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异时空—中华再起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异时空—中华再起 作者:中华杨 | 书号:35766 时间:2017/7/26 字数:8962 |
上一章 节四第章六第 下一章 ( → ) | |
“天空,是我的领地!” 瓦蓝的天空下,一艘飞艇正慢悠悠朝北方飞去。杜二秆子从吊舱里探出头,看着下面倾斜的大地,放声大喊。 洪大头靠着舱壁,懒洋洋道:“二秆子,缩回来吧,瞎嚷嚷个什么劲?” 杜二秆子讪讪将脑袋缩了回来,摆弄着⾐服,又恋恋不舍望了出去。 杜二秆子并不是因为 ![]() ![]() 乡下原本就不重视取名,取这样一个名字那也是稀松平常。 杜二秆子是浙江临安人,从小就帮乡里地主放牛,他那乡里地主不比两湖一些土财主,地租只收五成,决不增加一毫。而杜二秆子给地主家放牛,到了年底,地主还会给他二两⾁,让他解解谗。听听山里山民过的什么⽇子,杜二秆子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幸福是什么?无非是能吃的 ![]() 西历一八六零年,二秆子娘老正在为她这已经过了十八的儿子张罗婚事,平常人家男的十六岁一般都有了老婆,可杜家是佃农,没有钱,结婚也无从谈起。好事还没办,不好的事情倒传了过来…忠王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自皖南进⼊浙江,一路朝杭州杀来。 当时二秆子他们一家人并不知太平军是什么,他们只听地主说,那些长⽑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妖怪。兵祸到了杭州,不管长⽑是妖怪,还是别的什么,逃难总是需要的。杜二秆子一家跟着地主,如同无头苍蝇般从临安一路狂奔到乐清的大荆营,这才收住脚步。 杜家原本就没什么钱,好不容易积攒下一点给儿子娶媳妇的钱,路上为了活命又都花了,到了大荆营,杜二秆子自然结不了婚,只能继续当他的光 ![]() 杜家在大荆营人生地不 ![]() ![]() ![]() ![]() ![]() ![]() 光 ![]() 杜二秆子寻个镇里人一问,这才知大荆营已经换了天地,城里的乐清县丞昨⽇天黑前将大印 ![]() 不光大荆营,镇里人说温州府也在几⽇前就让太平军夺了下来,这浙南现已无大清一兵一卒。 杜二秆子一听大惊,他这些⽇子整⽇都在山里照料⽗⺟,没想到几⽇未出,世间却已经变了天。杜二秆子是个孝子,听到杀人放火的太平军来了,心急火燎朝镇外赶,巴望着能带着老爹娘老离开这里,再寻一个安稳的地方继续过⽇子。 等杜二秆子从镇子里上气不接下气赶回村里,却看到自己住的地方现在已经驻満了一群⾝着绿⾐的太平军,村头巷尾到处都是人,再想走,自然是走不脫了。 这些太平军自然不是别支军队,而是杨沪生、史秉誉率领的打着太平军幌子的解放军。见太平军并未如财主所言见人就杀,见女人就抢,杜二秆子一颗心渐渐放了下来。 接着这支军队又在大荆营各地开始打土豪分田地,将地主老财家中帐本田契统统搬了出来,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说什么田是种田人之田,要天下种田人,人皆有田可种,不再有地租存在,杜二秆子又来了精神。 杜二秆子家在临安时原本就租种地主几亩田,要 ![]() ![]() 如此重得地租让杜二秆子到了二十还娶不到媳妇,他早已心怀不満,杜二秆子是年轻后生,不是那种老成本分的乡里人,大军头天说分田,杜二秆子第二天就守侯在军营外了。 种田人有田可种,又不用担心 ![]() 自己有了田,山里到处都是山歌。 杜二秆子原本打算参加解放军去,可他爹娘觉得自古造反者难成大事,到最后多逃不了被剿灭之下场,何况就是能成事,打仗起是游戏?那是要死人的,沙场上一刀两洞,包不准什么时候一屡魂魄就留在异地。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又是眼泪又是鼻涕一个劲劝阻杜二秆子。