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2372 |
上一章 二纪周后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困敦九月,尽阏逢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 ◎ 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契丹境俘掠。 契丹将⾼谟翰以苇筏渡胡卢河⼊寇,至冀州,成德节度使何福进遣龙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屯贝州以拒之。契丹闻之,遽引兵北渡。所掠冀州丁壮数百人,望见官军,争鼓噪, ![]() 蜀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奏周人聚兵关中,请益兵为备。蜀主遣奉銮肃卫都虞候赵进将兵趣利州,既而闻周人聚兵以备北汉,乃引还。 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懦无断,在湖南,政出多门,不合众心。吉⽔人欧 ![]() 唐主使镐经略朗州,有自朗州来者,多言刘言忠顺,镐由是不为备。唐主召刘言⼊朝,言不行,谓王逵曰:“唐必伐我,奈何?”逵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边镐抚驭无方,士民不附,可一战擒也。”言犹豫未决,周行逢曰:“机事贵速,缓则彼为之备,不可图也。”言乃以逵、行逢及牙将何敬真、张仿、蒲公益、硃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皆为指挥使,部分发兵。叔嗣、文表,皆朗州人也。行逢能谋,文表善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情款甚昵。 诸将 ![]() 冬,十月,逵等将兵分道趣长少,以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遣指挥使郭再诚等将兵屯益 ![]() ![]() ![]() ![]() 契丹瀛、莫、幽州大⽔,流民⼊塞散居河北者数十万口,契丹州县亦不之 ![]() 丁未,⾕以病臂久未愈,三表辞位,帝遣中使谕指曰:“卿所掌至重,朕难其人,苟事功克集,何必朝礼!朕今于便殿待卿,可暂⼊相见。”⾕⼊见于金祥殿,面陈悃款,帝不许。⾕不得已复视事。⾕未能执笔,诏以三司务繁,令刻名印用之。 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历县州及观察使处决,不直,乃听诣台省,或自不能书牒,倩人书者,必书所倩姓名、居处。若无可倩,听执素纸。所诉必须己事,毋得挟私客诉。” 庆州刺史郭彦钦 ![]() ![]() ![]() 刘言遣使奉表来告,称:“湖南世事朝廷,不幸为邻寇所陷,臣虽不奉诏,辄纠合义兵,削平旧国。” 唐主削边镐官爵,流饶州。初,镐以都虞候从查文徽克建州,凡所俘获皆全之,建人谓之“边佛子”;及克潭州,市不易肆,潭人谓之“边菩萨”;既而为节度使,政无纲纪,惟⽇设斋供,盛修佛事,潭人失望,谓之“边和尚”矣。 左仆 ![]() ![]() 唐主以比年出师无功,乃议休兵息民。或曰:“愿陛下数十年不用兵,可小康矣!”唐主曰:“将终⾝不用,何数十年之有!”唐主思欧 ![]() 十一月,辛未,徙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讨野 ![]() 癸酉,敕:“约每岁民间所输牛⽪,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馀听民自用及卖买,惟 ![]() ![]() 十二月,丙戌,河决郑、滑,遣使行视修塞。 甲午,前静难节度使侯章献买宴绢千匹,银五百两。帝不受,曰:“诸侯⼊觐,天子宜有宴犒,岂待买 ![]() 王逵将兵及洞蛮五万攻郴州,南汉将潘崇彻救之,遇于蚝石。崇彻登⾼望湖南兵,曰:“疲而不整,可破也。”纵击,大破之,伏尸八十里。 翰林学士徐台符请诛诬告李崧者葛延遇及李澄,冯道以为屡更赦,不许。王峻嘉台符之义,⽩于帝,癸卯,收延遇、澄,诛之。 刘言表称潭州残破,乞移使府治朗州,且请贡献、卖茶,悉如马氏故事。许之。 唐江西观察使楚王马希萼⼊朝,唐主留之,后数年,卒于金陵,谥曰恭孝。 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以州降北汉。至是,为群羌所围,复归款,求救于夏、府二州。 ◎ 广顺三年癸丑,公元九五三年 舂,正月,丙辰,以武平留后刘言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同平章事;以王逵为武安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 诏折从阮:“野 ![]() 前世屯田皆在边地,使戍兵佃之。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营田以耕旷土。其后又募⾼赀户使输课佃之,户部别置官司总领,不隶州县,或丁多无役,或容庇 ![]() 莱州刺史叶仁鲁,帝之故吏也,坐赃绢万五千匹,钱千缗。庚午,赐死。帝遣中使赐以酒食曰:“汝自抵国法,吾无如之何。当存恤汝⺟。”仁鲁 ![]() 帝以河决为忧,王峻请自往行视,许之。镇宁节度使荣屡求⼊朝,峻忌其英烈,每沮止之。闰月,荣复求⼊朝,会峻在河上,帝乃许之。 契丹寇定州,围义丰军,定和都指挥使杨弘裕夜击其营,大获,契丹遁去。又寇镇州,本道兵击走之。 丙申,镇宁节度使荣⼊朝。故李守贞骑士马全乂从荣⼊朝,帝召见,补殿前指挥使,谓左右曰:“全乂忠于所事,昔在河中,屡挫吾军,汝辈宜效之。”王峻闻荣⼊朝,遽自河上归,戊戌,至大梁。 雄武节度使⾼允权卒,其子牙內指挥使绍基谋袭⽗位,诈称允权疾病,表己知军府事。观察判官李彬切谏,绍基怒,斩之,辛丑,以彬谋反闻。 王峻固求领籓镇,帝不得已,壬寅,以峻兼平卢节度使。 ⾼绍基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张仁谦诣延州巡检,绍基不能匿,始发⽗丧。 戊申,折从阮奏降野 ![]() 唐草泽邵棠上言:“近游淮上,闻周主恭俭,增修德政。吾兵新破于潭、朗,恐其有南征之志,宜为之备。” 初,王逵既克潭州,以指挥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副使,硃全琇为武安节度副使,张文表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敬真、全琇各置牙兵,与逵分厅视事,吏民莫知所从。每宴集,诸将使酒,纷拿如市,无复上下之分,唯行逢、文表事逵尽礼,逵亲 ![]() ![]() ![]() ![]() ![]() ![]() ![]() ![]() 癸丑,镇宁节度使荣归澶州。 初,契丹主德光北还,以晋传国宝自随。至是,更以⽟作二宝。 王逵遣使以斩何敬真告刘言,言不得己,庚申,斩符会等数人。 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节益狂躁,奏请以端明殿学士颜衎、枢密直学士陈观代范质、李⾕为相,帝曰:“进退宰辅,不可仓猝,俟朕更思之。”峻力论列,语浸不逊,⽇向中,帝尚未食,峻争之不已。帝曰:“今方寒食,俟假开,如卿所奏。”峻乃退。 癸亥,帝函召宰相、枢密使⼊,幽峻于别所。帝见冯道等,泣曰:“王峻陵朕太甚, ![]() ![]() 帝命折从阮分兵屯延州,⾼绍基始惧,屡有贡献。又命供奉官张怀贞将 ![]() 三月,甲申,以镇宁节度使荣为开封尹、晋王。丙戌,以枢密副使郑仁诲为镇宁节度使。 初,杀牛族与野 ![]() ![]() ![]() ![]() ![]() 初,解州刺史浚仪郭元昭与榷盐使李温⽟有隙,温⽟婿魏仁浦为枢密主事,元昭疑仁浦庇之。会李守贞反,温⽟有子在河中,元昭收系温⽟,奏言其叛,事连仁浦。帝时为枢密使,知其诬,释不问。