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2845 |
上一章 二十三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強圉大渊献十二月,尽昭![]()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 ◎ 天宝六年丁亥,公元七四七年 十二月,己巳,上以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灵察⼊朝,灵察大惧。仙芝见灵察,趋走如故,灵察益惧。副都护京兆程千里、押牙毕思琛及行官王滔等,皆平⽇构仙芝于灵察者也,仙芝面责千里、思琛曰:“公面虽男子,心如妇人,何也?”又捽滔等, ![]() ![]() 初,仙芝为都知兵马使,猗氏人封常清,少孤贫,细瘦颣目,一⾜偏短,求为仙芝傔,不纳。常清⽇候仙芝出⼊,不离其门,凡数十⽇,仙芝不得已留之。会达奚部叛走,夫蒙灵察使仙芝追之,斩获略尽。常清私作捷书以示仙芝,皆仙芝心所 ![]() ![]() ![]() ![]() ![]() 自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为宰相。其四夷之将,虽才略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犹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及开元中,天子有 ![]() ![]() ![]() ◎ 天宝七年戊子,公元七四八年 夏,四月,辛丑,左监门大将军、知內侍省事⾼力士加骠骑大将军。力士承恩岁久,中外畏之。太子亦呼之为兄,诸王公呼之为翁,驸马辈直谓之爷,自李林甫、安禄山辈皆因之以取将相。其家富厚不赀。于西京作宝寿寺,寺钟成,力士作斋以庆之,举朝毕集。击钟一杵,施钱百缗,,有求媚者至二十杵,少者不减十杵。然 ![]() 五月,壬午,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赦天下,免百姓来载租庸,择后魏子孙一人为三恪。 六月,庚子,赐安禄山铁券。 度支郞中兼侍御史杨钊善窥上意所 ![]() ![]() 苏冕论曰:设官分职,各有司存。政有恒而易守,事归本而难失,经远之理,舍此奚据!洎 ![]() ![]() ![]() ![]() 冬,十月,庚戌,上幸华清宮。 十一月,癸未,以贵妃姊适崔氏者为韩国夫人,适裴氏者为虢国夫人,适柳氏者为秦国夫人。三人皆有才⾊,上呼之为姨,出⼊宮掖,并承恩泽,势倾天下。每命妇⼊见,⽟真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三姊与銛、锜五家,凡有请托,府县承 ![]() ![]() 十二月,戊戌,或言玄元皇帝降于朝元阁,制改会昌县曰昭应,废新丰⼊昭应。辛酉,上还宮。 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翰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是岁,云南王归义卒,子阁罗凤嗣,以其子凤迦异为 ![]() ◎ 天宝八年己丑,公元七四九年 舂,二月,戊申,引百官观左蔵,赐帛有差。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杨钊奏请所在粜变为轻货,及征丁租地税皆变布帛输京师;屡奏帑蔵充牣,古今罕俦,故上帅群臣观之,赐钊紫⾐金鱼以赏之。上以国用丰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三月,朔方节度等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西北五百馀里木刺山筑横塞军,以振远军使郑人郭子仪为横塞军使。 夏,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告李林甫罪二十馀条;状未达,林甫知之,讽御史逮捕,以为妖言,杖杀之。 先是,折冲府皆有木契、铜鱼,朝廷征发,下敕书、契、鱼,都督、郡府参验皆合,然后遣之。自募置彍骑,府兵⽇益堕坏,死及逃亡者,有司不复点补;其六驮马牛、器械、糗粮,耗散略尽。府兵⼊宿卫者,谓之侍官,言其为天子侍卫也。其后本卫多以假人,役使如奴隶,长安人羞之,至以相诟病。其戍边者,又多为边将苦使,利其死而没其财。由是应为府兵者皆逃匿,至是无兵可 ![]() ![]() ![]() 太⽩山人李浑等上言见神人,言金星洞有⽟板石记圣主福寿之符;命御史中丞王鉷⼊仙游⾕求而获之。上以符瑞相继,皆祖宗休烈,六月,戊申,上圣祖号曰大道玄元皇帝,上⾼祖谥曰神尧大圣皇帝,大宗谥曰文武大圣皇帝,⾼宗谥曰天皇大圣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皇帝,睿宗谥曰玄真大圣皇帝,窦太后以下皆加谥曰顺圣皇后。 辛亥,刑部尚书、京兆尹萧炅坐赃左迁汝 ![]() 上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吐蕃但以数百人守之,多贮粮食,积檑木及石,唐兵前后屡攻之,不能克。翰进攻数⽇不拔,召裨将⾼秀岩、张守瑜, ![]() 闰月,乙丑,以石堡城为神武军,又于剑南西山索磨川置保宁都护府。 丙寅,上谒太清宮。丁卯,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赦天下。禘、祫自今于太清宮圣祖前设位序正。 秋,七月,册突骑施移拨为十姓可汗。 八月,乙亥,护 ![]() 冬,十月,乙丑,上幸华清宮。 十一月,乙未,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朅师王亲附吐蕃,因苦小 ![]() ![]() ![]() ◎ 天宝九年庚寅,公元七五零年 舂,正月,己亥,上还宮。 群臣屡表请封西岳,许之。 二月,杨贵妃复忤旨,送归私第。户部郞中吉温因宦官言于上曰:“妇人识虑不远,违忤圣心,陛下何 ![]() ![]() 安西节度使⾼仙芝破朅师,虏其王 ![]() ![]() 上命御史大夫王鉷凿华山路,设坛场于其上。是舂,关中旱,辛亥,岳祠灾;制罢封西岳。 夏,四月,己巳,御史中丞宋浑坐赃巨万,流 ![]() ![]() 五月,乙卯,赐安禄山爵东平郡王。唐将帅封王自此始。 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 八月,丁巳,以安禄山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给粮失宜,军士怒,殴其判官;兵马使郭子仪以⾝捍齐丘,乃得免。癸亥,齐丘左迁济 ![]() 辛卯,处士崔昌上言:“家国宜承周、汉,以土代火;周、隋皆闰位,不当以其子孙为二王后。”事下公卿集议。集贤院学士卫包上言:“集议之夜,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上乃命求殷、周、汉后为三恪,废韩、介、巂公;以昌为左赞善大夫,包为虞部员外郞。 冬,十月,庚申,上幸华清宮。 太⽩山人王玄翼上言见玄元皇帝,言宝仙洞有妙宝真符。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往求,得之。时上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李林甫等皆请舍宅为观以祝圣寿,上悦。 安禄山屡 ![]() ![]() 杨钊,张易之之甥也,奏乞昭雪易之兄弟。庚辰,制引易之兄弟 ![]() 十二月,乙亥,上还宮。 关西游弈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以难得为⽩⽔军使。 安西四镇节度使⾼仙芝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虏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仙芝 ![]() 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仲通 ![]() 故事,南诏常与 ![]() ◎ 天宝十年辛卯,公元七五一年 舂,正月,壬辰,上朝献太清宮;癸巳,朝享太庙;甲子,合祀天地于南郊,赦天下,免天下今载地税。 丁酉,命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使,以户部侍郞李知留后事。 庚子,杨氏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从者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及公主⾐,公主坠马,驸马程昌裔下扶之,亦被数鞭。公主泣诉于上,上为之杖杀杨氏奴。明⽇,免昌裔官,不听朝谒。 上命有司为安禄山起第于亲仁坊,敕令但穷壮丽,不限财力。既成,具幄帟器皿,充牣其中,有贴⽩檀 ![]() ![]() 禄山⼊新第,置酒,乞降墨敕请宰相至第。