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5236 |
上一章 七纪唐后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执徐七月,尽阏逢敦牂闰正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 ◎ 长兴三年壬辰,公元九三二年 秋,七月,辛巳,朔方奏夏州 ![]() 己丑,加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元瓘中书令。 庚寅,李存瑰至成都,孟知祥拜泣受诏。 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以湖南比年大旱,命闭南岳及境內诸神祠门,竟不雨。辛卯,希声卒,六军使袁诠、潘约等 ![]() 乙未,孟知祥遣李存瑰还,上表谢罪,且告福庆公主之丧。自是复称籓,然益骄倨矣。 庚子,以西京留守、同平章事李从珂为凤翔节度使。 废武兴军,复以凤、兴、文三州隶山南西道。 丁未,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赵凤同平章事,充安国节度使。 八月,庚申,马希范至长沙;辛酉,袭位。甲子,孟知祥令李昊为武泰赵季良等五留后草表,请以知祥为蜀王,行墨制,仍自求旌节,昊曰:“比者诸将攻取方镇,即有其地,今又自求朝廷节铖及明公封爵,然则轻重之权皆在群下矣;借使明公自请,岂不可 ![]() 初,安重诲 ![]() ![]() 吴徐知诰广金陵城周围二十里。 初,契丹既強,寇抄卢龙诸州皆遍,幽州城门之外,虏骑充斥。每自涿州运粮⼊幽州,虏多伏兵于阎沟,掠取之。及赵德钧为节度使,城阎沟而戍之,为良乡县,粮道稍通。幽州东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德钧于州东五十里城潞县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稼穑。至是,又于州东北百馀里城三河县以通蓟州运路,虏骑来争,德钧击却之。九月,庚辰朔,奏城三河毕。边人赖之。 壬午,以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 孟知祥命其子仁赞摄行军司马,兼都总辖两川牙內马步都军事。 冬,十月,己酉朔,帝复遣李存瓘如成都,凡剑南自节度使、刺史以下官,听知祥差罢讫奏闻,朝廷更不除人;唯不遣戍兵 ![]() 秦王从荣喜为诗,聚浮华之士⾼辇等于幕府,与相唱和,颇自矜伐。每置酒,辄令僚属赋诗,有不如意者面毁袭抵弃。壬子,从荣⼊谒,帝语之曰:“吾虽不知书,然喜闻儒生讲经义,开益人智思。吾见庄宗好为诗,将家子文非素习,徒取人窃笑,汝勿效也。” 丙辰,幽州奏契丹屯捺剌泊。 前影义节度使李金全屡献马,上不受,曰:“卿在镇为治何如?勿但以献马为事!”金全,吐⾕浑人也。 壬申,大理少卿康澄上疏曰:“臣闻童谣非祸福之本,妖祥岂隆替之源!故雊雉升鼎而桑⾕生朝,不能止殷宗之盛;神马长嘶而⽟⻳告兆,不能延晋祚之长。是知家国有不⾜惧者五,有深可畏者六: ![]() ![]() ![]() ![]() ![]() ![]() ![]() ![]() 十一月,辛巳,以三司使孟秸为忠武节度使,以忠武节度使冯赟充宣徽南院使,判三司。鹄本刀笔吏,与范延光乡里厚善,数年间引擢至节度使;上虽知其太速,然不能违也。 乙酉,上以胡寇浸 ![]() ![]() ![]() ![]() 己丑,加枢密使赵延寿同平章事。 吴以诸道都统徐知诰为大丞相、太师,加领德胜节度使;知诰矢丞相、太师。 大同节度使张敬达聚兵要害,契丹竟不敢南下而还。敬达,代州人也。 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沙陀人,尝为帝养子,与石敬瑭有隙;闻敬瑭为总管,举城附于契丹,契丹以为大同节度使。 石敬瑭至晋 ![]() ![]() 十二月,戊午,以康义诚为河 ![]() 是岁,汉主立其子耀枢为雍正,⻳图为康王,弘度为宾王,弘熙为晋王,弘昌为越王,弘弼为齐王,弘雅为韶王,弘泽为镇王,弘 ![]() ◎ 长兴四年癸巳,公元九三三年 舂,正月,戊子,加秦王从荣守尚书令,兼侍中。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归义刘昫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闽人有言真封宅龙见者,闽王延钧更命其宅曰龙跃宮。遂诣宝皇宮受册,备仪卫,⼊府,即皇帝位,国号大闽,大赦,改元龙启;更名璘。追尊⽗祖,立五庙。以其僚属李敏为左仆 ![]() ![]() 二月,戊申,孟知祥墨制以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凉州大将拓跋承谦及耆老上表,请以权知留后孙超为节度使。上问使者:“超为何人?”对曰:“张义 ![]() ![]() ![]() 乙卯,以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中书令。 戊午,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卒;庚申,军中立其子彝超为留后。 癸亥,以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蜀王。 先是,河西诸镇皆言李仁福潜通契丹,朝廷恐其与契丹连兵,并 ![]() 乙酉,始下制除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丁亥,敕谕夏、银、绥、宥将士吏民,以“夏州穷边,李彝超年少,未能扞御,故徙之延安,从命则有李从严、⾼允韬富贵之福,违命则有王都、李匡宾覆族之祸。”夏,四月,彝超上言,为军士百姓拥留,未得赴镇,诏遣使趣之。 言事者请为亲王置师傅,宰相畏秦王从荣,不敢除人,请令王自择。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荐兵部侍郞刘瓚于从荣,从荣表请之。癸丑,以瓚为秘书监、秦王傅,前襄州支使山 ![]() 李彝超不奉诏,遣共兄阿啰王守青岭门,集境內 ![]() ![]() 闽王璘立子继鹏为福王,充宝皇宮使。五月,戊寅,立皇子从珂为潞王,从益为许王,从子天平节度使从温为兗王,护国节度使从璋为洋王,成德节度使从敏为泾王。 庚辰,闽地震,闽主璘避位修道,命福王继鹏权总万机。初,闽王审知 ![]() 甲申,帝暴得风疾;庚寅,小愈,见群臣于文明殿。 壬辰夜,夏州城上举火,比明,杂虏数千骑救之,安从进遣先锋使宋温击走之。 吴宋齐丘劝徐知诰徙吴主都金陵,知诰乃营宮城于金陵。 帝旬⽇不见群臣,都人忷惧,或潜窜山野,或寓止军营。秋,七月,庚辰,帝力疾御广寿殿,人情始安。 安从进攻夏州。