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木兰无长兄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木兰无长兄 作者:祈祷君 | 书号:45026 时间:2017/12/20 字数:12503 |
上一章 急告关边 章324第 下一章 ( → ) | |
拓跋焘最近很満⾜。 北燕那边的战事,因为库莫提采纳了崔浩的计策,率领大军出击,秋收之前收割掉了北燕所有能见到的粮食,导致北燕的军队节节败退,而魏国的大军在异国得到了补给,反倒成了比较悠闲的那个。 然后是冯家三个王子策反了沿路不少的城镇,加之许多城镇粮草不⾜,一路开城相 ![]() 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中原地方的人口经过年年战 ![]() ⾼车人的冶铁进展也十分骄人,他们在草原上时,因为资源匮乏、人力不⾜,所以炼煤和炼铁都是一种 ![]() ![]() 魏国之前只占据山西和蒙古,国內工匠不⾜,武器虽锋利却十分脆,经常一上场战劈砍就断掉,造价也⾼。好在魏国是军户制,军户们的武器都是家传,许多军户家境贫寒,却有一⾝好甲胄传家,魏国的战斗力才能一直保持在顶点。 可现在⾼车人解决了铁器中杂质过⾼所以武器易碎的问题,那么国全的铁器得到进一步发展就是片刻的事情。魏国的工匠全是登记在册的,属于保护人才,不可随意转换户籍,再有⾼车人的加⼊,简直是如虎添翼。 狄叶飞确实是个能⼲的人,他将⾼车人分成许多组,采取流⽔线的模式打造武器,制剑的就专门制剑,制箭的就专门做箭头,制匕首的、打造铁铠的、这些人都用奴隶和拓跋焘调派去的人手来做。 但最核心的冶铁和炼煤所需要的工匠,则都是年长的⾼车人,这样,保证了炉火和铁胚的质量,而打造剑形、箭和匕首之类的武器并不是什么⾼难度的工作,一般工匠就可胜任,大大加快了武器的制作速度和质量。 他这么做,还保证了最核心的技术一直在⾼车人的手里,就算别人想学,能到达⾼车人的 ![]() ![]() 现在崔浩、古弼和一⼲值得信任的大臣早就已经换了⾼车人新产的钢制武器,拓跋焘新制的铠甲叫做“寒光铠”重量只有以前的一半,却连箭头都 ![]() ![]() 大量的箭头、 ![]() ![]() 很多人甚至说,狄叶飞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花木兰,或者是第二个库莫提,他⾝后站着的是⾼车人,甚至比出⾝微寒、没有任何势力的花木兰还容易获得成功。 北凉那边也还算顺利,虽然之前沮渠牧犍和李顺都接连出事,但北凉希望册封沮渠菩提为世子的国书已经到了魏国,这是魏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幼主老臣,还有虎视眈眈的年长王子惦记着王位,北凉局势不会平稳。只要北凉一⽇不太平,魏国就可以伸出手来做很多事情。 随着国书到的,还有北凉愿意开放所有商道、愿意在战时借道给魏国的盟约,这代表着北凉除了还保有国名,其实已经和魏国普通的州郡没有了什么区别,魏国的铁骑一旦能随便出⼊北凉,北凉也就名存实亡了。 一想到马上来和亲的兴平公主是个绝世美人,而她带来的嫁妆也翻了几倍,拓跋焘就觉得自己最近是顺风顺⽔,财⾊兼收,名臣良将也层出不穷, ![]() 他果然是受上天庇护的人生赢家啊! 然而就像是老天要劝诫他戒骄戒躁一样,拓跋焘的奋兴还没有多久,就被无情的事实狠狠地击碎了。 这一天正在大朝,因为天气闷热,所有的大臣跪坐在大殿里,全⾝上下犹如⽔洗,哪怕四周放着冰盆、空旷的大殿也比外面荫凉,可今年少见的秋老虎还是让満朝文武叫苦不迭。 