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千年修仙记更新最快阅读
老虎小说网
老虎小说网 穿越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综合其它 灵异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小说阅读榜 都市小说 武侠小说 耽美小说 短篇文学 竞技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总裁小说 仙侠小说 同人小说
流畅的小说 教师妈妈 雪域往事 姐弟骨科 荒村红杏 退休生活 血亲攻略 我的妈妈 秽乱生活 绿帽快餐 女友雯雯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千年修仙记  作者:何守伟 书号:39888  时间:2017/9/8  字数:5955 
上一章   ‮林山入法护氏金 峰九上道修岩吕 回五十第‬    下一章 ( → )
    大道玄机颠倒颠,顺则成鬼逆则仙。

  一气发行功⽇,三九转列仙班。

  却说钟离权终南山论道,论毕为吕煜起道名岩,字洞宾。吕洞宾又问其修道之法,钟离权说道:“初修道法不外善、静二字。善者立善心、行善事,善虽非修道之法,然为修道之本,无善之道似无之木,终究不成甚或着魔。”

  吕洞宾又问道:“何为静?”钟离权道:“静者⾝不动、心无念、意忘我。初时做起来⾝不适,心烦,但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约需百⽇即可⼊静,此即百⽇筑基。筑基毕,炼药始,数月一现,乃行采、封、炼、止之功。”

  吕洞宾接着问道:“何为一现?”

  钟离权道:“一现乃用功之时忽光现于眉眼,或通体透明,或物无念而举,曰活子时。采炼之功⽇后再言,我今先教你⼊静之法。先要心静,自然盘坐于席,或立腿端坐。上⾝正直,含拔背,提收腹。两手相叠,⺟指相叉,右手在內置于脐。目垂帘微闭,周⾝放松,⾆抵上腭,呼自然即可。”吕洞宾说道:“这个不难。”钟离权笑道:“不难?今夜你且坐坐看!”

  吕洞宾听罢便依式而坐。钟离权道:“此时不宜。”

  吕洞宾睁眼道:“对了,尊师曾说⾝中用年月,⽇中用时刻。那么何时用功才好?”

  钟离权道:“子时最佳,午、卯、酉时宜。丑、寅、辰、巳时次之。未、申、戌、亥时次次之,气重。”钟离权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酒食之时到了。”说罢用手一指,哈哈一笑道:“內有果品美酒。”吕洞宾起⾝将酒果拿来,并酒杯两盏。

  钟离权说道:“汝用功不宜饮酒。”吕洞宾问道:“何故?”钟离权答道:“酒神志,有碍功修。”吕洞宾道:“尊师何故饮之?”钟离权道:“功成之人饮之无妨。”师徒边吃边说。钟离权道:“食之后亦不宜用功。”

  吕洞宾又问道:“几时才能功成?”钟离权道:“此无定数。少年本为童真之体,元完固,真气充盈,用功可速成。时增年长,真气渐损,时至老年,真气衰竭,再用功需先作采补,故时⽇多些。勤用功、善用功则时⽇要少些。少则三年五年可成,多则十年二十年可成。”

  吕洞宾问道:“何为善用功?”钟离权道:“善用功者,用功得法,然而不止于此。善用功者,不只是用功时静,要时时静,时时静乃止五漏。五漏即人之真气经眼、耳、鼻、口、意,因视、闻、嗅、言、想而外漏。眼不外视而內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思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攒簇在一处,则独修无漏。”

  酒食过后,师徒仍在谈说。钟离权道:“用功要呼自然,为了止念,呼也有方法。”吕洞宾道:“是何方法?”

  钟离权道:“收视返听。眼不外视,但內视其窍。窍即丹田,位于脐下三分处,女子位于两中间。耳不听声,但听其息,此即返听。实非耳听,要用心听,实非听息,而是听气,修炼之中你会慢慢体会得到。”钟离权停了一下又说道:“用功也有方位,紫气东来,面东而坐最佳,也可面窗而坐。”

  吕洞宾道:“尊师何时隐居此洞?”钟离权道:“很久了。”而后又笑道:“几百年眨眼间就过去了!我原汉将军,后遇仙师东华大帝点化,始居此洞修炼至今。”钟离权将其经过诉说一遍,吕洞宾惊愕不已。钟离权道:“子时到了。我今与你一同修炼。”言毕,师徒分头打坐。