是⽇,上 ![]() 甲辰,禄山生⽇,上及贵妃赐⾐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召禄山⼊ ![]() ![]() ![]() 安西节度使⾼仙芝⼊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寻以仙芝为河西节度使,代安思顺;思顺讽群胡割耳剺面请留己,制复留思顺于河西。 安禄山求兼河东节度。二月,丙辰,以河东节度使韩休珉为左羽林将军,以禄山代之。 户部郞中吉温见禄山有宠,又附之,约为兄弟,说禄山曰:“李右丞相虽以时事亲三兄,必不肯以兄为相;温虽蒙驱使,终不得超擢。兄若荐温于上,温即奏兄堪大任,共排林甫出之,为相必矣。”禄山悦其言,数称温才于上,上亦忘曩⽇之言。会禄山领河东,因奏温为节度副使、知留后,以大理司直张通儒为留后判官,河东事悉以委之。 是时,杨国忠为御史中丞,方承恩用事。禄山登降殿阶,国忠常扶掖之。禄山与王鉷俱为大夫,鉷权任亚于李林甫。禄山见林甫,礼貌颇倨。林甫 ![]() ![]() ![]() 禄山既兼领三镇,赏刑己出,⽇益骄恣。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舂秋⾼,颇內惧;又见武备堕驰,有轻国中之心。孔目官严庄、掌记书⾼尚因为之解图谶,劝之作 ![]() 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馀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者,胡言壮士也。及家僮百馀人,皆骁勇善战,一可当百。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商胡诣诸道贩鬻,岁输珍货数百万。私作绯紫袍、鱼袋、以百万计。以⾼尚、严庄、张通儒及将军孙孝哲为腹心,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廷玠、向润容、李庭望、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阿史那承庆为爪牙。尚,雍权人,本名不危,颇有辞学,薄游河朔,贫困不得志,常叹曰:“⾼不危当举大事而死,岂能啮草 ![]() ![]() 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分二道出戎、巂州,至曲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 ![]() 阁罗凤敛战尸,筑为京观,遂北臣于吐蕃。蛮语谓弟为“钟”,吐蕃命阁罗凤为“赞普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阁罗凤刻碑于国门,言于不得已而叛唐,且曰:“我世世事唐,受其封赏,后世容复归唐,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旧制,百姓有勋者免征役,时调兵既多,国忠奏先取⾼勋。于是行者愁怨,⽗⺟ ![]() ⾼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 ![]() ![]() 将士相失,别将汧 ![]() 八月,丙辰,武库火,烧兵器三十七万。 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以讨契丹,以奚骑二千为乡导,过平卢千馀里,至土护真⽔,遇雨。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馀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驽筋胶皆弛,大将何思德言于禄山曰:“吾兵虽多,远来疲弊,实不可用,不如按甲息兵以临之,不过三⽇,虏必降。”禄山怒、 ![]() ![]() 平卢兵马使史思明惧,逃⼊山⾕近二旬,收散卒,得七百人。平卢守将史定方将精兵二千救禄山,契丹引去,禄山乃得免。至平卢,麾下皆亡,不知所出。史思明出见禄山,禄山喜,起,执其手曰:“吾得汝,复何忧!”思明退,谓人曰:“向使早出,已与哥解并斩矣。”契丹围师州,禄山使思明击却之。 冬,十月,壬子,上幸华清宮。 杨国忠使鲜于仲通表请己遥领剑南;十一月,丙午,以国忠领剑南节度使。 ◎ 天宝十一年壬辰,公元七五二年 舂,正月,丁亥,上还宮。 二月,庚午,命有司出粟帛及库钱数十万缗于两市易恶钱。先是,江、淮多恶钱,贵戚大商往往以良钱一易恶钱五,载⼊长安,市井不胜其弊,故李林甫奏请 ![]() 三月,安禄山发蕃、汉步骑二十万击契丹, ![]() ![]() 乙巳,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刑部为宪部。 户部侍郞兼御史大夫、京光尹王鉷,权宠⽇盛,领二十馀使。宅旁为使院,文案盈积,吏求署一字,累⽇不得前;中使赐赍不绝于门,虽李林甫亦畏避之。林甫子岫为将作监,鉷子淮为卫尉少卿,俱供奉 ![]() 准尝帅其徒过驸马都尉王繇,繇望尘拜伏;准挟弹命于繇冠,折其⽟簪,以为戏笑。既而繇延准置酒,繇所尚永穆公主,上之 ![]() 鉷弟户部郞中銲,凶险不法,召术士任海川,问:“我有王者之相否?”海川惧,亡匿。鉷恐事 ![]() 銲所善刑縡,与龙武万骑谋杀龙武将军,以其兵作 ![]() ![]() ![]() ![]() ![]() 国忠以状⽩上,曰:“鉷必预谋。”上以鉷任遇深,不应同逆;李林甫亦为之辨解。上乃命特原銲不问,然意 ![]() 初,李林甫以陈希烈易制,引为相,政事常随林甫左右,晚节遂与林甫为敌,林甫惧。会李献忠叛,林甫乃请解朔方节制,且荐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自代;庚子,以思顺为朔方节度使。 五月,戊申,庆王琮薨,赠靖德太子。 丙辰,京兆尹杨国忠加御史大夫、京畿、关內采访等使,凡王鉷所绾使务,悉归国忠。 初,李林甫以国忠微才,且贵妃之族,故善遇之。国忠与王鉷为中丞,鉷用林甫荐为大夫,故国忠不悦,遂深探刑縡狱,令引林甫 ![]() 六月,甲子,杨国忠奏吐蕃兵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敌隰州等三城,捕虏六千三百,以道远,简壮者千馀人及酋长降者献之。 秋,八月,乙丑,上复幸左蔵,赐群臣帛。癸巳,杨国忠奏有凤皇见左蔵库屋,出纳判官魏仲犀言凤集库西通训门。 九月,阿布思⼊寇,围永清栅,栅使张元轨拒却之。 冬,十月,戊寅,上幸华清宮。 己亥,改通训门曰凤集门;魏仲犀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属吏率以凤皇优得调。 南诏数寇边,蜀人请杨国忠赴镇;左仆 ![]() ![]() ![]() 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 ![]() ![]() ![]() ![]() 庚申,以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其判使并如故。 国忠为人強辩而轻躁,无威仪。既为相,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裾扼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慑。自侍御史至为相,凡领四十馀使。台省官有才行时名,不为己用者,皆出之。 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吾辈依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既出,吾辈得无失所恃乎!”遂隐居嵩山。 国忠以司勋员外郞崔圆为剑南留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充京畿、关內采访等使。温诣范 ![]() 十二月,杨国忠 ![]() ![]() 甲申,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丁亥,上还宮。 丁酉,以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哥舒翰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协,上常和解之,使为兄弟。是冬,三人俱⼊朝,上使⾼力士宴之于城东。禄山谓翰曰:“我⽗胡,⺟突厥,公⽗突厥,⺟胡,族类颇同,何得不相亲?”翰曰:‘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尔!”翰 ![]() ![]() 棣王琰有二孺人,争宠,其一使巫书符置琰履中以求媚。琰与监院宦者有隙,宦者知之,密奏琰祝诅上;上使人掩其履而获之,大怒。琰顿首谢:“臣实不知有符。”上使鞫之,果孺人所为。上犹疑琰知之,囚于鹰狗坊,绝朝请,忧愤而薨。 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郞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舂及夏,其事乃毕。