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9096 |
上一章 七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阏逢涒滩六月,尽柔兆阉茂八月,凡二年有奇。 ⾼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 ◎ 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辛亥,泷州、扶州獠作 ![]() 丙辰,吐⾕浑寇扶州,刺史蒋善合击走之。壬戌,庆州都督杨文幹反。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內, ![]() ![]() 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二千馀人为东宮卫士,分屯左、右长林,号长林兵。又密使右虞侯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宮东诸坊, ![]() 杨文幹尝宿卫东宮,建成与之亲厚,私使募壮士送长安。上将幸仁智宮,命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从。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曰:“安危之计,决在今岁!”又使郞将尔硃焕、校尉桥公山以甲遗文幹。二人至幽州,上变,告太子使文幹举兵,使表里相应;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亦诣宮言状。上怒,托他事,手诏召建成,令诣行在。建成惧,不敢赴。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之据城举兵;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之贬损车服,屏从者,诣上谢罪,建成乃诣仁智宮。未至六十里,悉留其官属于⽑鸿宾堡,以十馀骑往见上,叩头谢罪,奋⾝自掷,几至于绝。上怒不解,是夜,置之幕下,饲以麦饭,使殿中监陈福防守,遣司农卿宇文颖驰召文幹。颖至庆州,以情告之,文幹遂举兵反。上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击之。 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谋之,世民曰:“文幹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上曰:“不然。文幹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它⽇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上以仁智宮在山中,恐盗兵猝发,夜,帅宿卫南出山外,行数十里,东宮官属将卒继至者,皆令三十人为队,分兵围守之。明⽇,复还仁智宮。 世民既行,元吉与妃嫔更迭为建成请,封德彝复为之营解于外,上意遂变,复遣建成还京师居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 ![]() ![]() ![]() ![]() 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州兵击破之。 秋,七月,己巳,苑君璋以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击却之。 杨文幹袭陷宁州,驱掠吏民出据家百堡。秦王世民军至宁州,其 ![]() 丁丑,梁师都行台⽩伏愿来降。 戊寅,突厥寇原州;遣宁州刺史鹿大师救之,又遣杨师道趋大木 ![]() 吐⾕浑寇岷州。辛巳,吐⾕浑、 ![]() ![]() 甲申,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浑于松州⾚磨镇,破之。 己丑,突厥吐利设与苑君璋寇并州。 甲子,车驾还京师。 或说上曰:“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上以为然,遣中书侍郞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行可居之地,将徒都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裴寂皆赞成其策,萧瑀等虽知其不可,而不敢谏。秦王世民谏曰:“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哙 ![]() ![]() 上校猎城南,太子、秦、齐王皆从,上命三子驰 ![]() ![]() ![]() 初,隋末,京兆韦仁寿为蜀郡司法书佐,所论囚至市,犹西向为仁寿礼佛,然后死。唐兴,爨弘达帅西南夷內附,朝廷遣使抚之,类皆贪纵,远民患之,有叛者。仁寿时为巂州都督长史,上闻其名,命检校南宁州都督,寄治越巂,使之岁一至其地 ![]() ![]() 苑君璋引突厥寇朔州。 八月,戊辰,突厥寇原州。 己巳,吐⾕浑寇鄯州。 壬申,突厥寇忻州,丙子,寇并州;京师戒严。戊寅,寇绥州,刺史刘大俱击却之。 是时,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寇,连营南上,秦王世民引兵拒之。会关中久雨,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世民与虏遇于幽州,勒兵将战。己卯,可汗帅万馀骑奄至城西,陈于五陇阪,将士震恐。世民谓元吉曰:“今虏骑凭陵,不可示之以怯,当与之一战,汝能与我俱乎?”元吉惧曰:“虏形势如此,奈何轻出?万一失利,悔可及乎!”世民曰:“汝不敢出,吾当独往。汝留此观之。”世民乃帅骑驰诣虏陈,告之曰:“家国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斗,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我直以此百骑相当耳!”颉利不之测,笑而不应。世民又前,遣骑告突利曰:“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无香火之情也!”突利亦不应。世民又前,将渡沟⽔,颉利见世民轻出,又闻香火之言,疑突利与世民有谋,乃遣止世民曰:“王不须渡,我无他意,更 ![]() ![]() 庚寅,岐州刺史柴绍破突厥于杜 ![]() 壬申,突厥阿史那思摩⼊见,上引升御榻, ![]() 丁酉,遣左仆 ![]() 九月,癸卯,⽇南人姜子路反, ![]() 癸卯,突厥寇绥州,都督刘大俱击破之,获特勒三人。 冬,十月,己巳,突厥寇甘州。 辛未,上校猎于鄠之南山;癸酉,幸终南。 吐⾕浑及羌人寇叠州,陷合川。 丙子,上幸楼观,谒老子祠;癸未,以太牢祭隋文帝陵。 十一月,丁卯,上幸龙跃宮;庚午,还宮。 太子詹事裴矩权检校侍中。 ◎ 武德八年乙酉,公元六二五年 舂,正月,丙辰,以寿州都督张镇周为舒州都督。镇周以舒州本其乡里,到州,就故宅多市酒肴,召亲戚故人,与之酣宴,散发箕距,如为布⾐时,凡十⽇。既而分赠金帛,泣与之别,曰:“今⽇张镇周犹得与故人 ![]() ![]() 丁巳,遣右武卫将军段德 ![]() 吐⾕浑寇叠州。 是月,突厥、吐⾕浑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国中丧 ![]() 夏,四月,乙亥, ![]() 甲申,上幸鄠县,校猎于甘⾕,营太和宮于终南山;丙戌,还宮。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使请婚,上谓裴矩曰:“西突厥道远,缓急不能相助,今求婚,何如?”对曰:“今北寇方強,为家国今⽇计,且当远 ![]() 初,上以天下大定,罢十二军。既而突厥为寇不已,辛亥,复置十二军,以太常卿窦诞等为将军,简练士马,议大举击突厥。 甲寅,凉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袭都督府,⼊子城;长史刘君杰击破之。 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宮。 丙子,遣燕郡王李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部郞中姜行本断石岭道以备突厥。 丙戌,颉利可汗寇灵州。丁亥,以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以御之,以中书侍郞温彦博为长史。先是,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秋,七月,甲辰,上谓侍臣曰:“突厥贪婪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 丙午,车驾还宮。 己酉,突厥颉利可汗寇相州。 睦伽陀攻武兴。 丙辰,代州都督蔺謩与突厥战于新城,不利;复命行军总管张瑾屯石岭,李⾼迁趋大⾕以御之。丁巳,命秦王出屯蒲州以备突厥。 八月,壬戌,突厥逾石岭,寇并州;癸亥,寇灵州;丁卯,寇潞、沁、韩三州。 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击睦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军总客任瑰屯太行,以御突厥。