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7885 |
上一章 一纪汉后 下一章 ( → ) | |
起強圉协洽正月,尽四月,不満一年。 ⾼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 ◎ 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舂,正月,丁亥朔,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 ![]() ![]() ![]() 晋主与太后已下 ![]() 契丹主⼊门,民皆惊呼而走。契丹主登城楼,遣通事谕之曰:“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我无心南来,汉兵引我至此耳。”至明德门,下马拜而后⼊宮。以其枢密副使刘密权开封尹事。⽇暮,契丹主复出,屯于⾚冈。 戊子,执郑州防御使杨承勋至大梁,责以杀⽗叛契丹,命左右脔食之。未几,以其弟右羽林将军承信为平卢节度使,悉以其⽗旧兵授之。 ⾼勋诉张彦泽杀其家人于契丹主,契丹主亦怒彦泽剽掠京城,并傅住兒锁之。以彦泽之罪宣示百官,问:“应死否?”皆言:“应死。”百姓亦投牒争疏彦泽罪。己丑,斩彦泽、住兒于北市,仍命⾼勋监刑。彦泽前所杀士大夫子孙,皆绖杖号哭,随而诟詈,以杖扑之。勋命断腕出锁,剖其心以祭死者。市人争破其脑取髓,脔其⾁而食之。 契丹送景延广归其国,庚寅,宿陈桥,夜,伺守者稍怠,扼吭而死。 辛卯,契丹以晋主为负义侯,置于⻩龙府。⻩龙府,即慕容氏和龙城也。契丹主使谓李太后曰:“闻重贵不用⺟命以至于此,可求自便,勿与俱行。”太后曰:“重贵事妾甚谨。所失者,违先君之志,绝两国之 ![]() ![]() ![]() ![]() 是⽇,契丹主自⾚冈引兵⼊宮,都城诸门及宮 ![]() 契丹主分遣使者,以诏书赐晋之籓镇。晋之籓镇争上表称臣,被召者无不奔驰而至。惟彰义节度使史匡威据泾州不受命。匡威,建瑭之子也。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契丹使者,以秦、成、阶三州降蜀。 初,杜重威既以晋军降契丹,契丹主悉收其铠仗数百万贮恒州,驱马数万归其国,遣重威将其众从己而南。及河,契丹主以晋兵之众,恐其为变, ![]() 契丹主犹 ![]() ![]() ![]() ![]() ![]() 契丹主杀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宦者秦继旻,以其为唐潞王杀东丹王故也。以其家族赀财赐东丹王之子永康王兀 ![]() ![]() 癸卯,晋主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及弟睿、子延煦、延宝俱北迁,后宮左右从者百馀人。契丹遣三百骑援送之,又遣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与之俱。晋主在涂,供馈不继,或时与太后俱绝食,旧臣无敢进谒者。独磁州刺史李⾕ ![]() 癸丑,蜀主以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勋为秦州宣 ![]() 契丹主以前燕京留守刘晞为西京留守,永康王兀 ![]() ![]() 晋昌节度使赵在礼⼊朝,其裨将留长安者作 ![]() 晋主之绝契丹也,匡国节度使刘继勋为宣徽北院使,颇预其谋。契丹主⼊汴,继勋⼊朝,契丹主责之。时冯道在殿上,继勋急指道曰:“冯道为首相,与景延广实为此谋。臣位卑,何敢发言!”契丹主曰:“此叟非多事者,勿妄引之!”命锁继勋,将送⻩龙府。赵在礼至洛 ![]() ![]() ![]() ![]() ![]() 契丹主广受四方贡献,大纵酒作乐,每谓晋臣曰:“国中事,我皆知之;吾国事,汝曹弗知也。” 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廪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以壑沟,自东、西南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财畜殆尽。 契丹主谓判三司刘旬曰:“契丹兵三十万,既平晋国,应有优赐,速宜营办。”时府库空竭,旬不知所出,请括借都城士民钱帛,自将相以下皆不免。又分遣使者数十人诣诸州括借,皆迫以严诛,人不聊生。其实无所颁给,皆蓄之內库, ![]() 初,晋主与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相猜忌,虽以为北面行营都统,徒尊以虚名,而诸军进止,实不得预闻。知远因之广募士卒。 ![]() 晋主与契丹结怨,知远知其必危,而未尝论谏。契丹屡深⼊,知远初无邀遮、⼊援之志。及闻契丹⼊汴,知远分兵守四境以防侵轶。遣客将安 ![]() ![]() ![]() 昭义节度使张从恩,以地迫怀、洛, ![]() ![]() 荆南节度使⾼从诲遣使⼊贡于契丹,契丹遣使以马赐之。从诲亦遣使诣河东劝进。唐主立齐王景遂为皇太弟。徙燕王景达为齐王,领诸道兵马元帅。徙南昌王弘冀为燕王,为之副。景遂尝与宮僚燕集,赞善大夫元城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怀,弗之顾,易怒曰:“殿下重宝而轻士。”取杯抵地碎之,众皆失⾊。景遂敛容谢之,待易益厚。景达 ![]() ![]() ![]() ![]() ![]() 唐主遣使贺契丹灭晋,且请诣长安修复唐室诸陵。契丹不许,而遣使报之。 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皆避契丹,帅众奔唐。淮北贼帅多请命于唐。 唐虞部员外郞史馆修撰韩熙载上疏,以为:“陛下恢复祖业,今也其时。若虏主北归,中原有主,则未易图也。”时方连兵福州,未暇北顾。人唐皆以为恨,唐主亦悔之。 契丹主召晋百官悉集于庭,问曰:“吾国广大,方数万里,有君长二十七人。今国中之俗异于吾国,吾 ![]() ![]() 赵延寿以契丹主负约,心怏怏,令李崧言于契丹主曰:“汉天子所不敢望,乞为皇太子。”崧不得已为言之。契丹主曰:“我于燕王,虽割吾⾁,有用于燕王,吾无所 ![]() 壬戌,蜀李继勋与兴州刺史刘景攻固镇,拔之。乙丑,何重建请出蜀兵与阶成兵共扼散关以取凤州,丙寅,蜀主发山南兵三千七百赴之。 刘知远闻何重建降蜀,叹曰:“戎狄凭陵,中原无主,令籓镇外附,吾为方伯,良可愧也!”于是将佐劝知远称尊号,以号令四方,观诸侯去就。知远不许。闻晋主北还,声言 ![]() ![]() ![]() 己巳,行军司马潞城张彦威等三上笺劝进,知远疑未决。郭威与都押牙冠氏杨邠⼊说知远曰:“今远近之心,不谋而同,此天意也。