至是,仁浦为枢密承旨,元昭代归,甚惧,过洛 ![]() 唐主复以左仆 ![]() 周行逢恶武平节度副使张仿,言于王逵曰:“何敬真,仿之亲戚,临刑以后事属仿,公宜备之。”夏,四月,庚申,逵召仿饮,醉而杀之。 丙寅,归德节度使兼侍中常思⼊朝,戊辰,徙平卢节度使。将行,奏曰:“臣在宋州,举丝四万馀两在民间,谨以上进,请征之。”帝颔之。五月,丁亥,敕榜宋州,凡常思所举丝悉蠲之,已输者复归之,思亦无怍⾊。 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 六月,壬子,沧州奏契丹知户台军事范 ![]() 初,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 ![]() 王逵以周行逢知潭州,自将兵袭朗州,克之,杀指挥使郑珓,执武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幽于别馆。 秋,七月,王殷三表请⼊朝,帝疑其不诚,遣使止之。 唐大旱,井泉涸,淮⽔可涉,饥民度淮而北者相继,濠、寿发兵御之,民与兵斗而北来。帝闻之曰:“彼我之民一也,听籴米过淮。”人唐遂筑仓,多籴以供军。八月,己未,诏唐民以人畜负米者听之,以舟车运载者勿予。 王逵遣使上表,诬“刘言谋以朗州降唐,又 ![]() 九月,己亥,武成节度使⽩重赞奏塞决河。 契丹寇乐寿,齐州戍兵右保宁都头刘彦章杀都监杜延熙,谋应契丹,不克,并其 ![]() 南汉主立其子继兴为卫王,璇兴为桂王,庆兴为荆王,保兴为祯王,崇兴为梅王。 东自青、徐,南至安、复,西至丹、慈,北至贝、镇,皆大⽔。 帝自⼊秋得风痹疾,害于食饮及步趋,术者言宜散财以禳之。帝 ![]() ![]() ![]() ![]() ![]() 南汉大赦。冬,十一月,己丑,太常请准洛 ![]() ![]() 鄴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王殷恃功专横,凡河北镇戍兵应用敕处分者,殷即以帖行之,又多掊敛民财。帝闻之不悦,使人谓曰:“卿与国同体,鄴都帑庾甚丰,卿 ![]() ![]() 戊辰,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奏北汉将乔赟⼊寇,击走之。 王殷每出⼊,从者常数百人。殷请量给铠仗以备巡逻,帝难之。时帝体不平,将行郊祀,而殷挟震主之势在左右,众心忌之。壬申,帝力疾御滋德殿,殷⼊起居,遂执之。下制诬殷谋以郊祀⽇作 ![]() 唐祠部朗中、知制诰徐铉言贡举初设,不宜遽罢,乃复行之。 先是,楚州刺史田敬洙请修⽩⽔塘溉田以实边,冯延己以为便。李德明因请大辟旷土为屯田,修复所在渠塘堙废者。吏因缘侵扰,大兴力役,夺民田甚众,民愁怨无诉。徐铉以⽩唐主,唐主命铉按视之,铉籍民田悉归其主。或谮铉擅作威福,唐主怒,流铉舒州。然⽩⽔塘竟不成。 唐主又命少府监冯延鲁巡抚诸州,右拾遗徐锴表延鲁无才多罪,举措轻浅,不宜奉使。唐主怒,贬锴校书郞、分司东都。锴,铉之弟也。 道州盘容洞蛮酋盘崇聚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屡寇郴、道州。 乙亥,帝朝享太庙,被兗冕,左右掖以登阶,才及一室,酌献,俯首不能拜而退,命晋王荣终礼。是夕,宿南郊,疾尤剧,几不救,夜分小愈。 ◎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舂,正月,丙子朔,帝祀圜丘,仅能瞻仰致敬而已,进爵奠币皆有司代之。大赦,改元。听蜀境通商。 戊寅,罢鄴都,但为天雄军。 庚辰,加晋王荣兼侍中,判內外兵马事。时群臣希得见帝,中外恐惧,闻晋王典兵,人心稍安。 军士有流言郊赏薄于唐明宗时者,帝闻之,壬午,召诸将至寝殿,让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恶⾐菲食,专以赡军为念。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馀,汝辈岂不知之!今乃纵凶徒腾口,不顾人主之勤俭,察国之贫乏,又不思己有何功而受赏,惟知怨望,于汝辈安乎!”皆惶恐谢罪,退,索不逞者戮之,流言乃息。 初,帝在鄴都,奇 ![]() ![]() ![]() ![]() 以镇宁节度使郑仁诲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戊子,以义武留后孙行友、保义留后韩通、朔方留后冯继业皆为节度使。通,太原人也。 帝屡戒晋王曰:“昔吾西征,见唐十八陵无不发掘者,此无他,惟多蔵金⽟故也。我死,当⾐以纸⾐,敛以瓦棺;速营葬,勿久留宮中;圹中无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以烦民;葬毕,募近陵民三十户,蠲其杂徭,使之守视;勿修下宮,勿置守陵宮人,勿作石羊、虎、人、马,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汝或吾违,吾不福汝!”又曰:“李洪义当与节钺,魏仁浦勿使离枢密院。” 庚寅,诏前登州刺史周训等塞决河。先是,河决灵河、鱼池、酸枣、 ![]() ![]() 帝命趣草制,以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郞王溥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壬辰,宣制毕,左右以闻,帝曰:“吾无恨矣!”以枢密副使王仁镐为永兴节度使,以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领武信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樊 ![]() ![]() 初,静海节度使吴权卒,子昌岌立。昌岌卒,弟昌文立。是月,始请命于南汉,南汉以昌文为静海节度使兼安南都护。 北汉主闻太祖晏驾,甚喜,谋大举⼊寇,遣使请兵于契丹。二月,契丹遣其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兗将万馀骑如晋 ![]() 蜀左匡圣马步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安思谦谮杀张业,废赵廷隐,蜀人皆恶之。蜀主使将兵救王景崇,思谦逗桡无功,內惭惧,不自安。自张业之诛,宮门守卫加严,思谦以为疑己,言多不逊。思谦典宿卫,多杀士卒以立威。蜀主阅卫士,有年尚壮而为思谦所斥者,复留隶籍,思谦杀之,蜀主不能平。思谦三子,扆、嗣、裔,倚⽗势暴横,为国人患。翰林使王藻屡言思谦怨望,将反,丁巳,思谦⼊朝,蜀主命壮士击杀之,及其三子。藻亦坐擅启边奏,并诛之。 北汉兵屯梁侯驿,昭义节度使李筠遣其将穆令均将步骑二千逆战,筠自将大军壁于太平驿。张元徽与令均战, ![]() ![]() 世宗闻北汉主⼊寇, ![]() ![]() ![]() ![]() 三月,乙亥朔,蜀主加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孙汉韶武信节度使,赐爵乐安郡王,罢军职。蜀主惩安思谦之跋扈,命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等十人分典 ![]() 北汉乘胜进 ![]() ![]() 辛巳,大赦。 癸未,帝命冯道奉梓宮赴山陵,以郑仁诲为东京留守。 乙酉,帝发大梁。庚寅,至怀州。帝 ![]() 北汉主不知帝至,过潞州不攻,引兵而南,是夕,军于⾼平之南。癸巳,前锋与北汉兵遇,击之,北汉兵却。帝虑其遁去,趣诸军亟进。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张元徽军其东,杨兗军其西,众颇严整。时河 ![]() ![]() ![]() ![]() 合战未几,樊 ![]() ![]() 北汉主知帝自临陈,褒赏张元徽,趣使乘胜进兵。元徽前略陈,马倒,为周兵所杀。元徽,北汉之骁将也,北军由是夺气。时南风益盛,周兵争奋,北汉兵大败,北汉主自举⾚帜以收兵,不能止。杨兗畏周兵之強,不敢救,且恨北汉主之语,全军而退。 