杜二秆子心一软,驻扎在大荆营的解放军朝北开拔了,他这兵也就没当成。 过不了多少⽇子,从温州那边来了骑马的员官,那员官跑到村子里说是温州府里开办免费学堂,招收愿意学洋话的少年人。员官道学好了洋话,官府要重用,希望村里后生踊跃报名,此等好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山里人都是本分人,若是学四书五经,就是掏点银子,一些人家也是愿意让自己孩子学去的,可学这洋夷说的话又算什么事情?难道学了洋夷说的话到时候送到万里之外的化外之域去?注重乡土的乡下人一想到此,自然不会有哪家愿意送自己孩子去读什么学堂,虽然这学堂是免费的。 杜二秆子却不然,他已经二十出头了,却因为没有钱,连个媳妇也娶不了,若不是解放军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这样⽇子再过个三五载,自己倒毙山间也说不定。 得了解放军好处的杜二秆子认牢一个理:“只要是解放军说的话,都是好事情。”何况杜二秆子打小因为穷,没读过书,为此很是吃过苦头,现在既然有免费读书这等美事,他又怎会不争取? 听到员官在村头吆喝,杜二秆子头脑一热就这么赶了过去,连声询问自己是否有机会去读书。 那员官吆喝了半天,真是口⼲⾆燥,却见没一个后生过来,心里正不耐烦,却见有个二十出头青年跑过来,虽然这人看起来怎么也不像十二、三岁后生小子,可招收生学实在困难,既然这年轻人想读书,自己岂有不⽟成美事之理? 生怕后生跑了的员官急忙掏出笔墨,问了杜二秆子名字,将名字在红纸上一写,让杜二秆子按了手印,连声表扬杜二秆子很有上进之心。写完员官让随从敲着锣大声嚷嚷杜二秆子已经报名读书,希望其他人也能向他学习,学堂是不会收他们一分银子,反而还会有些许零钱补贴家用。 杜二秆子站在员官旁边,听着员官说什么自己年轻好学,以后大有前途,又说温州现在如何急需懂得洋话人才,只要会了洋话,一个月百两银子落袋不成问题。杜二秆子心里正美,却见自己爹娘听了随从嚷嚷,慌张跑了出来,拉着自己就要朝家走。 杜二秆子爹娘不 ![]() 一听儿子竟然按了手印,要退出必须 ![]() 正彷徨,杜二秆子又在旁边一个劲劝说爹娘,说是家里本来就穷,如没有解放军,现在这田也不会属于自己,自己此去又不是当兵,而是读书去,不会有什么刀 ![]() 儿大不由娘,自己儿子苦苦哀求,旁边员官一会儿黑脸威吓,一会儿笑脸说上两句好话,杜二秆子爹娘纵然心里不愿,却也只得放人,让杜二秆子跟着员官走了。 跟着员官来到温州,杜二秆子被分到学堂里,与一群学子一起学习洋文。 初来乍到,杜二秆子看一切都稀罕。他是没见过洋人的,而学堂里教习又多是洋人,见到洋人⾼耸的鼻子,深陷下去的眼眶里绿眼珠,一头彩⾊头发,杜二秆子还以为自己见了鬼。 既然是鬼,自然不会说人话了,那些鬼佬张开嘴 ![]() 只是学堂进好进,若是要出大门,却难上加难了。 这些学子一进学堂,为了杜绝后患,官府将学子⽗⺟全都聚集在一起,家里田由别人代种,说是让这些⽗⺟享享清福,实际等同软 ![]() 不能离开学堂,杜二秆子只得安下心,捧起书本看天书。幸好洋人手中希奇古怪东西不少,不然这⽇子过的更是难熬。 学堂里都是年轻人,大多数是十一、二岁少年,也有七八岁儿童,少数人与杜二秆子一样,已经二十出头,年轻人在一起,彼此容易沟通,学堂里待了没几天,里面就呼兄唤弟四起了。 杜二秆子也结 ![]() 大家原本念头不一,可进来了,相同的环境中,不管你家有钱还是没钱,彼此都一样。杜二秆子原本看着商人弟子一脸仰慕,看到乞丐又不屑一顾,过了几⽇,早将这心思丢到爪洼国去,与他们打成一片。 一群人学了半天,学堂发觉学子参差不齐,有读过几天书的,有认识几个字的,也有大字不认识一个的。都混在一起听,有人很快就明⽩,有些人听了半天也不懂得教习到底讲什么。 发觉不对,学堂又组织试考,按照成绩将这群学子分成几个班,一些有底子的,直接跟着洋教习学习洋话,连汉字都不会写的,只能先跟着先生背诵三字经了。杜二秆子原本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混了几天,一试考岂有不漏马脚之理?