王不乘此际取之,谦让不居,恐人心且移,移则反受其咎矣。”知远从之。 契丹以其将刘愿为保义节度副使,陕人苦其暴 ![]() ![]() 辛未,刘知远即皇帝位。自言未忍改晋国,又恶开运之名,乃更称天福十二年。壬申,诏:“诸道为契丹括钱率帛者,皆罢之。其晋臣被迫胁为使者勿问,令诣行在。自馀契丹,所在诛之。” 何重建遣宮苑使崔延琛将兵攻凤州,不克,退保固镇。 甲戌,帝自将东 ![]() ![]() 晋主既出寨,契丹无复供给,从官、宮女,皆自采木实、草叶而食之。至锦州,契丹令晋主及后妃拜契丹主阿保机墓。晋主不胜屈辱,泣曰:“薛超误我!”冯后 ![]() ![]() 契丹主闻帝即位,以通事耿崇美为昭义节度使,⾼唐英为彰德节度使,崔廷勋为河 ![]() 初,晋置乡兵,号天威军。教习岁馀,村民不闲军旅,竟不可用。悉罢之,但令七户输钱十千,其铠仗悉输官。而无赖弟子,不复肯复农业,山林之盗,自是而繁。及契丹⼊汴,纵胡骑打草⾕。又多以其弟子及亲信左右为节度使、刺史,不通政事,华人之狡狯者多往依其麾下,教之妄作威福,掊敛货财,民不堪命。于是所在相聚为盗,多者数万人,少者不减千百,攻陷州县,杀掠吏民。滏 ![]() ![]() 戊寅,帝还至晋 ![]() ![]() 吴越內都监程昭悦,多聚宾客,畜兵器,与术士游。吴越王弘佐 ![]() 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攻代州,拔之,斩王晖。 建雄留后刘在明朝于契丹,以节度副使骆从朗知州事。帝遣使者张晏洪等如晋州,谕以己即帝位,从朗皆囚之。大将药可俦杀从朗,推晏洪权留后,庚辰,遣使以闻。 契丹主遣右谏议大夫赵熙使晋州,括率钱帛,征督甚急。从朗既死,民相帅共杀熙。契丹主赐赵晖诏,即以为保义留后。晖斩契丹使者,焚其诏,遣支使河间赵矩奉表诣晋 ![]() 辛巳,以晖为保义节度使,侯章为镇国节度使、保义军马步都指挥使,王晏为绛州防御使、保义军马步副指挥使。 ⾼防与王守恩谋,遣指挥使李万超⽩昼帅众大噪⼊府,斩赵行迁,推守恩权知昭义留后。守恩杀契丹使者,举镇来降。 镇宁节度使耶律郞五, ![]() ![]() 蜀主加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同平章事。 延州录事参军⾼允权,万金之子也。彰武节度使周密,暗而贪,将士作 ![]() 丹州都指挥使⾼彦珣杀契丹所署刺史,自领州事。 契丹述律太后遣使以其国中酒馔脯果赐契丹主,贺平晋国。契丹主与群臣宴于永福殿,每举酒,立而饮之,曰:“太后所赐,不敢坐饮。” 唐王淑妃与郇公从益居洛 ![]() ![]() ![]() 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谓左右曰:“我不知国中之人难制如此!”亟遣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归镇,仍以契丹兵送之。彦卿至埇桥,贼帅李仁恕帅众数万急攻徐州。彦卿与数十骑至城下,扬鞭 ![]() 三月,丙戌朔,契丹主服赭袍,坐崇元殿,百官行⼊阁礼。 戊子,帝遣使以诏书安集农民保聚山⾕避契丹之患者。 辛卯,⾼允权奉表来降。帝谕允权听周密诣行在,密遂弃东城来奔。 壬辰,⾼彦询以丹州来降。 蜀翰林承旨李昊谓枢密使王处回曰:“敌复据固镇,则兴州道绝,不复能救秦州矣。请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将兵急攻凤州。”癸巳,蜀主命汉韶诣凤州行营。 契丹主复召晋百官,谕之曰:“天时向暑,吾难久留, ![]() ![]() ![]() ![]() 吴越复发⽔军,遣其将余安将之,自海道救福州。己亥,至⽩虾浦。海岸泥淖,须布竹箦乃可行,唐之诸军在城南者,聚而 ![]() 或言浙兵 ![]() ![]() 留从效引兵还泉州,谓唐戍将曰:“泉州与福州世为仇敌,南接岭海瘴疠之乡,地险土瘠。比年军旅屡兴,农桑废业,冬征夏敛,仅能自赡,岂劳大军久戍于此!”置酒饯之,戍将不得已引兵归。唐主不能制,加从效检校太傅。 壬寅,契丹主发大梁,晋文武诸司从者数千人,诸军吏卒又数千人,宮女、宦官数百人,尽载府库之实以行,所留乐器仪仗而已。夕宿⾚冈,契丹主见村落皆空,命有司发榜数百通,所在招抚百姓,然竟不 ![]() ![]() 蜀孙汉韶将兵二万攻凤州,军于固镇,分兵扼散关以绝援路。 张筠、余安皆还钱唐,吴越王弘佐遣东南安抚使鲍修让将兵戍福州,以东府安抚使钱弘倧为丞相。 庚戌,以皇弟京北马步都指挥使崇行太原尹,知府事。 辛亥,契丹主将攻相州,梁晖请降,契丹主赦之,许以为防御使。晖疑其诈,复乘城拒守。夏,四月,己未,未明,契丹主命蕃、汉诸军急攻相州,食时克之,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女而北,胡人掷婴孩于空中,举刃接之以为乐。留⾼唐英守相州。唐英阅城中,遗民男女得七百馀人。其后节度使王继弘敛城中髑髅瘗之,凡得十馀万。或告磁州刺史李⾕谋举州应汉,契丹主执而诘之,⾕不服,契丹主引手于车中,若取所获文书者。⾕知其诈,因请曰:“必有其验,乞显示之。”凡六诘,⾕辞气不屈,乃释之。 帝以从弟京北马军都指挥使信领义成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领忠武节度使,充步军都指挥使,右都押牙杨邠权枢密使,蕃汉兵马都孔目官郭威权副枢密使,两使都孔目官南乐王章权三司使。 癸亥,立魏国夫人李氏为皇后。 契丹主见所过城邑丘墟,谓蕃、汉群臣曰:“致国中如此,皆燕王之罪也。”顾张砺曰:“尔亦有力焉。” 甲子,帝以河东节度判官长安苏逢吉、观察判官苏禹珪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禹珪,密州人也。 振武节度使、府州团练使折从远⼊朝,更名从阮,置永安军于府州,以从阮为节度使。又以河东左都押牙刘铢为河 ![]() 契丹昭义节度使耿崇美屯泽州,将攻潞州。乙丑,诏史弘肇将步骑万人救之。 丙寅,以王守恩为昭义节度使,⾼允权为彰武节度使,又以岢岚军使郑廉为忻州刺史,领彰国节度使兼忻、代二州义军都部署。丁卯,以缘河巡检使阎万进为岚州刺史,领振武节度使兼岚、宪二州义军都制置使。帝闻契丹北归, ![]() 契丹主以船数十艘载晋铠仗,将自汴溯河归其国,命宁国都虞候榆次武行德将士卒千馀人部送之。至河 ![]() ![]() ![]() ![]() ![]() ![]() ![]() 契丹遣武定节度使方太诣洛 ![]() ![]() ![]() ![]() ![]() ![]() ![]() ![]() ![]() ![]() 萧翰遣⾼谟翰援送刘晞自许还洛 ![]() 戊辰,武行友至晋 ![]() 庚午,史弘肇奏遣先锋将马诲击契丹,斩首千馀级。时耿崇美,崔廷勋至泽州,闻弘肇兵已⼊潞州,不敢进,引众而南。弘肇遣诲追击,破之,崇美、廷勋与奚王拽剌退保怀州。 