他们起了个大早来上朝,朝会亢长无比,里面又闷热,许多在后排的末位员官已经开始昏昏 ![]() 就在这个时候,宮城外两个方向的军鼓都响了起来。 平城离北方六镇和大漠都很近,昔年柔然和魏国征战时,屡屡有柔然人突破军镇直 ![]() 所以平城內外对应八个方向各有一锣一鼓,如果敌人⼊侵则鸣金,如果军情紧急则擂鼓,军殿和平城內外 ![]() 一旦军鼓响起,说明有十万紧急的军情通过军中渠道送⼊了京中,拓跋焘一听鼓声是从北方和西方传来的,当场站了起来,奏本也不听了,直按着 ![]() 其余大臣也是一个个惊慌不已,还在昏睡的大臣们被鼓声一针顿时后背冷汗淋漓,因为鼓声一响还端坐的拓跋焘就站了起来,自然也就看到了打瞌睡的都是些什么人。 崔浩和古弼位于大殿左右两侧的员官之首,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均是头摇。他们⾝后都有庞大的势力,有时候报情来的倒比拓跋焘还快些,他们也有默契,时而争斗时而合作,报情也经常 ![]() 可如今两人脸上都是又惊又疑的神⾊,显然是不明⽩发生了什么事情的! 军鼓既响,所有人都要给信使提供方便,没有片刻,北门方向马蹄声大作,一个背 ![]() ![]() 没人注意他的失态,那信使到了门口直奔殿中,一下子扑到在大殿之上,声音沙哑地嘶吼着: “报!北燕王假意送世子出逃,引颍川王的队部出击,半路遭遇⾼句丽大军伏击,如今被困昌黎尹以北!” “什么?” 拓跋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你说哪里的大军伏击?⾼句丽?” ⾼句丽和北燕只隔着一条辽⽔,两国确实 ![]() ![]() 库莫提的七千鹰扬军出征时从不离开主帅,就算他再怎么疏忽大意,七千人也不能说围就被围了,除非这支大军人数数倍于库莫提的军队。 以⾼句丽的国力,莫非是举国来援不成? 那信使其实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只能睁着通红的眼睛拼命点头:“来将是⾼句丽大将葛卢和孟光,领了三万大军。乐平王和颍川王的大军原本已经围了龙城,结果龙城大门骤开,里面杀出一支精兵护着车驾逃跑,颍川王怕是北燕王送出世子,所以率了军队追击,乐平王继续攻打龙城,就是这个时候出了事。” “龙城如今还被乐平王围着,一旦离开,龙城的文武百官和王族就会逃跑,无法分兵救援颍川王。颍川王的人马逃进了昌黎尹,据守城中,但敌军人数众多,恐怕维持不了多久,还请大可汗救援!” 这信使应当是一路直奔平城,而非在路上驿站里更换的军使,说起前方战报条理清晰。 这种事朝中经历的也多了,见军使通报完,立刻有殿中的宮人送⽔、送参汤,给他补给,以免他心神大 ![]() 听到库莫提孤立无援,弟弟拓跋丕的军队被龙城的战事拖住,拓跋焘闻言后心都凉了一半,立刻移目望向崔浩和古弼。 “三万大军隔开了乐平王和颍川王,看似危险,但⾼句丽人派兵来绝非真的是仗义相救,⾼句丽国力孱弱,恐怕是得了北燕许诺的什么好处才会发表。”崔浩立刻向拓跋焘分析了起来。 “⾼句丽人不善攻城,武备又差,没有攻城器械很难攻下昌黎尹。而龙城被乐平王围住,⾼句丽人得不到补给,必定不会在颍川王⾝上浪费时间,应该会想办法和龙城里的北燕士兵內外夹击乐平王的队部,一来得到补给,二来进⼊龙城才能得到许诺的好处。” “所以,颍川王逃亡昌黎尹据守城中是对的,北燕和⾼句丽人都消耗不起,只能望城兴叹。现在危险的反倒是乐平王的队部,就怕他一直不撤,最终被里外夹击。一旦⾼句丽人 ![]() 诸位大臣之中,没有一个大臣的大局观比得上崔浩,古弼长于內政、治理地方,在军事上也通常听从崔浩的意见,更不用说拓跋焘了。 如今崔浩这么一分析,拓跋焘顿时忧⾊更重。 “那依崔 ![]() 这信使千里迢迢从龙城(辽宁省朝 ![]() “大军要立刻出发,越快越好,如今已到秋凉,等秋天一过,北方冰天雪地,就不仅仅是粮草充⾜就可以作战的。乐安王有两万大军,加上颍川王留下的黑山军一万,就算攻城不下也能自保,可如果跑了北燕王和其世子,这场仗就得不偿失,必须要尽快援救!” 崔浩躬了躬⾝。 “此事不可拖延,満朝文武应当立刻动作,一旦粮道拖得太长…” 崔浩的话还没说完,又有信使疾奔来到殿前。 他的信也是急信,但并非战报,所以用了军鼓却不可驾马,来的比北燕的信使慢上不少。 众大臣见到不是驾马来的,心中稍微定了定,就连拓跋焘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西边来的不是夏国就是北凉,若再有战事,真是満头虱子了。 那信使一进殿,见到殿里的架势和气氛也是吓了一跳,立刻跪下来通报道。 “虎贲左司马花木兰的急报!使团大行驿在北凉宮中死于非命,经花将军调查乃北凉宮中之人所为。受使团的威 ![]() ![]() 那信使从怀中掏出一封长信,递于⾝前,立刻有舍人将其信件送到殿上, ![]() 信是贺穆兰所写,秉承着她言简意赅、有事说事的风格,没有什么华丽而让人头疼的辞藻,所以众人看信看的也快。 总体来说不算是坏事,死了一个大行驿,换来北凉世子,以后还大有可为。如果拿这件事大作周章,可以谋取的利益更多。 可崔浩捏着信眉头皱了半天,就连刚才听到库莫提被困的战报,崔浩也没有这样的神⾊。众人已经习惯了先看崔浩的神⾊再来分析事情,拓跋焘见到崔浩半天不说话,一颗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崔浩不说话,是在考量这件事背后的意义。 虎贲军和花木兰是如今游离在军中和朝中的第三股力量,他们代表着新崛起的微寒之士,会使君权无限的膨 ![]() 但北凉的局势事关平定中原的大势,在这种事情上,也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李顺有问题崔浩早就知道,也知道拓跋焘安排了后手,就等着这趟出使让他露出马脚,果不其然,还没到姑臧,李顺就死于豹子的袭击。 这趟出使超过了所有人预期的效果,但背后的惊险也一定比场战上的刀光剑影更可怕,花木兰一个武夫能达到这种目的,除了说明她的脑子绝不笨以外,也说明她是个听得进别人劝告和建议的谦逊之人。 这样的人才对魏国十分重要,魏国能文能武的年轻人还是太少,哪怕⽇后可能对朝堂之争不利,崔浩也无法眼睁睁看着他出事,因为崔浩目前最迫切的希望是中原一统,在那之后才是考虑如何固权的时候。 但崔浩不得不深思北凉这么做的原因,因为他完全不明⽩北凉对使团或花木兰下手有什么好处。 北凉现在最不敢得罪的应该就是魏国,被使团 ![]() 难道北凉在哪里搬了救兵,不怕魏国的报复? 还是后面有什么其他的意图? 兴平公主会嫁过来,连菩提世子都送来,说明北凉人并不想要起战事才对啊…可怜的“聪明人”崔浩想破了头都想不到这并非什么深思 ![]() ![]() 而后来因为大行驿死了引发的一大串灾难,由于古代的信息不发达还没有到达平城,崔浩又哪里知道路上还会有一个老桑头出现,竟用天灾彻底打击了虎贲军和使团,差点全军覆灭! 拓跋焘因为龙城战事不顺正在焦急,再见崔浩久久不开口,忍不住发声询问:“崔太常,是不是有哪里不妥?众位对此事有什么意见?” 崔浩还在思索,古弼先开口说道:“大行驿被害,北凉人必有什么 ![]() “但这一点 ![]() 尚书令刘洁摇了头摇,脸⾊怪异:“沮渠蒙逊既然已经把世子和公主送⼊京中了,⾜以说明 ![]() “万一,沮渠蒙逊明面上属意沮渠菩提,实际上完全不重视这个儿子呢?”