樊 ![]() ![]() ![]() ![]() ![]() 北汉主自⾼平被褐戴笠,乘契丹所赠⻩骝,帅百馀骑由雕窠岭遁归,宵 ![]() ![]() 帝 ![]() ![]() ![]() ![]() ![]() ![]() ![]() 北汉主收散卒,缮甲兵,完城堑以备周。杨兗将其众北屯代州,北汉王遣王得中送兗,因求救于契丹,契丹主遣得中还报,许发兵救晋 ![]() ![]() 汉昭圣皇太后李氏殂于西宮。 夏,四月,北汉盂县降。符彦卿军晋 ![]() 乙卯,葬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于嵩陵,庙号太祖。 南汉主以⾼王弘邈为雄武节度使,镇邕州。弘邈以齐、镇二王相继死于邕州,固辞,求宿卫,不许。至镇,委政僚佐,⽇饮酒,祷鬼神。或上书诬弘邈谋作 ![]() 初,帝遣符彦卿等北征,但 ![]() ![]() ![]() ![]() ![]() 庚申,太师、中书令瀛文懿王冯道卒。道少以孝谨知名,唐庄宗世始贵显,自是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尝著《长乐老叙》,自述累朝荣遇之状,时人往往以德量推之。 欧 ![]() ![]() ![]() ![]() ![]() ![]() ![]() ![]() ![]() ![]() ![]() 臣光曰: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內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 ![]() ![]() ![]() ![]() 辛酉,符彦卿奏北汉宪州刺史太原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皆举城降。初,符彦卿有女适李守贞之子崇训,相者言其贵当为天下⺟。守贞喜曰:“吾妇犹⺟天下,况我乎!”反意遂决。及败,崇训先自刃其弟妹,次及符氏;符氏匿帏下,崇训仓猝求之不获,遂自刭。 ![]() ![]() ![]() 王彦超、韩通攻石州,克之,执刺史安彦进。癸亥,沁州刺史李廷诲降。庚午,帝发潞州,趣晋 ![]() 王逵表请复徙使府治朗州。 段译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 后周纪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1]九月,甲寅朔(初一),吴越丞相裴坚去世。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共同参预丞相府事务。 [2]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契丹境俘掠。 [2]庚午(十七⽇),后周太祖敕令北部边境官吏百姓不得进⼊契丹地界掳掠人口财物。 [3]契丹将⾼谟翰以苇筏渡胡卢河⼊寇,至冀州,成德节度使何福进遣龙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屯贝州以拒之。契丹闻之,遽引兵北渡;所掠冀州丁壮数百人,望见官军,争鼓噪, ![]() [3]契丹将领⾼谟翰用芦苇编成的筏子渡过胡卢河⼊侵,到达冀州,成德节度使何福进派遣龙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屯驻贝州来抵抗。契丹军队闻讯,马上引兵北上渡河。所劫掠的冀州壮丁数百人,望见官军,争相鼓噪,想要攻击契丹军队,官军不敢响应,契丹军队杀死全部壮丁。 [4]蜀山南西道节度使季廷奏周人聚兵关中,请益兵为备。蜀主遣奉銮肃卫都虞候赵进将兵趣利州;既而闻周人聚兵以备北汉,乃引还。 [4]后蜀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奏报后周人在关中地区集结军队,请求增加兵力进行防备。后蜀君主派遣奉銮肃卫都虞候赵进领兵赶赴利州。不久听说后周人集结军队用来防备北汉,于是退兵返回。 [5]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懦无断,在湖南,政出多门,不合众心。吉⽔人欧 ![]() [5]南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庸怯懦不决断,在湖南,政令出自多家,不符合民众心意。吉⽔人欧 ![]() 唐主使镐经略朗州,有自朗州来者,多言刘言忠顺,镐由是不为备。唐主召刘言⼊朝,言不行,谓王逵曰:“唐必伐我,柰何?”逵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边镐抚御无方,士民不附,可一战擒也。”言犹豫未决,周行逢曰:“机事贵速,缓则彼为之备,不可图也。”言乃以逵、行逢及牙将何敬真、张仿、蒲公益、朱全、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皆为指挥使,部分发兵。叔嗣、文表,皆朗州人也。行逢能谋,文表善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情款甚昵。 南唐主让边镐筹划治理朗州,有从朗州来的人,大多说刘言忠诚顺服,边镐因此不作防备。南唐主召刘言进京⼊朝,刘言不去,对王逵说:“唐必定讨伐我,怎么办?”王逵说:“武陵依托长江、洞庭湖的险要,全副武装的士卒数万,怎么能束手待毙受制于人!边镐治理无方,士人百姓不愿亲附,可以一战就擒获。”刘言犹豫不决,周行逢说:“机密之事贵在神速,动作迟缓的话对方就会作准备,不可谋取了。”刘言于是任命王逵、周行逢以及牙将何敬真、张、蒲公益、朱全、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都为指挥使,部署发兵。潘叔嗣、张文表都是朗州人。周行逢擅长计谋,张文表善于作战,潘叔嗣果断勇敢,三人经常互相配合取胜,情投意合,非常亲密。 诸将 ![]() 众将想召唤溆州酋长苻彦通作为援军,周行逢说:“蛮人贪婪而不讲信义,前年跟从马希萼进⼊潭州,烧杀抢掠没有遗留。我军以义起事勇往直前,攻无不克,何必动用这家伙,让他暴 ![]() 冬,十月,逵等将兵分道趣长沙,以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遣指挥使郭再诚等将兵屯益 ![]() ![]() ![]() ![]() 冬季,十月,王逵等领兵分路奔赴长沙,任命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派遣指挥使郭再诚等领兵屯驻益 ![]() ![]() ![]() ![]() ![]() [6]契丹瀛、莫、幽州大⽔,流民⼊塞散居河北者数十万口,契丹州县亦不之 ![]() [6]契丹瀛州、莫州、幽州发大⽔,流民进⼊边塞散居河北的有数十万人,契丹各州、县也不加 ![]() [7]丁未,以病臂久未愈,三表辞位,帝遣中使谕指曰:“卿所掌至重,朕难其人,苟事功克集,何必朝礼!朕今于便殿待卿,可暂⼊相见。”⼊见于金祥殿,面陈悃款;帝不许。不得已复视事。未能执笔,诏以三司务繁,令刻名印用之。 [7]丁未(二十四⽇),李因为手臂的伤长久不能痊愈,三次上表要求辞去职位,后周太祖派遣宮中使者传达旨意,说:“ ![]() ![]() [8]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历县州及观察使处决,不直,乃听讼于台省,或自不能书牒,倩人书者,必书所倩姓名、居处。若无可倩,听执素纸。所诉必须己事,毋得挟私客诉。” [8]辛亥(二十八⽇),后周太祖下敕令:“百姓若有诉讼,必须先经县、州以及观察使处理,认为判决不公,才允许向朝廷台省起诉。有人自己不能书写状牒,请他人书写的,必须写明代笔人的姓名、住址。倘若无合适人可请,允许拿着⽩纸起诉。所申诉的必须是自己的事,不得挟持私心为他诉讼。” [9]庆州刺史郭彦钦 ![]() ![]() ![]() [9]庆州刺史郭彦钦生 ![]() ![]() ![]() ![]() [10]刘言遣使来告,称:“湖南世事朝廷,不幸为邻寇所陷,臣虽不奉诏,辄纠合义兵,削平旧国。” [10]刘言派遣使者前来报告,说:“湖南世代事奉朝廷,不幸被南唐所攻陷,臣下虽然没接奉诏令,但立即纠合义兵,已经平定湖南楚国旧地。” 