颉利可汗将兵十馀万大掠朔州。壬申,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太⾕,全军皆没,瑾脫⾝奔李靖。行军长史温彦博为虏所执,虏以彦博职在机近,问以家国兵粮虚实,彦博不对,虏迁之 ![]() 九月,癸巳,突厥没贺咄设陷并州一县。丙申,代州都督蔺謩击破之。 癸卯,初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 丙午,右领军将军王君廓破突厥于幽州,俘斩二千馀人。 突厥寇蔺州。 冬,十月,壬申,吐⾕浑寇叠州,遣扶州刺史蒋善合救之。 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绍救之。 十一月,辛卯朔,上幸宜州。 权检校侍中裴矩罢判⻩门侍郞。 戊戌,突厥寇彭州。 庚子,以天策司马宇文士及权检校侍中。 辛丑,徙蜀王元轨为吴王,汉王元庆为陈王。 癸卯,加秦王世民中书令,齐王元吉侍中。 丙午,吐⾕浑寇岷州。 戊申,眉州山獠反。 十二月,辛酉,上还至京师。 庚辰,上校猎于鸣犊泉;辛巳,还宮。 以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始自丹杨徙州府及居民于江北。 ◎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舂,正月,己亥,诏太常少卿祖孝孙等更定雅乐。 甲寅,以左仆 ![]() 二月,庚申,以齐王元吉为司徒。 丙子,初令州县祀社稷,又令士民里闬相从立社。各申祈报,用洽乡 ![]() ![]() 丁亥,突厥寇原州,遣折威将军杨⽑击之。 三月,庚寅,上幸昆明池;壬辰,还宮。 癸巳,吐⾕浑、 ![]() 壬寅,梁师都寇边,陷静难镇。 丙午,上幸周氏陂。 辛亥,突厥寇灵州。 乙卯,车驾还宮。 癸丑,南海公欧 ![]() ![]() 丁巳,突厥寇凉州,都督长乐王幼良击走之。 戊午,郭行方击叛獠于洪、雅二州,大破之,俘男女五千口。 夏,四月,丁卯,突厥寇朔州;庚午,寇原州;癸酉,寇泾州。 戊寅,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战于灵州之硖石,自旦至申,突厥乃退。 太史令傅奕上疏请除佛法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伪启三涂,谬张六道,恐忄曷愚夫,诈欺庸品。乃追忏既往之罪,虚规将来之福;布施万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冀百⽇之粮。遂使愚 ![]() ![]() ![]() ![]() ![]() ![]() 上诏百官议其事,唯太仆卿张道源称奕言合理。萧瑀曰:“佛,圣人也,而奕非之;非圣人者无法,当治其罪。”奕曰:“人之大伦,莫如君⽗。佛以世嫡而叛其⽗,以匹夫而抗天子。萧瑀不生于空桑,乃遵无⽗之教。非孝者无亲,瑀之谓矣!”瑀不能对,但合手曰:“地狱之设,正为是人!” 上亦恶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皆如奕言。又寺观邻接廛邸,混杂屠沽。辛巳,下诏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其精勤练行者,迁居大寺观,给其⾐食,无令阙乏。庸猥 ![]() 傅奕 ![]() ![]() 癸未,突厥寇西会州。 五月,戊子,虔州胡成郞等杀长史,叛归梁师都;都督刘旻追斩之。 壬辰, ![]() 戊戌,突厥寇秦州。 壬寅,越州人卢南反,杀刺史宁道明。 丙午,吐⾕浑、 ![]() 突厥寇兰州。 丙辰,遣平道将军柴绍将兵击胡。 六月,丁巳,太⽩经天。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 ![]() ![]() ![]() ![]() ![]() ![]() ![]()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宮。上幸西宮,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因谓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 ![]() ![]() ![]() ![]() ![]() 建成、元吉与后宮⽇夜谮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陈叔达谏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 ![]() 秦府僚属皆忧惧不知所出。行台考功郞中房玄龄谓比部郞中长孙无忌曰:“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惟府朝涂地,乃实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无忌曰:“吾怀此久矣,不敢发口;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谨当⽩之。”乃⼊言世民。世民召玄龄谋之,玄龄曰:“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乃与府属杜如晦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 ![]() ![]() ![]() ![]() ![]() ![]() ![]() 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勣,世勣辞;世民由是重二人。 会突厥郁 ![]() ![]() ![]() ![]() 世民访之府僚,皆曰:“齐王凶戾,终不肯事其兄。比闻护军薛实尝谓齐王曰:‘大王之名,合之成“唐”字,大王终主唐祀。’齐王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宮如反掌耳。’彼与太子谋 ![]() ![]() 世民令无忌密召房玄龄等,曰:“敕旨不听复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世民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叛我 ![]() 己未,太⽩复经天。傅奕密奏:“太⽩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 ![]() ![]() ![]() ![]() 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参,自问消息。”乃俱⼊,趣玄武门。上时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等, ![]()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宮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 ![]() ![]() ![]() ![]() ![]() ![]() ![]()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 ![]() ![]() ![]() ![]() ![]() ![]() 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 ![]() ![]() 初,建成许元吉以正位之后,立为太弟,故元吉为之尽死。诸将 ![]() ![]() ![]() 辛酉,冯立、谢叔方皆自出;薛万彻亡匿,世民屡使谕之,乃出。世民曰:“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释之。 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 ![]() ![]() ![]() ![]() 戊辰,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悉以齐王国司金帛什器赐敬德。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亦召王珪、韦 ![]() 世民命纵 ![]() 以屈突通为陕东大行台左仆 ![]() ![]() 益州行台仆 ![]() 吐⾕浑寇岷州。 突厥寇陇州;辛未,寇谓州。遣右卫大将军柴绍击之。 废益州大行台,置大都督府。 壬申,上以手诏赐裴寂等曰:“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辛巳,幽州大都督庐江王瑗反,右领军将军王君廓杀之,传首。 初,上以瑗懦怯非将帅才,使君廓佐之。君廓故群盗,勇悍险诈,瑗推心倚伏之,许为昏姻。太子建成谋害秦王,密与瑗相结。建成死,诏遣通事舍人崔敦礼驰驿召瑗。瑗心不自安,谋于君廓。君廓 ![]() ![]() 秋,七月,己丑,柴绍破突厥于秦州,斩特勒一人,士卒首千馀级。 以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壬辰,以⾼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 ![]() ![]()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 ![]() 丁酉,遣谏议大夫魏征宣 ![]() 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唐临出为万泉丞,县有系囚十许人,会舂雨,临纵之,使归耕种,皆如期而返。