崔浩陡然开口,面如沉⽔“如果沮渠蒙逊情愿牺牲这个儿子,让魏国在道义上站不住脚,来换取沮渠牧犍继承世子之位的顺利呢?” 崔浩左想右想,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他觉得,不是北凉人疯了,就是沮渠蒙逊实在是一个枭雄,在死了两个嫡子的情况下,用牺牲和亲的公主甚至第三个嫡子来换取北凉政局的平稳过渡,将王位顺利传到最适合延续凉国生存的三子沮渠牧犍⾝上。 如果真是这样,沮渠蒙逊的心 ![]() “这不可能吧,北凉三位世子都是孟王后之子,送嫁的将军也是孟家人,怎么可能让沮渠菩提在路上出事…” 几个大臣议论纷纷。 “就是,五千虎贲军,加上路上俘虏的卢⽔胡人,这样的队伍要在路上出事,光 ![]() “沮渠蒙逊是不是年老昏聩了?” “使团有危险的可能多大?”拓跋焘最重视的两个兄弟被困在北燕,自己最得力的手下又有可能陷⼊了 ![]() “我怕,是有八成。而且,如果真是如我想象的,北凉大概不想留活口了,所有知道內情的人都不可能活下来被我们抓住把柄。” 崔浩脸⾊越来越难看。 “如果不是 ![]() 古弼和刘洁等人倒觉得事情也许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钦汗城的驻军还没有传回消息,使团也没有消息,一切都是猜测,而猜测就没有北燕如今确切的战报来的紧急。 所有人都劝说拓跋焘先处理北燕的战况,先把龙城拿下,灭了北燕,而凉国那边可以出派一支大军去钦汗城打探消息顺便 ![]() ![]() 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外 ![]() 一天连得两个坏消息,拓跋焘 ![]() 众臣知道他要做出结论,已经做好了“⾆战”的准备。但人人也都知道拓跋焘如今的心情极坏,一旦劝谏的不好,很可能被拓跋焘成为发 ![]() 拓跋焘看了看崔浩,又看了看古弼,开口说出百官们耳朵听出老茧的一句话。 “朕要御驾亲征,亲自前往北燕,以解龙城之危。” 百官:(痛哭流涕)…不可以啊陛下!危险啊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啊! 众将领:(摩拳擦掌)选我选我选我! “众位不用再劝谏我,此时我御驾亲征是最合适的。如今已过秋收,粮草丰盈,除龙城外,北燕和魏国之间的道路已经被打通,粮道无虞,有出征,必定能鼓舞士气。⾼句丽国小力弱,见我御驾亲征,一定会闻风散胆,退避到辽⽔之后…” 拓跋焘言之切切。 “我心意已决,各位不必多言。我走之前,会立拓跋晃为太子,令其监国。” 拓跋焘拖延已久的问题今⽇突然被解决,百官大吃一惊,立刻有人看向贺赖家的族人。 贺赖家出⾝的员官面⾊不 ![]() 百官的內心已经快要崩溃了,拓跋晃如今才五岁,他监国?说是监国,实际上就是在龙椅上放个摆设,掌着他⽗亲的印信,没事盖盖章罢了。 拓跋晃很少在百官面前出现,连宗室都接触的少,这下他们一想到要开始各种哄小孩,顿时皱起了一张哭脸。 崔浩和古弼两人则是已经在心里预测起来,到底谁会留下来辅助监国。 照理说,出征这种事应该是崔浩随军,古弼辅国,但现在秋收的事情已经结束,崔浩留下来为太子立威才是迫在眉睫,毕竟太子年幼,负责辅助的大臣必须要有⾜够的能力和魄力。 古弼能力是有,但 ![]() 拓跋焘也是这么靠了了一番,才做出自己的选择。 “大军出征后,令太常崔浩、尚书令刘洁、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窦太后掌管二十四军殿虎符,守卫京城。文武百官需各司其职,由太子主持朝政,裁决⽇常事务。” 百官:(內流満面)可是他才不到五岁啊陛下! 众将领:(头痛)怎么又是窦太后掌虎符啊!天天向老太太回报军事郁闷坏了有木有啊! 