在看近处,在边境就好像是在朝廷里。推举贤能之才,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在自己疆界內的百姓就没有不各得其所的。因此,以前的君王总是用丝棉堵住耳朵、用帽穗遮住眼睛,目的就是想不让自己耳朵、眼睛只听近处的声音、只看眼前的东西,而把自己的听力和视力推到遥远的四面八方。那些残疾有病的人,自然应该抚养,但更应该命令有关部门把这种恩泽普及到国全境內所有残疾有病人员的⾝上去。如今,只是对在路上遇见的几个人施舍一下,那么,被遗漏的就太多了。所施的这种仁 ![]() [22]戊申,魏主至并州。并州刺史王袭,治有声迹,境內安静,帝嘉之。袭教民多立铭置道侧,虚称其美;帝闻而问之,袭对不以实。帝怒,降袭号二等。 [22]戊申(三十⽇),孝文帝抵达并州。并州刺史王袭在当地很有声誉和成绩,州內平安宁静,孝文帝对他极为赞许。王袭下令全州百姓在道路两旁,竖起很多石碑,虚假地赞美王袭的德政。孝文帝听说后,就查问王袭,但王袭回答时却不说实话。孝文帝很生气,将王袭的称号贬降了两级。 [23]九月,壬子,魏遣兼员外散骑常侍 ![]() [23]九月,壬子(初四),北魏派遣兼员外散骑常侍 ![]() [24]丁巳,魏主诏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五斛。 [24]丁巳(初九),孝文帝下诏,规定皇帝乘车所经过的地方,如果给百姓秋季庄稼造成了损害,对每亩被毁坏的田地要发给五斛稻⾕,作为补偿。 [25]辛酉,追尊文惠太子为文皇帝,庙号世宗。 [25]辛酉(十三⽇),南齐追尊文惠太子为文皇帝,庙号世宗。 [26]世祖梓宮下渚,帝于端门內奉辞。车未出端门,亟称疾还內。裁⼊阁,即于內奏胡伎,铎之声,响震內外。丙寅,葬武皇帝于景安陵,庙号世祖。 [26]武帝的棺木要在东府前秦淮河上船,萧昭业在皇城端门恭奉送别,丧车还没有走出端门,就立刻声称自己有病,回宮去了。他刚刚踏进宮內,就在殿內演奏起了胡人的音乐,⽪鼓、铜铃之声响彻皇宮內外。丙寅(十八⽇),在景安陵将武帝的棺木下葬,庙号世祖。 [27]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 ![]() [27]戊辰(二十⽇),北魏孝文帝渡过⻩河;庚午(二十二⽇),抵达洛 ![]() [28]乙亥,邓至王像舒彭遣其子旧朝于魏,且请传位于旧;魏主许之。 [28]乙亥(二十七⽇),邓至王像舒彭,派他的儿子像旧到北魏朝廷晋见,请求允许他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像旧,孝文帝批准。[29]魏主自发平城至洛 ![]() ![]() ![]() ![]() ![]() ![]() [29]孝文帝从平城出发,直到抵达洛 ![]() ![]() 李冲言于上曰:“陛下将定鼎邑,宗庙宮室,非可马上行游以之。愿陛下暂还代都,俟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文物、鸣和鸾而临之。”帝曰:“朕将巡省州郡,至邺小停,舂首即还,未宜归北。”乃遣任城王澄还平城,谕留司百官以迁都之事,曰:“今⽇真所谓⾰也。王其勉之!” 李冲对孝文帝说:“陛下将要迁都洛邑,可是,皇家祖庙和皇宮、府宅都要重新建造,我们不能只骑在马上走来走去,等待它们建成。希望陛下暂时回到代都,等到文武百官把这一切事情做好之后,陛下再备齐仪仗,在宁静祥和的銮铃声中莅临新的京都。”孝文帝说:“朕正要到各个州郡巡查,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先到邺城,暂作停留,明年一开舂就返回,而不应该先回北方。”于是,派遣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向留守在那里的员官们宣布迁都的情况,对任城王说:“如今才是‘⾰卦’上真正的‘⾰’,你要把事情办好。” 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测。若隐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 ![]() 由于文武员官的意见并不一致,孝文帝就对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说:“你是怎么想的呢?”丁烈回答说:“陛下圣明的谋略,是为了家国长远的利益,这不是愚昧、肤浅的人所能预测得到的。但如果推测大家的心意,愿意迁都的人和依恋故土的人,正好各占一半。”孝文帝说:“你既然没有公开说自己反对,那就是表示认同了,我深 ![]() 先是,北地民支酉聚众数千,起兵于长安城北石山,遣使告梁州刺史 ![]() ![]() 在这之前,北地平民支酉聚集了几千人,在长安城城北石山发起武装暴动,并派使者向南齐梁州刺史 ![]() ![]() ![]() ![]() [30]冬,十月,戊寅朔,魏主如金墉城,徵穆亮,使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经营洛都。己卯,如河南城;乙酉,如豫州;癸巳,舍于石济。乙未,魏解严,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大赦。起滑台宮。任城王澄至平城,众始闻迁都,莫不惊骇。澄援引古今,徐以晓之,众乃开伏。澄还报于滑台。魏主喜曰:“非任城,朕事不成。” [30]冬季,十月,戊寅朔(初一),孝文帝前往金墉城,召回穆亮,命令他和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一起负责营建新都洛 ![]() ![]() [31]壬寅,尊皇太孙太妃为太后;立妃为皇后。 [31]壬寅(二十五⽇),萧昭业尊皇太孙太妃王氏为皇太后,立正室何婧英为皇后。 [32]癸卯,魏主如邺城。王肃见魏主于邺,陈伐齐之策。魏主与之言,不觉促席移晷。自是器遇⽇隆,亲旧贵臣莫能间也。魏主或屏左右与肃语,至夜分不罢,自谓君臣相得之晚。寻除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时魏主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多肃所定。 [32]癸卯(二十六⽇),孝文帝前往邺城。王肃在邺城晋见孝文帝,向他陈述讨伐南齐的策略。孝文帝和他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座位往前移,以便听得更仔细些,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很久。从那以后,孝文帝对王肃的器重和待遇一天比一天隆厚,无论是亲信故旧、还是重臣,都无法离间这君臣二人之间的关系。孝文帝有时就让左右侍从退下,单独和王肃谈话,谈到半夜,仍不停止,他自认为和王肃相见太晚了。不久,任命王肃为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这时,孝文帝正打算推广使用礼仪和雅乐,将鲜卑人传统的风俗习惯,改变成和汉人的一样,所以,只要是展示帝王威严仪容的文物制度,大多都让王肃来确定。 [33]乙巳,魏主遣定安王休帅从官 ![]() [33]乙巳(二十八⽇),孝文帝派定安王拓跋休率领侍从员官,到平城 ![]() [34]辛亥,封皇弟昭文为新安王,昭秀为临海王,昭粲为永嘉王。 [34]辛亥(初四),南齐萧昭业封皇弟萧昭文为新安王,萧昭秀为临海王,萧昭粲为永嘉王。 [35]魏主筑宮于邺西,十一月,癸亥,徙居之。 [35]孝文帝在邺城城西兴建皇宮,十一月,癸亥(十六⽇),搬⼊新皇宮。 [36]御史中丞江淹劾奏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 ![]() ![]() ![]() [36]御史中丞江淹,弹劾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