州城赫连 ![]() ![]() ![]() ![]() ![]() ![]() 丁亥,赐钱元瓘爵吴王。元瓘于兄弟甚厚,其兄中吴、建武节度使元瓘自苏州⼊见,元瓘以家人礼事之,奉觞为寿,曰:“此兄之位也,而小子居之,兄之赐也。”元瓘曰:“先王择贤而立之,君臣位定,元瓘知忠顺而已。”因相与对泣。 戊子,闽主璘复位。初,福建中军使薛文杰, ![]() ![]() ![]() 帝以工部尚书卢文纪、礼部郞中吕琦为蜀王册礼使,并赐蜀王一品朝服。知祥自作九旒冕、九章⾐,车服旌旗皆拟王者。八月,乙巳朔,文纪等至成都。戊申,知祥服痛冕,备仪卫诣驿,降阶北面受册,升⽟辂。至府门,乘步辇而归。文纪,简求之孙也。 戊申,群臣上尊号曰圣明神武广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大赦。在京及诸道将士各等第优给。时一月之间再行优给,由是月度益窘。 太仆少卿致仕何泽见上寝疾,秦王从荣权势方盛,冀己复进用,表请立从荣为太子。上览表泣下,私谓左右曰:“群臣请立太子,朕当归老太原旧第耳。”不得已,丙戌,诏宰相枢密使议之。丁卯,从荣见上,言曰:“窃闻有 ![]() ![]() ![]() ![]() 九月,甲戌朔,吴主立德妃王氏为皇后。 戊寅,加范延光、赵延寿兼侍中。 癸未,中书奏节度使见元帅仪,虽带平章事,亦以军礼廷参,从之。 帝 ![]() 秦王从荣请严卫、捧圣步骑两指挥为牙兵。每⼊朝,从数百骑,张弓挟矢,驰骋衢路;令文士试草《檄淮南书》,陈己将廓清海內之意。从荣不快于执政,私谓所亲曰:“吾一旦南面,必族之!”范延光、赵延寿惧,屡求外补以避之。以上为见己病而求去,甚怒,曰:“ ![]() ![]() ![]() 吏部侍郞张文宝泛海使杭州,船坏,⽔工以小舟济之,风飘至天长;从者二百人,所存者五人。吴主厚礼之,资以从者仪服钱币数万,仍为之牒钱氏,使于境上 ![]() 庚子,以前义成节度使李赞化为昭信节度使,留洛 ![]() 辛丑,诏大元帅从荣位在宰相上。 吴徐知诰以国中⽔火屡为灾,曰:“兵民困苦,吾安可独乐!”悉纵遣侍 ![]() 闽內枢密使薛文杰说闽王抑挫诸宗室;从子继图不胜忿,谋反,坐诛,连坐者千馀人。 冬,十月,乙卯,范延光、冯赟奏:“西北诸胡卖马者往来如织,⽇月绢无虑五千匹,计耗国用什之七,请委缘边镇戍择诸胡所卖马良者给券,具数以闻。”从之。戊午,以前武兴节度使孙岳为三司使。 范延光屡因孟汉琼、王淑妃以求出。庚申,以延光为成德节度使,以冯赟为枢密使。帝以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康义诚为朴忠,亲任之。时要近之官多求出以避秦王之祸,义诚度不能自脫,乃令其子事秦王,务以恭顺持两端,冀得自全。 权知夏州事李彝超上表谢罪,求昭雪;壬戌,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充使。 十一月,甲戌,上饯范延光,酒罢,上曰:“卿今远去,事宜尽言。”对曰:“朝廷大事,愿陛下与內久辅臣参决,勿听群小之言。”遂相泣而别。时孟汉琼用事,附之者共为朋 ![]() 庚辰,改慎州怀化军。置保顺军于洮州,领洮、鄯等州。 戊子,帝疾复作,己丑,大渐,秦王从荣⼊问疾,帝俯首不能举。王淑妃曰:“从荣在此。”帝不应。从荣出,闻宮中皆哭,从荣意帝已殂,明旦,称疾不⼊。是夕,帝实小愈,而从荣不知。从荣自知不为时论所与,恐不得为嗣,与其 ![]() ![]() ![]() ![]() ![]() ![]() ![]() ![]() ![]() ![]() ![]() ![]() ![]() ![]() 癸巳,冯道帅群臣⼊见帝于雍和殿,帝雨泣呜咽,曰:“吾家事至此,惭见卿等!” 宋王从厚为天雄节度使;甲午,遣孟汉琼征从厚,且权知天雄军府事。 丙申,追废从荣为庶人。执政共议从荣官属之罪,冯道曰:“从荣所亲者⾼辇、刘陟、王说而已,任赞到官才半月,王居敏、司徒诩在病告已半年,岂豫其谋!居敏尤为从荣所恶,昨举兵向阙之际,与辇、陟并辔而行,指⽇景曰:‘来⽇及今,已诛王詹事矣。’自非与之同谋者,岂得一切诛之乎!”硃弘昭曰:“使从荣得⼊光政门,赞等当如何任使,而吾辈犹有利乎!且首从差一等耳,今首已孥戮而从皆不问,主上能不以吾辈为庇 ![]() 初,从荣失道,六军判官、司谏郞中赵远谏曰:“大王地居上嗣,当勤修令德,奈何所为如是!勿谓⽗子至亲为可恃,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乎!”从荣怒,出为泾州判官;及从荣败,远以是知名。远,字上 ![]() 戊戌,帝殂。帝 ![]() ![]() ![]() 辛丑,宋王至洛 ![]() 闽主尊鲁国太夫人⻩氏为皇太后。闽主好鬼神,巫盛韬等皆有宠。薛文杰言于闽主曰:“陛下左右多 ![]() ![]() ![]() 吴光请兵于吴,吴信州刺史将延徽不俟朝命,引兵会光攻建州,闽主遣使求救于吴越。 十二月,癸卯朔,始发明宗丧,宋王即皇帝位。 秦王从荣既死,硃洪实 ![]() 丙辰,以天雄左都押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硃弘昭以诛秦王立帝为己功, ![]() ![]() 孟知祥闻明宗殂,谓僚佐曰:“宋王幼弱,为政者皆胥史小人,其 ![]() 辛未,帝始御中兴殿。帝自终易月之制,即召学士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致治之志;然不知其要,宽柔少断。李愚私谓同列曰:“吾君延访,鲜及吾辈,位⾼责重,事亦堪忧。”众惕息不敢应。顺化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明州钱元珦骄纵不法,每请事于王府不获,辄上书悖慢。尝怒一吏,置铁 ![]() 闽主改福州为长乐府。 亲从都指挥使王仁达有擒王延禀之功, ![]() 初,马希声、希范同⽇生。希声⺟曰袁德妃,希范⺟曰陈氏。希范怨希声先立不止,及嗣位,不礼于袁德妃。希声⺟弟希旺为亲从都指挥使,希范多谴责之。袁德妃请纳希旦官为道士,不许,解其军职,使居竹屋草门,不得预兄弟燕集。德妃卒,希旦忧愤而卒。 潞王上 ◎ 清泰元年甲午,公元九三四年 舂,正月,戊寅,闵帝大赦,改元应顺。壬午,加河 ![]() 硃弘昭、冯赟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国节度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甲申,出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以捧圣马军都指挥使硃洪实代之;出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以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之。彦威,崞人;遇,真定人也。 