拓跋焘御驾亲征之意已决,剩下来的时间就在讨论随军的人选、后勤的安排、大军北上沿路的补给、 ![]()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立刻有不少员官知道这两天他们吃住大概都要在宮里了,还有些将领盘算着家中还有多少私兵可以一起随军前往,家里那些子侄可以去混个军功云云。 这场朝会一直进行到中午,所有人饿的头晕眼花之际,拓跋焘终于下令在宮中摆饭,留下一⼲相关的员官在宮中继续仪事,其他员官散朝各司其职,整个家国机器开始迅速的转动起来。 这时代的人通常只用两餐,朝食和晚食,偏偏拓跋焘老是容易饿,宮中一直三餐,跟着他议事的员官也都养成了三餐的习惯,一群人食不知髓的吃吃喝喝,却听到外面通传平原公赫连定被请来了。 ‘就知道陛下不可能就这么眼看着花木兰有危险不管。’ 崔浩眯了眯眼,若无其事的夹起一块五味脯。 赫连定被急召而来,自己也莫名其妙。 他在西宮里住了许久, ![]() 哦,还是有区别的,他可以四处跑跑。 拓跋焘正在大块吃⾁,见到赫连定进来了,筷子一丢,还带着一张大油嘴就上去 ![]() 赫连定行过礼后,被満嘴油腻的拓跋焘拉到席前,当着所有在场重臣的面,拓跋焘开口说道: “我还是不大放心北凉那边,如今使团消息并未传回平城,我担心我亲征北燕后北凉有所异动…” 赫连定倏地抬起头错愕地看向拓跋焘。 他话里是什么意思? 北凉有事? 拓跋焘拍了拍赫连定的肩膀,接着说道:“我准备让赫连公回西秦去,率领西秦兵马屯兵北凉以南,再另派一支大军前往钦汗城,随时准备 ![]() ![]() “陛下,北凉的情况现在还不清楚,使团到底有没有事也不明⽩,贸然屯兵,会不会…” 西秦是一个小国,夹在夏国、刘宋和北凉之间,毗邻夏国的秦州和北凉的广武,离姑臧很近,不过五⽇的路程。 灭了胡夏后,西秦就成了离平城最远的一块领地,它位置显要,百姓又贫困,一直成了魏国的难题,如今地方上的全安都是靠赫连定原本的嫡系人马在维持,魏国为了表示对赫连定的信任,只派了地方员官治理当地,西秦的安 ![]() 愿意放赫连定回去,表示拓跋焘完全信任赫连定的忠诚,愿意像启用其他拓跋家宗亲一样差遣他,将他真正当成魏国的将领。 赫连定心中五味杂陈,看了看连筷子都拿不住了的魏国大臣们,再看着一脸一嘴油着实可笑的拓跋焘,平⽇的毒⾆利齿竟像是坏了,完全没有开口为自己做争取一下去西秦的可能。 他只是看着拓跋焘,等着他做出决定。 “花木兰的虎贲军皆是精兵,我一个都损失不起。北凉若真想用这种小聪明来试探我,就要做好灭国的准备。” 拓跋焘自从袁放提出那一番富国论,其实早想打北凉,无奈国中都担心多线对战国力消耗太大,所以只能作罢。 如今得知花木兰可能出事,北魏使团里的人也许全部会死在北凉的 ![]() 可他只有一个,北面有兄弟要救,西边又有臣子很可能陷⼊危机,他只能选择一边,虽然说有些对不起花木兰,但事情有轻重缓急,库莫提和拓跋丕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北燕离平城要近得多,他速战速决才是正紧。 赫连定曾经打下西秦,就是为了灭掉北凉来作为晋升之资,只不过因为赫连明珠的安危才献出西秦换取妹妹的自由,西秦的兵马都是久战之士, ![]() ![]() ![]() 但魏国的员官们不可能完全信任赫连定,哪怕拓跋焘如何心意已决,他们都有各种理由表示西秦不需要屯兵,或者不需要赫连定冒着危险亲去。 这其中的意思谁的听得懂,拓跋焘和赫连定都是人精,拓跋焘选择在吃饭的时候提起此事本来就是试探,而员官们哪里不知道拓跋焘为何要这时候说这样的话?于是局势一下子僵硬起来。 此事的崔浩刚刚咽下最后一块五味脯,这道菜是他的最 ![]() ‘凉了就可油腻了。’ 