辛未,以武行德为河 ![]() 契丹主闻河 ![]() ![]() 唐主以矫诏败军,皆陈觉、冯延鲁之罪,壬申,诏赦诸将,议斩二人以谢中外。御史中丞江文蔚对仗弹冯延己、魏岑曰:“陛下践阼以来,所信任者,延己、延鲁、岑、觉四人而已,皆 ![]() ![]()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冯延己罢为太弟少保,贬魏岑为太子洗马。 韩熙载屡言宋齐丘 ![]() ![]() 乙亥,凤州防御使石奉頵举州降蜀。奉頵,晋之宗属也。 契丹主至临城,得疾,及栾城,病甚,苦热,聚冰于 ![]() 赵延寿恨契丹主负约,谓人曰:“我不复⼊龙沙矣。”即⽇,先引兵⼊恒州,契丹永康王兀 ![]() ![]() 时契丹诸将已密议奉兀 ![]() ![]() ![]() ![]() ![]() 契丹主丧至国,述律太后不哭,曰:“待诸部宁壹如故,则葬汝矣。” 帝之自寿 ![]() 冀州人杀契丹刺史何行通,推牢城指挥使张廷翰知州事。廷翰,冀州人,符习之甥也。 或说赵延寿曰:“契丹诸大人数⽇聚谋,此必有变。今汉兵不减万人,不若先事图之。”延寿犹豫不决。壬午,延寿下令,以来月朔⽇于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其仪:宰相、枢密使拜于阶上,节度使以下拜于阶下。李崧以虏意不同,事理难测,固请赵延寿未行此礼,乃止。 段译 ⾼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后汉纪一后汉⾼祖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 [1]舂,正月,丁亥朔,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 ![]() ![]() ![]() [1]舂季,正月,丁亥朔(初一),后晋的文武百官在大梁城北远远地向后晋出帝辞别,然后改换⽩⾐纱帽, ![]() ![]() ![]() 晋主与太后已下 ![]() 后晋出帝和太后以下在封丘门外 ![]() 契丹主⼊门,民皆惊呼而走。契丹主登成楼,遣通事谕之曰:“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我无心南来,汉兵引我至此耳。”至明德门,下 马拜而后⼊宮。以其枢密副使刘密权开封尹事。⽇暮,契丹主复出,屯于⾚冈。 契丹主进⼊大梁城门时,百姓们都惊呼地跑掉了。契丹主登上城楼,命翻译告诉百姓们:“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要让你们休养生息。我无心南来,是汉兵引我来到这儿的。”来到明德门,契丹主下马叩拜,然后⼊宮。命令他的枢密副使刘密为代理开封尹。⽇落时分,契丹主退出都城,屯兵于⾚冈。 [2]戊子,执郑州防御使杨承勋至大梁,责以杀⽗叛契丹,命左右脔食之。未几,以其弟右羽林将军承信为平卢节度使,悉以其⽗旧兵授之。 [2]戊子(初二),抓获郑州防御使杨承勋,将他押解到大梁城,斥责他杀⽗、背叛契丹,命令左右的人把他剁为碎⾁吃掉。不久,委任他的弟弟右羽林将军杨承信为平卢节度使,并把他⽗亲的旧部全都 ![]() [3]⾼勋诉张彦泽杀其家人于契丹主,契丹主亦怒彦泽剽掠京城,并傅住儿锁之。以彦泽之罪宣示百官,问:“应死否?”皆言“应死”百姓亦投牒争疏彦泽罪。己丑,斩彦泽、住儿于北市,仍命⾼勋监刑。彦泽前所杀士大夫子孙,皆杖号哭,随而诟詈,以杖扑之。勋命断腕出锁,剖其心以祭死者。市人争破其脑取髓,脔其⾁而食之。 [3]⾼勋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控诉张彦泽杀他的家属。契丹主也愤恨张彦泽剽掠京城,将张彦泽和监军傅住儿一起抓了起来。契丹主把张彦泽的罪行向百官宣布,并问:“张彦泽应不应该处死?”百官都说:“应该处死。”全城百姓也争先恐后递上状牒上书张彦泽的罪行。己丑(初三),命将张彦泽、傅住儿押往北市斩首,并命⾼勋监斩。张彦泽原来所杀的士大夫的子孙,这时都携带丧杖,随后怒骂,用丧杖痛打张彦泽的尸首。⾼勋命令砍断手腕从铐锁中取出尸体,剖腹取心来祭奠被他杀害的人。市民们争着砸碎他的头,取出他的脑髓,剁碎他的⾁并分吃掉。 [4]契丹送景延广归其国,庚寅,宿陈桥,夜,伺守者稍怠,扼吭而死。 [4]契丹押解景延广返归契丹,庚寅(初四)那天,夜宿于陈桥镇,趁看押人懈怠的时候,他掐脖子杀自了。 [5]辛卯,契丹以晋主为负义侯,置于⻩龙府。⻩龙府,即慕容氏和龙城也。契丹主使谓李太后曰:“闻重贵不用⺟命以至于此,可求自便,勿与俱行。”太后曰:“重贵事妾甚谨。所失者,违先君之志,绝两国之 ![]() ![]() [5]辛卯(初五),契丹封后晋出帝为负义侯,安置在⻩龙府。⻩龙府就是原慕容氏的和龙城。契丹主派人对李太后说:“听说重贵是不听⺟命才落到今天的下场;您可以自行方便,不要和他一起同行。”太后说:“重贵侍奉我很恭谨。他的失误是,违背了先君的意志,断绝了两国的 ![]() ![]() ![]() 癸巳,契丹迁晋主及其家人于封禅寺,遣大同节度使兼侍中河內崔廷勋以兵守之。契丹主数遣使存问,晋主每闻使至,举家忧恐。时雨雪连旬,外无供亿,上下冻馁。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独无一人相念 ![]() ![]() 癸巳(初七),契丹把后晋出帝和他全家人迁到封禅寺,派大同节度使兼侍中河內人崔廷勋领兵看守。契丹主多次派使者前去探望问候;后晋出帝每听说使者到,全家都惊恐担忧。当时雨夹雪下了十几天,寺外断绝了供给,全家老小又冷又饿。李太后派人对寺內的和尚说:“我曾在这里供给数万和尚的斋饭,现在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记着我吗?”和尚以“契丹用心难料,不敢献上食品”为推辞。后晋出帝只好偷偷地哀求看守,才得到一点食物。 是⽇,契丹主自⾚冈引兵⼊宮,都城诸门及宮 ![]() 当天,契丹主率兵从⾚冈进⼊宮中。都城各门和宮 ![]() 赵延寿、张砺共荐李崧之才;会威胜节度使冯道自邓州⼊朝,契丹主素闻二人名,皆礼重之。未几,以崧为太子太师,充枢密使;道守太傅,于枢密院祗候,以备顾问。 赵延寿、张砺一起荐举李崧的才华;正赶上威胜节度使冯道从邓州⼊朝,契丹主对二人的名声早有耳闻,都给予礼遇以示重视。不久,就命李崧为太子太师,充任枢密使;命冯道为太傅,在枢密院供职,担任顾问。 契丹主分遣使者,以诏书赐晋之藩镇;晋之藩镇争上表称臣,被召者无不奔驰而至。惟彰义节度使史匡威据泾州不受命。匡威,建瑭之子也。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契丹使者,以秦、阶、成三州降蜀。 契丹主又分别出派使者,将诏书赐给后晋的各个藩镇;各藩镇都争着上表章称臣,凡被召的没有不快马到达的。只有彰义节度使史匡威据守泾州不接受命令。