及杨国忠以宰相领文部尚书, ![]() ◎ 天宝十二年癸巳,公元七五三年 舂,正月,壬戌,国忠召左相陈希烈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甚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侍郞但掌试判而已。侍郞韦见素、张倚趋走门庭,与主事无异。见素,凑之子也。 京兆尹鲜于仲通讽选人请为国忠刻颂,立于省门,制仲通撰其辞;上为改定数字,仲通以金填之。 杨国忠使人说安禄山诬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禄山使阿布思部落降者诣阙,诬告林甫与阿布思约为⽗子。上信之,下吏按问;林甫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惧为所累,附国忠意证成之。时林甫尚未葬,二月,癸未,制削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给随⾝⾐及粮食,自馀资产并没官;近亲及 ![]() 夏,五月,己酉,复以魏、周、隋后为三恪,杨国忠 ![]() ![]() 阿布思为回纥所破,安禄山 ![]() 壬辰,以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 安禄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国忠屡言禄山有反状,上不听。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拔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九曲部落。 初,⾼丽人王思礼与翰俱为押牙,事王忠嗣。翰为节度使,思礼为兵马使兼河源军使。翰击九曲,思礼后期;翰将斩之,既而复召释之。思礼徐曰:“斩则遂斩,复召何为!” 杨国忠 ![]() 是时国中盛強,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翰每遣使⼊奏,常乘⽩橐驼,⽇驰五百里。 九月,甲辰,以突骑施黑姓可汗登里伊罗 ![]() 北庭都护程千里追阿布思至碛西,以书谕葛逻禄,使相应。阿布思穷迫,归葛逻禄,葛逻禄叶护执之,并其 ![]() 冬,十月,戊寅,上幸华清宮。 杨国忠与虢国夫人居第相邻,昼夜往来,无复期度,或并辔走马⼊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三夫人将从车驾幸华清宮,会于国忠第;车马仆从,充溢数坊,锦绣珠⽟,鲜华夺目。国忠谓客曰:“吾本寒家,一旦缘椒房至此,未知税驾之所,然念终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极乐耳。”杨氏五家,队各为一⾊⾐以相别,五家合队,粲若云锦;国忠仍以剑南旌节引于其前。 国忠子暄举明经,学业荒陋,不及格。礼部侍郞达奚珣畏国忠权势,遣其子昭应尉抚先⽩之。抚伺国忠⼊朝上马,趋至马下;国忠意其子必中选,有喜⾊。抚曰:“大人⽩相公,郞君所试,不中程式,然亦未敢落也。”国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策马不顾而去。抚惶遽,书⽩其⽗曰:“彼恃挟贵势,令人惨嗟,安可复与论曲直!”遂置暄上第。及暄为户部侍郞,珣始自礼部迁吏部,暄与所亲言,犹叹己之淹回,珣之迅疾。 国忠既居要地,中外饷遗辐凑,积缣至三千万匹。 上在华清宮, ![]() ![]() 是岁,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 ![]() ![]() 中书舍人宋昱知选事,前进士广平刘乃以选法未善,上书于昱,以为:“禹、稷、皋陶同居舜朝,犹曰载采有九德,考绩以九载。近代主司,察言于一幅之判,观行于一揖之间,何古今迟速不侔之甚哉!借使周公、孔子今处铨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庾,观其利口,则不若啬夫,何暇论圣贤之事业乎!” 段译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天宝六载(丁亥、747) 唐纪三十二唐玄宗天宝六载(丁亥,公元747年) [1]十二月,己巳,上以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灵⼊朝,灵大惧。仙芝见灵,趋走如故,灵益惧。副都护京兆程千里、押牙毕思琛及行官王滔等,皆平⽇构仙芝于灵者也,仙芝面责千里、思琛曰:“公面如男子,心如妇人,何也?”又滔等, ![]() ![]() [1]十二月,己巳(二十八⽇),玄宗任命⾼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夫蒙灵⼊朝,夫蒙灵十分害怕。而⾼仙芝见到夫蒙灵时,还像过去那样用小步疾走表示恭敬,夫蒙灵愈发恐惧。副都护京兆程千里、押牙毕思琛与行官王滔等人平常都在夫蒙灵前面进⾼仙芝的谗言,这时⾼仙芝当面责骂程千里与毕思琛说:“你们面貌如男人,而心 ![]() 初,仙芝为都知兵马使,猗氏人封常清,少孤贫,细瘦目,一⾜偏短,求为仙芝,不纳。常清⽇候仙芝出⼊,不离其门,凡数十⽇,仙芝不得已留之。会达奚部叛,夫蒙灵察使仙芝追之,斩获略尽。常清私作捷书以示仙芝,皆仙芝心所 ![]() ![]() ![]() ![]() ![]() 起初,⾼仙芝任都知兵马使时,猗氏人封常清出⾝贫穷,年幼时就成为儿孤,⾝体瘦小,眼睛有⽑病,而且跛⾜。他请求作⾼仙芝的侍从,⾼仙芝不要。封常清就每天在⾼仙芝的军府门口等候他出⼊,数十天都不离开,⾼仙芝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留下。适逢达奚部落反叛,夫蒙灵派⾼仙芝率兵追击,全部杀获。封常清就私下作了报捷的文书让⾼仙芝看,文书中所写的正是⾼仙芝所要说的,从此军府中的人都对封常清另眼相看。⾼仙芝被任命为节度使后,即任命封常清为节度判官,每逢⾼仙芝出战征讨,总是命封常清为留后。⾼仙芝 ![]() ![]() ![]() 自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为宰相。其四夷之将,虽才略如阿史那社尔、契何力犹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及开元中,天子有 ![]() ![]() ![]() 从唐朝建立以来,边防将帅用的都是忠厚名臣,不让久任,不让在朝中遥领,不让同时任数职,功名显著的常常⼊朝为宰相。四方夷族的将领,虽然才略像阿史那社尔、契何力那样的名将,也不让他们为一方大将,都任命朝中大臣为使职来节制他们。到了开元年间,天子有并 ![]() ![]() ![]() ![]() ![]() ![]() 七载(戊子、748) 七载(戊子,公元748年) [1]夏,四月,辛丑,左监门大将军、知內侍省事⾼力士加骠骑大将军。力士承恩岁久,中外畏之,太子亦呼之为兄,诸王公呼之为翁,驸马辈直谓之爷。自李林甫、安禄山辈皆因之以取将相。其家富厚不赀。于西京作宝寿寺,寺钟成,力士作斋以庆之,举朝毕集。击钟一杵,施钱百缗,有求媚者至二十杵, 少者不减十杵。然 ![]() [1]夏季,四月辛丑(初二),左监门大将军、知內侍省事⾼力士加官为骠骑大将军。⾼力士侍候玄宗已有许多年了,深受玄宗赏识,朝野內外都敬畏他,就连太子也称他为兄,诸王公主则称他为翁,驸马辈的称他为爷。李林甫、安禄山都是靠他而被任命为将帅宰相。他家中十分富有,财产难以计算。他在西京建宝寿寺,寺钟铸成后,⾼力士举行斋会庆祝,朝中百官都来与会,击钟一次,施钱一百缗,有故意献媚的一连击撞二十下,少的也不下于十下。但是⾼力士 ![]() [2]五月,壬午,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赦天下,免百姓来载租庸,择后魏子孙一人为三恪。 [2]五月壬午(十三⽇),群臣上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大赦天下,免去百姓明年的租庸,选择后魏子孙一人为三恪。 [3]六月,庚子,赐安禄山铁券。 [3]六月庚子(初一),赐给安禄山享有特权的铁券。 [4]度支郞中兼侍御史杨钊善窥上意所 ![]() ![]() [4]度支郞中兼侍御史杨钊善于窥伺玄宗的好恶而奉 ![]() 苏冕论曰:设官分职,各有司存。政有恒而易守,事归本而难失,经远之理,舍此奚据!洎 ![]() ![]() ![]() 苏冕论曰:设立官吏,分别职责,各有自己的责任。行政制度有常规就容易管理,事情归于 ![]() ![]() ![]() ![]() ![]() ![]() [5]冬,十月,庚戌,上幸华清宮。 [5]冬季,十月庚戌(十三⽇),玄宗前往华清宮。 [6]十一月,癸未,以贵妃姊适崔氏者为韩国夫人,适裴氏者为虢国夫人,适柳氏者为秦国夫人。三人皆有才⾊,上呼之为姨,出⼊宮掖,并承恩泽,势倾天下。每命妇⼊见,⽟真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三姊与、五家,凡有请托,府县承 ![]() ![]() [6]十一月癸未(十七⽇),玄宗封杨贵妃嫁给崔氏的姐姐为韩国夫人,嫁给裴氏的姐姐为虢国夫人,嫁给柳氏的姐姐为秦国夫人。