戊子,枢密使、同平章事硃弘昭、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河东节度使兼侍中石敬瑭并兼中书令。赟以超迁太过,坚辞不受;己丑,改兼侍中。 壬辰,以荆南节度使⾼从诲为南平王,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甲午,以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元瓘为吴越王。 吴徐知诰别治私第于金陵,乙未,迁居私第,虚府舍以待吴主。 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从珂,与石敬瑭少从明帝征伐,有功名,得众心。硃弘昭、冯赟位望素出二人下远甚,一旦执朝政,皆忌之。明宗有疾,潞王屡遣其夫人⼊省侍;及明宗殂,潞王辞疾不来,使臣至凤翔者或自言伺得潞王 ![]() ![]() ![]() ![]() ![]() 吴蒋延徽败闽兵于浦城,遂围建州,闽主璘遣上军张彦柔、骠骑大将军王延宗将兵万人救建州。延宗军及中涂,士卒不进,曰:“不得薛文杰,不能讨贼。”延宗驰使以闻,国人震恐。太后及福王继鹏泣谓璘曰:“吾无如卿何,卿自为谋。”文杰出,继鹏伺之于启圣门外,以笏击之仆地,槛车送军前,市人争持瓦砾击之。文杰善术数,自云过三⽇则无患。部送者闻之,倍道兼行,二⽇而至,士卒见之踊跃,脔食之;闽主亟遣赦之,不及。初,文杰以为古制槛车疏阔,更为之,形如木匮,攒以铁铓,內向,动辄触之。车成,文杰首自⼊焉。并诛盛韬。蒋延徽攻建州垂克,徐知诰以延徽吴太祖之婿,与临川王濛素善,恐其克建州奉濛以图兴复,遣使召之。延徽亦闻闽兵及吴越兵将至,引兵归;闽人追击,败之,士卒死亡甚众,归罪于都虞侯张重进,斩之。知诰贬延徽为右威卫将军,遣使求好于闽。 闰月,以左谏议大夫唐汭、膳部郞中、知制诰陈乂皆为给事中,充枢密直学士。汭以文学从帝,历三镇在幕府。及即位,将佐之有才者,硃、冯皆斥逐之。汭 ![]() ![]() 安远节度使符彦超奴王希全、任驾儿见朝廷多事,谋杀彦超,据安州附于吴,夜,叩门称有急递,彦超出至听事,二奴杀之,因以彦超之命召诸将,有不从己者辄杀之。己酉旦,副使李端帅州兵讨诛之,并其 ![]() 甲寅,以王淑妃为太妃。 蜀将吏劝蜀王知祥称帝。己巳,知祥即皇帝位于成都。 段译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 后唐纪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公元932年) [1]秋,七月朔,朔方奏夏州 ![]() [1]秋季,七月,辛丑朔(初一),朔方上表奏报:夏州 ![]() [2]己丑,加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元守中书令。 [2]己丑(初九),加封镇海、镇东节度使钱元守中书令。 [3]庚寅,李存至成都,孟知祥拜泣受诏。 [3]庚寅(初十),李存到了成都,孟知祥拜泣着接受后唐明宗诏书。 [4]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以湖南比年大旱,命闭南岳及境內诸神祠门,竟不雨。辛卯,希声卒,六军使袁诠、潘约等 ![]() [4]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因湖南连年大旱,下令关闭南岳及境內诸神祠的大门,到底没有下雨。辛卯(十一⽇),马希声去世,六军使袁诠、潘约等 ![]() [5]乙未,孟知祥遣李存还,上表谢罪,且告福庆公主之丧。自是复称藩。 [5]乙未(十五⽇),孟知祥让李存回洛 ![]() [6]庚子,以西京留守、同平章事李从珂为凤翔节度使。 [6]庚子(二十⽇),任用西京留守、同平章事李从珂为凤翔节度使。 [7]废武兴军,复以凤、兴、文三州隶山南西道。 [7]废除武兴军,恢复凤、兴、文三州隶属于山南西道。 [8]丁未,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赵凤同平章事,充安国节度使。 [8]丁未(二十七⽇),后唐命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赵凤以同平章事衔,充当安国节度使。 [9]八月,庚申,马希范至长沙;辛酉,袭位。 [9]八月,庚申(十一⽇),荆南马希范到达长沙;辛酉(十二⽇),承袭其兄马希声的职位。 [10]甲子,孟知祥令李昊为武泰赵季良等五留后草表,请以知祥为蜀王,行墨制,仍自求旌节,昊曰:“比者诸将攻取方镇,即有其地,今又自求节钺及明公封爵,然则轻重之权皆在群下矣;借使明公自请,岂不可 ![]() [10]甲子(十五⽇),孟知祥让李昊为武泰赵季良等五个留后起草表章,请求朝廷封孟知祥为蜀王,行使墨书制命的权力,允许他自行委任将吏,同时为他们自己请求朝廷赐给节度使的旌节,李昊说:“近来诸将攻取一方军镇,就占有其地域,现在又自己要求给予旌节斧钺以及您的封爵,这样,职位轻重的权衡就都落在下属部众之手了;假如您自己请封,岂不更好!”孟知祥一下明⽩过来,便让李昊替自己起草表章,请求施行墨书制命,可以补授缺额的两川刺史以下的官职;又上表请求朝廷任命赵季良等五个留后为节度使。 初,安重诲 ![]() ![]() 起先,安重诲图谋占取两川,自从孟知祥杀死李严,每次任命刺史,都用东方的军队护送他们赴任,小的州府不少于五百人,像夏鲁奇、李仁矩、武虔裕,都各领数千人,号称牙队。及至孟知祥攻下遂州、阆州、利州、夔州、黔州、梓州六镇,得到护从东兵不下三万人,怕朝廷征召东兵返回,就上表请求允许他们的 ![]() [11]吴徐知诰广金陵城周围二十里。 [11]吴国徐知诰扩建金陵城周围二十里。 [12]初,契丹既強,寇抄卢龙诸州皆遍,幽州城门之外,虏骑充斥。每自涿州运粮⼊幽州,虏多伏兵于阎沟,掠取之。及赵德钧为节度使,城阎沟而戍之,为良乡县,粮道稍通。幽州东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德钧于州东五十里城潞县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稼穑。至是,又于州东北百馀里城三河县以通蓟州运路,虏骑来争,德钧击却之。九月,庚辰朔,奏城三河毕。边人赖之。 [12]起初,契丹已经強大,把卢龙诸州都抢掠遍了,幽州城门以外,到处是契丹的骑兵。往往从涿州运粮到幽州,契丹兵众大多埋伏在阎沟,进行掠夺。到赵德钧为节度使时,在阎沟筑城守卫,设立良乡县,粮道略有通便。幽州以东十里之外,百姓不敢打柴放牧;赵德钧在州东五十里建立潞县城,加以守卫,靠近州城的百姓才得以进行农耕种庄稼。到此时,又在幽州东北百余里处,建立三河县城来疏通蓟州运路,契丹骑兵来争夺,赵德钧便把他们击退。九月,庚辰朔(初一),奏报三河县城建设完毕。边民赖以生存。 [13]壬午,以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 [13]壬午(初三),任用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任侍中。 [14]孟知祥命其子仁赞摄行军司马,兼都总辖两川牙內马步都军事。 [14]孟知祥命令他的儿子孟仁赞代理行军司马,兼任都总辖两川牙內马步都军事。 [15]冬,十月,己酉朔,帝复遣李存如成都,凡剑南自节度使、刺史以下官,听知祥差署讫奏闻,朝廷更不除人;唯不遣戍兵 ![]() [15]冬季,十月,己酉朔(初一),明宗再派李存赴成都,凡是在剑南的将吏,从节度使、刺史以下的员官,听凭孟知祥差派任命后,向朝廷奏报即可,朝廷不再另行任命别人;只是不让戍兵的 ![]() [16]秦王从荣喜为,聚浮华之士⾼辇等于幕府,与相唱和,颇自矜伐。每置酒,辄令僚属赋诗,有不如意者面毁裂抵弃。壬子,众荣⼊谒,帝语之曰:“吾虽不知书,然喜闻儒生讲经义,开益人智思。吾见庄宗好为诗,将家子文非素习,徒取人窃笑,汝勿效也。” [16]秦王李从荣喜 ![]() ![]() ![]() ![]() [17]丙辰,幽州奏丹屯捺剌泊 [17]丙辰(初八),幽州报奏:契丹人马屯驻捺剌泊。 [18]前彰义节度使李金全屡献马,上不受,曰:“卿在镇为治何如?勿但以献马为事!”金全,吐⾕浑人也。 [18]前彰义节度使李金全屡次向朝廷献马,后唐明宗不接受,并说:“你在镇所治理得怎么样?且不要只做献马这样的事!”李金全是吐⾕浑的人。 [19]壬申,大理少卿康澄上书曰:“臣闻童谣非祸福之本,妖祥岂降替之源!故雉升鼎而桑⾕生朝,不能止殷宗之盛;神马长嘶而⽟⻳告兆,不能延晋祚之长。是知家国有不⾜惧者五,有深可畏者六: ![]() ![]() ![]() ![]() [19]壬申(二十四⽇),大理少卿康澄上书启奏:“为臣听说,童谣不是祸福的 ![]() ![]() ![]() ![]() [20]秦王从荣为人鹰视,轻佻峻急;既判六军诸卫事,复参朝政,多骄纵不法。初,安重诲为枢密使,上专属任之。从荣及宋王从厚自襁褓与之亲狎,虽典兵,常为重诲所制,畏事之。重诲死,王淑妃与宣徽使孟汉琼宣传帝命,范延光、赵延寿为枢密使,从荣皆轻侮之。河 ![]() ![]() ![]() ![]() [20]秦王李从荣为人像鹰眼一样常常侧目看人,既轻薄又尖刻;他被任用为判理六军诸卫事务后,又参与朝政,往往骄纵不守法纪。以前,安重诲做枢密使,明宗特别依重他。李从荣及宋王李从厚从幼儿时就和他亲昵戏闹,后来,虽然成为统兵大吏,也常被安重诲所牵制,对安重诲很敬重。安重诲死后,王淑妃与宣徽使孟汉琼宣布传达皇帝意旨,由范延光、赵延寿做枢密使,而李从荣对他们都很轻慢、看不起。河 ![]() ![]() [21]十一月,辛巳,以三司使孟鹄为忠武节度使,以忠武节度使冯充宣徽南院使,判三司。鹄本刀笔吏,与范延光乡里厚善,数年间引擢至节度使;上虽知其太速,然不能违也。 [21]十一月,辛巳(初三),任用三司使孟鹄为忠武节度使,用忠武节度使冯充任宣徽南院使,判理三司。孟鹄本来是个掌案牍的书吏,与范延光是同乡,友谊深厚,几年之间荐引提拔到节度使;明宗虽然晓得提拔太快,然而不能不认可。 [22]乙酉,上以胡寇浸 ![]() ![]() ![]() ![]() [22]乙酉(初七),明宗因为契丹人越来越侵 ![]() [23]己丑,加枢密使赵延寿同平章事。 [23]己丑(十一⽇),加封枢密使赵延寿同平章事。 [24]吴以诸道都统徐知诰为大丞相、太师,加领得胜节度使;知诰辞丞相、太师。 [24]吴国任用诸道都统徐知诰为大丞相、太师、加领德胜节度使;徐知诰辞却丞相、太师。 [25]大同节度使张敬达聚兵要害,契丹竟不敢南下而还。敬达,代州人也。 [25]大同节度使张敬达集中兵力防守要害关塞,契丹兵竟然不敢南下而退还本地。张敬达是代州人。 [26]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沙陀人,尝为帝养子,与石敬瑭有隙;闻敬瑭为总管,举城附于契丹,契丹以为大同节度使。 [26]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来是沙陀人,曾经是明宗的养子,与石敬瑭有嫌隙;听说石敬瑭当了总管,便把整个城池降附于契丹,契丹任命他为大同节度使。 [27]石敬瑭至晋 ![]() ![]() [27]石敬瑭到了晋 ![]() ![]() [28]十二月,戊午,以康义诚为河 ![]() [28]十二月,戊午(十一⽇),任用康义诚为河 ![]() [29]是岁,汉主立其子耀枢为雍王,⻳图为康王,弘度为宾王,弘熙为晋王,弘昌为越王,弘弼为齐王,弘雅为韶王,弘泽为镇王,弘 ![]() [29]这一年,南汉国主刘龚立他的儿子刘耀枢为雍王,刘⻳图为康王,刘弘度为宾王,刘弘熙为晋王,刘弘昌为越王,刘弘弼为齐王,刘弘雅为韶王,刘弘泽为镇王,刘弘 ![]() 四年(癸巳、933) 四年(癸巳,公元933年) [1]舂,正月,戊子,加秦王从荣守尚书令,兼侍中。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归义刘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1]舂季,正月,戊子(十一⽇),加封秦王李从荣担任尚书令,兼任侍中。庚寅(十三⽇),任用端明殿学士归义人刘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2]闽人有言真封宅龙见者,更命其宅曰龙跃宮。遂诣宝皇宮受册,备仪卫,⼊府,即皇帝位,国号大闽,大赦,改元龙启;更名。追尊⽗祖,立五庙。以其僚属李敏为左仆 ![]() ![]() [2]闽国有人说,闽王王延钧未成国主之前所住的真封宅有龙出现,便把这所宅第改名为龙跃宮。接着就谒拜宝皇宮受其册封,设置仪仗军卫,返回王府,即位称帝,国号大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龙启,把自己的姓名改叫王。上尊号追谥自己的⽗亲和祖⽗,立五世的庙号。任命他的僚属李敏为左仆 ![]() ![]() [3]二月,戊申,孟知祥墨制以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3]二月,戊申(初二),孟知祥墨制署授赵季良等人为五镇节度使。 [4]凉州大将拓跋承谦及耆老上表,请以权知留后孙超为节度使。上问使者:“超为何人?”对曰:“张义 ![]() ![]() ![]() [4]凉州大将拓跋承谦及耆老上表,请求后唐朝廷任命暂为留后的孙超为节度使。明宗问来使:“孙超是什么人?”使者回答:“大唐宣宗时张义 ![]() ![]() ![]() [5]乙卯,以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中书令。 [5]乙卯(初九),任用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任中书令。 [6]戊午,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卒;庚申,军中立其子彝超为留后。 [6]戊午(十二⽇),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庚申(十四⽇),军队里立他的儿子李彝超为留后。 [7]癸亥,以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蜀王。 [7]癸亥(十七⽇),后唐任用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封蜀王。 [8]先是,河西诸镇皆言李仁福潜通契丹,朝廷恐其与契丹连兵,并 ![]() [8]过去,河西诸镇都说李仁福暗通契丹,后唐朝廷怕他和契丹联合用兵,并 ![]() [9]乙酉,始下制除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9]乙酉(初九),明宗方始下诏,任命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10]丁亥,敕谕夏、银、绥、宥将士吏民,以“夏州穷边,李彝超年少,未能捍御,故使之延安,从命则有李从、⾼允韬富贵之福,违命则有王都、李匡宾覆族之祸。”夏,四月,彝超上言,为军士百姓拥留,未得赴镇,诏遣使趣之。 [10]丁亥(十一⽇),明宗下敕文告谕夏州、银州、绥州、宥州的将士吏民,说:“夏州贫穷边远,李彝超年轻,不能捍卫防御外敌,所以让他去延安。服从朝廷调遣就可以有李从、⾼允韬那样的富贵福份,违背朝廷调遣就要遭到王都、李匡宾那样的覆亡灭族之祸。”夏季,四月,李彝超上表奏称,他被军士百姓所拥护挽留,没有能够去延安赴任。明宗下诏派使者去催促他。 [11]言事者请为亲王置师傅,宰相畏秦王从荣,不敢除人,请令王自择。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荐兵部侍郞刘瓒于从荣,从荣表请之。癸丑,以瓒为秘尽监、秦王傅,前襄州支使山 ![]() [11]秦事的人建议给亲王们设立师傅,宰相惧怕秦王李从荣,不敢派人,请求让秦王自己选择师傅。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荐举兵部侍郞刘瓒给李从荣,李从荣上表请求选派他。癸丑(初七),朝廷任命刘瓒为秘书监、秦王傅,前襄州支使山 ![]() ![]() [12]李彝超不奉诏,遣其兄阿王守青岭门,集境內 ![]() ![]() [12]李彝超不按明宗的诏书办事,派遣他的哥哥阿王把守青岭门,聚集境內 ![]() ![]() [13]闽主立子继鹏为福王,充宝皇宮使。 [13]闽国主王立他的儿子王继鹏为福王,充任宝皇宮使。 [14]五月,戊寅,立皇子从珂为潞王,从益为许王,从子天平节度使从温为兖王,护国节度使从璋为洋王,成德节度使从敏为泾王。 [14]五月,戊寅(初三),后唐朝廷立皇子李从珂为潞王,李从益为许王,皇侄天平节度使李从温为兖王,护国节度使李从璋为洋王,成德节度使李从敏为泾王。 [15]庚辰,闽地震,闽主避位修道,命福王继鹏权总万机。初,闽王审知 ![]() [15]庚辰(初五),闽地地震,闽主王避位修道,命令福王王继鹏暂管一切机务。起初,第一任闽王王审知 ![]() [16]甲申,帝暴得风疾;庚寅,小愈,见群臣于文明殿。 [16]甲申(初九),明宗突然患风疾,庚寅(十五⽇),病稍好些,在文明殿接见群臣。 [17]壬辰夜,夏州城上举火,比明,杂虏数千骑救之,安从进遣先锋使宋温击走之。 [17]壬辰(十七⽇)夜,夏州城上点起烽火,天刚亮,各路胡兵数千人马驰奔而至,安从进派先锋使宋温把他们击走。 [18]吴宋齐丘劝徐知诰徙吴主都金陵,知诰乃营宮城于金陵。 [18]吴国宋齐丘劝徐知诰把吴主杨溥迁都金陵,徐知诰便在金陵营建宮城。 [19]帝旬⽇不见群臣,都人汹惧,或潜窜山野,或寓止军营。秋,七月,庚辰,帝力疾御广寿殿,人情始安。 [19]明宗十天不见群臣,京都的人惶恐,或者暗中流窜到山林荒野,或者躲蔵到军营。秋季,七月,庚辰(初二),明宗带病勉強驾临广寿殿,人心才定安下来。 [20]安从进攻夏州。州城赫连 ![]() ![]() ![]() ![]() [20]安从进攻打夏州。夏州的城垣是赫连 ![]() ![]() ![]() 其后有知李仁福 ![]() ![]() 其后,有人知道李仁福的隐怀,指出:“李仁福怕朝廷调动他的人马,便放风说要联合契丹相互支援,其实契丹并未与他勾结;致使朝廷这次错误地兴兵讨伐,结果无功而还。”从此,夏州疏远朝廷,每逢有人叛变,必然暗中与之通连勾结,来达到要求贿赂遗赠的目的。当时,明宗久病未愈,征讨夏州无所获而归,军士中有很多流言,乙酉(十一⽇),按等级优厚赏赐在京各军;这样,赏施没有正当理由,士兵从此更加骄纵了。 [21]丁亥,赐钱元爵吴王。元于兄弟甚厚,其兄中吴、建武节度使元自苏州⼊见,元以家人礼事之,奉觞为寿,曰:“此兄之位也,而小子居之,兄之赐也。”元曰:“先王择贤而立之,君臣位定,元知忠顺而已。”因相与对泣。 [21]丁亥(十三⽇),赐予钱元封爵为吴王。钱元对他的兄弟们很是敦厚,他的哥哥中吴、建武节度使钱元从苏州来朝见他。钱元用家人礼法待他,举杯向他祝福,并说:“这是哥哥的王位,而小弟我占有了,这是兄长所赐予我的啊。”钱元说:“先王是选择贤能而扶立的,现在君臣之位已定,元明⽩要忠贞顺从而已。”因而兄弟相对涕泣。 [22]戊子,闽主复位。初,福建中军使薛文杰, ![]() ![]() ![]() [22]戊子(十四⽇),闽主王复位。起先,福建中军使薛文杰,为人乖巧谄媚,王喜 ![]() ![]() ![]() [23]帝以工部尚书卢文纪、礼部郞中吕琦为蜀王册礼使,并赐蜀王一品朝服。知祥自作九旒冕,九章⾐,车服旌旗皆拟王者。八月,乙巳朔,文纪等至成都。戊申,知祥服兖冕,备仪卫诣驿,降阶北面受册,升⽟辂,至府门,乘步辇以归。文纪,简求之孙也。 [23]明宗任命工部尚书户文纪、礼部郞中吕琦为蜀王册礼使,并赐蜀王一品朝服。孟知祥自己制作九旒冠冕,九章⾐,车舆服饰旌旗都比照天子。八月,乙巳朔(初一),卢文纪等到达成都。戊申(初四),孟知祥穿上兖服、冠冕,准备好仪仗军卫来到驿舍,降阶行礼。面向北方接受册封,坐上带着⽟辂的车,到达王府门前,坐着人抬的步辇而进⼊內庭。卢文纪是卢简求的孙子。 [24]戊申,群臣上尊号曰圣明神武广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大赦。在京及诸道将士各等第优给。时一月之间再行优给,由是用度益窘。 [24]戊申(初四),群臣为明宗上尊号为圣明神武广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实行大赦。对在京城及诸道的将士,各按等级进行优赏。