史匡威是史建瑭的儿子。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把来传诏书的契丹使者杀掉,率领秦、阶、成三州投降后蜀。 初,杜重威既以晋军降契丹,契丹主悉收其铠仗数百万贮恒州,驱马数万归其国,遣重威将其众己而南。及河,契丹主以晋兵之众,恐其为变, ![]() 当初,杜威恢复旧名杜重威领着后晋军投降契丹后,契丹主收缴了全部兵器铠甲,有数百万件之多,贮存于恒州;派人将军马数万匹北归其国中;派杜重威率领其部卒跟随自己南下。到了⻩河岸边,契丹主看到投降的后晋兵卒太多,怕制造事变,想用自己的骑兵把他们统统赶进⻩河。有人劝谏道:“晋兵在各地的还很多,他们听到投降的都死了,一定都会抗拒到底的;不如先安抚他们,慢慢地再想万全之策。”契丹主就派杜重威带领他的降兵屯驻陈桥。正赶上下雪多⽇,官没给粮饷,士兵们又冷又饿,都怨恨杜重威,相聚而哭泣;杜重威每出帐外,道旁的士兵都骂他。 契丹主犹 ![]() ![]() ![]() ![]() ![]() 契丹主还是想诛杀后晋降卒。赵延寿对他说:“皇帝亲自率兵冒着飞矢流石夺取了晋国江山,是想自己占有呢,还是想替他人夺取呢?”契丹主脸⾊突变道:“朕统率国全南征,五年不解⾐甲,才刚刚得到,岂能是为他人!”赵延寿说:“晋南面有唐,西面有蜀,常常互为仇敌,皇帝也知道吧?”契丹主答:“知道。”赵延寿又说:“晋国东起沂州、密州,西至秦州、凤州,绵延广袤数千里,边境与吴、蜀相接,常要派兵镇守。南方暑热 ![]() ![]() ![]() ![]() ![]() [6]契丹主杀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宦者秦继,以其为唐潞王杀东丹王故也。以其家族赀财赐东丹王之子永康王兀 ![]() ![]() [6]契丹主杀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和宦者秦继,因为他们曾为后唐潞王杀东丹王的缘故。并把他们家族的资财赏赐给东丹王的儿子永康王兀 ![]() ![]() [7]癸卯,晋主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及弟睿、子延煦、延宝俱北迁,后宮左右从者百余人。契丹遣三百骑援送之;又遣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与之俱。 [7]癸卯(十七⽇),后晋出帝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与弟石重睿、儿子石延煦、石延宝全部向北迁移,后宮左右随从有一百多人。契丹派三百名骑兵护送、防范,又命原后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与他们同行。 晋主在途,供馈不继,或时与太后俱绝食,旧臣无敢进谒者。独磁州刺史李 ![]() 后晋出帝在路上,食物供给接不上,有时和太后一同断食,而那些旧⽇的臣下竟没人敢前来 ![]() ![]() 晋主至中度桥,见杜重威寨,叹曰:“天乎!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恸哭而去。 后晋出帝到达中度桥,望见杜重威的兵寨, ![]() [8]癸丑,蜀主以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勋为秦州宣 ![]() [8]癸丑(二十七⽇),后蜀主孟昶派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勋为秦州宣 ![]() [9]契丹主以前燕京留守刘为西京留守,永康王兀 ![]() ![]() [9]契丹主任命前燕京留守刘为西京留守;任命永康王兀 ![]() ![]() [10]晋昌节度使赵在礼⼊朝,其裨将留长安者作 ![]() [10]晋昌节度使赵在礼⼊朝到大梁,他留在长安的副将作 ![]() ![]() [11]晋主之绝契丹也,匡国节度使刘继勋为宣徽北院使,颇豫其谋;契丹主⼊汴,继勋⼊朝,契丹主责之。时冯道在殿上,继勋急指道曰:“冯道为首相,与景延广实为此谋。臣位卑,何敢发言!”契丹主曰:“此叟非多事者,勿妄引之!”命锁继勋,将送⻩龙府。 [11]后晋出帝断绝和契丹的往来,匡国节度使刘继勋当时为宣徽北院使,多参预此事的谋划;契丹主进⼊大梁,刘继勋又来朝见,契丹主责怪他。当时冯道正在殿上,刘继勋急忙指着他说:“冯道是首相,和景延广实际策划的此事。臣的官职卑微,哪里敢说话!”契丹主说:“这老头儿不是多事的人,你不要胡 ![]() 赵在礼至洛 ![]() ![]() ![]() ![]() 赵在礼到洛 ![]() ![]() ![]() ![]() 刘在契丹尝为枢密使、同平章事,至洛 ![]() 刘在契丹曾为枢密使、同平章事等职,到了洛 ![]() ![]() 契丹主广受四方贡献,大纵酒作乐,每谓晋臣曰:“国中事,我皆知之,吾国事,汝曹不知也。” 契丹主广泛接受四面八方送上来的进贡礼品,大肆饮酒作乐,常常对原后晋的臣子说:“你们中原的事,我都知道;可我国的事,你们就不晓得了!” 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廪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壑沟,自东、西两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财畜殆尽。 赵延寿请求供给北军国队的粮饷,契丹主说:“我国没有这个法。”于是就四处放出胡骑兵,以放马为名,四处抢掠,称为“打草⾕”百姓中年轻力壮的死于契丹兵的刀口,年老体弱的填于壑沟,从大梁、洛 ![]() 契丹主谓判三司刘曰:“契丹兵三十万,既平晋国,应用优赐,速宜营办。”时府库空竭,不知所出,请括借都城士民钱帛,自将相以下皆不免。又分遣使者数十人诣诸州括借,皆迫以严诛,人不聊生。其实无所颁给,皆蓄之內库, ![]() 契丹主对判三司刘说:“契丹大军三十万,平掉了晋国,就应该发给丰厚的赏赐,要赶快准备 ![]() ![]() [12]初,晋主与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相猜忌,虽以为北面行营都统,徒尊以虚名,而诸军进止,实不得预闻。知远因之广募士卒; ![]() [12]当初,后晋出帝与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相互猜忌。虽然任命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但徒有虚名罢了,各军的行动,实际上他一点都不能⼲预。刘知远因此大量招募士兵; ![]() 晋主与契丹结怨,知远知其必危,而未尝论谏。