虽然年纪可以当一些孩童⽗亲,考完试,一分班,他也只得跟着一群几岁大小孩一起去读“人之初” 学堂学习自然艰苦,从早到晚,除了吃饭觉睡,一天有八个时辰趴在课桌前捧着书本跟先生学习三字经。没学多少⽇子,又听商人弟子(那些商人弟子因为自愿学习,学堂管的比较松,一个月总会安排一天让他们回家与⽗⺟相见)风传福建那边清军打了过来。 杜二秆子原本以为这是谣传,可没几天风声不对了,学堂从温州城里搬迁到瓯江对面的盘石营,围着学堂军人虽有,却少了不少,就是剩下这些人,也面⾊凝重,大有再次变天之兆。 杜二秆子对自己倒不如何担心,自己年少力壮,如有危险,朝山里一跑,人家想追也追不上。可他担心蒲岐寨爹娘全安,不知爹娘是否已经逃离蒲岐寨? 几天过后,南面隐隐传来炸爆声,到了夜里炸爆声更是清晰,学堂中学子也无心睡眠,在教习带领下,爬上山头朝南相望,却见南面温州府方向天空被火光映得通红, ![]() 学子们担心城里⽗⺟,虽然天亮了,教习赶他们回去休息,说是今⽇用不着上课,可他们又哪有休息之意?到了中午温州府传来捷报,说是犯侵温州的一万清军在一场 ![]() 这边放鞭炮,没多久四野又响起炸爆声…自然不是战事又起,而是四野乡民听闻清兵全军覆没,以鞭炮祝贺。 鞭炮放的比过年还热闹,等学子们再 ![]() 温州打了胜仗,三天后学堂又从盘石营搬迁回温州府城。大家进了城这才注意到那天战事打的如何 ![]() 一场胜仗后,温州城又平静下来,学堂学子可以安心读他们的书,上他们的课。几个月后,兴许员官开恩,学堂搬迁到军营外,管束也不是那么严了,一个月內不管家在温州,还是外地,总可以有一天出去逛逛。 温州城里的可以回家与⽗⺟团聚,外地的也只是逛逛城里集市。杜二秆子留心过,每次离开学堂,外面街市上,洋人一⽇多与一⽇,那些洋人总是 ![]() ![]() ![]() ![]() 杜二秆子虽然天天读政治学(前庄短期政治⼲校 ![]() ![]() ![]() 集市上有时见洋人说的话自己能听明⽩,而百姓不懂,兴致好时,杜二秆子会凑过去,帮商人解释两句,只要能让双方生意做成,商人也很乐意给杜二秆子几个小钱,算是一笔辛苦钱。 次数多了,杜二秆子发觉学会洋话还真有用场,至少自己在集市上混,可以换来不少钱。他若是帮人家成 ![]() ![]() 杜二秆子将钱寄给在蒲岐寨的爹娘几次,爹娘让人带话过来,说是他学习辛苦,家里⽗⺟吃穿不愁,也不用他将钱大老远让人送过去,还是留着自己花好了。可杜二秆子现在难得出去一趟,就是有钱,他也没地花。那些钱还是照样让人送给爹娘。 寻到财路,杜二秆子偷学洋话积极 ![]() ![]() 虽然机会不是那么好找了,可只要有机会,那钱也比以前多。随着时间推移,学堂从一个月放一次假,慢慢变成半个月放一次假,最后七天里就要放一次假。杜二秆子出去机会多了,与洋人打 ![]() 过了一年,学堂早已说是财政紧张,不再给学子零花钱,可现在让杜二秆子离开学堂,他也不愿意,有了一点小钱的杜二秆子在舂节放假时,买了些年货,会同家在乐清的学子,一起回蒲岐寨看望爹娘。见儿子穿着光鲜⾐服,提着年货面⾊红润回来,爹娘自然喜出望外。毕竟是读书人,杜二秆子说话也与从前不同,爹娘觉得自己已经看不懂儿子,但有一点,这孩子算是出息了。 见到年货,再见儿子双手奉上孝敬银子,杜二秆子⽗⺟再也不说学洋话不好言语,而是想要张罗儿子婚事。可杜二秆子心里却另有道理,他觉得乡下女子没什么见识,自己在温州见了世面,娶乡下女子实在委屈了自己。官府提倡婚姻自由,不兴包办婚姻,他自然不愿就此草率结婚。 有了出息的儿子说起来一套接着一套,做⽗⺟的虽心里有个定理,却让儿子成套理论说得一惊一诧,原来的主意也动摇了。俩人给杜二秆子说的糊里糊涂,舂节还没过完,杜二秆子就嚷嚷着回温州去,回之前这婚事也没定下来。 如杜二秆子这样事情并非孤例,一些觉得拣了便宜爹娘拿着孩子孝敬银子回老家张扬一番,原本不想让孩子进学堂的,这下后悔起来,等学堂再次招收学子,再也不用恐吓拐骗了。 倒是因为报名之人太多,为了让孩子能进学堂,⽗⺟到处张罗银子,将那些银子暗中塞给招收学子的员官,好让自己孩子进学堂,没成想员官笑纳没几天,招收学员的员官又哭丧着脸将银子原封不动退了回来,听说是因为有人查办了这些员官,让他们退理贿赂,同时还撤了他们官。