当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实行优赏,从此用度更加困窘。 [25]太仆少卿何泽见上寝疾,秦王从荣权势方盛,冀己复进用,表请立从荣为太子。上览表泣下,私谓左右曰:“群臣请立太子,朕当归老太原旧第耳。”不得已,丙戌,诏宰相枢密使议之。丁卯,从荣见上,言曰:“窃闻有 ![]() ![]() ![]() ![]() [25]太仆少卿何泽看到明宗卧病,秦王李从荣权势正在发展,他希望自己能重新得到起用,便上表请求立李从荣为太子。明宗看到表章流下眼泪,私下对左右亲近的人说:“群臣请求立太子,朕自当归老在太原旧府第了。”不得已,壬戌(十八⽇),下诏让宰相、枢密使议论此事。丁卯(二十三⽇),李从荣谒见明宗,说道:“听说有 ![]() ![]() [26]九月,甲戌朔,吴主立德妃王氏为皇后。 [26]九月,甲戌朔(初一),吴主立德妃王氏为皇后。 [27]戊寅,加范延光、赵延寿兼侍中。 [27]戊寅(初五),加封范延光、赵延寿兼任侍中。 [28]癸未,中书奏节度使见元帅仪,虽带平章事,亦以军礼廷参,从之。 [28]癸未(初十),中书上奏:节度使见元帅的仪礼,虽然带衔平章事,仍用军人礼节进见和参拜;批准了这样办。 [29]帝 ![]() [29]后唐明宗要加封宣徽使、判三司冯同平章事;冯的⽗亲叫冯章。执政者弄错了唐制旧规定,庚寅(十七⽇),加封冯同中书门下二品,充当三司使。 [30]秦王从荣请严卫、捧圣步骑两指挥为牙兵。每⼊朝,从数百骑,张弓挟矢,驰骋衢路;令文士试草檄淮南书,陈己将廓清海內之意。从荣不快于执政,私谓所亲曰:“吾一旦南面,必族之。”范延光、赵延寿惧,屡求外补以避之。上以为见己病而求去,甚怒,曰:“ ![]() ![]() ![]() [30]秦王李从荣请求把严卫军和捧圣军的步骑两指挥作为从属于自己的牙兵。每逢他⼊朝,随从几百骑马的兵勇,张着弓,带着箭,奔驰在通衢大路上;又令文士替他试着起草征讨淮南的宣言,表示他将要平定海內的意志。李从荣对执政者不満意,私下对他的亲信讲:“我有朝一⽇做了皇帝,必定把他们灭门诛杀。”范延光、赵延寿害怕,几次请求补放在外镇为官以躲避灾祸。明宗以为他们是看到自己有病而要求离去,很恼火,说:“要走便自己走;何必上表!”赵延寿的 ![]() [31]吏部侍郞张文宝泛海使杭州,船坏,⽔工以小舟济之,风飘至天长;从者二百人,所存者五人。吴主厚礼之,资以从者仪服钱币数万,仍为之牒钱氏,使于境上 ![]() [31]吏部侍郞张文宝经海路出使吴越杭州,途中船坏了,⽔手用小船接济他,靠风力飘流至吴国的天长;原有随从二百人,留存下来的只剩五人。吴国君主接待他很优厚,资助他随从人员的仪礼服装、钱币数万,仍然为他转达公文给吴越国主钱元,让他们派人在境界上 ![]() [32]庚子,以前义成节度使李赞华为昭信节度使,留洛 ![]() [32]庚子(二十七⽇),任用前义成节度使李赞华为昭信节度使,人留在洛 ![]() [33]辛丑,诏大元帅从荣位在宰相上。 [33]辛丑(二十八⽇),明宗下诏:大元帅李从荣地位在宰相之上。 [34]吴徐知诰以国中⽔火屡为灾,曰:“兵民困苦,吾安可独乐!”悉纵遣侍 ![]() [34]吴国徐知诰因为境內屡次遭受⽔火灾害,说道:“军队和百姓生活困苦,我怎么可以独享逸乐!”便把所有的侍 ![]() [35]闽內枢密使薛文杰说闽王抑挫诸宗室;从子继图不胜忿,谋反,坐诛,连坐者千余人。 [35]闽国的內枢密使薛文杰劝说闽王王抑制控 ![]() [36]冬,十月,乙卯,范延光、冯奏:“西北诸胡卖马者往来如织,⽇用绢无虑五千匹,计耗国用什之七,请委缘边镇戍择诸胡所卖马良者给券,具数以闻。”从之。 [36]冬季,十月,乙卯(十二⽇),后唐范延光、冯奏称:“西北的各族胡人卖马的往来像穿梭,每天用于换马 ![]() [37]戊午,以前武兴节度使孙岳为三司使。 [37]戊午(十五⽇),任用前武兴节度使孙岳为三司使。 [38]范延光屡因孟汉琼、王淑妃以求出;庚申,以延光为成德节度使,以冯为枢密使。 [38]范延光由于孟汉琼、王淑妃的缘故,屡次请求明宗准许委派他到外镇为官;庚申(十七⽇),任用范延光为成德节度使,而以冯为枢密使。 帝以亲军都指挥使、河 ![]() 明宗以亲军都指挥使、河 ![]() [39]权知夏州事李彝超上表谢罪,求昭雪;壬戌,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 [39]暂任主持夏州事务的李彝超上表向朝廷谢罪,请求昭雪讨伐他的罪行;壬戌(十九⽇),任命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 [40]十一月,甲戌,上饯范延光,酒罢,上曰:“卿今远去,事宜尽言。”对曰:“朝廷大事,愿陛下与內外辅臣参决,勿听群小之言。”遂相泣而别。时孟汉琼用事,附之者共为朋 ![]() [40]十一月,甲戌(初二),明宗给范延光饯行,喝完了酒,明宗说:“你现在要远离我而去,有什么事尽管说出来。”范延光回答说:“朝廷的大事,希望陛下同內外辅佐的大臣商量决定,不要听那些小人的话。”随即相互流泪而别。当时,孟汉琼弄权 ![]() ![]() ![]() [41]庚辰,改慎州怀化军。置保顺军于洮州,领洮、鄯等州。 [41]庚辰(初八),更改慎州怀化军为昭化军。设置保顺军于洮州,领有洮州、鄯州等地。 [42]戊子,帝疾复作,己丑,大渐,秦王从荣⼊问疾,帝俯首不能举。王淑妃曰:“从荣在此。”帝不应。从荣出,闻宮中皆哭,从荣意帝已殂,明旦,称疾不⼊。是夕,帝实小愈,而从荣不知。 [42]戊子(十六⽇),明宗的病复发,己丑(十七⽇),明显见好,秦王李从荣进宮问候,明宗低着头不能抬起。王淑妃说:“从荣在这里。”明宗没有回答。李从荣出来,听到宮中人都在恸哭,他以为明宗已经死了,第二天早上,自称有病不进宮省问。这天晚上,明宗实际上是稍见好转,而李从荣却不知道。 从荣自知不为时论所与,恐不得为嗣,与其 ![]() ![]() ![]() ![]() ![]() ![]() 李从荣自己知道当时人心舆论对他不利,害怕继承不了皇帝大位,便同他的 ![]() ![]() ![]() 壬辰,从荣自河南府常服将步骑千人陈于天津桥。是⽇黎明,从荣遣马处钧至冯第,语之曰:“吾今⽇决⼊,且居兴圣宮。公辈各有宗族,处事亦宜详允,祸福在须臾耳。”又遣处钧诣康义诚,义诚曰:“王来则奉 ![]() 壬辰(二十⽇),李从荣穿着平常服装从河南府带领步骑兵马千人列阵于天津桥。当⽇黎明,李从荣派马处钧到冯府第,对他说:“我今天决定进⼊皇宮,并且要住进准备嗣位的兴圣宮。你们各位枢要大臣都各有自己的宗族,做事也应该仔细慎重,是祸是福就决定在顷刻之间了。”又派马处钧去见康义诚,康义诚答复说:“只要秦王来到,我必奉 ![]() 驰⼊右掖门,见弘昭、义诚、汉琼及三司使孙岳方聚谋于中兴殿门外,具道处钧之言,因让义诚曰:“秦王言‘祸福在须臾’,其事可知,公勿以儿在秦府,左右顾望!主上拔擢吾辈,自布⾐至将相,苟使秦王兵得⼊此门,置主上何地?吾辈尚有遗种乎?”义诚未及对,监门⽩秦王已将兵至端门外。