契丹屡深⼊,知远初无邀遮、⼊援之志。及闻契丹⼊汴,知远分兵守四境以防侵轶。遣客将安 ![]() 后晋出帝和契丹结下怨隙,刘知远判断他必然凶多吉少,但从未加以劝谏。契丹屡次深⼊进犯,刘知远全然没有拦击、⼊援的打算。等到听说契丹已占据大梁,刘知远就分兵守护四方边境来防备侵袭。又派遣客将安 ![]() 知远又遣北都副留守太原⽩文珂⼊献奇缯名马,契丹主知知远观望不至,及文珂还,使谓知远曰:“汝不事南朝,又不事北朝,意 ![]() ![]() 刘知远又派遣北都副留守太原人⽩文珂献上珍奇的丝织品和名贵的马匹。契丹主知刘知远观望不到,等⽩文珂回太原时,契丹主让他告诉刘知远:“你既不奉事南朝,又不奉事北朝,你打算等什么呢?”蕃汉孔目官郭威对刘知远说:“胡虏对我们怨恨很深呵!王峻说契丹贪婪残暴失掉人心,一定不能长久占据中原。” 或劝知远举兵进取。知远曰:“用兵有缓有急,当随时制宜。今契丹新降晋兵十万,虎据京邑,未有他变,岂可轻动哉!且观其所利止于货财,货财既⾜,必将北去。况冰雪已消,势难久留,宜待其去,然后取之,可以万全。” 有人劝刘知远起兵进攻。刘知远说:“用兵有缓有急,应当因时采取合适的策略。现在契丹刚刚招降了晋国的十万兵马,像老虎一样雄踞着都城,形势没有其它的变化,怎能轻举妄动呢!况且观察他们所贪图的无非是钱财物品,钱财物品得⾜了,一定要向北回国的。况且现在冰雪已消,气候转暖,他们必然难以久留,应等他们退去,再去占领那里,才可确保万无一失。” 昭义节度使张从恩,以地迫怀、洛, ![]() ![]() 昭义节度使张从恩,因为地近怀、洛二州,想向契丹朝觐,派使者先去和刘知远商量。刘知远说:“我们以一隅之地,怎么敢与偌大的天下抗争!您可先行一步,我当随后就去。”张从恩信以为真。判官⾼防劝谏道:“您⾝为晋室的懿亲,切不可轻易地改变为臣的气节。”张从恩不听从。左骁卫大将军王守恩和张从恩是亲家,当时在上 ![]() [13]荆南节度使⾼从诲遣使⼊贡于契丹,契丹遣使以马赐之。从诲亦遣使诣河东劝进。 [13]荆南节度使⾼从诲派使者向契丹进贡,契丹派使者赐给他马匹。⾼从诲也派使者到河东,劝刘知远登皇帝位。 [14]唐主立齐王景遂为皇太弟。徙燕王景达为齐王,领诸道兵马元帅;徙南昌王弘冀为燕王,为之副。 [14]南唐主立齐王李景遂为皇太弟;又改封燕王李景达为齐王,领诸道兵马元帅;改封南昌王李弘冀为燕王,为副元帅。 景遂尝与宮僚燕集,赞善大夫元城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杯,弗之顾。易怒曰:“殿下重宝而轻士。”取⽟杯抵地碎之,从皆失⾊;景遂敛容谢之,待易益厚。 李景遂和宮中僚属聚会,赞善大夫元城人张易有所劝谏,而李景遂正和客人们传看赏玩⽟杯,不回头理他。张易愤怒地说:“殿下看重宝物而轻视士人!”抓过⽟杯来摔在地上砸碎了,众人都大惊失⾊。而李景遂收起笑容向张易道歉,从此对张易更加重视了。 景达 ![]() ![]() ![]() ![]() ![]() 李景达生 ![]() ![]() ![]() 唐主遣使贺契丹灭晋,且请诣长安修复诸陵;契丹不许,而遣使报之。 南唐主派使臣去祝贺契丹攻灭后晋,并请契丹允许他去长安修复陵墓。契丹不允许,并派使者回复此事。 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皆避契丹,帅众奔唐;准北贼帅多请命于唐。唐虞部员外郞韩熙载上疏,以为:“陛下恢复祖业,今也其时。若虏主北归,中原有主,则未易图也。”时方连兵福州,未暇北顾;人唐皆以为恨,唐主亦悔之。 后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都躲避契丹而率众投奔南唐;淮北一带的贼帅也多请求归附,听命于南唐。南唐虞部员外郞韩熙载上疏道:“陛下要恢复祖先大业,现在是时候了!如果胡虏之主北上回国,而中原有了新主,那就不容易对付了。”当时南唐正在福州集结军队,没有机会顾及北方。南人唐都以此为恨事,后唐主也很后悔痛失良机。 [15]契丹主召晋百官悉集于庭,问曰:“吾国广大,方数万里,有君长二十七人;今国中之俗异于吾国,吾 ![]() ![]() [15]契丹主召集后晋的全部文武百官在庭中,问他们:“我国土辽阔广大,方圆数万里,有君长二十七人;而中原的习俗和我国不一样,我想选一个人作中原的君长,怎么样?”百官都说:“天上没有两个太 ![]() 赵延寿以契丹主负约,心怏怏,令李崧言于契丹主曰:“汉天子所不敢望,乞为皇太子。”崧不得已为言之。契丹主曰:“我于燕王,虽割吾⾁,有用于燕王,吾无所 ![]() 赵延寿因为契丹主负约,心里愤闷不平,派李崧向契丹主说:“我不敢奢望为汉人天子,但请求作个皇太子。”李崧不得已,把这话转告给契丹主。契丹主说:“我对燕王,即使是割我⾝上的⾁只要于燕王有用,也在所不惜。但是我听说皇太子应当是天子的儿子才能当,哪能是燕王所能作的!”于是命令给燕王晋升官职。当时契丹以恒州作为中京,翰林承旨张砺奏拟燕王为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照旧。契丹主取笔涂去“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后,发布此令。 [16]壬戌,蜀李继勋与兴州刺史刘景攻固镇,拔之。何重建请出蜀兵与阶成兵共扼散关以取凤州,丙寅,蜀主发山南兵三千七百赴之。 [16]壬戌(初六),后蜀李继勋和兴州刺史刘景进攻并夺取了固镇。何重建请求后蜀派兵与阶、成二州兵马共同扼守散关,以便夺取凤州。丙寅(初十),后蜀主命发山南兵三千七百名赶赴散关。 [17]刘知远闻何重建降蜀,叹曰:“戎狄凭陵,中原无主,今藩镇外附,吾为方伯,良可愧也!” [17]刘知远听说何重建投降后蜀, ![]() ![]() 于是将佐劝知远称尊号,以号令四方,观诸侯去就。知远不许。闻晋主北迁,声言 ![]() ![]() ![]() 于是他手下的将佐劝刘知远称皇帝尊号,以便号令四方,看各处诸侯的去向。刘知远不同意。听说后晋出帝北上迁徙,刘知远放出风声要出兵井陉, ![]() ![]() 己巳,行军司马潞城张彦威等三上笺劝进,知远疑未决。郭威与都押牙冠氏杨⼊说知远曰:“今远近之心,不谋而同,此天意也。王不乘此际取之,谦让不居,恐人心且移,移则反受其咎矣。”知远从之。 己巳(十三⽇),行军司马潞城人张彦威等三次上书劝登皇帝位。刘知远迟疑不决。郭威和都押牙冠氏人杨⼊內劝说刘知远道:“现在远近的人心,不谋而合,这是天意呵!如果您不趁这个时候取天下,而谦让不就,只怕人心就要转移,而转移了您就要反受其害了。”刘知远听从了他们的劝进。 [18]契丹以其将刘愿为保义节度副使,陕人苦其暴 ![]() ![]() [18]契丹派他的将领刘愿为保义节度副使,陕城人苦于他的暴 ![]() ![]() [19]辛未,刘知远即皇帝位。自言未忍改晋,又恶开运之名,乃更称天福十二年。 [19]辛未(十五⽇),刘知远登皇帝位。