唐主削边镐官爵,流饶州。初,镐以都虞候从查文徽克建州,凡所俘犹皆全之,建人谓之“边佛子”;及克潭州,市不易肆,潭人谓之“边菩萨”;既而为节度使,政无纲纪,惟⽇设斋供,盛修佛事,潭人失望,谓之“边和尚”矣。 南唐主削去边镐的官职爵位,流放饶州。当初,边镐任都虞候跟随查文徽攻克建州,凡是所捕获俘虏都保全 ![]() 左仆 ![]() ![]() 左仆 ![]() ![]() 唐主以比年出师无功,乃议休兵息民。或曰:“愿陛下数十年不用兵,可小康矣!”唐主曰:“将终⾝不用,何数十年之有!”唐主思欧 ![]() 南唐主因连年出师无功,于是商议停止用兵休养生息。有人说:“希望陛下几十年都不用兵,可以实现小康了。”南唐主说:“我将终⾝不再用兵,何况几十年呢!”南唐主想起欧 ![]() [11]十一月,辛未,徙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讨野 ![]() [11]十一月,辛未(十九⽇),后周太祖调任保义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讨伐野 ![]() [12]癸酉,敕:“约每岁民间所输牛⽪,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馀听民自用及卖买,惟 ![]() ![]() [12]癸酉(二十一⽇),后周太祖颁发敕令:“规定每年民间所进贡的牛⽪,减免三分之二。每十顷田,征税收取一张牛⽪,其余的任凭百姓自己使用以及相互买卖,只 ![]() ![]() [13]十二月,丙戌,河决郑、滑,遣使行视修塞。 [13]十二月,丙戌(初四),⻩河在郑州、滑州决口,后周太祖派遣使者巡视堵塞决口。 [14]甲午,前静难节度使侯章献买宴绢千匹,银五百两;帝不受,曰:“诸侯⼊觐,天子宜有宴犒,岂待买 ![]() [14]甲午(十二⽇),前静难节度使侯章进献买宴绢一千匹、银子五百两,后周太祖不接受。说:“诸侯⼊朝觐见,天子应该有宴席犒劳,岂能等人出钱买宴呢!从今以后像这类的进贡,一律不接受。” [15]王逵将兵及洞蛮五万攻郴州,南汉将潘崇彻救之,遇于石。崇彻登⾼望湖南兵,曰:“疲而不整,可破也。”纵击,大破之,伏尸八十里。 [15]王逵率领所部以及洞蛮军队五万进攻郴州,南汉将领潘崇彻救援郴州,在石相遇。潘崇彻登⾼观望湖南军队,说:“疲惫而不整齐,可以击败。”纵兵出击,大败王逵,倒伏的尸体长达八十里。 [16]翰林学士徐台符请诛诬告李崧者葛延遇及李澄,冯道以为屡更赦,不许。王峻嘉台符之义,⽩于帝,癸卯,收延遇、澄,诛之。 [16]翰林学士徐台符请求诛杀诬告李崧的葛延遇和李澄,冯道认为屡经赦免,不准许。王峻赞许徐台符的义气,向后周太祖禀报。癸卯(二十一⽇),逮捕葛延遇、李澄,诛杀二人。 [17]刘言表称潭州残破,乞移使府治朗州,且请贡献、卖茶,悉如马氏故事;许之。 [17]刘言上表称说潭州残坏破败,请求将节度使府治迁移到朗州,并且请求进纳贡献、卖买茶叶,全部比照马氏成例,后周太祖准许。 [18]唐江西观察使楚王马希萼⼊朝,唐主留之,后数年,卒于金陵,谥曰恭孝。 [18]南唐江西观察使楚王马希萼进京⼊朝,南唐主留他在京,几年之后,马希萼在金陵去世,谥号为恭孝。 [19]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以州降北汉;至是,为群羌所围,复归款,求救于夏、府二州。 [19]当初,麟州土豪杨信自称刺史,接受后周的命令。杨信去世,儿子杨重训继位,带着麟州投降北汉。到这时,被众多羌人部落所包围,又归附投诚后周,向夏、府二州求救。 三年(癸丑、953) 三年(癸丑,公元953年) [1]舂,正月,丙辰,以武平留后刘言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同平章事;以王逵为武安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 [1]舂季,正月,丙辰(初五),后周太祖任命武平留后刘言为武平节度使、置制武安及静江等军事、同平章事。任命王逵为武安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 [2]诏折从阮:“野 ![]() [2]后周太祖下诏书给折从阮:“野 ![]() [3]前世屯田皆在边地,使戍兵佃之。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营田以耕旷土;其后又募⾼赀户使输课佃之,户部别置官司总领,不隶州县,或丁多无役,或容庇 ![]() [3]前代屯田都在边疆地带,让卫戍的士兵耕种。唐朝末年,中原驻扎军队,所在之处都设置营田来耕种空旷土地。以后又招募钱多的富户耕种让他们 ![]() ![]() ![]() [4]莱州刺史叶仁鲁,帝之故吏也,坐赃绢万五千匹,钱千缗,庚午,赐死;帝遣中使赐以酒食曰:“汝自抵国法,吾无如之何!当存恤汝⺟。”仁鲁 ![]() [4]莱州刺史叶仁鲁是后周太祖的旧吏,因贪污绢帛一万五千匹、钱一千缗而被判罪,庚午(十九⽇),赐其杀自。后周太祖派遣宮中使者赐给酒和食物,说:“你自己触犯国法,我没有什么办法!必当关照抚恤你的⺟亲。”叶仁鲁 ![]() [5]帝以河决为忧,王峻自请往行视,许之。镇宁节度使荣屡求⼊朝,峻忌其英烈,每沮止之。闰月,荣复求⼊朝,会峻在河上,帝乃许之。 [5]后周太祖为⻩河决口而忧愁,王峻自己请求前往巡视,后周太祖准许。镇宁节度使郭荣屡次请求进京⼊朝,王峻忌恨他英武勇烈,经常阻挠。闰月,郭荣又请求进京⼊朝,正好王峻外出在⻩河边上,太祖就答应了。 [6]契丹寇定州,围义丰军,定和都指挥使杨弘裕夜击其营,大获,契丹遁去。又寇镇州,本道兵击走之。 [6]契丹犯侵定州,包围义丰军,定和都指挥使杨弘裕夜晚袭击敌营,大获全胜,契丹军队逃跑离去。契丹军队又犯侵镇州,当地军队击败赶走了敌人。 [7]丙申,镇宁节度使荣⼊朝。故李守贞骑士马全义从荣⼊朝,帝召见,补殿前指挥使,谓左右曰:“全义忠于所事,昔在河中,屡挫吾军,汝辈宜效之。”王峻闻荣⼊朝,遽自河上归,戊戌,至大梁。 [7]丙申(十五⽇),镇宁节度使郭荣进京⼊朝。原李守贞的骑士马全随郭荣⼊朝,后周太祖召见他,补授他为殿前指挥使,对左右的人说:“马全忠于所服务的主人,从前在河中时,屡次挫败我的军队,你们应该仿效他。”王峻听说郭荣进京⼊朝,赶紧从⻩河边上返回,戊戌(十七⽇),到达大梁。 [8]彰武节度使⾼允权卒,其子牙內指挥使绍基谋袭⽗位,诈称允权疾病,表己知军府事。观察判官李彬切谏,绍基怒,斩之,辛巳,以彬谋反闻。 [8]彰武节度使⾼允权去世,他的儿子牙內指挥使⾼绍基图谋承袭⽗亲职位,谎称⾼允权病重,上表自己主持军府事务。观察判官李彬恳切劝谏,⾼绍基发怒,斩杀了他,辛巳(疑误),捏造李彬图谋造反向上报告。 [9]王峻固求领藩镇,帝不得已,以峻兼平卢节度使。 [9]王峻再三请求兼领藩镇,后周太祖不得已,任命王峻兼任平卢节度使。 [10]⾼绍基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张仁谦诣延州巡检,绍基不能匿,始发⽗丧。 [10]⾼绍基屡次奏报各部強虏犯侵边境,希望能承袭⽗职,后周太祖派遣六宅使张仁谦到延州巡视检查,⾼绍基不能再隐瞒,才发布⽗丧。 [11]戊申,折从阮奏降野 ![]() [11]戊申(二十七⽇),折从阮奏报降伏野 ![]() [12]唐草泽邵棠上言:“近游淮上,闻周主恭俭,增修德政。吾兵新破于潭、朗,恐其有南征之志,宜为之备。” [12]南唐布⾐之士邵棠上言说:“近来出游淮上,听说周主恭敬俭朴,不断推行德政。我军国队新近在潭州、朗州失利,恐怕周有南征的意向,应该为此作好防备。” [13]初,王逵既得潭州,以指挥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副使,朱全为武安节度副使,张文表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敬真、全各置牙兵,与逵分听视事,吏民莫知所从。