至于送贿赂的⽗⺟,他们孩子自然没有上成学。 此是题外话,带过就完。 再次开学,杜二秆子用心读书,没几天,却又听说宁波那边清兵南下了,还没等杜二秆子紧张起来,又传来消息说,解放军再次打了歼灭战,南下清军一个没跑,都给抓了起来,没几天,一队队俘虏穿过温州府,进了给他们设置的战俘营。 战火没烧到温州,影响也小的可怜,书继续读了下去,杜二秆子在五月正式开始学习洋话。 兴许温州多灾多难,不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到了七月,局势再次紧张起来。这次没听说谁要进攻温州了,可温州城墙却让解放军发动群众将它拆卸下来。没听到 ![]() 赣州全安是全安了,可赣州城里却没有商人,杜二秆子学的那些话派不上大用场,趣兴也淡了许多。场战上捷报一个接着一个,杜二秆子是个耐不住寂寞之人,听到连串捷报,他没了读书兴致,又想参军见功立业,不过报名了几次,人家都说学堂培养一个学子不容易,让他还是安心学习方好,杜二秆子没奈何,只得继续背他的单词。 后来传来英法洋人连同一起,帮助清兵与解放军作战。与洋人一接仗,懂洋话的人又不吃香了,官府那边还说需要懂得洋文人才,可百姓却说学习洋话就是汉 ![]() 杜二秆子上了近五年学堂,状元虽然谈不上,却也是一个读书人,作为懂得文化的读书人,报纸是要看的,现在报纸上不光有介绍解放军今天打到什么地方,明天又消灭了多少敌人,还刊登了其他评论。 现在与洋人战争结束了,官府与洋人在港香开始谈判。对这谈判,各家报馆刊登出来评论就大相径庭。几个政 ![]() ![]() 这样报纸看多了,杜二秆子也怀疑自己是否有当汉 ![]() ![]() 有文化的军官不是分到海军,就是分到空军,或者是通信军,最差也分到炮兵队部,当步兵是一个也没有的。杜二秆子运气不错,虽然年岁大了点,可他个子看起来不是很⾼,人又有些瘦,海军、炮兵都没要他,到是空军将他当宝贝给挑了过去。 草草训练一段时间,杜二秆子又被分配到飞艇队部当一名见习军官,而他见习的队部这次又配合第二集团军作战,于是杜二秆子跟着队部,到天空旅游来了。 读了几年书,杜二秆子名字虽然不好听,说起话来,却显得文绉绉,能进飞艇队部的虽然不是普通人,可那些人听他说话却也不是很舒服,尤其见杜二秆子对什么都好奇,这更是让其他人瞧不起这位生学兵了。 洪大头见好奇的杜二秆子见什么都稀罕,在旁边撇撇嘴道:“二秆子,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没结婚?我哥比你小,可儿子都已经六岁了。” 杜二秆子没听出洪大头话外音,收回目光, ![]() ![]() 负责 ![]() “哸!我们家三代独苗,就我一个种,若是不生儿子,我们杜家香火还怎么继承下去?”杜二秆子神采奕奕道,唾沫 ![]() 洪大头来了兴致。“哦?说说看,你这杜二秆子都怎么取的?” “我儿子要叫杜解放,至于孙子,就叫他杜胜利…胜利不好,太直⽩了点,要叫杜申利!” 洪大头与周墉城面面相觑,他们没明⽩这杜胜利与杜申利之间区别,听起来,儿子是解放,孙子是胜利,虽说是读书人,可这杜二秆子取名还真简单。 一直没说话的艇长突然冲几个人喊道:“注意…下面有动静!” 一听有动静,几个人连忙站到自己位置去。 杜二秆子趴着吊舱朝下看去,飞艇飞的虽然不是很⾼,可⾼处没什么遮挡,寒风刮在脸上却也十分难受。 眯 ![]() 自从解放军占领江南后,清廷的漕运就被迫中断,江北河流早已失去原有用途,况且这里不是运河,突然出现一支船队,这不是清军又是什么? “准备战斗!…给他们送点礼物咱们再回去!”艇长威严地下达了战斗命令。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异时空—中华再起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中华杨最新小说异时空—中华再起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异时空—中华再起是中华杨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