自称不忍改后晋年号,但厌恶开运这个年号,于是改称天福十二年。 壬申,诏:“诸道为契丹括率钱帛者,皆罢之。其晋臣被迫胁为使者勿问,令诣行在。自余契丹,所在诛之。” 壬申(十六⽇),刘知远下诏书道:“各道员官为契丹搜刮钱财的,都罢免;原后晋臣子被胁迫出派作使者的,不予追究,命前来报到。至于其它契丹人,各处都要诛杀他们。” [20]何重建遣宮苑使崔延琛将兵攻凤州,不克,退保固镇。 [20]何重建派宮苑使崔延琛领兵攻打凤州,没能攻克,退守固镇。 [21]甲戌,帝自将东 ![]() ![]() [21]甲戌(十八⽇),后汉⾼祖刘知远亲自率兵东去 ![]() ![]() 晋主既出塞,契丹无复供给,从官、宮女,皆自采木实、草叶而食之。至锦州,契丹令晋主及后妃拜契丹主阿保机墓。晋主不胜屈辱,泣曰:“薛超误我!”冯后 ![]() ![]() 后晋出帝到塞外,契丹就不再提供饮食,跟随的员官、宮女都自己去采摘树上的野果和草叶充饥。到了锦州,契丹命后晋出帝和后妃叩拜契丹主阿保机的墓。后晋出帝受不了这种屈辱,哭泣道:“薛超害了我!”冯皇后悄悄命令随从去寻找毒药,打算和后晋出帝一起杀自,但没能实现。 [22]契丹主闻帝即位,以通事耿崇美为昭义节度使,⾼唐英为彰德节度使,崔廷勋为河 ![]() [22]契丹主听说刘知远已即皇帝位,就派通事耿崇美为昭义节度使,⾼唐英为彰德节度使,崔廷勋为河 ![]() 初,晋置乡兵,号天威军。教习岁余,村民不闲军旅,竟不可用;悉罢之,但令七户输钱十千,其铠仗悉输官。而无赖弟子,不复肯复农业,山林之盗,自是而繁。及契丹⼊汴,纵胡骑打草⾕;又多以其弟子及亲信左右为节度使、刺史,不通政事,华人之狡狯者多往依其麾下,教之妄作威福,掊敛货财,民不堪命。于是所在相聚为盗,多者数万人,少者不减千百,攻陷州县,杀掠吏民。滏 ![]() ![]() 当初,后晋设置乡兵,号称“天威军”,教习演练了一年多,村民们还是不 ![]() ![]() ![]() ![]() ![]() ![]() ![]() [23]戊寅(二十二⽇),后汉⾼祖回到晋 ![]() ![]() ![]() [24]吴越內都监程昭悦,多聚宾客,畜兵器,与术士游。吴越王弘佐 ![]() [24]吴越內都监程昭悦聚积了众多的门客,收贮兵器,并和方士 ![]() [25]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攻代州,拔之,斩王晖。 [25]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出兵并攻克代州,杀掉王晖。 [26]建雄留后刘在明朝于契丹,以节度副使骆从朗知州事。帝遣使者张晏洪等如晋州,谕以己即帝位,从朗皆囚之。大将药可俦杀从朗,推晏洪权留后,庚辰,遣使以闻。 [26]建雄留后刘在明朝见契丹,让节度副使骆从朗主持州中事务。后汉⾼祖派使者张晏洪等人前往晋州,宣布自己已登皇帝位,骆从朗把他派去的人全都囚 ![]() 契丹主遣右谏议大夫赵熙使晋州,括率钱帛,征督甚急。从朗既死,民相帅共杀熙。 契丹主派遣右谏议大夫赵熙出使晋州,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征收催 ![]() 契丹主赐赵晖诏,即以为保义留后。晖斩契丹使者,焚其诏,遣支使河间赵矩奉表诣晋 ![]() 契丹主赐给赵晖诏书,命他为保义留后。赵晖斩杀契丹使者,烧掉诏书,派支使河间人赵矩为使者奉持表章前往晋 ![]() 辛巳,以晖为保义节度使,侯章为镇国节度使、保义军马步都指挥使,王晏为绛州防御使、保义军马步副指挥使。 辛巳(二十五⽇),后汉⾼祖任命赵晖为保义节度使,侯章为镇国节度使、保义军马步都指挥使,王晏为绛州防御使、保义军马步副指挥使。 [27]⾼防与王守恩谋,遣指挥使李万超⽩昼帅众大噪⼊府,斩赵行迁,推守恩权知昭义留后。守恩杀契丹使者,举镇来降。 [27]⾼防与王守恩策划,派指挥使李万超在⽩天率领众兵喧噪⼊府,杀死赵行迁,推举王守恩为代理昭义留后。王守恩杀死契丹使者,率藩镇前来归降。 [28]镇宁节度使 ![]() ![]() ![]() [28]镇宁节度使 ![]() ![]() ![]() ![]() [29]蜀主加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同平章事。 [29]后蜀主加封雄武节度使何重建为同平章事。 [30]延州录事参军⾼允权,万金之子也。彰武节度使周密,暗而贪,将士作 ![]() [30]延州录事参军⾼允权,是⾼万金的儿子。彰武节度使周密昏庸而贪婪,将士们哗变而攻打他,周密兵败,退守东城。将士们认为⾼允权家世代统帅延州,推举他为留后,占据西城。周密是应州人。 [31]丹州都指挥使⾼彦杀契丹所署刺史,自领州事。 [31]丹州都指挥使⾼彦杀死契丹指派的刺使,自己统领丹州事务。 [32]契丹述律太后遣使以其国中酒馔脯果赐契丹主,贺平晋国。契丹主与群臣宴于永福殿,每举酒,立而饮之,曰:“太后所赐,不敢坐饮。” [32]契丹述律太后派遣使者把辽国的酒⾁蔬果赐给契丹主,祝贺他灭亡了后晋。契丹主和群臣饮宴于永福殿,每次举起酒,都立着饮尽,说:“太后所赐的酒,不敢坐着喝。” [33]唐王淑妃与郇公从益居洛 ![]() [33]后唐明宗的王淑妃和郇公李从益住在洛 ![]() ![]() ![]() [34]契丹主以张砺为右仆 ![]() ![]() [34]契丹主任命张砺为右仆 ![]() ![]() [35]东方群盗大起,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谓左右曰:“我不知国中之人难制如此!”亟遣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归镇,仍以契丹兵送之。 [35]东方群盗蜂拥而起,攻陷宋、亳、密三州。契丹主对左右员官说:“我不知道中原人竟这样难于制服!”急派泰宁节度使安审琦、武宁节度使符彦卿等人回归藩镇,还派契丹兵护送他们。 彦卿至桥,贼帅李仁恕帅众数万急攻徐州。彦卿与数十骑至城下,扬鞭 ![]() 符彦卿来到桥,盗贼头领李仁恕率领几万军兵加紧进攻徐州。符彦卿和数十骑兵来到城下,扬鞭想要招抚劝谕他们,李仁恕就抓住符彦卿的马缰绳,说请和相公一齐进城。符彦卿的儿子符昭序,在城中派军校陈守习从城上缒绳而下,到李仁恕军士中大声呼喊:“相公已经陷⼊虎口,任凭相公助贼攻城,也休想得到此城!”李仁恕军士知道劫持不成,就相互跟着拜倒在符彦卿的马前,乞求赦免他们的罪过。符彦卿和他们起誓后,于是解围离去。 [36]三月,丙戌朔,契丹主服赭袍,坐崇元殿,百官行⼊阁礼。 [36]三月,丙戌朔(初一),契丹主⾝穿赭袍,坐在崇元殿上,文武百官前来行⼊阁礼。 [37]戊子,帝遣使以诏书安集农民保聚山⾕避契丹之患者。 [37]戊子(初三)后汉⾼祖派遣使臣宣示诏书,安抚那些为避契丹战 ![]() [38]辛卯,⾼允权奉表来降。