每宴集,诸将使酒,纷拿如市,无复上下之分,唯行逢、文表事逵尽礼,逵亲 ![]() ![]() ![]() ![]() ![]() ![]() ![]() ![]() [13]当初,王逵既已取得潭州,便任命指挥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副使,朱全为武安节度副使,张文表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何敬真、朱全各自设置警卫牙兵,与王逵分厅处理政务,官吏百姓不知应该听从谁的。每次宴请聚会,众将领酗酒使 ![]() ![]() ![]() ![]() ![]() ![]() ![]() ![]() ![]() ![]() ![]() ![]() ![]() [14]癸丑,镇宁节度使荣归澶州。 [14]癸丑(初三),镇宁节度使郭荣返归澶州。 [15]初,契丹主德光北还,以晋传国宝自随。至是,更以⽟作二宝。 [15]当初,契丹主耶律德光返回北方,将后晋传国玺印随⾝携走。到这时,又用⽟做两枚玺印。 [16]王逵遣使以斩何敬真告刘言,言不得已,庚申,斩符会等数人。 [16]王逵派遣使者将何敬真斩首报告刘言,刘言不得已,于庚申(初十),将符会等多人斩首。 [17]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节益狂躁,奏请以端明殿学士颜、枢密直学士陈观代范质、李为相,帝曰:“进退宰辅,不可仓猝,俟朕更思之。”峻力论列,语浸不逊;⽇向中,帝尚未食,峻争之不已,帝曰:“今方寒食,俟假开,如卿所奏。”峻乃退。 [17]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年 ![]() ![]() ![]() 癸亥,帝亟召宰相、枢密使⼊,幽峻于别所。帝见冯道等,泣曰:“王峻陵朕太甚, ![]() ![]() 癸亥(十三⽇),后周太祖紧急召见宰相、枢密使⼊朝,将王峻软 ![]() ![]() ![]() ![]() [18]帝命折从阮分兵屯延州,⾼绍基始惧,屡有贡献。又命供奉官张怀贞将 ![]() [18]后周太祖命折从阮分兵屯驻延州,⾼绍基开始害怕,时常有贡物给朝廷。太祖又命供奉官张怀贞率领 ![]() ![]() [19]三月,甲申,以镇宁节度使荣为开封尹、晋王。丙戌,以枢密副使郑仁诲为镇宁节度使。 [19]三月,甲申(初五),后周太祖任命镇宁节度使郭荣为开封尹、晋王。丙戌(初七),任命枢密副使郑仁诲为镇宁节度使。 [20]初,杀牛族与野 ![]() ![]() ![]() ![]() ![]() [20]当初,杀牛族与与野 ![]() ![]() ![]() ![]() ![]() ![]() [21]初,解州刺史浚仪郭元昭与榷盐使李温⽟有隙,温⽟婿魏仁浦为枢密主事,元昭疑仁浦庇之;会李守贞反,温⽟有子在河中,元昭收系温⽟,奏言其叛,事连仁浦。帝时为枢密使,知其诬,释不问。至是,仁浦为枢密承旨,元昭代归,甚惧,过洛 ![]() [21]当初,解州刺史浚仪人郭元昭与榷盐使李温⽟有裂隙,李温⽟女婿魏仁浦为枢密主事,郭元昭怀疑魏仁浦庇护岳丈;正好遇上河中李守贞造反,李温⽟有个儿子在河中,郭元昭拘捕关押李温⽟,上奏报告他叛变,事情牵连到魏仁浦。后周太祖当时任枢密使,知道这是诬告,便放在一边不加追问。到这时,魏仁浦任枢密承旨,郭元昭调职归京,很害怕,路过洛 ![]() [22]己丑,以棣州团练使太原王仁镐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22]己丑(初十),后周太祖任命棣州团练使太原人王仁镐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23]唐主复以左仆 ![]() [23]南唐主又任命左仆 ![]() [24]周行逢恶武平节度副使张,言于王逵曰:“何敬真,之亲戚,临刑以后事属,公宜备之。”夏,四月,庚申,逵召饮,醉而杀之。 [24]周行逢厌恶武平节度使副张,向王逵禀告说:“何敬真是张的亲戚,何敬真临刑时将后事托付给张,您应防备他。”夏季,四月,庚申(十一⽇),王逵召张喝酒,灌醉后杀了他。 [25]丙寅,归德节度使兼侍中常思⼊朝;戊辰,徙平卢节度使。将行,奏曰:“臣在宋州,与丝四万余两在民间,谨以上进,请征之。”帝颔之。五月,丁亥,敕榜宋州,凡常思所举悉蠲之,思亦无怍⾊。 [25]丙寅(十七⽇),归德节度使兼侍中常思进京⼊朝;戊辰(十九⽇),调任平卢节度使。常思将要出行,启奏说:“臣下在宋州,在民间发放四万余两丝的债,谨将债权进献皇上,请到时征收。”后周太祖点头。五月,丁亥(初九),太祖向宋州颁发布告,凡是常思所放的债全部豁免,常思知道后也没有惭愧的样子。 [26]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 [26]自从唐朝末年以来,各地学校 ![]() [27]六月,壬子,沧州奏契丹知卢台军事范 ![]() [27]六月,壬子(初四),沧州奏报契丹的知卢台军事范 ![]() [28]初,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 ![]() [28]当初,后唐明宗时,宰相冯道、李愚请示让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刷出售,朝廷同意。丁巳(初九),刻板完成,进献朝廷。从此,虽然世道大 ![]() [29]王逵以周行逢知潭州,自将兵袭郞州,克之,杀指挥使郑,执武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幽于别馆。 [29]王逵任命周行逢主持潭州事务,自己领兵袭击朗州,攻克州城,杀死指挥使郑,抓获武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囚 ![]() [30]秋,七月,王殷三表请⼊朝,帝疑其不诚,遣使止之。 [30]秋季,七月,王殷三次上表请求进京⼊朝,后周太祖怀疑他不诚心,派遣使者制止。 [31]唐大旱,井泉涸,淮⽔可涉,饥民渡淮而北者相继,濠、寿发兵御之,民与兵斗而北来。帝闻之曰:“彼我之民一也,听籴米过淮。”人唐遂筑仓,多籴以供军。八月,己未,诏唐民以人畜负米者听之,以舟车运载者勿予。 [31]南唐大旱,井⽔、泉⽔⼲涸,淮河⼲得可徒步而过,饥民渡过淮河北上的接连不断,南唐濠州、寿州发兵阻止,百姓与士兵争斗朝北奔来。后周太祖闻悉此情说:“对方和我方的百姓是一样的,听凭南面百姓过淮河来买粮。”南人唐于是修筑仓库,多买粮食来供应军队。八月,己未(十二⽇),后周太祖颁诏令:南唐百姓用人力和口牲拉粮食的准许,用船只车辆运载粮食的不给。 [32]王逵遣使上表,诬“刘言谋以朗州降唐,又 ![]() [32]王逵派遣使者上表书,诬称:“刘言 ![]() ![]() [33]九月,己亥,武成节度使⽩重赞奏塞决河。 [33]九月,己亥(二十二⽇),武成节度使⽩重赞奏报堵塞⻩河决口。 [34]契丹寇乐寿,齐州戍兵右保宁都头刘汉章杀都监杜延熙,谋应契丹,不克,并其 ![]() [34]契丹军队犯侵乐寿,齐州卫戍队部右保宁都头刘汉章杀死都监杜延熙,策划接应契丹军队,没有成功,连同他的 ![]() [35]南汉主立其子继兴为卫王,璇兴为桂王,庆兴为荆王,保兴为祯王,崇兴为梅王。 [35]南汉主封立他的儿子刘继兴为卫王,刘璇兴为桂王,刘庆兴为荆王,刘保兴为祯王,刘崇兴为梅王。 [36]东自青、徐,南至安、复,西至丹、慈,北至贝、镇,皆大⽔。 [36]东起青州、徐州,南到安州、复州,西到丹州、慈州,北到贝州、镇州,都发大⽔。 [37]帝自⼊秋得风痹疾,害于食饮及步趋,术者言宜散财以禳之。帝 ![]() ![]() ![]() ![]() ![]() [37]后周太祖以⼊秋以来受风得了痹病,影响饮食和行走,术士说应该散发财物来祛病消灾。太祖打算在南郊举行祭祀,又因从后梁以来,祭祀天地常在洛 ![]() ![]() ![]() ![]() [38]南汉大赦。 [38]南汉实行大赦。 [39]冬,十一月,己丑,太常请准洛 ![]() ![]() [39]冬季,十一月,己丑(十三⽇),太常请示比照洛 ![]() ![]() [40]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王殷恃功专横,凡河北镇戍兵应用敕处分者,殷即以帖行之,又多掊敛民财。