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明末1625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末1625 作者:三十二般变化 | 书号:36712 时间:2017/7/30 字数:6387 |
上一章 子公的田种会 章七第 下一章 ( → ) | |
天启六年,夏,石柱县三河乡的山路上,一辆満载的牛车正在慢![]() ![]() ![]() 那牛车上堆着类似铁滚环的奇怪物事,还有大大小小,许多个⿇袋,一个年轻公子带着个下人打扮的人,窝在牛车上。听见向老头的叫唤,那年轻公子伸了个懒 ![]() 向老头笑道:“公子,这里是三河乡了,前面再翻过个尖顶山,路过十方寺,再走上半天路,进⼊万寿山的地界,就可以找到秦将军的营寨啦。” 这公子正是郑晓路,他此时穿着一⾝简单的短衫, ![]() 看了看天⾊,但再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山野岭,郑晓路道:“向老,这什么三河乡啊?一条河也看不到,一户人家也没有,这样的地方也能叫三河乡?” 向老头笑道:“以前这里有河的啊,整整三条小河沟呢,不过连续着好多年雨⽔少,就变成这样啦。不用担心没人家,天⾊将黑之前我们能赶到前面的尖顶山,我有个侄子住在尖顶山脚,我们今晚可以去他家里借宿。” 郑晓路心中默默一想,明末连续多年⼲旱,才会导致陕西暴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进而席卷国全,灭亡了明朝。虽然四川盆地没有怎么受到⼲旱影响,但一些小河小沟⼲掉,也是很正常的。想到明年就会暴发农民起义了,郑晓路的心情颇有点沉重。 牛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进,不多久远远看到前面出现一座小山,这山不⾼,但是山体多石少泥,整个儿就是一个石头山。这样的山上长不出⾼大的树木来,只有石头的 ![]() ![]() 那赶车的向老头听到他说话,便回过头来道:“我们石柱人啊,最讨厌这种石头山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吃⽔,可靠了这种山的人家,那就倒了大霉了,靠这种山能吃什么?种不了庄稼打不了猎,连砍柴也没地儿砍去。” 郑晓路听他这么一说,再看那光秃秃的尖顶山,就觉得不雅趣了,甚至有点讨厌。他想起了陕西老家的⻩土山,那土地贫瘠啊,种点庄稼也不给力,收成好不了。当农民的,哪有只看风景,不看土地的道理。 看山跑死马,尖顶山看着近了,走着却远,牛车又走了一阵子,天⾊将晚的时候,才终于挨到了山脚下。这里有个小小村庄,五六户人家,十几亩薄田。荒村凄凉,虽然是夏天,但斜 ![]() ![]() “我侄子,向大壮!也是土家族的,嘿嘿。”向老头笑着道:“这位公子租了我的牛车去万寿寨,今天赶不上地儿了,在你这里蹲一晚上。去去,把房间收拾出来让公子居住,你们一家子先挤小屋里去。” 这向大壮听了向老头的话,向郑晓路行了个礼,也不问缘由,便走进屋子,叫唤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将房间空出来。他并没有使用土家族语,而是用的汉语,这倒是让郑晓路有些奇怪。那向老头看出了郑晓路的疑惑,便在一旁笑道:“我们土家族虽然有自己的土语,但常年与汉族杂居,汉化比较严重,现在也大多使用汉语了。不过土家人虽然说汉语,仍然有一些自己的语言习惯,比如汉族人说的三头猪,我们却喜 ![]() 郑晓路哈哈一笑道:“这倒也没什么,都能听得懂。” 这向家的房子是个小小的吊脚楼,依着一片山崖建着,整个房子都是木质结构,这种木质吊脚楼在四川极为常见,重庆府也有许多汉族人和苗族人居住在这种风格的房子里,可见四川民人虽然拥有许多种族,但互相之间颇多的同化。郑晓路走进吊脚楼,这第一层居然是斜的,整个房间呈一种很奇异的斜三角形,而且好玩的是,地板是斜的,天花板却是平的。