汉琼拂⾐起曰:“今⽇之事,危及君⽗,公犹顾望择利 ![]() ![]() 冯快马奔⼊右掖门,见到朱弘昭、康义诚、孟汉琼及三司使孙岳正聚集在中兴殿门外会商,冯便把马处钧的传语告诉他们,并因而责难康义诚说:“秦王说‘是祸是福决于顷刻’,这件事的利害十分清楚,您可不要因为自己儿子在秦王府中供职而左顾右望!皇上提拔我们这些人,从平民百姓⾼升至将相,假如让秦王的兵卒得以进⼊这 ![]() ![]() 汉琼见帝曰:“从荣反,兵已攻端门,须臾⼊宮,则大 ![]() 孟汉琼见了明宗,奏报说:“秦王从荣造反了,他的兵众已攻到端门,马上要打进宮內来,可要大 ![]() ![]() ![]() 从荣方据胡 ![]() ![]() ![]() ![]() 此时,李从荣正倚据着胡 ![]() ![]() ![]() ![]() ![]() ![]() ![]() ![]() 宋王从厚为天雄节度使;甲午,遣孟汉琼征从厚,且权知天雄军府事。 宋王李从厚正为天雄节度使;甲午(二十二⽇),明宗派遣孟汉琼去征召李从厚⼊朝侍疾,并使孟汉琼暂时主持天雄军的事务。 丙申,追废从荣为庶人。执政共议从荣官属之罪,冯道曰:“从荣所亲者⾼辇、刘陟、王说而已,任赞到官才半月,王居敏、司徒诩在病告已半年,岂豫其谋!居敏尤为从荣所恶,昨举兵向阙之际,与辇、陟并辔而行,指⽇景曰‘来⽇及今,已诛王詹事矣。’自非与之同谋者,岂得一切诛之乎!”朱弘昭曰:“使从荣得⼊光政门,赞等当如何任使,而吾辈犹有种乎!且首从差一等耳,今首已孥戮而从皆不问,主上能不以吾辈为庇 ![]() 丙申(二十四⽇),追废李从荣为平民。执政诸人共同评议李从荣所属官吏的罪名,冯道说:“从荣所亲信的是⾼辇、刘陟、王说而已,任赞在秦王府到官才半个月,王居敏、司徒诩在病中告假已经半年,怎能参预他的 ![]() ![]() ![]() ![]() 初,从荣失道,六军判官、司谏郞中赵远谏曰:“大王地居上嗣,当勤修令德,柰何所为如是!勿谓⽗子至亲为可恃,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乎!”从荣怒,出为泾州判官;及从荣败,远以是知名。远,字上 ![]() 起初,李从荣行为不合常道,六军判官、司谏郞中赵远劝谏他说:“大王您居于优先嗣业的地位,应该经常修养德行,为什么尽⼲这些样不妥当的事!不要以为有⽗子至亲的关系可以依恃无恐,难道您没有看到舂秋时晋献公杀了恭世子和汉武帝杀了戾太子的事例吗?”李从荣听了恼火,把他贬放为泾州判官;待到李从荣失败,赵远因为讲过这些话而声名流播。赵远字上 ![]() [43]戊戌,帝殂。帝 ![]() ![]() ![]() [43]戊戌(二十六⽇),明宗去世。明宗皇帝 ![]() ![]() ![]() 辛丑,宋王至洛 ![]() 辛丑(二十九⽇),宋王李从厚到达洛 ![]() [44]闽主尊鲁国太夫人⻩氏为皇太后。 [44]闽国主王尊鲁国太夫人⻩氏为皇太后。 闽主好鬼神,巫盛韬等皆有宠。薛文杰言于闽主曰:“陛下左右多 ![]() ![]() ![]() 闽主王喜好崇拜鬼神,巫人盛韬等都受到宠信。薛文杰对闽主说:“陛下左右有很多 ![]() ![]() ![]() 吴光请兵于吴,吴信州刺史蒋延徽不俟朝命,引兵会光攻建州,闽主遣使求救于吴越。 闽国土豪吴光请求吴国派兵攻闽,吴国信州刺史蒋延徽不等接受吴国朝廷的命令,便领兵与吴光会师攻打建州,闽主派使者求救于吴越国。 [45]十二月,癸卯朔,始发明宗丧,宋王即皇帝位。 [45]十二月,癸卯朔(初一),才开始发明宗丧,宋王李从厚即后唐皇帝之位,是为闵帝。 [46]秦王从荣既死,朱洪实 ![]() [46]秦王李从荣死后,朱洪实之 ![]() [47]丙辰,以天雄左都押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朱弘昭以诛秦王立帝为己功, ![]() ![]() [47]丙辰(十四⽇),任用天雄左都押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朱弘昭以为诛杀秦王立闵帝是自己的功劳,想要独专朝政;而宋令询陪侍闵帝左右最久,素来被闵帝所亲信,朱弘昭不想让旧人在皇帝⾝边,所以把他调出去。闵帝不愉快,但也无可奈何。 [48]孟知祥闻明宗殂,谓僚佐曰:“宋王幼弱,为政者皆胥史小人,其 ![]() [48]孟知祥听说明宗病逝,对他的僚属亲信说:“宋王年轻而软弱,当政的都是掌理案牍的小人,可以坐着等待那里发生 ![]() 辛未,帝始御中兴殿。帝自终易月之制,即召学士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致治之志;然不知其要,宽柔少断。李愚私谓同列曰:“吾君延访,鲜及吾辈,位⾼责重,事亦堪忧。”众惕息不敢应。 辛未(二十八⽇),闵帝开始驾临中兴殿处理朝政。闵帝自从结束守丧礼制之⽇,就召学士为他读讲《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怀有谋求天下大治的志愿;然而不懂求治的要领所在,宽容软弱,缺乏决断。宰相李愚私下对与他同列执政的员官说:“主上的召请和咨询,很少临到我们这些人,我们处⾼位,责任重大,事情真不好办。”大家屏住气息不敢回答。 [49]顺化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明州钱元骄纵不法,每请事于王府不获,辄上书悖慢。尝怒一吏,置铁 ![]() [49]顺化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明州钱元,骄横放纵,不守法度,每当有事请求于王府而得不到満⾜时,就上书侮慢顶抗而发 ![]() ![]() ![]() [50]闽主改福州为长乐府。 [50]闽主王把福州改为长乐府。 亲从都指挥使王仁达有擒王延禀之功, ![]() >闽国亲从都指挥使王仁达有擒获叛将王延禀之功, ![]() ![]() [51]初,马希声、杀范同⽇生,希声⺟曰袁德妃,希范⺟曰陈氏。希范怨希声先立不让,及嗣位,不礼于袁德妃。希声⺟弟希旺为亲从都指挥使,希范多谴责之;袁德妃请纳希旺官为道士,不许,解其军职,使居竹屋草门,不得预兄弟燕集。德妃卒,希旺忧愤而卒。 [51]以前,楚王马殷的众多儿子中,马希声、马希范是同一天出生的,马希声的⺟亲是袁德妃,马希范的⺟亲为陈氏。马希范怨恨马希声先立为王而不辞让,等到马希范接替马希声继承王位后,对袁德妃很不礼貌。马希声的同⺟弟马希旺任亲从都指挥使,马希范常常谴责他;袁德妃请求免去马希旺的官职,让他去做道士,马希范不答应,解除了马希旺的军职,让他居住在竹屋草门之中,不得参与兄弟间的饮宴聚会。袁德妃死后,马希旺也忧愤而死。 潞王上清泰元年(甲午、934) 后唐潞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934年) [1]舂,正月,戊寅,闵帝大赦,改元应顺。 [1]舂季,正月,戊寅(初七),闵帝实行大赦,更改年号为应顺。 