帝谕允权听周密诣行在,密遂弃东城来奔。 [38]辛卯(初六),⾼允权上表来归降。后汉⾼祖告诉⾼允权说,让周密到自己住地来。周密闻讯立刻放弃了东城前来投奔。 [39]壬辰,⾼彦询以丹州来降。 [39]壬辰(初七),⾼彦询率丹州前来归降。 [40]蜀翰林承旨李昊谓王处回曰:“敌复据固镇,则兴州道绝,不复能救秦州矣。请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将兵急攻凤州。”癸巳,蜀主命汉韶诣凤州行营。 [40]后蜀翰林承旨李昊对王处回说:“敌人又占领了固镇,这样兴州的道路已断绝,不再能援救秦州了。请派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领兵加紧进攻凤州。”癸巳(初八),后蜀主命孙汉韶赶往凤州行营。 [41]契丹主复召晋百官,谕之曰:“天时向热,吾难久留, ![]() ![]() ![]() ![]() [41]契丹主又召见原后晋的文武百官,告谕他们说:“天时渐渐热起来,我难以久留此地,想暂时北归辽国看望太后。应当留一名亲信在这里任节度使。”百官请求 ![]() ![]() 复以汴州为宣武军,以萧翰为节度使。翰,述律太后之兄子,其妹复为契丹主后。翰始以萧为姓,自是契丹后族皆称萧氏。 契丹主又将汴州改置为宣武军,派萧翰为节度使。萧翰是述律太后哥哥的儿子,他的妹妹又是契丹主的皇后。萧翰开始以萧为姓,从此以后,契丹皇后一族都称是萧氏。 [42]吴越复发⽔军,遣其将余安将之,自海道救福州。己亥,至⽩虾浦。海岸泥淖,须布竹箦乃可行,唐之诸军在城南者,聚而 ![]() [42]吴越王又派⽔军,命令将军余安率领,从海路救福州。己亥(十四⽇),⽔军到⽩虾浦,海岸全是泥沼,必须铺上竹箦军队才能登岸,而南唐的各路军马在福州城南的,聚集起来向海岸 ![]() 或言浙兵 ![]() ![]() 有人说吴越兵想舍弃福州,拔李达的军队后回归钱唐,东南面的守将刘洪进等禀告王建封,请他把吴越兵全都放出城然后夺取城池。留从效本不愿平定福州,王建封也忿恨陈觉等人专横跋扈,就说:“我军已经败了,怎能和人争夺城池!”当晚,烧掉军营逃跑,包围城北的各部军马也跟随溃退了。冯延鲁 ![]() 余安引兵⼊福州,李达举所部授之。 余安领兵进⼊福州,李达把全部军队都 ![]() [43]留从效引兵还泉州,谓唐戍将曰:“泉州与福州世为仇敌,南接岭海瘴疠之乡,地险土瘠。比年军旅屡兴,农桑废业,冬征夏敛,仅能自赡,岂劳大军久戍于此!”置酒饯之,戍将不得已引兵归。唐主不能制,加从效检校太傅。 [43]留从效领兵回泉州,对南唐守将说:“泉州和福州世世为仇敌,南面连接岭南海边瘴气疠病漫延的地方,地势险要而土壤贫瘠。由于连年兴兵作战,田地桑园全都废弃,每年冬夏两季征收的粮食、赋税,仅够自己养活自己,怎敢有劳大军长久驻扎在这里呢!”于是摆设酒宴为他们饯行,南唐守将不得已就率兵回国了。南唐主不能制约留从效,就加封他为检校太傅。 [44]壬寅,契丹主发大梁,晋文武诸司从者数千人,诸军吏卒又数千人,宮女、宦官数百人,尽载府库之实以行,所留乐器仪仗而已。夕,宿⾚冈,契丹主见村落皆空,命有司发榜数百通,所在招抚百姓,然竟不 ![]() ![]() [44]壬寅(十七⽇),契丹主从大梁出发,后晋文武各司被带走的员官有几千人,各军兵将又有几千人,宮女、宦官几百人,把府库中值钱的统统装车运走,所留下的只有乐器仪仗罢了。当晚,宿于⾚冈,契丹主见村落都空 ![]() ![]() ![]() ![]() [45]蜀孙汉韶将兵二万攻凤州,军于固镇,分兵扼散关以绝援路。 [45]后蜀孙汉韶率兵二万攻打凤州,军队驻扎在固镇,分兵把守散关,以断绝外援之路。 [46]张筠、余安皆还钱唐,吴越王弘佐遣东南安抚使鲍修让将兵戍福州,以东府安抚使钱弘为丞相。 [46]张筠、余安回到钱唐,吴越王钱弘佐派遣东南安抚使鲍修让领兵守卫福州,任命东府安抚使钱弘为丞相。 [47]庚戌,以皇弟京北马步都指挥使崇行太原尹,知府事。 [47]庚戌(二十五⽇),后汉⾼祖派皇弟京北马步都指挥使刘崇为代理太原府尹,主持府中事务。 [48]辛亥,契丹主将攻相州,梁晖请降;契丹主赦之,许以为防御使,晖疑其诈,复乘城拒守。夏,四月,己未,未明,契丹主命蕃、汉诸军急攻相州,食时克之,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女而北,胡人掷婴孩于空中,举刃接之以为乐。留⾼唐英守相州。唐英阅城中,遗民男女得七百余人。其后节度使王继弘敛城中髑髅痤之,凡得十余万。 [48]辛亥(二十六⽇),契丹主将要进攻相州,守将梁晖请求投降;契丹主郝免了他的罪,并答应封他为防御使。梁晖怀疑其中有诈,又登城抗击拒守。夏季,四月己未(初四),天还未亮,契丹主命蕃、汉各军急攻相州,到吃饭时就攻克了,把城中的男子全杀光,驱赶着妇女北上。契丹人把婴儿扔到空中,然后举起刀锋去接,以此作乐。契丹主留⾼唐英镇守相州。⾼唐英查看城中,遗留下的百姓男女仅得七百多人。以后节度使王继弘收敛城中的髑髅埋葬,共得十几万具。 或告磁州刺史李谋举州应汉,契丹主执而诘之,不服,契丹主引手于车中,若取所获文书者。知其诈,因请曰:“必有其验,乞显示之。”凡六诘,辞气不屈,乃释之。 有人告发磁州刺史李策划率州响应后汉。契丹主把李抓起来讯问,李不服,契丹主把手伸向车中,像要取出所查获的书信。李料定其中有诈,于是请求道:“如果一定有验证,请明⽩展示出来。”契丹主追问了六次,李话语气⾊毫不屈服,于是就把他释放了。 [49]帝以从弟京北马军都指挥使信领义成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领忠武节度使,充步军都指挥使,右都押牙杨权枢密使,蕃汉兵马都孔目官郭威权副枢密使,两使都孔目官南乐王章权三司使。 [49]后汉⾼祖派堂弟京北马军都指挥使刘信兼任义成节度使,充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兼任忠武节度使,充任步军都指挥使;右都押牙杨为代理枢密使,蕃汉兵马都孔目官郭威为代理副枢密使,两使都孔目官南乐人王章为代理三司使。 [50]癸亥,立魏国夫人李氏为皇后。 [50]癸亥(初八),后汉⾼祖立魏国夫人李氏为皇后。 [51]契丹主见所过城邑丘墟,谓蕃、汉群臣曰:“致国中如此,皆燕王之罪也。”顾张砺曰:“尔亦有力焉。” [51]契丹主见所过的城邑都化为丘墟,对蕃、汉群臣说:“把中原搞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燕王赵延寿的罪过呵!”回头又对张砺说:“你也出了不少力呵!” [52]甲子,帝以河东节度判官长安苏逢吉、观察判官苏禹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禹,密州人也。 [52]甲子(初九),后汉⾼祖任命河东节度判官长安人苏逢吉、观察判官苏禹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禹是密州人。 