站在这种倾斜的楼板上,郑晓路 ![]() 向老头笑道:“吊脚楼一般两层,第一层都是用来平底的,所以便斜着,用来圈养家畜,但是我侄儿家里穷,养不起猪,便把这一层当成仓库使用。”郑晓路看到这一层的屋角里堆着许多⼲草,一把锄头,还有些许多 ![]() 门边是一个梯子,郑晓路顺着梯子爬上二楼,这一层便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了,一上来就是大厅,只见这大厅子里甚是空 ![]() 向大壮领着老婆和女儿出来大厅见客,向大壮长得很平凡,人又木讷,但他这老婆却长得不错,女儿正当十七八岁的年纪,也长得非常漂亮,一双眼睛灵活多彩,甚是可 ![]() 向大壮留了下来,和向老头儿一起陪着郑晓路说话。土家人热情好客,平时里 ![]() 郑晓路仔细看了看,桌上的菜没有一样是像样儿的蔬菜,都是一些夏季里常见的野菜,饭盆里的饭也是稀饭,清汤寡⽔,没飘着几粒米。他见这向大壮家徒四壁,颇觉可怜,忍不住皱起眉头。向老头儿却以为他是公子哥儿,嫌弃这饭菜 ![]() 郑晓路赶紧把眉头舒开,心想,害人家多心了,赶紧露出笑容,一把端起碗,笑道:“哪里哪里,我就喜 ![]() ![]() 向大壮的女儿人小心却细,把这动作看了个清清楚楚,便在对面拍手笑道:“吃不惯就吃不惯嘛,偏要装出一幅吃得下去的样子,苦到了吧?哈哈,其实我们自己也吃不惯,不过没办法。”她夹起一颗野菜,一边嚼一边喝了口米汤,笑道:“这样吃就不会苦了。”一桌子人便都笑了起来,向大壮愧羞地道:“我女儿向兰索,很顽⽪,公子不要见怪。” 郑晓路哪里会怪她,只觉得有趣,笑道:“呵呵,我还真有点吃不惯,不装了。赵霖,你去车上把那袋⼲⾁打开,拿十斤来。”向老头赶紧叫道:“使不得使不得,哪有让客人拿食物出来吃的道理。” 郑晓路见向家人都有点尴尬的表情,便坦然道:“你们土家人讲究待客之道,我们汉族人也要讲究做客之道,在别人家里做客人,送上见面礼是我们汉人的习俗,你们总不能只让我守你们的习俗,就不顾我的习俗的嘛。这样吧,我送十斤⼲⾁给你们,你们收下,就当顺了我们汉族的习俗,然后你再拿这些⾁出来款待我,不也就遵守了你们的习俗,大家皆大 ![]() 向老头一听,这话倒也合情合理,便叫向大壮收了⼲⾁,向家的女人又返回厨房,忙了一会儿,切好的⾁便装了一大盘端出来,放在桌子正中间。向家显然是许久没有吃过好的了,⾁一端上来,向兰索就猛咽了几口口⽔,两眼放光,但是客人还没动筷子,她就只能⼲看着。 这么一闹,双方的陌生 ![]() 郑晓路心想,我可不方便给你们说我是去万寿寨开工厂,当资本家赚剩余价值的,便随口笑道:“我去万寿寨见些朋友,我欠了他们一点东西,这次是去还债的。”他这倒也不全是胡说,马祥云救了他,但损了五十名⽩杆兵,说起来郑晓路欠了土家人五十条人命的情份,这对于郑晓路来说,是非还不可的。 向兰索又问道:“公子,听说你们汉家公子都很懂得 ![]() ![]() ![]() 郑晓路见她可 ![]() ![]() ![]() ![]() ![]() ![]() 一屋子人又都笑,郑晓路又问道:“那你喜 ![]() ![]() 向兰索拍手道:“那就不是啦,若是会种田的农民和会 ![]() ![]() ![]() ![]() 第二⽇一大早,郑晓路他们收拾好行李,辞了向大壮,坐上牛车,刚出了院门,便见屋边的地里,一片长得可怜兮兮的⽟米 ![]() ![]() 郑晓路一看这片⽟米,就觉得有点心痛,因为它们都长得面⻩肌瘦,没精打采的。忍不住问道:“这⽟米怎么回事?长成这样。” 此时车子还没走远,向大壮听到这句话,就远远地应道:“公子,我们家这附近的土地,下面都是石头,土层浅,庄稼不好长,所以家里才穷成这样,唉。”郑晓路听了这话,便停下脚步,想了想向家那贫穷的样子,心下有点不忍,对向老头和向大壮道:“向老,向先生,我能再在这里呆一天么?” 向大壮道:“公子要再住一天,那是最好,您送我们的⾁⼲才吃了一点点呢,还剩下许多,您若真的走了,倒让我心里好生难受。” 