临,令则之弟子也。 八月,丙辰,突厥遣使请和。 壬戌,吐⾕浑遣使请和。 癸亥,诏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宮显德殿,赦天下;关內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租调二年,自馀给复一年。 癸未,诏以“宮女众多,幽閟可愍,宜简出之,各归亲戚,任其适人。” 初,稽胡酋长刘屳成帅众降梁师都,师都信谗杀之,由是所部猜惧,多来降者。师都浸衰弱,乃朝于突厥,为之画策,劝令⼊寇。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馀万骑寇泾州,进至武功,京师戒严。 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后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法。上为秦王,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后奉事⾼祖,承顺妃嫔,弥 ![]() ![]() 己卯,突厥进寇⾼陵。辛巳,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 ![]() 癸未,颉利可汗进至渭⽔便桥之北,遣其腹心执失思力⼊见,以观虚实。思力盛称“颉利、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上让之曰:“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強盛?我今先斩汝矣!”思力惧而请命。萧瑀、封德彝请礼遣之。上曰:“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乃囚思力于门下省。 上自出玄武门,与⾼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上,与颉利隔⽔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 ![]() ![]()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浅,家国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 ![]() ![]() 段译 ⾼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624) 唐纪七唐⾼祖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 [1]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1]六月,辛丑(初三),⾼祖前往仁智宮避暑。 [2]辛亥,泷州扶州獠作 ![]() [2]辛亥(十三⽇),泷州、扶州獠人发生叛 ![]() [3]丙辰,吐⾕浑寇扶州,刺史蒋善合击走之。 [3]丙辰(十八⽇),吐⾕浑犯侵扶州,扶州刺史蒋善合将他们击退。 [4]壬戌,庆州都督杨文反。 [4]壬戌(二十四⽇),庆州都督杨文反叛朝廷。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內, ![]() ![]() 当初,齐王李元吉劝说太子李建成除去秦王李世民,他说:“我自当替哥哥亲手将他杀掉!”李世民随从⾼祖前往李元吉的府第,李元吉将护军宇文宝埋伏在寝室里面,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生 ![]() ![]() 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二千余人为东宮卫士,分屯左、左长林,号长林兵。又密使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宮东诸坊, ![]() 李建成擅自召募长安及各地的骁勇之士两千多人,充当东宮卫士,让他们分别在东宮左右长林门驻扎下来,号称长林兵。李建成还暗中让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那里调集来幽州骁勇精锐的骑兵三百人,将他们安置在东宮东面的各个坊市中,准备用他们来补充在东宮担任警卫的低级军官,结果被人告发。于是,⾼祖把李建成叫去责备了一番,将可达志流放到州去了。 杨文尝宿卫东宮,建成与之亲厚,私使募壮士送长安。上将幸仁智宮,命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从。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曰:“安危之计,决在今岁。”又使郞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以甲遗文。二人至豳州,上变,告太子使文举兵,使表里相应;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亦诣宮言状。上怒,托他事,手诏召建成,令诣行在。建成惧,不敢赴。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之据城举兵;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之贬损车服,屏从者,诣上谢罪,建成乃诣仁智宮。未至六十里,悉留其官属于⽑鸿宾堡,以十余骑往见上,叩头谢罪,奋⾝自掷,几至于绝。上怒不解,是夜,置之幕下,饲以麦饭,使殿中监陈福防守,遣司农卿宇文颖驰召文。颖至庆州,以情告之,文遂举兵反。上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击之。 杨文曾经在东宮担任警卫,李建成亲近并厚待他,私下里让他募集勇士,送往长安。⾼祖准备前往仁智宮,命令李建成留守京城,李世民与李元吉一起随行。李建成让李元吉乘机图谋李世民,他说:“无论我们的打算是平安无事还是面临危险,都要在今年决定下来。”李建成又指使郞将尔朱焕和校尉桥公山将盔甲赠给杨文。两人来到豳州的时候,上报发生变故,告发太子指使杨文起兵,让他与自己內外呼应。还有一位宁州人杜风举也前往仁智宮讲了这一情形。⾼祖大怒,借口别的事情,以亲笔诏书传召李建成,让他前往仁智宮。李建成心中害怕,不敢前去。太子舍人徐师劝他占据京城,发兵起事;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他免去太子的车驾章服,屏除随从人员,到⾼祖那里去承认罪责。于是,李建成决定前往仁智宮。还没有走完六十里的路程,李建成便将所属员官,全部留在北魏⽑鸿宾遗留下来的堡栅中,带领十多个人骑马前去进见皇帝,向皇帝伏地叩头,承认罪责,把⾝子猛然用力撞了出去,弄得几乎晕死过去。但是,⾼祖的怒气仍然没有消除。这一天夜里,⾼祖将他放在帐篷里,给他麦饭充饥,让殿中监陈福看守着他,派遣司农卿宇文颖速去传召杨文。宇文颖来到庆州,将情况告诉了杨文。于是,杨文起兵造反。⾼祖派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杨师道进击杨文。 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谋之,世民曰:“文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上曰:“不然。文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他⽇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甲子(二十六⽇),⾼祖传召秦王李世民商量此事。李世民说:“杨文这小子竟敢做这种狂妄叛逆的勾当,想来他幕府的僚属应当已经将他擒获并杀掉了。如果不是这样,就应当派遣一员将领去讨伐他。”⾼祖说:“不能这样,杨文的事情关连着建成,恐怕响应他的人为数众多。你最好亲自前往,回来以后,我便将你立为太子。我不愿意效法隋文帝去诛杀自己的儿子,届时就把李建成封为蜀王。蜀中兵力薄弱,如果以后他能够事奉你,你应该保全他的 ![]() 上以仁智宮在山中,恐盗兵猝发,夜,帅宿卫南出山外,行数十里,东宮官属继至,皆令三十人为队,分兵围守之。明⽇,复还仁智宮。 仁智宮建造在山中,⾼祖担心盗兵突然发难,便连夜率领担任警卫的军队从南面开出山来。走了数十里地的时候,太子东宮所属的员官相继到来,⾼祖让大家一概以三十人为一队,分派军队包围、看守着他们。第二天,⾼祖才又返回仁智宮。 世民既行,元吉与妃嫔更迭为建成请,封德彝复为之营解于外,上意遂变,复遣建成还京师居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太子中允王、左卫率韦 ![]() ![]() ![]() ![]() 李世民出发以后,李元吉与嫔妃轮番替李建成讲情,封德彝又在外朝设法解救李建成。于是,⾼祖改变了原意,又让李建成回去驻守京城。⾼祖只以兄弟关系不睦责备他,将罪责推给了太子中允王、左卫率韦 ![]() ![]() ![]() [5]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州兵击破之。 [5]突厥犯侵代州的武周城,代州兵马打败了他们。 [6]秋,七月,己巳,苑群璋以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击却之。 [6]秋季,七月,己巳(初一),苑君璋带领突厥兵马犯侵朔州,总管秦武通击退了他们。 [7]杨文袭陷宁州,驱掠吏民出据家百堡。秦王世民军至宁州,其 ![]() [7]杨文掩袭并攻陷宁州,驱赶劫掠官吏与百姓出城,占据了家百堡。秦王李世民的军队来到宁州以后,杨文的 ![]() [8]丁丑,梁师都行台⽩伏愿来降。 [8]丁丑(初九),梁师都的行台⽩伏愿前来投降。 [9]戊寅,突厥寇原州;遣宁州刺史鹿大师救之,又遣杨师道趋大木 ![]() [9]戊寅(初十),突厥犯侵原州,⾼祖派遣宁州刺史鹿大师前去援救,又派遣杨师道奔赴大木 ![]() [10]吐⾕浑寇岷州。辛巳,吐⾕浑、 ![]() [10]吐⾕浑犯侵岷州。辛巳(十三⽇),吐⾕浑与 ![]() [11]癸未,突厥寇 ![]() [11]癸未(十五⽇),突厥犯侵 ![]() [12]甲申,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浑于松州⾚磨镇,破之。 [12]甲申(十六⽇),扶州刺史蒋善合在松州⾚磨镇进击吐⾕浑,并打败了他们。 [13]己丑,突厥吐利设与苑君璋寇并州。 [13]己丑(二十一⽇),突厥吐利设与苑君璋犯侵并州。 [14]甲午,车驾还京师。 [14]甲午(疑误),⾼祖返回京城。 [15]或说上曰:“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上以为然,遣中书侍郞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行可居之地,将徙都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裴寂皆赞成其策,萧等虽知其不可而不敢谏。秦王世民谏曰:“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藩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不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哙 ![]() ![]() [15]有人劝⾼祖说:“突厥之所以屡次犯侵关中地区,是由于我们的人口与财富都集中在长安的缘故。如果烧毁长安,不在这里定都,那么胡人的犯侵便会自然平息下来了。”⾼祖认为所言有理,便派遣中书侍郞宇文士及越过终南山,来到樊州、邓州一带,巡视可以居留的地方,准备将都城迁徙到那里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裴寂都赞成这一策略,萧等人虽然知道不应当如此,但没有谏阻的胆量。秦王李世民劝谏说:“戎狄造成祸患,从古时候起,就时有发生。陛下凭着自己的圣明英武,创建新的王朝,统辖着国中的领土,拥有上百万的精锐兵马,所向无敌,怎么能够因有胡人搅扰边境,便连忙迁徙都城来躲避他们,给举国臣民留下羞辱,让后世来讥笑陛下呢?那霍去病不过是汉朝的一员将领,尚且决心消灭匈奴,何况我还愧居藩王之位呢!希望陛下给我几年时间,请让我把绳索套在颉利的脖子上,将他送到宮阙之下。如果不能获得成功,那时再迁徙都城,也为时不晚。”⾼祖说:“讲得好。”李建成说:“当年樊哙打算率领十万兵马在匈奴人中间纵横驰骋,秦王的话该不会是与樊哙相似的吧!”李世民说:“面对的情况各有区别,采取军事行动的方法也不相同。樊哙那小子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不会超过十年时间,我肯定能够将沙漠以北地区平定下来,这可并不是凭空妄言的啊!”于是,⾼祖不再迁徙都城。李建成与嫔妃因而共同诬陷李世民说:“虽然突厥屡次造成边疆上的祸患,但是只要他们得到财物就会撤退。秦王表面上假托抵御突厥的名义,实际上是打算总揽兵权,成就他篡夺帝位的 ![]() 上校猎城南,太子、秦、齐王皆从,上命三子驰 ![]() ![]() ![]() ⾼祖在京城南面设场围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都随同前往,⾼祖让这三个儿子骑马 ![]() ![]() ![]() ![]() ![]() [16]初,隋末京兆韦仁寿为蜀郡司法书佐,所论囚至市,犹西向为仁寿礼佛然后死。唐兴,弘达帅西南夷內附。朝廷遣使抚之,类皆贪纵,远民患之,有叛者。仁寿时为州都督长史,上闻其名,命检校南宁州都督,寄治越,使之岁一至其地 ![]() ![]() [16]当初,隋朝末年京兆人韦仁寿担任蜀郡的司法参军,经他定罪处死的囚犯在绑赴闹市行刑的时候,还要面向西方替韦仁寿拜佛求福以后,才肯受死。唐朝兴起以后,弘达率领西南地区的夷人归附朝廷。朝廷出派的安抚西南夷人的使者,大都贪婪无度,边地的百姓将使者视为祸患,还发生了叛离朝廷的事件。当时,韦仁寿担任州都督长史,⾼祖得知他的名声以后,便任命他为检校南宁州都督,将官署所在地暂设在越,让他每年一次,前往南宁州抚 ![]() ![]() ![]() ![]() [17]苑君璋引突厥寇朔州。 [17]苑君璋引领突厥犯侵朔州。 [18]八月,戊辰,突厥寇原州。 [18]八月,戊辰(初一),突厥犯侵原州。 [19]己巳,吐⾕浑寇鄯州。 [19]己巳(初二),吐⾕浑犯侵鄯州。 [20]壬申,突厥寇忻州,丙子,寇并州;京师戒严。戊寅,寇绥州,刺史刘大俱击却之。 [20]壬申(初五),突厥犯侵忻州。丙子(初九),突厥犯侵并州,京城严密防备。戊寅(十一⽇),突厥犯侵绥州,绥州刺史刘大俱将突厥击退。 是时,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寇,连营南上,秦王世民引兵拒之。会关中久雨,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世民与虏遇于豳州,勒兵将战。己卯,可汗帅万余骑奄至城西,陈于五陇阪,将士震恐。世民谓元吉曰:“今虏骑凭陵,不可示之以怯,当与之一战,汝能与我俱乎?”元吉惧曰:“虏形势如此,奈何轻出,万一失利,悔可及乎!”世民曰:“汝不敢出,吾当独往,汝留此观之。”世民乃帅骑驰诣虏陈,告之曰:“家国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斗,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我直以此百骑相当耳。”颉利不之测,笑而不应。世民又前,遣骑告突利曰:“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无香火之情也!”突利亦不应。世民又前,将渡沟⽔,颉利见世民轻出,又闻香火之言,疑突利与世民有谋,乃遣止世民曰:“王不须渡,我无他意,更 ![]() ![]() 这时候,颉利、突利两可汗率领国全兵马前来犯侵,兵营相互连接着向南进军,秦王李世民带领兵马抵御敌兵。适逢关中地区多⽇降雨不止,粮食运输被隔断,将士们因行军跋涉而疲惫不堪,军用器械钝损破败,朝廷百官与军中将领都为此担忧。李世民在豳州与突厥遭遇,准备率领兵马接战。己卯(十二⽇),突厥可汗率领骑兵一万多人突然来到豳州城的西面,在五陇阪布成阵势,唐军将士惊恐不安。李世民对李元吉说:“现在突厥进 ![]() ![]() ![]() ![]() ![]() 庚寅,岐州刺史柴绍破突厥于杜 ![]() 庚寅(二十三⽇),岐州刺史柴绍在杜 ![]() 壬申,突厥阿史那思摩⼊见,上引升御榻, ![]() 壬申(五⽇),突厥阿史那思摩⼊京朝见,⾼祖招他到御榻前面,好言安 ![]() 丁酉,遣左仆 ![]() 丁酉(三十⽇),⾼祖派遣左仆 ![]() [21]九月,癸卯,⽇南人姜子路反, ![]() [21]九月,癸卯(初六),⽇南人姜子路反叛朝廷, ![]() [22]癸卯,突厥寇绥州,都督刘大俱击破之,获特勒三人。 [22]癸卯(初六),突厥犯侵绥州,绥州都督刘大俱打败了他们,捉获了三名特勒。 冬,十月,己巳,突厥寇甘州。 冬季,十月,己巳(初三),突厥犯侵甘州。 [23]辛未,上校猎于之南山;癸酉,幸终南。 [23]辛未(初五),⾼祖在县境內的终南山下设场围猎。癸酉(初七),⾼祖前往终南山。 [24]吐⾕浑及羌人寇叠州,陷合川。 [24]吐⾕浑与羌人犯侵叠州,攻陷合川。 [25]丙子,上幸楼观,谒老子祠;癸未,以太牢祭隋文帝陵;十一月,丁卯,上幸龙跃宮;庚午,还宮。 [25]丙子(初十),⾼祖前往楼观,拜谒老子祠。癸未(十七⽇),用牛、羊、豕三牲祭祀隋文帝的陵墓。十一月,丁卯(疑误),前往龙跃宮。庚午(疑误),⾼祖回宮。 [26]太子詹事裴矩权检校侍中。 [26]太子詹事裴矩代理检校侍中。 八年(乙酉、625) 八年(乙酉,公元625年) [1]舂,正月,丙辰,以寿州都督张镇周为舒州都督。镇周以舒州本其乡里,到州,就故宅多市酒肴,召亲戚故人,与之酣宴,散发箕踞,如为布⾐时,凡十⽇。既而分赠金帛,泣,与之别,曰:“今⽇张镇周犹得与故人 ![]() ![]() [1]舂季,正月,丙辰(二十一⽇),⾼祖任命寿州都督张镇周为舒州都督。张镇周因舒州本是自己的家乡,所以在来到舒州以后,便回到往⽇的住宅中,买来许多酒菜,叫来亲戚朋友,与他们尽情宴饮。张镇周开解头发,箕踞而坐,就像他⾝为平民的时候一样,总共这样度过了十天。接着,张镇周将金银布帛分别赠送给亲戚朋友,哭泣着向他们告别说:“今天我张镇周还能够与往⽇的朋友们 ![]() ![]() [2]丁巳,遣右武卫将军段德 ![]() [2]丁巳(二十二⽇),⾼祖派遣右武卫将军段德 ![]() [3]吐⾕浑寇叠州。 [3]吐⾕浑犯侵叠州。 [4]是月,突厥、吐⾕浑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国中丧 ![]() [4]本月,突厥与吐⾕浑分别请求与唐建立贸易关系,⾼祖都下诏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此之前,中原地区历经丧亡祸 ![]() [5]夏,四月,乙亥, ![]() [5]夏季,四月,乙亥(十二⽇), ![]() [6]甲申,上幸县,校猎于甘⾕,营太和宮于终南山;丙戌,还宮。 [6]甲申(二十一⽇),⾼祖前往县,在甘⾕设场围猎,于终南山营建太和宮。丙戌(二十三⽇),⾼祖回宮。 [7]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使请婚,上谓裴矩曰:“西突厥道远,缓急不能相助,今求婚,何如?”对曰:“今北狄方強,为家国今⽇计,且当远 ![]() [7]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派遣使者请求通婚,⾼祖对裴矩说:“西突厥与我们相距甚为遥远,一旦发生危急,无法前来援助。现在西突厥请求通婚,应当怎样对待?”裴矩回答说:“现在北狄正在強盛,为家国当前的利益着想,应当姑且 ![]() [8]初,上以天下大定,罢十二军。既而突厥为寇不已,辛亥,复置十二军,以太常卿窦诞等为将军,简练士马,议大举击突厥。 [8]当初,⾼祖认为天下完全平定了,便罢除了十二军的建制。不久,由于突厥不停地前来犯侵,辛亥(疑误),又重新设置十二军,任命太常卿窦诞等人为将军,选择 ![]() [9]甲寅,凉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袭都督府,⼊子城;长史刘君杰击破之。 [9]甲寅(疑误),凉州胡人睦伽陀带领突厥袭击凉州都督府,攻⼊小城,凉州长史刘君杰将他们击败。 [10]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宮。 [10]六月,甲子(初二),⾼祖来到太和宮。 [11]丙子,遣燕郡王李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部郞中姜行本断石岭道以备突厥。 [11]丙子(十四⽇),⾼祖派遣燕郡王李艺在华亭县及弹筝峡驻兵,派遣⽔部郞中姜行本切断石岭的通路,以便防备突厥。 丙戌,颉利可汗寇灵州。丁亥,以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以御之,以中书侍郞温彦博为长史。先是,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秋,七月,甲辰,上谓侍臣曰:“突厥贪婪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 丙戌(二十四⽇),颉利可汗犯侵灵州。丁亥(二十五⽇),⾼祖任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抵御突厥,任命中书侍郞温彦博为行军长史。在此之前,⾼祖写给突厥的国书,用的是地位相当的家国间的礼节。秋季,七月,甲辰(十二⽇),⾼祖对随侍的员官说:“突厥贪得无厌,朕准备征讨他们。从现在起,对他们不要再写国书,一概采用诏书敕令。” [12]丙午,车驾还宮。 [12]⾼祖的车驾返回宮中。 [13]己酉,突厥颉利可汗寇相州。 [13]己酉(十七⽇),突厥颉利可汗犯侵相州。 [14]睦伽陀攻武兴。 [14]睦伽陀进攻武兴。 [15]丙辰,代州都督蔺与突厥战于新城,不利;复命行军总管张瑾屯石岭,李⾼迁趋大⾕以御之。丁巳,命秦王出屯蒲州以备突厥。 [15]丙辰(二十四⽇),代州都督蔺在新城与突厥 ![]() 八月,壬戌,突厥逾石岭,寇并州;癸亥,寇灵州;丁卯,寇潞、沁、韩三州。 八月,壬戌(初一),突厥越过石岭,犯侵并州;癸亥(初二),犯侵灵州;丁卯(初六),犯侵潞、沁、韩三州。 [16]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击睦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16]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在且渠川进击睦伽陀,并将他打败。 [17]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屯太行,以御突厥。颉利可汗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壬申,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太⾕,全军皆没,瑾脫⾝奔李靖。行军长史温彦博为虏所执,虏以彦博职在机近,问以家国兵粮虚实,彦博不对,虏迁之 ![]() [17]⾼祖颁诏命令大都督李靖由潞州道出兵,命令行军总管任在太行山驻兵,以便抵御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十多万兵马大规模地虏掠朔州。壬申(十一⽇),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在太⾕与突厥 ![]() ![]() 九月,癸巳,突厥没贺咄设陷并州一县,丙申,代州都督蔺击破之。 九月,癸巳(初二),突厥的没贺咄设攻陷了并州的一个县。丙申(初五),代州都督蔺将突厥击败。 [18]癸卯,初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 [18]癸卯(十二⽇),⾼祖初次命令太府检查核实各州的度量衡器具。 [19]丙午,右领军将军王君廓破突厥于豳州,俘斩二千余人。 [19]丙午(十五⽇),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在豳州打败突厥,俘获斩杀了两千多人。 突厥寇蔺州。 突厥犯侵蔺州。 [20]冬,十月,壬申,吐⾕浑寇叠州,遣扶州刺史蒋善合救之。 [20]冬季,十月,壬申(十一⽇),吐⾕浑犯侵叠州,⾼祖派遣扶州刺史蒋善合援救叠州。 [21]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绍救之。 [21]戊寅(十七⽇),突厥犯侵鄯州,⾼祖派遣霍公柴绍援救鄯州。 十一月,辛卯朔,上幸宜州。 十一月,辛卯朔(初一),⾼祖前往宜州。 [22]权检校侍中裴矩罢判⻩门侍郞。 [22]代理检校侍中裴矩被罢免为判⻩门侍郞。 [23]戊戌,突厥寇彭州。 [23]戊戌(初八),突厥犯侵彭州。 [24]庚子,以天策司马宇文士及权检校侍中。 [24]庚子(初十),⾼祖任命天策司马宇文士及为代理检校侍中。 [25]辛丑,徙蜀王元轨为吴王,汉王元庆为陈王。 [25]辛丑(十一⽇),⾼祖将蜀王李元轨改封为吴王,将汉王李元庆改封为陈王。 [26]癸卯,加秦王世民中书令,齐王元吉侍中。 [26]癸卯(十三⽇),⾼祖加封秦王李世民为中书令,加封齐王李元吉为侍中。 [27]丙午,吐⾕浑寇岷州。 [27]丙午(十六⽇),吐⾕浑犯侵岷州。 [28]戊申,眉州山獠反。 [28]戊申(十六⽇),眉州山獠反叛朝廷。 [29]十二月,辛酉,上还至京师。 [29]十二月,辛酉(初一),⾼祖回到京城。 [30]庚辰,上校猎于鸣犊泉;辛巳,还宮。 [30]庚辰(二十⽇),⾼祖在鸣犊泉设场围猎。辛巳(二十一⽇),⾼祖回宮。 [31]以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始自丹杨徙州府及居民于江北。 [31]⾼祖任命襄邑王李神符为检校扬州大都督。开始将州府及居民从丹杨迁移到长江北岸。 九年(丙戌、626) 九年(丙戌,公元626年) [1]舂,正月,己亥,诏太常少卿祖孝孙等更定雅乐。 [1]舂季,正月,己亥(初十),⾼祖颁诏,命令太常少卿祖孝孙等人重新制定雅乐。 [2]甲寅,以左仆 ![]() [2]甲寅(二十五⽇),⾼祖任命左仆 ![]() [3]二月,庚申,以齐王元吉为司徒。 [3]二月,庚申(初一),⾼祖任命齐王李元吉为司徒。 [4]丙子,初令州县祀社稷,又令士民里相从立社。各申祈报,用洽乡 ![]() ![]() [4]丙子(十七⽇),⾼祖初次让州县祭祀土地五⾕之神,还让百姓以乡里为单位,设立土地神庙,分别举行舂祈丰年、秋报神功的祭祀活动,用以协调乡里百姓的乐趣。戊寅(十九⽇),⾼祖祭祀土地五⾕之神。 [5]丁亥,突厥寇原州,遣折威将军杨⽑击之。 [5]丁亥(二十八⽇)突厥犯侵原州,⾼祖派遣折威将军杨⽑进击突厥。 [6]三月,庚寅,上幸昆明池;壬辰,还宮。 [6]三月,庚寅(初二),⾼祖来到昆明池。壬辰,⾼祖回宮。 [7]癸巳,吐⾕浑、 ![]() [7]癸巳(初五),吐⾕浑与 ![]() [8]戊戌,益州道行台尚书郭行方击眉州叛獠,破之。 [8]戊戌(初十),益州道行台尚书郭行方进击眉州反叛朝廷的獠人,并且打败了他们。 [9]壬寅,梁师都寇边,陷静难镇。 [9]壬寅(十四⽇),梁师都犯侵边疆地区,攻陷了静难镇。 [10]丙午,上幸周氏陂。 [10]丙午(二十八⽇),⾼祖来到周氏陂。 [11]辛亥,突厥寇灵州。 [11]辛亥(二十三⽇),突厥犯侵灵州。 [12]乙卯,车驾还宮。 [12]乙卯(二十七⽇),⾼祖的车驾返回宮中。 [13]癸丑,南海公欧 ![]() ![]() [13]癸丑(二十五⽇),南海公欧 ![]() ![]() ![]() [14]丁巳,突厥寇凉州,都督长乐王幼良击走之。 [14]丁巳(二十九⽇),突厥犯侵凉州,凉州都督长乐王李幼良反击并赶走了他们。 [15]戊午,郭行方击叛獠于洪、雅二州,大破之,俘男女五千口。 [15]戊午(三十⽇),郭行方在洪州与雅州两地进击反叛朝廷的獠人,并大败獠人,俘获了獠人男女五千口。 [16]夏,四月,丁卯,突厥寇朔州;庚午,寇原州;癸酉,寇泾州。戊寅,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汁战于灵州之硖石,自旦至申,突厥乃退。 [16]夏季,四月,丁卯(初九),突厥犯侵朔州。庚午(十二⽇),突厥犯侵原州。癸酉(十五⽇),突厥犯侵泾州。戊寅(二十⽇),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在灵州的硖口 ![]() [17]太史令傅奕上疏请除佛法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伪启三途,谬张六道,恐愚夫,诈欺庸品。乃追忏既往之罪,虚规将来之福;布施万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冀百⽇之粮。遂使愚 ![]() ![]() ![]() ![]() ![]() ![]() [17]太史令傅奕进上奏疏,请求废除佛法说:“佛祖生在西域,言词怪诞,远离国中,所以汉朝译佛经,任意假托。佛教让不忠于君主、不孝敬⽗⺟的人落发为僧,于是对君主与⽗⺟仅仅拱手行礼;使懒散游 ![]() ![]() ![]() ![]() ![]() ![]() ![]() ![]() ![]() ![]() 上诏百官议其事,唯太仆卿张道源称奕言合理。萧曰:“佛,圣人也,而奕非之;非圣人者无法,当治其罪。”奕曰:“人之大伦,莫如君⽗。佛以世嫡而叛其⽗,以匹夫而抗天子。萧不生于空桑,乃遵无⽗之教。非孝者无亲,之谓矣!”不能对,但合手曰:“地狱之设,正为是人!” ⾼祖下诏令百官计议这件事情,只有太仆卿张道源声称傅奕讲得合乎道理。萧说:“佛是圣人,傅奕却要非难佛,非难圣人的人目无法纪,应当惩治他的罪过。”傅奕说:“人们的伦常大道,没有比君主与⽗亲更为重要的了。佛作为嫡长世子却背叛了自己的⽗亲,作为一个平民却拒不执行天子的命令。萧并不是从空桑中无⽗而生,却遵从目无⽗亲的宗教。非难孝道的人目无⽗⺟,说的就是萧这样的人。”萧无言以对,只好两手合十说:“设置地狱,正是为了此人!” 上亦恶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皆如奕言。又寺观邻接廛邸,混杂屠沽,辛巳,下诏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其精勤练行者,迁居大寺观,给其⾐食,毋令阙乏。庸猥 ![]() ⾼祖也憎恶僧人和道士逃避赋税和徭役,不遵守本教的戒律,完全像傅奕所讲的那样。再加上寺院、道观与市肆民居相连,与屠户店酒混杂在一起,辛巳(二十三⽇),⾼祖颁诏,命令有关部门淘汰国全的僧人、尼姑和男女道士,将那些专心勤奋修行的人,迁居到较大的寺院道观中去,供给他们⾐服与食品,不要使他们缺少什么。对那些庸俗猥琐、 ![]() 傅奕 ![]() ![]() 傅奕生 ![]() ![]() [18]癸未,突厥寇西会州。 [18]癸未(二十五⽇),突厥犯侵西会州。 [19]五月,戊子,虔州胡成郞等杀长史,叛归梁师都;都督刘追斩之。 [19]五月,戊子(初一),虔州胡人成郞等人杀死长史,背叛朝廷归附梁师都,虔州都督刘追击并斩杀了他们。 [20]壬辰, ![]() [20]壬辰(初五), ![]() [21]戊戌,突厥寇秦州。 [21]戊戌(十一⽇),突厥犯侵秦州。 [22]壬寅,越州人卢南反,杀刺史宁道明。 [22]壬寅(十五⽇),越州人卢南反叛朝廷,杀死越州刺史宁道明。 [23]丙午,吐⾕浑、 ![]() [23]丙午(十九⽇),吐⾕浑与 ![]() [24]突厥寇兰州。 [24]突厥犯侵兰州。 [25]丙辰,遣平道将军柴绍将兵击胡。 [25]丙辰(二十九⽇),⾼祖派遣平道将军柴绍率领兵马进击胡人。 [26]六月,丁巳,太⽩经天。 [26]六月,丁巳(初一),金星⽩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 ![]() ![]() ![]() ![]() ![]() ![]() ![]()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结下嫌隙以后,认为洛 ![]() ![]() ![]() ![]() ![]() ![]() ![]()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宮。上幸西宮,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因谓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 ![]() ![]() ![]() ![]() ![]() 李建成在夜间叫来李世民,与他饮酒,以经过鸩羽浸泡的毒酒毒害他。李世民突然心脏痛楚,吐了几升⾎,淮安王李神通搀扶着他返回西宮。⾼祖来到西宮,询问李世民的病情,命令李建成说:“秦王平素不善于饮酒,从今以后,你不能够再与他夜间饮酒。”⾼祖因而对李世民说:“第一个提出反隋的谋略,消灭平定国內的敌人,这都是你的功劳。我打算将你立为 继承人,你却坚决推辞掉了。而且,建成年纪最大,作为继承人,为时已久,我也不忍心削去他的权力啊。我看你们兄弟似乎难以相容,你们一起住在京城里面,肯定要发生纷争,我应当派你返回行台,让你留居洛 ![]() ![]() ![]() ![]() ![]() 建成、元吉与后宮⽇夜谮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陈叔达谏曰:“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 ![]() 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宮的嫔妃⽇夜不停地向⾼祖诬陷李世民,⾼祖信以为真,便准备惩治李世民。陈叔达进谏说:“秦王为国全立下了大巨的功劳,是不能够废黜的。况且,他 ![]() ![]() 秦府僚属皆忧惧不知所出。行台考功郞中房玄龄谓比部郞中长孙无忌曰:“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惟府朝涂地,乃实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无忌曰:“吾怀此久矣,不敢发口;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谨当⽩之。”乃⼊言世民。世民召玄龄谋之,玄龄曰:“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乃与府属杜如晦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秦王府所属的员官人人忧虑,个个恐惧,不知所措。行台考功郞中房玄龄对比部郞中长孙无忌说:“现在仇怨已经造成,一旦祸患暗发,岂只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实际上便是家国的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采取周公平定管叔与蔡叔的行动,以便定安皇室与家国。存亡的枢机,形势的危急,就在今天!”长孙无忌说:“我有这一想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是不敢讲出口来。现在你说的这一席话,正好符合我的心愿。请让我为您禀告秦王。”于是,长孙无忌进去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传召房玄龄计议此事,房玄龄说:“大王的功劳⾜以遮盖天地,应当继承皇帝的伟大勋业。现在大王心怀忧虑戒惧,正是上天在帮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要疑惑不定了。”于是,房玄龄与秦王府属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 ![]() ![]() ![]() ![]() ![]() ![]() ![]() 由于秦王府拥有许多骁勇的将领,李建成与李元吉打算引 ![]() ![]() ![]() ![]() ![]() ![]() 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三⽔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世辞;世民由是重二人。 李世民的亲信只剩下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中,他与他的舅舅雍州治中⾼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三⽔人侯君集以及尉迟敬德等人,⽇以继夜地劝说李世民诛讨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犹豫不决。李世民向灵州大都督李靖问计,李靖推辞了;又向行军总管李世问计,李世也推辞了。从此,李世民便器重他们二人了。 会突厥郁 ![]() ![]() ![]() ![]() 适逢突厥郁 ![]() ![]() 世民访之府僚,皆曰:“齐王凶戾,终不肯事其兄。