三夫人都生得貌美⾊绝,唐玄宗称她们为姨,能够随便出⼊宮 ![]() [7]十二月,戊戌,或言玄元皇帝降于朝元阁,制改会昌县曰昭应,废新丰⼊昭应。辛酉,上还宮。 [7]十二月戊戌(初二),有人说玄元皇帝老子降⾝于华清宮朝元阁,玄宗就下制改会昌县为昭应县,又废新丰县而并⼊昭应县。辛酉(二十五⽇),玄宗返回宮中。 [8]哥舒翰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翰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8]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于青海筑神威军城,吐蕃军队来攻,被哥舒翰打败。又在青海中的龙驹岛上筑了应龙城,从此吐蕃军队再也不敢来青海附近侵扰。 [9]是岁,云南王归义卒,子阁罗凤嗣,以其子凤迦异为 ![]() [9]这一年,云南王蒙归义去世,他的儿子阁罗凤继位,玄宗就任命他的儿子凤迦异为 ![]() 八载(己丑、749) 八载(己丑,公元749年) [1]舂,二月,戊申,引百官观左蔵,赐帛有差。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杨钊奏请所在变为轻货,及徵丁租地税皆变布帛输京师;屡奏帑蔵充,古今罕俦,故上帅群臣观之,赐钊紫⾐金鱼以赏之。上以国用丰衍,故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1]舂季,二月戊申(十三⽇),玄宗带领百官参观左蔵库,并赏赐给他们数量不同的布帛。当时唐朝的州县殷实副有,仓库中所积蓄的粮食布帛数以万计。杨钊又奏请把各地征收的粮食卖出变成钱帛,并把所征收的丁租和地税改变为征收布帛运到京师。杨钊又多次上奏说国库中钱帛充实,古今罕见,所以玄宗带领群臣来观看,并赐杨钊紫⾐和金鱼袋以嘉赏他。玄宗认为家国富有,钱物丰富,所以视金帛如粪土,毫不吝惜,赏赐王公贵族时,常常没有限度。 [2]三月,朔方节度等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西北五百余里木剌山筑横塞军,以振远军使郑人郭子仪为横塞军使。 [2]三月,朔方节度等使张齐丘在中受降城西北五百余里的木剌山筑横塞城,并任命振远军使郑县人郭子仪为横塞军使。 [3]夏,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告李林甫罪二十余条;状未达,林甫知之,讽御史逮捕,以为妖言,杖杀之。 [3]夏季,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上告李林甫罪行二十余条。状子还未到达京师,李林甫已经得知,就暗中让御史逮捕了赵奉璋,声称所上的是妖言,并杖杀了他。 [4]先是,折冲府皆有木契、铜鱼,朝廷徵发,下敕书、契、鱼,都督、郡府参验皆合,然后遣之。自募置骑,府兵⽇益坠坏,死及逃亡者,有司不复点补;其六驮马牛、器械、糗粮,耗散略尽。府兵⼊宿卫者,谓之侍官,言其为天子侍卫也。其后本卫多以假人,役使如奴隶;长安人羞之,至以相诟病。其戍边者,又多为边将苦使,利其死而没其财。由是应为府兵者皆逃匿,至是无兵可 ![]() ![]() ![]() [4]先前,府兵制下的折冲府都有木契、铜鱼,朝廷如果要征发府兵,就颁下敕书、木契和铜鱼,经都督府和郡府检验,木契、铜鱼都对合,然后才能发兵。自从招募了骑以后,府兵⽇益衰落,其中有死的,有跑的,官吏不再清点补充。府兵装备的六驮马牛、武器和⼲粮也都消耗散尽。原来府兵⼊朝宿卫者被称为侍官,意思是去保卫天子。后来宿卫的府兵多雇人顶替,军官也像奴隶一样役使士兵,以至长安城中的人以做侍官为 ![]() ![]() ![]() ![]() ![]() [5]太⽩山人李浑等上言见神人,言金星洞有⽟板石记圣主福寿之符,命御史中丞王⼊仙游⾕求而获之。上以符瑞相继,皆祖宗休烈,六月,戊申,上圣祖号曰大道玄元皇帝,上⾼祖谥曰神尧大圣皇帝,太宗益曰文武大圣皇帝,⾼宗益曰天皇大圣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皇帝,睿宗谥曰玄真大圣皇帝,窦太后以下皆加谥曰顺圣皇后。 [5]太⽩山人李浑等人上言说看见了神人,神人说金星洞中有⽟板石记载圣主福寿的符命,玄宗就派御史中丞王往仙游⾕去搜寻,果然找到了。玄宗认为不断出现的这些吉祥征兆,都是因为祖先的福禄和威烈,六月戊申(十五⽇),上圣祖老子号为大道玄元皇帝,上⾼祖李渊谥号为神尧大圣皇帝,太宗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皇帝,⾼宗李治谥号为天皇大圣皇帝,中宗李显谥号为孝和大圣皇帝,睿宗李旦谥号为玄真大圣皇帝,⾼祖窦太后以下的皇后都加谥号为顺圣皇后。 [6]辛亥,刑部尚书、京兆尹萧炅坐赃左迁汝 ![]() [6]辛亥(十八⽇),刑部尚书、京兆尹萧炅因为贪污钱财,被贬为汝 ![]() [7]上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吐蕃但以数百人守之,多贮粮食,积檑木及石,唐兵前后屡攻之,不能克。翰进攻数⽇不拔,召裨将⾼秀岩、张守瑜, ![]() [7]玄宗命令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领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再加上朔方、河东兵,共计六万三千人,去攻打吐蕃石堡城,石堡城三面临险,只有一条道路可上,吐蕃只有数百人守卫,贮蔵了大量粮食,又堆积檑木和石块,唐朝军队多次攻击都遭到失败。哥舒翰率军进攻了数天,仍然不能攻克,于是就召来副将⾼秀岩和张守瑜,要杀掉他们,二人请求宽限三天,声称一定攻克。三天后果然攻下了石堡城,俘虏了吐蕃将领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而唐朝的士卒死了数万,果然像王忠嗣所说的那样。不久,哥舒翰又派人于⾚岭西部开垦屯田,并派遣了二千犯罪充军的士卒去守卫龙驹岛。冬天结冰封冻以后,吐蕃大军来攻,将守卫的士卒全部消灭。 [8]闰月,乙丑,以石堡城为神武军,又于剑南西山索磨川置保宁都护府。 [8]闰月乙丑(初三),唐朝在石堡城设置神武军,又于剑南西山索磨川设置保宁都护府。 [9]丙寅,上谒太清宮。丁卯,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赦天下。、自今于太清宮圣祖前设位序正。 [9]丙寅(初四),玄宗朝谒太清宮。丁卯(初五),群臣上玄宗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大赦天下。从今以后,进行、两种祭祀时,在太清宮圣祖老子前按顺序设置神位。 [10]秋,七月,册突骑施移拨为十姓可汗。 [10]秋季,七月,唐朝册封突骑施移拨为十姓可汗。 [11]八月,乙亥,护密王罗真檀⼊朝,请留宿卫;许之,拜左武卫将军。 [11]八月乙亥(十四⽇),护密王罗真檀⼊朝,并请求留下来为朝廷宿卫,玄宗答应他的要求,并拜他为左武卫将军。 [12]冬,十月,乙丑,上幸华清宮。 [12]冬季,十月乙丑(初四),玄宗前往华清宮。 [13]十一月,乙未,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师王亲附吐蕃,困苦小 ![]() ![]() ![]() [13]十一月乙未(初五),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派遣使者上表说:“师王依附于叶蕃,故意困扰小 ![]() ![]() ![]() 九载(庚寅、750) 九载(庚寅,公元750年) [1]舂,正月,己亥,上还宮。 [1]舂季,正月己亥(初十),玄宗返回宮中。 [2]群臣屡表请封西岳,许之。 [2]群臣多次上表请玄宗到西岳华山筑坛祭天,玄宗同意。 [3]二月,杨贵妃复忤旨,送归私第。户部郞中吉温因宦官言于上曰:“妇人识虑不远,违忤圣心,陛下何 ![]() ![]() [3]二月,杨贵妃又因为触怒了玄宗,被送回杨家。这时户部郞中吉温让宦官对玄宗说:“杨贵妃作为妇道人家,见识短浅,违背了圣上的心意,但陛下为何要 ![]() ![]() ![]() 时诸贵戚竞以进食相尚,上命宦官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陆珍羞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中书舍人窦华尝退朝,值公主进食,列于中衢,传呼按辔出其间;宮苑小儿数百奋梃于前,华仅以⾝免。 当时王公贵族、皇亲国戚都竞相向玄宗进献食物,玄宗就任命宦官姚思艺 为检校进食使,所进献的⽔中和陆地上所产的美味佳肴有数千盘,一盘的费用就等于中等人家十户的财产。中书舍人窦华有一次退朝,正遇上公主进献食物,列队于街央中,传呼骑马的人,出⼊其间,数百名宮苑小儿举着 ![]() ![]() [4]安西节度使⾼仙芝破师,虏其王 ![]() ![]() [4]安西节度使⾼仙芝打败了师军队,俘虏了师王 ![]() ![]() [5]上命御史大夫王凿华山路,设坛场于其上。