帝闻之不悦,使人谓曰:“卿与国同体,邺都帑庾甚丰,卿 ![]() ![]() [40]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王殷恃仗有功专横不法,凡是河北藩镇卫戍队部应用皇帝敕书才能处理的事,王殷却直接用自己的手帖就实施了,同时大量盘剥百姓财产。后周太祖听说这些很不⾼兴,派人对他说:“ ![]() ![]() [41]戊辰,府州防御使折德奏北汉将乔⼊寇,击走之。 [41]戊辰(二十二⽇),府州防御使折德奏报北汉将领乔⼊侵,将他打跑了。 [42]王殷每出⼊,从者常数百人;殷请量给铠仗以备巡逻,帝难之。时帝体不平,将行郊祀,而殷挟震主之势在左右,众心忌之。壬申,帝力疾御滋德殿,殷⼊起居,遂执之。下制诬殷谋以郊祀⽇作 ![]() [42]王殷每次出⼊,随从经常有数百人。王殷请求如数配给铠甲兵器以备巡逻之用,后周太祖对此 ![]() ![]() [43]唐祠部郞中、知制诰徐铉言贡举初设,不宜遽罢,乃复行之。 [43]南唐祠部郞中、知制诰徐铉进言贡举制度刚开始设立,不应马上停止,于是又实行。 先是,楚州刺史田敬洙请修⽩⽔塘溉田以实边,冯延己以为便。李德明因请大辟旷土为屯田,修复所在渠塘堙废者。吏因缘侵扰,大兴力役,夺民田甚众,民悉怨无诉。徐铉以⽩唐主,唐主命铉按视之,铉籍民田悉归其主。或谮铉擅作威福,唐主怒,流铉舒州。然⽩⽔塘竟不成。 在此之前,楚州刺史田敬洙请示修理⽩⽔塘灌溉田地来充实边疆,冯延己认为有利。李德明因此请示大力开辟空旷土地作为屯田,修复当地已经埋没废弃的灌渠⽔塘。官吏乘机侵扰百姓,大兴徭役,夺取民田很多,百姓忧愁,怨恨无处诉说。徐铉将情况禀报南唐主,南唐主命令徐铉检查视察,徐铉没收官吏所侵 ![]() 唐主又命少府监冯延鲁巡抚诸州,右拾遗徐锴表延鲁无才多罪,举措轻浅,不宜奉使。唐主怒,贬锴校书郞、分司东都。锴,铉之弟也。 南唐主又命少府监冯延鲁巡视安抚各州,左拾遗徐锴上表弹亥力冯延鲁没有才能却有许多罪行,举止轻浮浅薄,不适宜奉命出使。南唐主大怒,将徐锴贬为校书郞、分司东都。徐锴是徐铉的弟弟。 [44]道州盘容洞蛮酋盘崇聚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屡寇郴、道州。 [44]道州盘容洞蛮酋长盘崇聚集部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屡次犯侵郴州、道州。 [45]乙亥,帝朝享太庙,被衮冕,左右掖以登阶,才及一室,酌献,俯首不能拜而退,命晋王荣终礼。是夕,宿南郊,疾尤剧,几不救,夜分小愈。 [45]乙亥(二十九⽇),后周太祖祭祀太庙,穿戴衮⾐冠冕,由左右人搀扶着登上台阶,才到一室,刚斟酒进献,便低下头不能行拜而退下令,命令晋王郭荣完成祭祀。当晚,住宿南郊,病情格外加重,几乎没救了,夜半时稍有好转。 显德元年(甲寅、954)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 [1]舂,正月,丙子朔,帝祀圜丘,仅能瞻仰致敬而已,进爵奠币皆有司代之。大赦,改元。听蜀境通商。 [1]舂季,正月,丙子朔(初一),后周太祖到圜丘祭天,仅能抬头瞻仰表示致敬而已,进献酒爵、奠放币帛都由有关员官代劳。宣布实行大赦,改换年号。同意后蜀在边境通商贸易。 [2]戊寅,罢邺都,但为天雄军。 [2]戊寅(初三),撤销邺都,只设天雄军。 [3]庚辰,加晋王荣兼侍中,判內外兵马事。时群臣希得见帝,中外恐惧,闻晋王典兵,人心稍安。 [3]庚辰(初五),晋王郭荣加官兼侍中,管理京城內外兵马事务。当时群臣很少能见到后周太祖,所以朝廷內外惊恐害怕,听说晋王掌管军队,人心渐渐趋于平静。 [4]军士有流言郊赏薄于唐明宗时者,帝闻之,壬午,召诸将至寝殿,让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恶⾐菲食,专以赡军为念;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余,汝辈岂不知之!今乃纵凶徒腾口,不顾人主之勤俭,察国之贫乏,又不思己有何功而受赏,惟知怨望,于汝辈安乎!”皆惶恐谢罪,退,索不逞者戮之,流言乃息。 [4]军队将士中有流言说郊祀的赏赐比后唐明宗时少,后周太祖闻悉,壬午(初七),召集众将到寝殿,责备说:“朕从即位以来,节⾐缩食,专门把保证军队供给放在心上。国库的积蓄,四方的贡献,除去供应军队之外,很少有剩余,你们难道不知晓!如今却纵容凶恶之徒 ![]() [5]初,帝在邺都,奇 ![]() ![]() ![]() ![]() [5]当初,后周太祖在邺都时,格外喜 ![]() ![]() [6]以镇宁节度使郑仁诲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6]任命镇宁节度使郑仁诲为枢密使、同平章事。 [7]戊子,以义武留后孙行友、保义留后韩通、朔方留后冯继业皆为节度使。通,太原人也。 [7]戊子(十三⽇),任命义武留后孙行友、保义留后韩通、朔方留后冯继业都为节度使。韩通是太原人。 [8]帝屡戒晋王曰:“昔吾西征,见唐十八陵无不发掘者,此无他,惟多蔵金⽟故也。我死,当⾐以纸⾐,敛以瓦棺;速营葬,勿久留宮中;圹中无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以烦民;葬毕,募近陵民三十户,蠲其杂徭,使之守视;勿修下宮,勿置守陵宮人,勿作石羊、虎、人、马,惟刻石置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汝或吾违,吾不福汝。”又曰:“李洪义当与节钺,魏仁浦勿使离枢密院。” [8]后周太祖屡次告诫晋王说:“从前我西征时,看到唐朝十八座皇陵没有不被发掘的,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多蔵金银宝⽟的缘故。我死后,定当用纸⾐给我穿上,用土烧的棺材收敛我;迅速理办安葬,不要久留宮中;墓⽳中不要用石头,拿砖代替;工匠役徒都由官府出钱雇佣,不要⿇烦百姓;安葬完毕,招募靠近陵墓的百姓三十家,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让他们看守陵墓;不要修建地下宮室,不要设置守陵宮人,不要造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写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你如果违背我的话,我就不施福给你。”又说:“李洪义应当授予符节和斧钺,魏仁浦不要让他离开枢密院。” [9]庚寅,诏前登州刺史周训等塞决河。先是,河决灵河、鱼池、酸枣、 ![]() ![]() [9]庚寅(十五⽇),诏令前登州刺史周训等堵塞⻩河决口。此前,⻩河在灵河、鱼池、酸枣、 ![]() ![]() [10]帝命趣草制,以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郞王溥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壬辰,宣制毕,左右以闻,帝曰:“吾无恨矣!”以枢密副使王仁镐为永兴军节度使,以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领武信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樊 ![]() ![]() [10]后周太祖命令赶快起草制书,任命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郞王溥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壬辰(十七⽇),宣布制书完毕,左右的人将此事奏告后周太祖,太祖说:“我没有遗憾了。”任命枢密副使王仁镐为永兴军节度使,任命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兼任武信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樊 ![]() [11]初,静海节度使吴权卒,子昌岌立;昌岌卒,弟昌文立。