振武节度使、府州团练使折从远⼊朝,更名从阮,置永安军于府州,以从阮为节度使。又以河东左都押牙刘铢为河 ![]() 振武节度使、府州团练使折从远⼊朝,改名为从阮。在府州设永安军,命折从阮为节度使。又任命河东左都押牙刘铢为河 ![]() [53]契丹昭义节度使耿崇美屯泽州,将攻潞州;乙丑,诏史弘肇将步骑万人救之。 [53]契丹昭义节度使耿崇美驻守泽州,将要进攻潞州;乙丑(初十),后汉⾼祖诏令史弘肇率领一万步兵、骑兵救援潞州。 [54]丙寅,以王守恩为昭义节度使,⾼允权为彰武节度使,又以岢岚军使郑谦为忻州刺史、领彰国节度使兼忻、代二州义军都部署。丁卯,以缘河巡检使阎万进为岚州刺史,领振武节度使兼岚、宪二州义军都制置使。帝闻契丹北归, ![]() [54]丙寅(十一⽇),后汉⾼祖任命王守恩为昭义节度使,⾼允权为彰武节度使;又任命岢岚军使郑谦为忻州刺史,兼任彰国节度使、兼忻代二州义军都部署。丁卯(十二⽇),任命缘河巡检使阎万进为岚州刺史,兼任振武节度使、兼岚宪二州义军都制置使。后汉⾼祖听说契丹已北归,想占领河南,所以派史弘肇为前驱,又调派阎万进从北方出兵来分散契丹的兵势。阎万进是并州人。 [55]契丹主以船数十艘载晋铠仗,将自汴溯河归其国,命宁国都虞候榆次武行德将士卒千余人部送之。至河 ![]() ![]() ![]() ![]() ![]() ![]() ![]() [55]契丹主用几十艘大船装载着后晋国中的武器铠甲向北运走,计划从汴⽔沿着⻩河而上返回辽国,命令宁国都虞候榆次人武行德率领士卒一千多人护送船只。到达河 ![]() ![]() ![]() ![]() ![]() ![]() 契丹遣武定节度使方太诣洛 ![]() ![]() ![]() ![]() ![]() ![]() 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方太到洛 ![]() ![]() ![]() ![]() ![]() ![]() ![]() ![]() 太 ![]() ![]() ![]() ![]() 方太自己打算回归晋 ![]() ![]() ![]() 萧翰遣⾼谟翰援送刘自许还洛 ![]() 萧翰派遣⾼谟翰护送刘从许州返回洛 ![]() 戊辰,武行友至晋 ![]() 戊辰(十三⽇),武行友来到晋 ![]() 庚午,史弘肇奏遣先锋将马诲击契丹,斩首千余级。时耿崇美、崔廷勋至泽州,闻弘肇兵已⼊潞州,不敢进,引兵而南;弘肇遣诲追击,破之,崇美、廷勋与奚王拽剌退保怀州。 庚午(十五⽇),史弘肇奏报派先锋将马诲攻击契丹,杀死千余人。当时耿崇美、崔廷勋来到泽州,听说史弘肇的军队已进⼊潞州,不敢前进,领兵南下。史弘肇派马诲前去追击,打败了敌军。耿崇美、崔廷勋和奚王拽剌退守怀州。 辛未,以武行德为河 ![]() 辛未(十六⽇),后汉⾼祖任命武行德为河 ![]() 契丹主闻河 ![]() ![]() 契丹主听说河 ![]() ![]() ![]() [56]唐主以矫诏败军,皆陈觉、冯延鲁之罪,壬申,诏赦诸将,议斩二人以谢中外。御史中丞江文蔚对仗弹冯延己、魏岑曰:“陛下践阼以来,所信任者,延己、延鲁、岑、觉四人而已,皆 ![]() ![]() [56]南唐主认为伪称诏书使军队失败,都是陈觉、冯延鲁的罪过。壬申(十七⽇),下诏敕免其他将领,廷议斩杀陈、冯向內外谢罪。御史中丞江文蔚面对仪仗弹劾冯延己、魏岑,他说:“陛下登极以来,所信任的人,只有冯延己、冯延鲁、魏岑、陈觉四个人而已,都 ![]() ![]() ![]() 诏流觉于蕲州,延鲁于舒州。知制诰会稽徐铉、史馆修撰韩熙载上疏曰:“觉、延鲁罪不容诛,但齐丘、延己为之陈请,故陛下赦之。擅兴者不罪,则疆埸有生事者矣;丧师者获存,则行陈无效死者矣。请行显戮以重军威。”不从。 南唐主诏令陈觉流放蕲州,冯延鲁流放舒州。知制诰会稽人徐铉、史馆修撰韩熙载上疏说:“陈觉、冯延鲁二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因为宋齐丘、冯延己为他们求情,所以陛下才赦免他们。擅自发兵的人不处极刑,边疆就会有制造事变的了;全军覆没的人获得生存,军队就没有拼死作战的了。请施行明罚大刑来重振军威。”南唐主没有听从。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冯延己罢为太弟少保,贬魏岑为太子洗马。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冯延己被罢免为太弟少保,魏岑被贬官为太子洗马。 韩熙载屡言宋齐丘 ![]() ![]() 韩熙载多次上言宋齐丘一 ![]() ![]() [57]乙亥,凤州防御使石奉举降蜀。奉,晋之宗属也。 [57]乙亥(二十⽇),凤州防御使石奉率领全州投降后蜀。石奉是后晋的宗族。 [58]契丹主至临城,得疾;及栾城,病甚,苦热,聚冰于 ![]() [58]契丹主到临城,得了病;到了栾城,已病体沉重,⾝上滚烫,把冰放在 ![]() 赵延寿恨契丹主负约,谓人曰:“我不复⼊龙沙矣。”即⽇,先引兵⼊恒州,契丹永康王兀 ![]() ![]() 赵延寿怨恨契丹主背弃信约,对人说:“我不再进龙沙了。”当天就领兵先进了恒州,契丹永康王兀 ![]() 时契丹诸将已密议奉兀 ![]() ![]() ![]() ![]() ![]() 这时契丹的众多将领已秘密商议拥戴兀 ![]() ![]() ![]() ![]() ![]() ![]() 契丹主丧至国,述律太后不哭,曰:“待诸部宁一如故,则葬汝矣。” 契丹主的尸体运到辽国,述律太后没有哭,说:“等到各部落像以前那样安宁统一时,就来安葬你!” [59]帝之自寿 ![]() [59]后汉⾼祖从寿 ![]() ![]() [60]冀州人杀契丹刺史何行通,推牢城指挥使张廷翰知州事。廷翰,冀州人,符习之甥也。 [60]冀州人杀死契丹刺史何行通,推举牢城指挥使张廷翰主持州中事务。张廷翰是冀州人,符习的外甥。 [61]或说赵延寿曰:“契丹诸大人数⽇聚谋,此必有变。今汉兵不下万人,不若先事图之。”延寿犹豫不决。壬午,延寿下令,以来月朔⽇于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其仪:宰相、枢密使拜于阶上,节度使以下拜于阶下。李崧以虏意不同,事理难测,固请赵延寿未行此礼,乃止。 [61]有人劝说赵延寿说:“契丹各位大人连⽇聚会谋议,这里一定有变故。现在汉兵不下万人,不如先下手为強。”赵延寿犹豫不决。壬午(二十七⽇),赵延寿下令,于下月初一在待贤馆举行仪式上书言事,接受文武员官的祝贺。礼仪是:宰相、枢密使在阶上叩拜,节度使以下在阶下叩拜。李崧认为契丹人意向不同,事情难测,竭力劝说赵延寿免行这个礼仪,此事才作罢。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