是舂,关中旱;辛亥,岳祠灾;制罢封西岳。 [5]玄宗命令御史大夫王开凿上华山的道路,于山顶上设置祭坛场。这年舂天,关中大旱。辛亥(二十三⽇),华山上的西岳祠遭受火灾,玄宗下制书取消在西岳祭天的打算。 [6]夏,四月,己巳,御史大夫宋浑坐赃巨万,流 ![]() ![]() [6]夏季,四月己巳(十一⽇),御史大夫宋浑因为贪污巨额钱财,被流放到 ![]() ![]() [7]五月,乙卯,赐安禄山爵东平郡王。唐将帅封王自此始。 [7]五月乙卯(二十八⽇),玄宗赐安禄山东平郡王爵位。这是唐朝的将帅首次封王。 [8]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 [8]秋季,七月乙亥(疑误),于国子监中设置广文馆,教授国子监考进士的生学。 [9]八月,丁巳,以安禄山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9]八月丁巳(初一),玄宗任命安禄山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10]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给粮失宜,军士怒,殴其判官;兵马使郭子仪以⾝捍齐丘,乃得免。癸亥,齐丘左迁济 ![]() [10]因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给军士发放军粮不公平,军士大怒,殴打了他的判官。兵马使郭子仪用⾝体挡在张齐丘的前面,张齐丘才没有挨打。癸亥(初七),张齐丘被降官为济 ![]() [11]辛卯,处士崔昌上言:“家国宜承周、汉,以士代火;周、隋皆闰位,不当以其子孙为二王后。”事下公卿集议。集贤殿学士卫包上言:“集议之夜,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上乃命求殷、周、汉后为三恪,废韩、介、公;以昌为左赞善大夫,包为虞部员外郞。 [11]辛卯(疑误),隐士崔昌上言说:“我们唐朝应该继承周朝与汉朝,用土德代替火德。而北周与隋朝都不是正统的王朝,不应该用他们的子孙后代为二王后。”玄宗让公卿们议论此事。集贤殿学士卫包上言说:“公卿们讨论此事的那天夜里,四象星聚集于二十八宿之一的尾宿,天意已经很清楚了。”于是唐玄宗命令寻求商朝、周朝和汉朝的后代为三恪,废掉了北魏的后代韩公、后周的后代介公和隋朝的后代公。又任命崔昌为左赞善大夫,卫包为虞部员外郞。 [12]冬,十月,庚申,上幸华清宮。 [12]冬季,十月庚申(初五),唐玄宗前往华清宮。 [13]太⽩山人王玄翼上言见玄元皇帝,言宝仙洞有妙宝真符。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往求,得之。时上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李林甫等皆请舍宅为观以祝圣寿,上悦。 [13]太⽩山人王玄翼上言说看见了玄元皇帝老子,并对他说宝仙洞中有妙宝真符。于是唐玄宗就命令刑部尚书张均等去搜寻,果然搜得。当时玄宗尊奉道教,羡慕长生不死之术,所以各地的人竞相奉献吉祥的符命,群臣也不断地上表恭贺。李林甫等人都请求捐舍宅第为道观,借以祝福玄宗万寿无疆,玄宗十分喜悦。 [14]安禄山屡 ![]() ![]() [14]安禄山多次引 ![]() ![]() ![]() ![]() ![]() [15]杨钊,张易之之甥也,奏乞昭雪易之兄弟。庚辰,制引易之兄弟 ![]() [15]杨钊是张易之的外甥,上奏玄宗为张易之兄弟平反昭雪。庚辰(二十一⽇),玄宗下制书援引张易之兄弟曾经在房陵 ![]() 钊以图谶有“金刀”,请更名;上赐名国忠。 杨钊认为预卜吉凶的图谶中有“金刀”二字,不吉利,请改自己的名,玄宗赐名为国忠。 [16]十二月,乙亥,上还宮。 [16]十二月乙亥(二十⽇),玄宗返回宮中。 [17]关西游弈使王难得击叶蕃,克五桥,拔树敦城;以难得为⽩⽔军使。 [17]关西游弈使王难得率兵攻打吐蕃,攻克了五桥和树敦城,朝廷任命他为⽩⽔军使。 [18]安西四镇节度使⾼仙芝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虏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仙芝 ![]() [18]安西四镇节度使⾼仙芝假意与石国约和,率兵袭击了石国,俘虏了石国的国王和民众返回,然后把其中的老弱病残者全部杀掉。⾼仙芝本 ![]() [19]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仲通 ![]() [19]杨国忠因为 ![]() ![]() ![]() 故事,南诏常与 ![]() 按照过去的惯例,南诏王要经常带着 ![]() ![]() ![]() 十载(辛卯、751) 十载(辛卯,公元751年) [1]舂,正月,壬辰,上朝献太清宮;癸巳,朝享太庙;甲子,合祭天地于南郊,赦天下,免天下今载地税。 [1]舂季,正月壬辰(初八),玄宗向太清宮进献祭品。癸巳(初九),向太庙献食。甲子(疑误),合祭天地于南郊,并大赦天下,免除天下百姓今年的地税。 [2]丁酉,命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使,以户部侍郞李知留后事。 [2]丁酉(十三⽇),玄宗任命李林甫兼任朔方节度使,而让户部侍郞李知留后事。 [3]庚子,杨氏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从者争四市门,杨氏奴挥鞭及公主⾐,公主坠马,驸马程昌裔下扶之,亦被数鞭。公主泣诉于上,上为之杖杀杨氏奴。明⽇,免昌裔官,不听朝谒。 [3]庚子(十六⽇),杨氏五家因为夜里游览,与广平公主的侍从争过西市门,杨氏的家奴挥鞭打中公主的⾐服,公主从马上坠落下来,驸马程昌裔下马扶广平公主,也被鞭打了几下。广平公主向玄宗哭诉此事,玄宗命令杖杀杨氏的家奴。第二天,又免掉了驸马程昌裔的官职,不充许他再来朝见。 [4]上命有司为安禄山治第于亲仁坊,敕令但穷壮丽,不限财力。既成,具幄器皿,充其中,有帖⽩檀 ![]() ![]() [4]玄宗命令有关官吏为安禄山于亲仁坊建造宅第,并下敕书说不管耗费多少钱财,越壮丽越好。宅第建成以后,又装饰了各种幄帐,放置了许多⽇用器物,以至都放満了宅屋。其中有帖⽩檀香木 ![]() ![]() 禄山⼊新第,置酒,乞降墨敕请宰相至第。是⽇,上 ![]() 安禄山住进新建的宅第后,设置酒宴,并请求玄宗下敕书让宰相至宅第赴宴。这一天,玄宗原来准备在楼下击,却立刻取消了游戏,命令宰相去赴会。又每天让杨家的人与安禄山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宴会,并让梨园弟子和教坊乐队陪伴。玄宗每吃到一种鲜美的食物,或者在后苑中猎获了鲜禽,都要派宦官骑马赐给安禄山,以至走马络绎,不绝于路。 甲辰,禄山生⽇,上及贵妃赐⾐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召禄山⼊ ![]() ![]() ![]() ![]() 甲辰(二十⽇),安禄山生⽇,玄宗和杨贵妃赏赐给安禄山许多⾐服、珍宝器物以及丰盛的酒菜食物。过了三天,又把安禄山召进宮中,杨贵妃用锦绣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禄山,让宮女用彩轿抬起。唐玄宗听见后宮中的 ![]() ![]() [5]安西节度使⾼仙芝⼊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寻以仙芝为河西节度使,代安思顺;思顺讽群胡割耳面请留己,制复留思顺于河西。 [5]安西节度使⾼仙芝⼊朝,献上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和师王。玄宗命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不久,玄宗又任命⾼仙芝为河西节度使,以代替安思顺。安思顺暗中让一群胡人用刀割掉耳朵划破脸⽪的方式请求留下自己,玄宗又下制书仍让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 [6]安禄山求兼河东节度。二月,丙辰,以河东节度使韩休珉为左羽林将军,以禄山代之。 [6]安禄山请求兼任河东节度使。二月丙辰(初二),唐玄宗任命河东节度使韩休珉为左羽林将军,由安禄山代任河东节度使。 户部郞中吉温见禄山有宠,又附之,约为兄弟。说禄山曰:“李右丞相虽以时事亲三兄,不必肯以兄为相;温虽蒙驱使,终不得超擢。兄若荐温于上,温即奏兄堪大任,共排林甫出之,为相必矣。”禄山悦其言,数称温才于上,上亦忘曩⽇之言。会禄山领河东,因奏温为节度副使、知留后,以大理司直张通儒为留后判官,河东事悉以委之。 户部郞中吉温见安禄山受到玄宗的宠信,就又依附于安禄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对安禄山说:“李右丞相现在虽然与你亲善,但是一定不会推荐你为宰相。我虽然为他效力受他驱使,但终久得不到提拔。