  吕洞宾刚刚坐下,便心静而念不止,思绪纷,继而酸腿疼,心烦意。他无心再坐,睁眼起,却见师傅稳坐不动,便又微闭双眼。谁知眼闭念起,树静而风不止,心猿意马,纷至沓来。他‮腿两‬⿇木难忍,继而又睁开双眼,见师傅仍是稳坐不动,无奈又将双眼闭上,晃晃‮腿双‬,摇摇⾝躯,舒适许多。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又心绪不宁,如坐针毯依旧。吕洞宾忍无可忍,睁开双眼,又将眼睛闭上,按师傅所言,双手相叠向下及右而上如此慢慢在脐处动十八次,又换双手,反向动十八次,此乃收功。然后慢慢起⾝,轻轻走动,生恐惊动师傅。

  吕洞宾困了,他睡下,见师傅还在打坐,自不妥。他又悄悄坐下,借着洞內微弱的灯光,漫不经心地看看四周。他又想起了师傅的教诲,细细品味着其中的道理,不知过了多久,他不知不觉地靠着一块石头睡着了。

  吕洞宾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师傅还在打坐。吕洞宾走出洞口,红⽇已经爬过山头。他缓步走向山林,晨风吹拂着他的面孔,也吹动着树梢在轻轻地摇动。他沿着小溪缓缓而行,溪⽔在他的⾝边潺潺地流淌。树上的鸟儿在不停地鸣叫着,也有鸟儿从他眼前飞过。他正走着,有一个山果从树上落下来,山果滚落到他的眼前。他顿步而看,正是师傅昨天洞內的那种果子。

  吕洞宾采摘了一些果子,回到了洞里,他见师傅正在收功。钟离权收完功,吕洞宾忙上前称赞道:“师傅端坐如钟,竟坐了几个时辰!”

  钟离权道:“自不过一瞬尔。你呢?”吕洞宾道:“惭愧,我实一瞬尔。”钟离权笑道:“不像你说的那么容易吧?”而后又点点头说道:“此因你初炼,定力不够,真气不通。汝常炼之,定力自有,便可杂念不生,真气贯通,自会到舒适。再炼之,便可⼊忘我之境地,达天人合一之境界,至此,用功就容易了。”

  吕洞宾为钟离权拿了一个果子,师徒一边吃一边谈论。钟离权为了励吕洞宾,为他讲述了轩辕⻩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

  ⻩帝听说崆峒山上有一个道术⾼明的仙人广成子,便带上文武百官前来问道。广成子为试其心,把上山的路变成了悬崖绝壁。⻩帝无法上山,只好带着随从退下,在山下等了三个月。后来天气渐寒,粮草将尽,⻩帝叹道:“广成子不知我的诚意,故不来见。”⻩帝无奈回到宮中。次年舂暖花开,⻩帝又带上随从前来问道。这次⻩帝见到了广成子,他双膝跪地虔城地说道:“我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至道’的精粹。我想摄取天地的精华,使五⾕丰登,来养活百姓;我又想掌管的变化来顺应万物。”广成子答道:“你所问乃万物之本质,你所要乃万物之残渣。自你治理天下,云气不待凝聚就下雨,飞鸟不待季候就迁翔,草木不待枯⻩就凋落。浅陋之心,怎明‘至道’之理?”言毕腾云而去。

  ⻩帝退回宮中,之后他抛弃政事,走出宮殿,辞去随从,筑一间陋室,铺上⽩茅,独居三个月。他对广成子的话细细品味,终有所悟。他怀着一定要亲聆“至道”的决心,第三次独自徒步去崆峒山请教广成子。

  ⻩帝来到广成子的住处,见广成子头朝南躺着,他跪拜着爬过去,再次叩头拜礼后问道:“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怎样修⾝才能长久?”广成子听后,立时坐起说道:“问得好!来,我告诉你‘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天地各司其职,各居其所,谨慎守护你自⾝,万物就会自然茂盛。”广成子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我持‘至道’的纯一而把握‘至道’的‮谐和‬,我修⾝一千二百年,形体却没有衰老。”云云。⻩帝慨道:“仙师真乃圣明之人!”