是月,始请命于南汉,南汉以昌文为静海节度使兼安南都护。 [11]当初,静海节度使吴权去世,儿子吴昌岌继位;吴昌岌去世,弟弟吴昌文继位。此月,开始向南汉请求任命,南汉任命吴昌文为静海节度使兼安南都护。 [12]北汉主闻太祖晏驾,甚喜,谋大举⼊寇,遣使请兵于契丹。二月,契丹遣其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将万余骑如晋 ![]() [12]北汉主听说后周太祖去世,极为⾼兴,图谋大举⼊侵后周,派遣使者到契丹请求出兵。二月,契丹派遣它的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一万多骑兵前往晋 ![]() [13]蜀左匡圣马步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安思谦谮杀张业,废赵廷隐,蜀人皆恶之;蜀主使将兵救王景崇,思谦逗桡无功,內惭惧,不自安。自张业之诛,宮门守卫加严,思谦以为疑己,言多不逊。思谦典宿卫,多杀士卒以立威。蜀主阅卫士,有年尚壮而为思谦所斥者,复留隶籍,思谦杀之,蜀主不能平。思谦三子,、嗣、裔,倚⽗势暴横,为国人患。翰林使王藻屡言思谦怨望,将反,丁巳,思谦⼊朝,蜀主命壮士击杀之,及其三子。藻亦坐擅启边奏,并诛之。 [13]后蜀左匡圣马步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安思谦进谗言杀害张业,废黜赵廷隐,蜀人都痛恨他。后蜀主派他领兵救援王景崇,安思谦徘徊观望而无战功,內心惭愧恐惧,自 ![]() ![]() [14]北汉兵屯梁侯驿,昭义节度使李筠遣其将穆令均将步骑二千逆战,筠自将大军壁于太平驿。张元徽与令均战, ![]() ![]() [14]北汉军队屯驻梁侯驿,昭义节度使李筠派遣将军穆令均带领步兵、骑兵二千人 ![]() ![]() ![]() ![]() ![]() ![]() ![]() 后周世宗听说北汉主领兵⼊侵,准备亲自率领军队抵抗,朝廷群臣都说:“刘崇从平 ![]() ![]() ![]() ![]() [15]三月,乙亥朔,蜀主加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孙汉韶武信节度使,赐爵乐安郡王,罢军职。蜀主惩安思谦之跋扈,命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等十人分典 ![]() [15]三月,乙亥朔(初一),后蜀主下令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孙汉韶加官武信节度使,赐爵位乐安郡王,免去军事职务。后蜀主鉴于安思谦专横跋扈的教训,命令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等十人分别统领 ![]() [16]北汉乘胜进 ![]() ![]() [16]北汉军队乘胜推进 ![]() ![]() [17]辛巳,大赦。 [17]辛巳(初七),后周实行大赦。 [18]癸未,帝命冯道奉梓宮赴山陵,以郑仁诲为东京留守。 [18]癸未(初九),后周世宗命冯道护送太祖灵柩前往山陵,任命郑仁诲为东京留守。 乙酉,帝发大梁;庚寅,至怀州。帝 ![]() 乙酉(十一⽇),后周世宗从大梁出发,庚寅(十六⽇),到达怀州。世宗想⽇夜兼程快速前进,控鹤都指挥使真定人赵晁私下对通事舍人郑好谦说:“贼寇气势正在強盛之时,应该稳健持重来挫败它。”郑好谦讲给世宗听,世宗发怒说:“你从哪里得到这话!必定是被人所支使,说出那人就活,不然定叫你死。”郑好谦据实回答,世宗命令将他连同赵晁一起关押在怀州监狱。壬辰(十八⽇),世宗经过泽州,住宿在州城东北。 北汉主不知帝至,过潞州不攻,引兵而南,是夕,军于⾼平之南。癸巳,前锋与北汉军遇,击之,北汉兵却;帝虑其遁去,趣诸军亟进。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张元徽军其东,杨衮军其西,众颇严整。时河 ![]() ![]() ![]() 北汉主不知后周世宗到达,所以经过潞州时没有进攻,领兵向南,当晚,军队驻扎在⾼平城南。癸巳(十九⽇),后周前锋队部与北汉军队相遇,发起攻击,北汉军队后退。世宗顾虑敌军逃跑,催促各路军队急速前进。北汉主率中军在巴公原摆开阵势,张元徽率军在东边,杨衮率军在西边,部众十分严整。这时后周河 ![]() ![]() ![]() ![]() 北汉主见周军少,悔召契丹,谓诸将曰:“吾自用汉军可破也,何必契丹!今⽇不惟克周,亦可使契丹心服。”诸将皆以为然。杨衮策马前望周军,退谓北汉主曰:“敌也,未可轻进!”北汉主奋曰:“时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衮默然不悦。时东北风方盛,俄而忽转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使司天监李义⽩北汉主云:“时可战矣。”北汉主从之。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扣马谏曰:“义可斩也!风势如此,岂助我者 ![]() 北汉主看到北周军队人数少,后悔召来契丹军队,对众将说:“我独自用汉家军队就可破敌,何必再用契丹!今天不但可以战胜周军,而且还可以让契丹心悦诚服。”众将都认为说得对。杨衮驱马向前观望北周军队,退下来对北汉主说:“是劲敌啊,不可轻易冒进!”北汉主扬起两颊长须说:“时机不可丧失,请您不必多言,试看我出战!”杨衮沉默不快。这时东北风正大,一会儿忽然转成南风,北汉枢密副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禀报北汉主说:“现在可以开战了。”北汉主听从所言。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牵住马劝谏说:“李义应该斩首!风向这样,哪里是在助我呢!”北汉主说:“我的主意已定,老书生不要胡言 ![]() 合战未几,樊 ![]() ![]() ![]() ![]() ![]() ![]() ![]() 北汉主知帝自临陈,褒赏张元徽,趣使乘胜进兵。元徽前略陈,马倒,为周兵所杀。元徽,北汉之骁将也,北军由是夺气。时南风益盛,周兵争奋,北汉兵大败,北汉主自举⾚帜以收兵,不能止。杨衮畏周兵之強,不敢救,且恨北汉主之语,全军而退。 北汉主得知后周世宗亲临战阵,便嘉奖重赏张元徽,催促他乘胜进兵。张元徽前往攻阵,坐骑摔倒,被后周士兵所杀。张元徽是北汉有名的猛将,北汉军队因此丧失士气。这时南风越刮越大,后周士兵奋勇争先,北汉军队大败,北汉主亲自⾼举红旗来收集军队,还是不能制止溃败。杨衮害怕后周军队的強大,不敢救援,而且痛恨北汉主的大话,便保全军队而撤退。 樊 ![]() ![]() ![]() 樊 ![]() ![]() ![]() 是夕,帝宿于野次,得步兵之降敌者,皆杀之。樊 ![]() ![]() 当天傍晚,后周世宗在野外宿营,得到投降敌人的步兵,全部杀死。樊 ![]() ![]() ![]() 北汉主自⾼平被褐戴笠,乘契丹所赠⻩骝,帅百馀骑由雕窠岭遁归,宵 ![]() ![]() 北汉主从⾼平起穿上 ![]() ![]() ![]() 帝 ![]() ![]() ![]() ![]() ![]() ![]() ![]() 后周世宗想诛杀樊 ![]() ![]() ![]() ![]() 庚子,赏⾼平之功,以李重进兼忠武节度使,向训兼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节度使,史彦超为镇国节度使。张永德盛称太祖皇帝之智勇,帝擢太祖皇帝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以马仁为控鹤弓箭直指挥使,马全义为散员指挥使;自馀将校迁拜者凡数十人,士卒有自行间擢主军厢者。释赵晁之囚。 