你如果能够向皇上推荐我,我就向皇上上奏说你能够担当大任,我们联合起来排斥李林甫出朝,你就一定能够当宰相。”安禄山觉得吉温的话很有道理,所以多次在玄宗面前说吉温有才能,玄宗也忘记了过去所说的话。这时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就上奏吉温为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并任命大理司直张通儒为留后判官,把河东镇的政事全权委托给他们。 是时,杨国忠为御史中丞,方承恩用事。禄山登降殿阶,国忠常扶掖之。禄山与王俱为大夫,权任亚于李林甫。禄山见林甫,礼貌颇倨。林甫 ![]() ![]() ![]() 这时杨国忠为御史中丞,正受到玄宗的重用。安禄山上下殿前的台阶时,杨国忠常扶着他。安禄山与王都为御史大夫,王的权位仅次于李林甫。安禄山看见李林甫时,态度十分傲慢。李林甫就假装有事召来王,王见到李林甫时,态度十分谦恭。安禄山不自觉地有所失态,态度也恭敬起来。李林甫与安禄山谈话时,总是揣摸他的心意,先说了出来,使安禄山惊讶叹服。安禄山对于其他公卿朝士都十分傲慢,有时还侮辱他们,但独独害怕李林甫,每当见到李林甫时,虽然是寒冬季节,也汗流沾⾐。而李林甫却把安禄引进中书省办事的厅中坐下,用好言相 ![]() ![]() ![]() ![]() ![]() 禄山既兼领三镇,赏刑己出,⽇益骄恣。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舂秋⾼,颇內惧;又见武备堕弛,有轻国中之心。孔目官严庄、掌记书⾼尚因为之解图谶,劝之作 ![]() 安禄山一⾝兼任范 ![]() ![]() 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余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者,胡言壮士也。及家僮百余人,皆骁勇善战,一可当百。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商胡诣诸道贩鬻,岁输珍货数百万。私作绯紫袍、鱼袋,以百万计。以⾼尚、严庄、张通儒及将军孙孝哲为腹心,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廷、向润容、李庭望、崔乾、尹子奇、河千年、武令、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阿史那承庆为爪牙。尚,雍奴人,本名不危,颇有辞学,薄游河朔,贫困不得志,常叹曰:“⾼不危当举大事而死,岂能啮草 ![]() ![]() 安禄山豢养了投降的同罗、奚和契丹士兵八千多人,称为“曳落河”曳落河,胡语就是壮士的意思。还有家奴一百余人。这些人个个都骁勇善战,一可当百。又畜养战马数万匹,大量地聚集武器,分派胡商到各地去做买卖,每年输送珍宝货物价值数百万缗钱。暗中制作绯⾊、紫⾊袍子和金鱼袋等,数以百万计。以⾼尚、严庄、张通儒及将军孙孝哲等人作为自己的心腹,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廷、向润容、李庭望、崔乾、尹子奇、何千年、武令、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阿史那承庆等将领作为爪牙。⾼尚是雍奴县人,原来名叫不危,很有才学,青年时漫游河朔地区,贫困不得志,常常 ![]() ![]() [7]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分二道出戎、州,至曲州、靖州。南诏王罗凤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 ![]() [7]夏季,四月壬午(疑误),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讨伐南诏蛮,在泸⽔南面被南诏打得大败。当时鲜于仲通把八万大军分成两路,分别从戎州和州出发,到了曲州和靖州。南诏王罗凤派使者来谢罪,请求归还所掠夺俘获的物品人众,筑好云南城而撤退,并说:“现在吐蕃大兵 ![]() ![]() ![]() 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旧制,百姓有勋者免征役,时调兵既多,国忠奏先取⾼勋。于是行者愁怨,⽗⺟ ![]() 玄宗下制书在两京和河南、河北地区召募军队去讨击南诏。人们听说云南地方流行瘴疠这种传染病,不及 ![]() ![]() [8]⾼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 ![]() ![]() [8]⾼仙芝俘虏了石国王后,石国王的儿子逃到了胡人部落,将⾼仙芝欺 ![]() ![]() ![]() ![]() 将士相失,别将 ![]() 将领与士卒都失去联系,别将 ![]() ![]() [9]八月,丙辰,武库火,烧兵器三十七万。 [9]八月丙辰(初六),武库失火,烧毁兵器三十七万件。 [10]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以讨契丹,以奚骑二千为乡异。过平卢千余里,至土护真⽔,遇雨。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余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弩筋胶皆弛,大将何思德言于禄山曰:“吾兵虽多,远来疲弊,实不可用,不如按甲息兵以临之,不过三⽇,虏必降。”禄山怒, ![]() ![]() [10]安禄山亲自率领范 ![]() ![]() ![]() 平卢兵马使史思明惧,逃⼊山⾕近二旬,收散卒,得七百人。平卢守将史定方将精兵二千救禄山,契丹引去,禄山乃得免。至平卢,麾下皆亡,不知所出。史思明出见禄山,禄山喜,起,执其手曰:“吾得汝,复何忧!”思明退,谓人曰:“使早出,已与哥解并斩矣。”契丹围师州,禄山使思明击却之。 平卢兵马使史思明惧怕,逃⼊山⾕将近二十天,收罗散兵七百人。平卢守将史定方率领精兵二千救安禄山,契丹退兵,安禄山才得以逃脫。到了平卢城,部下的士卒都已战死,不知如何办才好。这时史思明从山⾕中来见安禄山,安禄山大喜,站起来握着史思明的手说:“我有了你,还有什么发愁的呢!”史思明退出后对其他人说:“如果我早一点出来,就会与哥解一起被杀死。”契丹兵包围了师州城,安禄山派史思明打退了契丹。 [11]冬,十月,壬子,上幸华清宮。 [11]冬季,十月壬子(初三),玄宗前往华清宮。 [12]杨国忠使鲜于仲通表请己遥领剑南;十一月,丙午,以国忠领剑南节度使。 [12]杨国忠让鲜于仲通上表请求让自己兼领剑南节度使。十一月丙午(二十七⽇),玄宗命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 十一载(壬辰、752) 十一载(壬辰,公元752年) [1]舂,正月,丁亥,上还宮。 [1]舂季,正月丁亥(初九),玄宗返回宮中。 [2]二月,庚午,命有司出粟帛及库钱数十万缗于两市易恶钱。先是,江、淮多恶钱,贵戚大商往往以良钱一易恶钱五,载⼊长安,市井不胜其弊,故李林甫奏请 ![]() [2]二月庚午(二十二⽇),玄宗命令有关部门拿出粮食、布帛及国库中的钱数十万缗,把东西两市中流行的劣钱换回来。先前,江淮地区质地恶劣的钱币流行,王公贵戚和一些大商人常常用一个好钱换五个劣钱,然后带进长安,市场难以承受这种弊端,造成混 ![]() ![]() ![]() ![]() ![]() [3]三月,安禄山发蕃、汉步骑二十万击契丹, ![]() ![]() [3]三月,安禄山发蕃人和汉人步骑兵二十万进攻契丹,想要报去年秋天的兵败之仇。当初突厥阿布思来降唐,玄宗很重视他,赐姓名为李献忠,连续升任朔方节度副使,赐奉信王爵位。李献忠十分有才⼲,不服安禄山,所以安禄山嫉恨他。这时,安禄山就上奏请李献忠率领同罗数万骑兵与他一起进攻契丹。李献忠怕安禄山陷害他,就告诉留后张,请他上奏不与安禄山一同去作战,张不答应。于是李献忠就率领部下大肆掠夺仓库中的物资,叛逃回漠北,于是安禄山停兵不进。 [4]乙巳,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刑部为宪部。 [4]乙巳(二十八⽇),改吏部名为文部,兵部名为武部,刑部名为宪部。 [5]户部侍郞、御史大夫、京兆尹王,权宠⽇盛,领二十余使。宅旁为使院,文案盈积,吏求署一字,累⽇不得前;中吏赐赉不绝于门,虽李林甫亦畏避之。林甫子岫为将作监,子准为卫尉少卿,俱供奉 ![]() [5]户部侍郞、御史大夫、京兆尹王受到玄宗的宠信,威权⽇盛,一⾝兼任二十多个使职。自己的宅第旁边就是使院,案头积満了文书,官吏想要他签署一下,等几天都排不到。皇上让宦官不断地给他赏赐物品,络绎不绝于门,就是李林甫也畏惧他的权势。李林甫的儿子李岫任将作监,王的儿子王准任卫尉少卿,都在宮中作供奉官。而王准常常侮辱李岫,李岫总是让着他。但王对李林甫还是十分恭敬,李林甫虽然妒嫉他受到皇上的宠信,但不忍加害于他。 准尝帅其徒过驸马都尉王繇,繇望尘拜伏;准挟弹命中于繇冠,折其⽟簪,以为戏笑。既而繇延准置酒,繇所尚永穆公主,上之 ![]() 王准曾经领着自己的一帮 ![]() ![]() ![]() 弟户部郞中焊,凶险不法,召术士任海川问:“我有王者之相否?”