比闻护军薛实尝谓齐王曰:‘大王之名,合之成“唐”字,大王终主唐祀’齐王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宮如反掌耳。’彼与太子谋 ![]() ![]() 李世民就此事征求秦王府僚属的意见,大家都说:“齐王凶恶乖张,是终究不愿意事奉自己的兄长的。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唐字,看来大王终究是要主持大唐的祭祀的。’齐王 ![]() ![]() ![]() ![]() ![]() ![]() ![]() ![]() 世民令无忌密召房玄龄等,曰:“敕旨不听复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世民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叛我 ![]() 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秘密地将房玄龄等人召来,房玄龄等人说:“敕书的旨意是不允许我们大家再事奉秦王的。如果我们现在私下去谒见秦王,肯定要因此获罪致死,因此我们不敢接受秦王的教令!”李世民生气地对尉迟敬德说:“房玄龄与杜如晦难道要背叛我吗!”他摘下佩刀 ![]() 己未,太⽩复经天。傅奕密奏:“太⽩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yín ![]() ![]() ![]() 己未(初三),金星再次⽩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傅奕秘密上奏说:“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祖将傅奕的密状 ![]() ![]() ![]() ![]() 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参,自问消息。”乃俱⼊,趣玄武门。上时已召裴寂、萧、陈叔达等, ![]() 庚申(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等人⼊朝,将兵力埋伏在玄武门。张婕妤暗中得知了李世民上表的大意,急忙前去告诉李建成。李建成将李元吉叫来商议此事,李元吉说:“我们应当统率好东宮与齐王府中的军队,托称有病,不去上朝,以便观察形势。”李建成说:“军队的防备已很严密了,我与你应当⼊朝参见,亲自打听消息。”于是,二人一起⼊朝,向着玄武门走来。当时,⾼祖已经将裴寂、萧、陈叔达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这件事情了。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宮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 ![]() ![]() ![]() ![]() ![]() ![]() ![]() 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到临湖殿的时候,察觉到发生了变故,立即勒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宮和齐王府。李世民跟在后面招呼他们,李元吉拉开弓 ![]() ![]() ![]() ![]() ![]() ![]() ![]() ![]()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宿卫,敬协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 ![]() ![]() ![]() ![]() ![]() ![]() ⾼祖正在海池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宮担任警卫,尉迟敬德⾝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祖所在的地方。⾼祖极为震惊,便问他说:“今天作 ![]() ![]() ![]() ![]() ![]() ![]() ![]() ![]() 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 ![]() ![]()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 ![]() ![]() 初,建成许元吉以正位之后,立为太弟,故元吉为之尽死。诸将 ![]() ![]() ![]() 当初,李建成答应李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将他立为皇太弟,所以李元吉为李建成尽死效力。各位将领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除,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尉迟敬德再三争辩说:“罪过都在两个元凶⾝上,他们已经受到死刑的处罚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 ![]() ![]() 辛酉,冯立、谢叔方皆自出;薛万彻亡匿,世民屡使谕之,乃出。世民曰:“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释之。 辛酉(初五),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薛万彻逃亡躲避起来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人晓示他,他也出来了。李世民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啊!”于是都免除他们的罪。 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癸亥(初七),⾼祖将李世民立为皇太子,还颁布诏书说:“从今天起,军队和家国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 ![]() 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 ![]() ![]() ![]() ![]() 司马光曰:将嫡长子立为太子,是礼制的正常法则。然而,⾼祖之所以拥有天下,完全是由于李世民的功劳。隐太子李建成平庸低劣,却位居李世民之上,所处的地位易生嫌猜,所拥有的权力相互威胁,兄弟二人必然不能相容。假如⾼祖有周文王的明智,隐太子李建成有泰伯的贤达,太宗有子臧的节 ![]() ![]() ![]() [27]戊辰,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悉以齐王国司金帛什器赐敬德。 [27]戊辰(十二⽇),朝廷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还将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敬德。 初,洗马魏徵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徵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徵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徵言,必无今⽇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亦召王、韦 ![]() 当初,太子洗马魏徵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事败以后,李世民便传召魏徵说:“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他担惊受怕,魏徵却举止如常地回答说:“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李世民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他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了詹事主薄。李世民还将王和韦 ![]() 世民命纵 ![]() 李世民命令将宮苑的鹰⽝放生,免除各地进献贡物,听凭百官各自陈说治理家国的方法,行政措施与法令简明整肃,朝廷內外的人们大为欣悦。 以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镇洛 ![]() 朝廷任命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 ![]() ![]() 益州行台仆 ![]() 益州行台仆 ![]() [28]吐⾕浑寇岷州。 [28]吐⾕浑犯侵岷州。 [29]突厥寇陇州;辛未,寇渭州;遣右卫大将军柴绍击之。 [29]突厥犯侵陇州。辛未(十五⽇),突厥犯侵渭州,朝廷派遣右卫大将军柴绍进击突厥。 [30]废益州大行台,置大都督府。 [30]朝廷废除益州大行台,设置益州大都督府。 [31]壬申,上以手诏赐裴寂等曰:“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31]壬申(十六⽇),⾼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32]辛巳,幽州大都督庐江王瑗反,右领军将军王君廓杀之,传首。 [32]辛巳(二十五⽇),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反叛朝廷,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将他杀掉,把他的头颅送往京城。 初,上以瑗懦怯非将帅才,使君廓佐之。君廓故群盗,勇悍险诈,瑗推心倚仗之,许为婚姻。太子建成谋害秦王,密与瑗相结。建成死,诏遣通事舍人崔敦礼驰驿召瑗。瑗心不自安,谋于君廓。君廓 ![]() ![]() 当初,⾼祖看到李瑗怯懦无能,没有担任将帅的才能,便让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过去当过強盗,骁勇強悍, ![]() ![]() ![]() ![]() ![]() ![]() ![]() [33]乙酉,罢天策府。 [33]乙酉(二十九⽇),朝廷撤除了天策府。 [34]秋,七月,己丑,柴绍破突厥于秦州,斩特勒一人,士卒首千余级。 [34]秋季,七月,己丑(初三),柴绍在秦州打败突厥,斩杀特勒一人及将士一千多人。 [35]以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35]朝廷任命秦王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任命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36]壬辰,以⾼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为左仆 ![]() ![]() [36]壬辰(初六),朝廷任命⾼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为左仆 ![]() ![]() [37]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 ![]() [37]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 ![]() ![]() 丁酉,遣谏议大夫魏徵宣 ![]() 丁酉(十一⽇),朝廷派遣谏议大夫魏徵安抚山东,允许他见机行事。魏徵来到磁州的时候,遇到州县枷送原来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前往京城。魏徵说:“我奉命出使的时候,对原来的东宮与齐王府的属官已经一概赦免,不予追究。现在又押送李思行等人,那么谁不对赦令产生怀疑呢!虽然朝廷为此派遣了使者,又有谁会相信他呢!我不能够因顾虑自⾝遭受嫌疑,便不为家国考虑。何况我既然被视为国中才能出众的人士而受到礼遇,怎么敢不以国中才能出众人士的本⾊来报答太子呢!”于是,他将李志安等人一律释放。太子李世民得知消息以后甚为⾼兴。 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唐临出为万泉丞,县有系囚十许人,会舂雨,临纵之,使归耕种,皆如期而返。临,令则之弟子也。 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唐临被外放为万泉县丞,县內有在押囚犯约十人左右。适逢舂雨降临,唐临便将他们放走,让他们回乡耕田种地,他们也全部按照规定的⽇期返回。唐临是唐令则的儿子。 [38]八月,丙辰,突厥遣使请和。 [38]八月,丙辰(初一),突厥派遣使者请求通好言和。 [39]壬戌,吐⾕浑遣使请和。 [39]壬戌(初七),吐⾕浑派遣使者请求通好言和。 [40]癸亥,制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宮显德殿,赦天下;关內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二年租调,自余给复一年。 [40]癸亥(初八),⾼祖颁布制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太子李世民再三推辞,⾼祖不肯答应。甲子(初九),太宗在东宮显德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关內地区以及蒲州、芮州、虞州、泰州、陕州、鼎州六地免除租调两年,其余各地免除徭役一年。 [41]诏以“宮女众多,幽可愍,宜简出之,各归亲戚,任其适人。” [41]太宗颁诏认为:“为数众多的宮女,被关闭在幽深的宮苑之中,值得哀怜。应当经过拣选,外放宮女,让她们分别回到自己的亲属⾝边,听凭他们嫁人。” [42]初,稽胡酋长刘成帅众降梁师都,师都信谗,杀之,由是所部猜惧,多来降者。师都浸衰弱,乃朝于突厥,为之画策,劝令⼊寇。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寇泾州,进至武功,京师戒严。 [42]当初,稽胡酋长刘成率领部众向梁师都投降,梁师都听信谗言,将刘成杀掉。从此,他的部下心怀疑惧,有许多人前来投降。梁师都逐渐衰弱下来,便去朝见突厥,替突厥出谋划策,劝说突厥前来犯侵。因此,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二人汇合兵马十多万人犯侵泾州,进兵到武功,京城严加戒备。 [43]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后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法,上为秦王,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后奉事⾼祖,承顺妃嫔,弥 ![]() ![]() [43]丙子(二十一⽇),太宗将皇妃长孙氏立为皇后。长孙皇后年少时喜 ![]() ![]() ![]() [44]己卯,突厥进寇⾼陵。辛巳,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 ![]() [44]己卯(二十四⽇),突厥进军犯侵⾼陵县。辛巳(二十六⽇),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在泾 ![]() ![]() 癸未,颉利可汗进至渭⽔便桥之北,遣其腹心执失思力⼊见,以观虚实。思力盛称“颉利与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上让之曰:“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強盛!我今先斩汝矣!”思力惧而请命。萧、封德彝请礼遣之。上曰:“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乃囚思力于门下省。 癸未(二十八⽇),颉利可汗前进到渭⽔便桥的北岸,派遣他的亲信执失思力⼊京晋见太宗,以便观察唐的情况。执失思力大肆鼓吹“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两人率领着百万大军,现在已经来到”太宗斥责他说:“我与你们的可汗当面约定讲和通好,前后赠给你们金银布帛,多得无法计算。你们的可汗独自背弃盟约,率领兵马深⼊唐境,我可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虽然你们是戎狄族之人,但也是长着一颗人心的,怎么能够完全忘却对你们的大巨恩惠,自夸兵強马壮!今天我可要先将你杀了!”执失思力害怕,便请求饶命,萧和封德彝也请求按照礼节打发他回去。太宗说:“如果我现在就放他回去,突厥认为我害怕他们,就会更加肆意侵凌了。”于是,将执失思力囚 ![]() 上自出玄武门,与⾼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诣渭⽔上,与颉利隔⽔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 ![]() ![]() 太宗亲自出玄武门,与⾼士廉、房玄龄等六人骑马径直来到渭⽔边上,同颉利可汗隔着渭⽔对语,责备他背弃盟约。突厥大为吃惊,纷纷跳下马来,对着太宗罗列而拜。一会儿,唐朝各军相继赶到,旗帜与盔甲遮盖了原野。颉利可汗看到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太宗 ![]() ![]() ![]() 萧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唯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豳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浅,家国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 ![]() ![]() 萧向太宗请教说:“在突厥没有准备言和的时候,各位将领争先请求出战,陛下没有允许,我等对陛下的做法也 ![]() ![]()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