郑晓路摇了头摇,心想,这向大壮也太厚道了点,自己不帮帮他还真有点于心不忍。向赵霖吩咐道:“把车上那包专门用于追肥的肥料搬下来。”赵霖应了一声,从车上搬下老大一个袋子来,郑晓路便把袋子割开,倒出许多粉末来,用⽔化开,又从车上拿出一个木制的 ![]() ![]() 向大壮奇道:“公子你这是做什么?这些⽟米长成这样,是土质所致,浇⽔也没用的。” 郑晓路笑道:“我这可不是浇⽔,我给它们施个魔法,让你今年可以多收两成的⽟米 ![]() 原来郑晓路来得巧,此时正当夏季,是给⽟米追肥最好的时节,在后世,这个时节一般会给⽟米追加氮肥。而向家的⽟米看上去叶呈⻩绿,植株矮小细弱,一看就是缺氮的样子。氮肥在古代并没有办法直接制成,但用⾖类植物的 ![]() ![]() 这一袋子粉末,便是郑晓路花了无数心⾎,研究出来的氮肥代替品。他将氮肥⽔施在了田里,再回来又化开一壶氮肥⽔,又施进去,这样反复几次,估计摸着追肥得差不多了,才拍拍手走了出来。 又看到旁边还有一块空着的田地,问道:“这块空地怎么不用起来呢?”向大壮有点惭愧地道:“舂季播种时,家里太穷,连种子都买不够,那片田只好空着,先种了这片田里的⽟米。”郑晓路叹了口气,道:“我这袋子里倒有些种子,便送与你种吧。” 向大壮摇头摇道:“这都夏天了,这时节新播种哪里还来得及。光是耕田就要花上许多功夫,种下去的种子,还没成 ![]() 郑晓路想了想,笑道:“不妨事,这时节播种红薯还来得及,或许能够赶在十二月收获,就算比预计晚点拖进了明年一月,这四川比北方温暖些,红薯也能活得 ![]() 郑晓路哈哈一笑,这才想起,红薯是万历年间,才从海上引进的作物,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在耕种,但是还不算十分普及,向大壮不知道也是正常的。郑晓路笑道:“反正那田也闲着,今年也用不上了,你就当成自己上了我一次当,由得我去弄吧。” “赵霖,把我的耕田机抬下来。”赵霖应了一声,从牛车上抬下来一个五六尺长宽的大铁滚子。这东西有些像个铁桶,但铁桶是一圈铁⽪包着,这个铁滚子却是很多铁片 ![]() “公子,你这个是什么?”向大壮有点害怕。 “耕田机,哈哈,虽然做工差点,长得难看点,不过耕田的时候非常好用。”郑晓路笑道:“赵霖,给你一个时辰,去把那片田耕出来。”赵霖应了一声,推着那个耕田机就过去了。 向兰索这时候也从屋里跑了出来,瞪大眼睛奇道:“那片田有两亩地呢,一个时辰哪里够耕完。”却见赵霖推着耕田机走到田边,将铁滚子向泥土里一 ![]() 向家⽗女不由惊叫了起来,这耕田机真是厉害,有了这种东西,几十亩田地岂不是只需要一个人花上几天就能耕完。 一个时辰之后,赵霖果然耕完了向家的闲田,郑晓路又化开一包肥料,给这片田打好底肥,然后将红薯种子播了下去,弄完这些,天也快要黑了,向家便又招待郑晓路主仆住下。 夜⾊如⽔,夏季的夜空明月⾼挂,星満苍穹。郑晓路心情不错,看着星空幻想着向家今年丰收,他们就不必再吃野菜和米汤了。他知道自己并不算一个善良到骨子里的人,他也知道这样帮助一两个自己路遇的人,对整个世界并不算什么贡献,但是郑晓路知道,如果你面前的都不伸手去帮,那谈何说得上兼济天下? 正想着,突然听到窗户轻轻地敲响了两下,向兰索的声音在窗外道:“会种田的公子,出来看看月亮吧!” 编者按:氮肥的代替物确实可用土法制得,但是…没这么简单,也不可能制成溶⽔的⽩⾊粉末状。这玩意儿是工业时代才能搞出来的,我在这里开了金手指,让它穿越了出来,呃,懂得化工的朋友们放我一马吧,这纯粹是为了 ![]() 另,红薯本⾝就是红薯种子,等红薯发了藤蔓,剪下来进行杆 ![]() |
上一章 明末1625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三十二般变化最新小说明末1625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明末1625是三十二般变化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