海川惧,亡匿。恐事 ![]() 王的弟弟户部郞中王是个凶险不法之徒,召方术之士任海川问道:“你看我有没有当王的面相?”任海川惧怕,就逃走蔵了起来。王恐怕此事被 ![]() ![]() ![]() 焊所善邢,与龙武万骑谋杀龙武将军,以其兵作 ![]() ![]() ![]() ![]() ![]() 与王焊关系密切的邢与龙武军万骑营准备谋杀龙武将军,率兵作 ![]() ![]() ![]() ![]() ![]() ![]() ![]() 国忠以状⽩上,曰:“必预谋。”上以任遇深,不应同逆;李林甫亦为之辩解。上乃特命原焊不问,然意 ![]() 杨国忠把情况告诉了玄宗,并说:“王一定参预了这一 ![]() ![]() ![]() [6]初,李林甫以陈希烈易制,引为相,政事常随林甫左右,晚节遂与林甫为敌,林甫惧。会李献忠叛,林甫乃请解朔方节制,且荐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自代;庚子,以思顺为逆方节度使。 [6]起初,李林甫认为陈希烈容易控制,所以推荐为宰相。陈希烈对朝中大事,常常听李林甫的,但到了后来,却与李林甫为敌作对,李林甫惧怕。适逢李献忠叛逃,李林甫就请求辞掉所兼任的朔方节度使职,并且推荐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代替自己。庚子(二十四⽇),玄宗任命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 [7]五月,戊申,庆王琮薨,赠靖德太子。 [7]五月戊申(初三),庆王李琮去世,赠谥号为靖德太子。 [8]丙辰,京兆尹杨国忠加御史大夫、京畿·关內采访等使,凡王所绾使务,悉归国忠。 [8]丙辰(十一⽇),玄宗任命京兆尹杨国忠为御史大夫、京畿及关內采访等使,凡是王原来所兼领的使职,都归杨国忠。 初,李林甫以国忠微才,且贵妃之族,故善遇之。国忠与王俱为中丞,用林甫荐为大夫,故国忠不悦,遂深探邢狱,令引林甫 ![]() 起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才能不大,并且是杨贵妃的同族,所以重用了他。杨国忠与王都是御史中丞,后来王靠李林甫的推荐任御史大夫,所以引起杨国忠的不満。于是杨国忠深究邢的案件,并令案犯说李林甫与王兄弟有私 ![]() [9]六月,甲子,杨国忠奏吐蕃兵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故隰州等三城,捕虏六千三百,以道远,简壮者千余人及酋长降者献之。 [9]六月甲子(疑误),杨国忠上奏说吐蕃发兵六十万增援南诏,被剑南兵打败于云南,并攻下了隰州等三城,俘虏敌人六千三百名,因为道路遥远,挑选其中年青力壮的一千多人及他们投降的酋长献给朝廷。 [10]秋,八月,乙丑,上复幸左蔵,赐群臣帛。癸巳,杨国忠奏有凤皇见左蔵库屋,出纳判官魏仲犀言凤集库西通训门。 [10]秋季,八月乙丑(疑误),玄宗又去观看左蔵库,赏赐群臣布帛。癸巳(十九⽇),杨国忠上奏说在左蔵库的屋顶上看见了凤凰,出纳判官魏仲犀说看见一群凤凰聚集在左蔵库西的通训门上。 [11]九月,阿布思⼊寇,围永清栅,栅使张元轨拒却之。 [11]九月,阿布思帅领部下⼊侵,包围了永清栅,被栅使张元轨击退。 [12]冬,十月,戊寅,上幸华清宮。 [12]冬季,十月戊寅(初五),玄宗前往华清宮。 [13]己亥,改通训门曰凤集门;魏仲犀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属吏率以凤皇优得调。 [13]己亥(二十六⽇),玄宗命令改通训门为凤集门,将魏仲犀升为殿中侍御史,杨国忠的部下都因为说看见了凤凰而得到优先升迁。 [14]南诏数寇边,蜀人请杨国忠赴镇;左仆 ![]() ![]() ![]() [14]南诏多次⼊侵唐朝的边疆,蜀人请求派杨国忠前往剑南镇。左仆 ![]() ![]() ![]() 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 ![]() ![]() ![]() ![]() 玄宗晚年自认为天下太平,没有可以忧愁的事了,于是居于深宮之中,沉湎于声⾊⽝马,寻求 ![]() ![]() ![]() ![]() ![]() [15]庚申,以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其判使并如故。 [15]庚申(疑误),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仍兼任以前的使职。 国忠为人強辩而轻躁,无威仪。既为相,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袂扼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慑。自侍御史至为相,凡领四十余使。台省官有才行时名,不为己用者,皆出之。 杨国忠为人争強好胜,但 ![]() 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遂隐居嵩山。 有人劝陕郡进士张彖去晋见杨国忠,并说:“如果去拜见他,马上就可以富贵。”张彖说:“你们认为依靠杨右相就像泰山那样稳固,但我却认为是一座冰山!如果烈⽇⾼照,你们难道不怕冰山消融而失去依靠吗!”于是就隐居于嵩山中。 国忠以司勋员外郞崔圆为剑南留后,徵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充京畿、关內采访等使。温诣范 ![]() 杨国忠任命司勋员外郞崔圆为剑南留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兼京畿、关內采访等使。吉温临行前到范 ![]() [16]十二月,杨国忠 ![]() ![]() [16]十二月,杨国忠为了收买人心,建议说:“文部选拔官吏,不管贤明与否,选择有资历的留下,依照声望和功绩任命一定的职位。”那些长期得不到升迁的官吏都赞成这一建议。凡杨国忠所施行的政策,都曲意 ![]() [17]甲申,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17]甲申(十二⽇),玄宗命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任北平太守,并为卢龙军使。 [18]丁亥,上还宮。 [18]丁亥(十五⽇),玄宗返回宮中。 [19]丁酉,以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19]丁酉(二十五⽇),玄宗任命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20]哥舒翰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协,上常和解之,使为兄弟。是冬,三人俱⼊朝,上使⾼力士宴之于城东。禄山谓翰曰:“我⽗胡,⺟突厥,公⽗突厥,⺟胡,族类颇同,何得不相亲?”翰曰:“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尔!”翰 ![]() ![]() [20]哥舒翰素来与安禄山、安思顺有矛盾,玄宗常常为他们调解,使他们结拜为兄弟。这年冬天,三人同⼊朝,玄宗让⾼力士在城东设宴招待他们。席间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的⽗亲是胡人,⺟亲是突厥人,您的⽗亲是突厥人,⺟亲是胡人,我们的族类十分相近,为什么不互相亲善呢?”哥舒翰说:“古人说狐狸向着自己的洞窟嚎叫不吉祥,是因为忘本的原故。老兄如果能够与我亲善,我怎么敢不尽心呢!”安禄山认为哥舒翰讥讽他胡人,极为愤怒,骂哥舒翰道:“你这个突厥竟敢这样无礼!”哥舒翰正想要回骂,看见⾼力士用眼睛示意他,就没有回嘴,假装喝醉了酒而散席,从此积怨愈深。 [21]棣王琰有二孺人,争宠,其一使巫书符置琰履中以求媚。琰与监院宦者有隙,宦者知之,密奏琰祝诅上;上使人掩其履而获之,大怒。琰顿首谢:“臣实不知有符。”上使鞫之,果孺人所为。上犹疑琰知之,囚于鹰狗坊,绝朝请,忧愤而薨。 [21]棣王李琰有两个孺人,争风吃醋,其中一个暗中让巫师写了一道符放在李琰的鞋子里,借以讨好。李琰与监视他们的宦官有矛盾,宦官知道了这件事,就秘密地向玄宗上奏说李琰诅咒皇上,于是玄宗就派人突然搜查了李琰的鞋子,果然搜到了符,心中大怒。李琰叩头谢罪说:“我实在不知道这件事。”玄宗派人审问,原来是孺人⼲的。但玄宗还是怀李琰知道此事,就把他囚 ![]() [22]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郞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舂及夏,其事乃毕。及杨国忠以宰相领文部尚书, ![]() [22]按照过去的制度,兵部和吏部尚书如果兼任宰相,就把科举试考的事委托给侍郞以下的官吏去主持,经过三项试考而通过的,才送给门下省审查,从舂天一直到夏天,才能完毕。到杨国忠以宰相兼领文部尚书时,想要显示自己精明能⼲,就让有关官吏先在自己的家里暗中把名字确定下来。 