庚子(二十六⽇),赏赐⾼平战役中有功人员,任命李重进兼忠武节度使,向训兼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兼武信节度使,史彦超为镇国节度使。张永德极力称赞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智慧勇敢,后周世宗提拔宋太祖皇帝为殿前都虞候,兼任严州刺史,任命马仁为控鹤弓箭直指挥使,马全为散员指挥使;其余将校军官升任职务的共几十人,士兵有从行伍中提拔担任军主、厢主的。解除对赵晁的 ![]() 北汉主收散卒,缮甲兵,完城堑以备周。杨衮将其众北屯代州,北汉主遣王得中送衮,因求救于契丹,契丹主遣得中还报,许发兵救晋 ![]() 北汉主收拾残兵,修缮武器装备,加固城池守卫工事来防备后周。杨衮率领他的部众北上屯驻代州,北汉主派遣王得中送杨衮,趁此向契丹请求救援,契丹主遣送王得中回去报告,答应发兵援救晋 ![]() 壬寅,以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以郭崇副之,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将步骑二万发潞州;仍诏王彦超、韩通自 ![]() 壬寅(二十八⽇),后周世宗任命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任命郭崇为副职,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从潞州出发。并且诏令王彦超、韩通从 ![]() [19]汉昭圣皇太后李氏殂于西宮。 [19]后汉昭圣皇太后李氏在西宮去世。 [20]夏,四月,北汉盂县降。符彦卿军晋 ![]() [20]夏季,四月,北汉盂县投降。符彦卿驻军晋 ![]() [21]乙卯,葬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于嵩陵,庙号太祖。 [21]乙卯(十二⽇),后周将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安葬在嵩陵,庙号为太祖。 [22]南汉主以⾼王弘邈为雄武节度使,镇邕州。弘邈以齐、镇二王相继死于邕州,固辞,求宿卫;不许。至镇,委政僚佐,⽇饮酒,祷鬼神。或上书诬弘邈谋作 ![]() [22]南汉主任命⾼王刘弘邈为雄武节度使,镇守邕州。刘弘邈因齐王、镇王两人相继死在邕州,坚决推辞,请求⼊宮值宿警卫,南汉主不允许。刘弦邈到达镇所,将政事 ![]() ![]() ![]() [23]初,帝遣符彦卿等北征,但 ![]() ![]() ![]() ![]() ![]() [23]起初,后周世宗派遣符彦卿等人北上征伐,只想在晋 ![]() ![]() ![]() ![]() ![]() [24]庚申,太师、中书令瀛文懿王冯道卒。道少以孝谨知名,唐主宗世始贵显,自是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尝著《长乐老叙》,自述累朝荣遇之状,时人往往以德量推之。 [24]庚申(十七⽇),太师、中书令瀛文懿王冯道去世。冯道少年时以孝顺谨慎闻名,后唐庄宗时开代始尊贵显赫,从此历朝官不离将军、宰相、三公、三师的职位,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别人无法猜测他的喜怒哀乐,能言善辩,⾜智多谋,与世沉浮,左右逢源,曾经作《长乐老叙》,自述历朝荣誉礼遇的情况,当时的人每每用有德行度量来推重他。 欧 ![]() ![]() ![]() ![]() ![]() ![]() 欧 ![]() ![]() ![]() ![]() ![]() ![]() ![]() ![]() ![]()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人十有五,皆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得非⾼节之士,恶时之 ![]() 我从五代历史中找到保全节 ![]() ![]() ![]() 予尝闻五代时有王凝者,家青、齐之间,为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 ![]() ![]() ![]() ![]() 我曾经听说五代时有个叫王凝的人,家在青州、齐州之间,担任州司户参军,因为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中素来贫寒,一个儿子还年幼,他的 ![]() ![]() ![]() ![]() 臣光曰: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內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 ![]() 臣司马光曰:天地设置方位,圣人作为准则,用来制定礼仪、建立法律,家中有夫妇,家外有君臣。妇人随从丈夫,终⾝不能改变;臣子事奉君主,至死不二;这是为人之道的最大伦常。如果有人废弃它,祸 ![]() 或以为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馀年,近者四三年,虽有忠智,将若之何!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岂得独罪道哉!臣愚以为忠臣扰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強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智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今道尊宠则冠三师,权任则首诸相,国存则依违拱嘿,窃位素餐,国亡则图全苟免, ![]() ![]() ![]() 有人认为自从大唐皇室灭亡,群雄武力相争,一位帝王的兴盛衰亡,长的十几年,短的三四年,虽然有忠臣智士,又能怎么样呢!在这种时候,丧失为臣节 ![]() ![]() ![]() ![]() 之最,哪能与其他一般人相提并论呢!有人认为冯道能够在 ![]() 抑此非特道之愆也,时君亦有责焉。何则?不正之女,中士羞以为家;不忠之人,中君羞以为臣。彼相前朝,语其忠则反君事雠,语其智则社稷为墟;后来之君,不诛不弃,乃复用以为相,彼又安肯尽忠于我而能获其用乎!故曰,非特道之愆,亦时君之责也。 然而这不光是冯道的过错,当时的君主也有责任。什么缘故呢?不正派的女人,一般男子羞以为 ![]() [25]辛酉,符彦卿奏北汉宪州刺史太原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皆举城降。 [25]辛酉(十八⽇),符彦卿奏报北汉宪州刺史太原人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都率城投降。 [26]初,符彦卿有女适李守贞之子崇训,相者言其贵当为天下⺟。守贞喜曰:“吾妇犹⺟天下,况我乎!”反意遂决。及败,崇训先刃其弟妹,次及符氏;符氏匿帏下,崇训仓猝求之不获,遂自刭。 ![]() ![]() ![]() [26]当初,符彦卿有个女儿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看相的人说她有贵相,⽇后当为天下的guó⺟。李守贞欣喜地说:“我的媳妇都能当天下的guó⺟,何况我呢!”反叛的念头于是决定了。及至李守贞败亡,李崇训先用刀杀死弟弟妹妹,依次轮到符氏。符氏蔵匿在帏帐下面,李崇训仓促之间寻找不到,于是杀自。 ![]() ![]() ![]() [27]王彦超、韩通攻石州,克之,执刺史安彦进。癸亥,沁州刺史李延诲降。庚午,帝发潞州,趣晋 ![]() [27]王彦超、韩通进攻石州,攻克州城,抓获刺史安彦进。癸亥(二十⽇),沁州刺史李廷诲投降。庚午(二十七⽇),后周世宗从潞州出发,赶赴晋 ![]() [28]王逵表请复徙使府治朗州。 [28]王逵上表请求再次将节度使府治迁到朗州。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