壬午,加河 ![]() 壬午(十一⽇),加封河 ![]() [2]朱弘昭、冯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甲申,出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以捧圣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代之;出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以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之。彦威,崞人;遇,真定人也。 [2]朱弘昭、冯嫉妒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正节度使张从宾,甲申(十三⽇),调出安彦威为护国节度使,任用捧圣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代替他;调出张从宾为彰义节度使,任用严卫步军都指挥使皇甫遇代替他。安彦威是崞县人;皇甫遇是真定人。 [3]戊子,枢密使·同平章事朱弘昭、同中书门下二品冯、河东节度使兼侍中石敬瑭并兼中书令。以超迁太过,坚辞不受;己丑,改兼侍中。 [3]戊子(十七⽇),枢密使、同平章事朱弘昭,同中书门下二品冯,河东节度使兼侍中石敬瑭,都兼任中书令。冯因为越级升迁太多,坚辞不受;己丑(十八⽇),改兼侍中。 [4]壬辰,以荆南节度使⾼从诲为南平王,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4]壬辰(二十一⽇),封荆南节度使⾼从诲为南平王,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5]甲午,以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元为吴越王。 [5]甲午(二十三⽇),封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钱元为吴越王。 [6]吴徐知诰别治私第于金陵,乙未,迁居私第,虚符舍以待吴主。 [6]吴国徐知诰别治私第在金陵,乙未(二十四⽇),他迁居到私第,腾出了府舍以等待吴主杨溥来住。 [7]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从珂,与石敬瑭少从明帝征伐,有功名,得众心;朱弘昭、冯位望素出二人下远甚,一旦执朝政,皆忌之。明宗有疾,潞王屡遣其夫人⼊省侍;及明宗殂,潞王辞疾不来,使臣至凤翔者或自言伺得潞王 ![]() ![]() ![]() ![]() ![]() [7]后唐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李从珂,年轻时与石敬瑭跟从明宗征伐,立过功,有声望,又得人心;朱弘昭、冯的地位和声望,历来距李从珂、石敬瑭二人很远,朱、冯一旦执掌朝政,都憎恶这两个人。明宗有病时,潞王经常让他的夫人⼊宮省候侍奉;等到明宗病逝后,潞王却托词有病不来,朝廷使臣到过凤翔的人中有人自称伺探得潞王 ![]() ![]() ![]() ![]() [8]吴蒋延徽败闽兵于浦城,遂围建州,闽主遣上军使张彦柔、骠骑大将军王延宗将兵万人救建州。延宗军及中途,士卒不进,曰:“不得薛文杰,不能讨贼。”延宗驰使以闻,国人震恐。太后及福王继鹏泣谓曰:“文杰盗弄国权,枉害无辜,下上怨怒久矣。今吴兵深⼊,士卒不进,社稷一旦倾覆,留文杰何益!”文杰亦在侧,互陈利害。曰:“吾无如卿何,卿自为谋。”文杰出,继鹏伺之于启圣门外,以笏击之仆地,槛车送军前,市人争持瓦砾击之。文杰善术数,自云过三⽇则无患。部送者闻之,倍道兼行,二⽇而至,士卒见之踊跃,脔食之;闽主亟遣赦之,不及。初,文杰以为古制槛车疏阔,更为之,形如木匮,攒以铁,內向,动辄触之。车成,文杰首自⼊焉。并诛盛韬。 [8]吴将蒋延徽在浦城打败闽兵,接着包围建州,闽主王派遣上军使张彦柔、骠骑大将军王延宗统兵万人救援建州。王延宗的军队行至中途,士兵不肯前进,扬言:“不得到薛文杰,不能去讨贼。”王延宗急忙派使者上报闽主王,闽国百姓震惊和恐惧。太后和福王王继鹏涕泣着对闽主王说:“薛文杰盗弄家国权柄,任意残害无辜吏民,上上下下对他怨恨愤怒已经很久了。现在,吴兵深⼊我国国境,抗敌士兵不肯前进,社稷江山一旦倾覆,留着薛文杰有什么好处!”当时,薛文杰也在场,互相诉说利害。王说:“我不想把你怎么样,你自己考虑怎么办吧。”薛文杰出来,王继鹏暗伺在启圣门外,用朝笏把他击倒在地,用槛车押送军前,市街上的人们争着用瓦砾投掷他。薛文杰善于巫术,自称超过三天就没有祸患了。押送他的人听到这个话,加倍赶路,两天就到达军前,士兵见了他,踊跃愤怒,割他的⾁,嚼他的骨;闽主急忙派人赦免他,但已经来不及。起初,薛文杰认为按古制制造的槛车太宽松,便重新制作,形如木柜,四面攒 ![]() ![]() 蒋延徽攻建州垂克,徐知诰以延徽吴太祖之婿,与临川王素善,恐其克建州奉以图兴复,遣使召之。延徽亦闻闽兵及吴越兵将至,引兵归;闽人追击,败之,士卒死亡甚众,归罪于都虞候张重进,斩之。知诰贬延徽为右威卫将军,遣使求好于闽。 蒋延徽攻建州即将攻克,徐知诰因为蒋延徽是吴太祖杨行密的女婿,与临川王杨素来友好,害怕他攻克了建州会拥戴杨以图恢复吴国的王权,便派人把他召回。蒋延徽也闻报闽国和吴越国的援兵将要到来,于是,引兵归还;闽兵趁势追击,打败吴兵,士兵死亡了很多,却把责任归罪给都虞候张重进,并把他杀了。徐知诰把蒋延徽贬降为右威卫将军,遣派使者到闽国以求和好。 [9]闰月,以左谏议大夫唐、膳部郞中·知制诰陈义皆为给事中,充枢密直学士。以文学从帝,历三镇在幕府。及即位,将佐之有才者,朱、冯皆斥逐之。 ![]() ![]() [9]闰正月,后唐闵帝把左谏议大夫唐和膳部郞中、知制诰陈义同时任命为给事中,充当枢密直学士。唐因擅长文学侍从闵帝,经历宣武、河东、天雄三度迁镇都在幕府中。及至即位称帝,原来将佐中有才⼲的,朱弘昭、冯都把他们排斥放逐出去了。唐 ![]() ![]() [10]丙午,尊皇后为皇太后。 [10]丙午(初五),尊明宗曹皇后为皇太后。 [11]安远节度使符彦超奴王希全、任贺儿见朝廷多事,谋杀彦超,据安州附于吴,夜,叩门称有急递,彦超出至听事,二奴杀之,因以彦超之命召诸将,有不从己者辄杀之。己酉旦,副使李端帅州兵讨诛之,并其 ![]() [11]安远节度使府彦超的奴仆王希全、任贺儿看到朝廷多事,很不定安, ![]() ![]() [12]甲寅,以王淑妃为太妃。 [12]甲寅(十三⽇),封王淑妃为太妃。 [13]蜀将吏劝蜀王知祥称帝;己巳,知祥即皇帝位于成都。 [13]蜀国将吏向蜀王孟知祥劝进称帝;己巳(二十八⽇),孟知祥在成都即皇帝位。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