十二载(癸巳、753) 十二载(癸巳,公元753年) [1]舂,正月,壬戌,国忠召左相陈希烈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甚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侍郞但掌试判而已。侍郞韦见素、张倚趋走门庭,与主事无异。见素,凑之子也。 [1]舂季,正月壬戌(二十⽇),杨国忠召左相陈希烈及给事中、各部门的长官都聚集于尚书都堂,决定⼊选的人,只用了一天就结束了,他说:“现在左相和给事中都在这里,就等于通过了门下省的审查。”所选的人⽔平差距很大,但没有人敢于提意见。因此门下省不再审查被选为官的人,侍郞只主考判文而已。侍郞韦见素和张倚跑腿办事,与吏部主事没有两样。韦见素是韦凑的儿子。 京兆尹鲜于仲通讽选人请为国忠刻颂,立于省门,制仲通撰其辞;上为改定数字,仲通以金填之。 京兆尹鲜于仲通暗示⼊选的人请为杨国忠刻颂辞,立于尚书省门口,玄宗下制让鲜于仲通撰写颂辞,亲自改定了几个字,鲜于仲通用⻩金填写。 [2]杨国忠使人说安禄山诬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禄山使阿布思部落降者诣阙,诬告林甫与阿布思约为⽗子。上信之,下吏按问;林甫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惧为所累,附国忠意证成之。时林甫尚未葬,二月,癸未,制削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给随⾝⾐及粮食,自余赀产并没官;近亲及 ![]() [2]杨国忠派人劝安禄山,让他诬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安禄山就让阿布思部落投降的人到朝廷,诬告说李林甫与阿布思曾经结为⽗子关系。玄宗相信了,就派官吏去调查。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恐怕自己受到牵连,就按照杨国忠的意图证明说有此事。当时李林甫还没有埋葬,二月癸未(十一⽇),玄宗下制书削去李林甫的官爵,子孙中有官职者被罢免,流放到岭南和黔中,只给随⾝穿的⾐服和所吃的粮食,其余的财产全部没收。李林甫的亲戚和 ![]() [3]夏,五月,己酉,复以魏、周、隋后为三恪,杨国忠 ![]() ![]() [3]夏季,五月己酉(初九),重新确定以北魏、北周和隋朝的后代为三恪,这是杨国忠故意要揭李林甫的短。卫包因为助长 ![]() [4]阿布思为回纥所破,安禄山 ![]() [4]阿布思被回纥打败,安禄山乘机 ![]() [5]壬辰,以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 [5]壬辰(疑误),玄宗命令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率领岭南五府的军队攻打南诏。 [6]安禄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已,故畏服之。及杨国忠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由是有隙。国忠屡言禄山有反状;上不听。 [6]安禄山因为李林甫的狡猾超过自己,所以对他十分畏服。到杨国忠为宰相,安禄山十分看不起他,因此二人有矛盾。杨国忠多次说安禄山要谋反,但玄宗不听。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拔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九曲部落。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军攻打吐蕃,攻克了吐蕃的洪济、大漠门等城,降服了九曲的全部部落。 初,⾼丽人王思礼与翰俱为押牙,事王忠嗣。翰为节度使,思礼为兵马使兼河源军使。翰击九曲,思礼后期;翰将斩之,既而复召释之。思礼徐曰:“斩则遂斩,复召何为!” 起初,⾼丽人王思礼与哥舒翰都在王忠嗣的部下作押牙。哥舒翰为节度使,王思礼为兵马使兼河源军使。哥舒翰率军攻打九曲部落,王思礼延误了军期,哥舒翰先想要杀他,不久又把他叫来释放了。王思礼镇静地说:“要杀就杀,又把我叫来⼲什么!” 杨国忠 ![]() 杨国忠想联结哥舒翰共同对付安禄山,就奏请玄宗任命哥舒兼任河西节度使。秋季,八月戊戌(三十⽇),玄宗又赐哥舒翰西平郡王爵位。哥舒翰上表奏请任命侍御史裴冕为河西行军司马。 是时国中盛強,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翰每遗使⼊奏,常乘⽩橐驼,⽇驰五百里。 这时唐朝強盛,从长安城西的安远门向西一万二千里都是唐朝的领土,村落相望,桑⿇被野,天下最富饶的地区都不如陇右。哥舒翰每次派使者⼊朝奏事,总是乘⽩骆驼,一天行五百里。 [7]九月,甲辰,以突骑施黑姓可汗登里伊罗 ![]() [7]九月甲辰(初六),朝廷封突骑施黑姓可汗登里伊罗 ![]() [8]北庭都护程千里追阿布思至碛西,以书谕葛逻禄,使相应。阿布思穷迫,归葛逻禄,葛逻禄叶护执之,并其 ![]() [8]北庭都护程千里追击阿布思到了碛西,写信告谕葛逻禄,让他接应。这时阿布思无路可走,就投向葛逻禄,葛逻禄把他抓了起来,连同他的 ![]() ![]() [9]冬,十月,戊寅,上幸华清宮。 [9]冬季,十月戊寅(十一⽇),玄宗前往华清宮。 杨国忠与虢国夫人居第相邻,昼夜往来,无复期度,或并辔走马⼊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 杨国忠的宅第与虢国夫人相邻,因此二人昼夜往来,不用相约,有时竟并马一起⼊朝,也不用障幕遮蔽,路边的人都觉得羞 ![]() 三夫人将从车驾幸华清宮,会于国忠第;车马仆从,充溢数坊,锦绣珠⽟,鲜华夺目。国忠谓客曰:“吾本寒家,一旦缘椒房至此,未知税驾之所,然念终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极乐耳。”杨氏五家,队各为一⾊⾐以相别,五家合队,粲若云锦;国忠仍以剑南旌节引于其前。 韩国、虢国和秦国三夫人将要跟随玄宗前往华清宮,在杨国忠的家中相会,所跟从的车马仆从,浩浩 ![]() ![]() ![]() 国忠子暄举明经,学业荒陋,不及格。礼部侍郞达奚畏国忠权势,遣其子昭应尉抚先⽩之。抚伺国忠⼊朝上马,趋至马下;国忠意其子必中选,有喜⾊。抚曰:“大人⽩相公,郞君所试,不中程式,然亦未敢落也。”国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策马不顾而去。抚惶遽,书⽩其⽗曰:“彼恃挟贵势,令人惨嗟,安可复与论曲直!”遂置暄上第。及暄为户部侍郞,始自礼部迁吏部,暄与所亲言,犹叹己之淹回,之迅疾。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考明经科,因为学业浅陋,没有及格。礼部侍郞达奚因为畏惧杨国忠的权势,就让他的儿子昭应县尉达奚抚先去告诉杨国忠。达奚抚趁杨国忠正要上马⼊朝时,来到马旁。杨国忠想他的儿子一定能够中选,面露喜⾊。达奚抚告诉杨国忠说:“我家大人让我告诉相公,您家郞君的答卷不符合程式,没有考中,但是也不敢让他落选。”杨国忠愤怒地说:“我的儿子何愁不能富贵,而让你们这些鼠辈人物来卖弄!”说完催马头也不回地走了。达奚抚十分惊慌,就写信告诉他的⽗亲说:“杨国忠依恃权势,口出狂言,实在使人叹息,怎么能够与他论是非曲直呢!”于是达奚就把杨暄列⼊优等。及杨暄做了户部侍郞,达奚才从礼部侍郞升为吏部侍郞,而杨暄与关系亲密的人 ![]() 国忠既居地,中外饷遗辐凑,积缣至三千万匹。 杨国忠因为⾝居要职,朝野內外向他送礼的人不绝其门,仅家中堆积的丝织品就有三千万匹。 [10]上在华清宮, ![]() ![]() [10]玄宗在华清宮想要夜晚出游,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进谏说:“华清宮外就是野地,怎么能够不考虑全安呢!陛下如果一定想要出游,请回城去。”玄宗因此回宮。 [11]是岁,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 ![]() ![]() [11]这一年,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率兵进攻大 ![]() ![]() ![]() [12]中书舍人宋昱知选事,前进士广平刘乃以选法未善,上书于昱,以为:“禹、稷、皋陶同居舜朝,犹曰载采有九德,考绩以九载。近代主司,察言于一幅之判,观行于一揖之间,何古今迟速不侔之甚哉!借使周公、孔子今处铨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庾,观其利口,则不若啬夫,何暇论圣贤之事业乎!” [12]中书舍人宋昱主持科举试考,前进士广平人刘乃认为科举选人的方法并不合理,就上书宋昱说:“大禹、后稷和皋陶三位圣贤都在虞舜一朝做官,他们还说⽇⽇都要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