  ⻩帝依广成子所言之道治理‮家国‬,使天下大治。依其道修养⾝,在110岁时乘龙升天而去。

  吕洞宾听罢说道:“⻩帝若非⾚诚,不得大道。”钟离权说道:“今⽇我要去会张果、铁拐李他们几个去,你在此好生用功。”言毕即不见了踪影。

  吕洞宾自钟离权走后,便按着师傅所言每⽇在子、卯、午、酉四时打坐炼功。虽然坐不安稳,却⽇⽇按时坚持炼,不觉打坐时间渐长。打坐收功以后,他便走向山林,采天地之灵气,受⽇月之精华,饿了采摘山果,渴了掬起泉⽔。

  一个月后钟离权回来了,他看到吕洞宾笑呵呵地问道:“这几⽇如何?”吕洞宾道:“甚好,我可打坐半个时辰了。”钟离权道:“⽇⽇都做了?”吕洞宾道:“四时皆做。”钟离权称赞道:“好!”

  吕洞宾说道:“师傅,我采了鲜果。”用手指指洞口,接着说道:“才刚放到洞里,孝敬师傅你的。”钟离权笑说道:“莫不是你已得道,你怎知我要回来?”说着师徒向洞里走去。吕洞宾道:“我不知师傅回来,我天天采了鲜果等着师傅回来。”

  到了洞里,吕洞宾道:“师傅请坐。”他拿来果子,并为师傅斟上酒,然后说道:“师傅请用。”

  钟离权道:“汝还有何收获?”吕洞宾道:“这两⽇炼功,虽能⼊静,眼前却似能看到些许景象,今早我真的看到你回来了,站在我的面前。”

  钟离权道:“汝所见之景象,乃汝⼊静之象。且记此为幻象,勿看勿信,信将被其误,易着魔。”

  吕洞宾道:“师傅这几⽇也曾用功?”钟离权道:“不曾刻意用功。功成者,人不炼功功自炼。”

  又过了几⽇,钟离权对吕洞宾说道:“汝已悟大道之理,修道之法。汝可回去自修。”

  吕洞宾辞别师傅,准备下山。临行前,钟离权说道:“尚有一事,汝要谨记。”吕洞宾道:“何事?”钟离权道:“修道之人,要防⾝漏,尤忌子时后行房,这样会方生而顿灭,一度伤于百度。”

  吕洞宾下了终南山,直奔家乡而来。他一到家,金氏便了出来,一边为他接过行装一边说道:“如何这么久才回来?让人好不惦念!”吕洞宾将其经过说与夫人,金氏闻听瞪大眼睛说道:“你师傅真是了不起,他是何人?”

  吕洞宾道:“他是钟离权,曾为汉将军,在终南山修炼已几百年了,神仙啊!他教我道理,授我道法。”金氏道:“你学到了?给我露两手。”吕洞宾道:“我所学乃大道之理,修炼之法,我需勤而修之。”

  吕洞宾回到家中后,仍⽇⽇常修,四时皆炼。但他虽想不务世事,而世事却偏要找他。家中琐事烦扰着他,他的故友也常来拜访。有的故友听说他在修道,便劝他、笑他。有个故友还为他作了一首劝酒诗:

  赋诗饮酒即是仙,炼丹修道是枉然。

  君若不饮杯中酒,不是痴就是癫。

  吕洞宾无奈,决定要离俗修行,他选定了九峰山。他与夫人商议,夫人虽不情愿,但夫唱妇随,她也无奈。

  吕洞宾又对夫人说道:“你随我同去。”夫人道:“我去何用?我在家等你,我和孩儿们也能有个照应,你修完了就回来。”吕洞宾道:“你去为我护法。你我同隐山林岂不是一件美事?”夫人放心不下吕洞宾,于是说道:“这样也好!”

  一切准备停当,夫妇二人准备启程上山。吕洞宾夫妇平⽇里就乐善好施,吕洞宾又好友善,启程这天,乡里乡亲、亲朋好友来送行的不少,个个依依惜别。很多好友还在劝解:“修道的人个个疯疯癫癫,你是何苦来着?”“人人都说有神仙,可是哪个亲眼见到过?你莫着火⼊魔。”“莫作此等傻事!留下来我们做朋友岂不甚好?”云云。吕洞宾皆笑答:“人各有志,我意已决,君勿再劝。”

  “在山上住烦了再回来,我们喝酒。”有人说道。金氏道:“他自修道以来,已不用酒。”

  两个女儿更是难舍难分,⺟女们泪洒⾐襟,哭泣不已。吕洞宾说道:“无须伤心,我得仙师而去修道,当喜才对。”

  众人闻听,议论纷纷,有的问:“那个仙师?”有的惊愕:“真有神仙?”有的已对吕洞宾从师之事略知一二,便媚⾊飞舞、添枝加叶地向他人讲说。金氏见状,便止住哭泣,将吕洞宾酒肆遇异人,汉将军钟离权得道并十试吕洞宾、收吕洞宾为徒之事述说一遍。众人咂⾆,汉钟离超度吕洞宾之事也不胫而走。

  吕洞宾夫妇启程上路,儿子、女婿和几个故友坚持要送。众人带上油盐柴米、⾐物被褥,金氏坐上轿子,十余人前呼后拥地离了家门。

  众人走进山来,边走边说笑。吕洞宾走在众人之间,并不与他人言笑。他想向他人讲说大道之理,但谁人能听得进去?吕洞宾无趣便不再言说,他不向别人说些无用的东西,也不观山看⽔。他按着师傅所言,眼少视、耳不闻、口不开言、神思內守。

  九峰山位于中条山脉南麓,山有九峰,坐北向南呈一字儿排开。九峰之前左右两侧分别又有两山,两山之间则夹着一条大峡⾕,向南直通⻩河。整个九峰山山势极为壮阔,中间低平开阔,两边山峰护翼,颇像一把座椅,九峰如椅背,前面的两座山像座椅的两侧扶手。山中绿树成荫、溪⽔潺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在这里还可直视西岳华山,东望洛邙山。

  众人边走边欣赏着这人的奇山异⽔,有人说道:“这儿真是仙境啊,吕兄在这儿定能得道成仙。”又有人说道:“你们看啊,这儿多像一把座椅。吕兄,你得道后就坐在这把座椅上,为我们赐福免灾。”

  众人说说笑笑,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到了九峰山吊钟洞,这是吕洞宾选定的修炼之处。众人将所带物品放⼊洞中,又要修筑锅灶。

  金氏道:“在洞里烧火做饭怕是不妥,这会妨碍他打坐,他会烦的。不如把锅灶支在洞外。”

  有人回道:“在洞外天下雨怎办?”大姑爷说道:“山上有好多洞,不如我们就近再选一洞,洞內放些杂物,洞口做饭。”众人皆说:“这样更好。”

  众人收拾停当,天⾊已晚,金氏烧火做饭。众人吃喝完毕,金氏和吕洞宾共住一洞,吕洞宾按时打坐。众人捡来⼲柴铺垫,在另一洞內将就睡下,次⽇下山而去。

  吕洞宾谨遵师言,洞內清修。金氏洗⾐做饭,偶在山中检些山果,两人同吃。金氏见吕洞宾总是打坐,便在空闲时要吕洞宾和他一同到山中走走,采些山果,如此十多天过去了。

  一⽇吕洞宾对金氏说道:“我现打坐已⼊大静,你我同住一洞与我打坐不利,不如你我各住一洞?”金氏虽不情愿但也无奈,于是说道:“也好,我另住一洞你我都清静,我也好烧火做饭。”从此两人各住一洞。

  次⽇儿子和姑爷前来探望,时值正午,孩子们正要进⼊吊钟洞,被金氏看到后叫住了,金氏道:“莫进此洞,他在打坐,到我洞里去吧。”自此每当吕洞宾⽩⽇里洞內打坐,金氏都在洞口看守。吕洞宾的故友也常来探望,金氏均在自己洞內接待。吕洞宾不打坐时也同客人一起在洞內坐坐或到山上走走,但吕洞宾只是寒暄几句,然后便言语不多。

  一⽇吕洞宾和夫人正在山林中行走,忽见一道金光闪过,金光闪处竟有一人,吕洞宾定睛一看,大吃一惊。 WWw.LAoHUXs.CC
上一章   千年修仙记   下一章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何守伟最新小说千年修仙记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千年修仙记是何守伟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