崔浩丢下筷子,看着从満嘴油急到満脸油的拓跋焘,缓缓开口。 “众位无非是担心赫连公一去不复返罢了。”他掏出帕子按了按嘴,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这件事也容易的很…” 拓跋焘眼睛亮亮地看向崔浩。 “赫连公主也到了婚龄了,陛下 ![]() 陛下的大舅子可比“战败国的王爷”有说服力的多。 ‘⼲得漂亮!’ 拓跋焘的眼睛更亮了,换成眼巴巴地看向赫连定。 谁料赫连定怔怔想了一会儿,摇了头摇。 “此时我得同我妹妹商议,我不想強迫她。” … 大臣们掐死赫连定的心都有。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如果是这样,那也简单。”崔浩将帕子放下,继续说道:“我国宮中也有几位到了婚龄的公主,赫连公 ![]() 说来说去,都是要联姻而已。 也是拓跋焘器量大,一般换了其他的国主,早就把赫连明珠強娶了去,或者硬塞个公主给赫连定了,哪里能让他逍遥到今天。 赫连定心中其实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却不知道竟然不是拓跋焘提出来,而是来自于这样的局面。 拓跋焘明显无法完全掌控手下的臣属,他想要把自己送到西秦去,是为了震慑北凉,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以便救下虎贲军和花木兰。 但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花木兰和虎贲军的安危却没有那么重要,拓跋焘想要两线动兵,对于魏国来说很危险,如果自己带着西秦的兵马立独了,那就更危险了,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他们需要⾜够的好处,⾜够的分量,能得到他们支持和肯定。 赫连定一方面欣赏这种君臣保持平等的博弈方式,一方面又对魏国大臣们胁迫自己一定要以“卖⾝”的形式缔结盟约而 ![]() 昔年南凉国主将亲生女儿嫁给西秦王子,最后又落到什么下场? 真要做得出这样决定的人, ![]() ![]() 拓跋焘确实一直想娶赫连明珠,倒不是因为自己非常喜 ![]() 偏偏赫连定又是个 ![]() ![]()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赫连定到底要什么。 见到赫连定犹豫,拓跋焘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愿最后事与愿违,反倒引起矛盾,只好打了个圆场: “屯兵的事情还没上朝议论,如今只是商议,诸位都多商量商量,不必急着下结论…” 他烦恼地摸了摸下巴,摸到一手油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大概仪表不整,伸手向宦官要了块热帕子,借擦脸把此事揭了过去。 崔浩见没有 ![]() 他连上墙的梯子都给他扶好了,结果他看了看还是下来了! 不过如果拓跋焘不是这样的 ![]() 大部分人虽然争权斗得不可开 ![]() 就是太可惜了啊。 众人有的还没有吃完,因为这件事隐隐有些尴尬,拓跋焘借口要去如厕,拉着赫连定退离了席位,拽着他到了后室僻静之处,有些无赖地说道: “我现在真需要你去西秦,你就不能让明珠和我做个戏吗?先定下婚约,让她进了宮就是,我反正要御驾亲征去北燕的,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和你妹妹翻云那个…呃,你懂的…” 赫连定瞪得他有些接不下去,停了停又说:“到时候回来再找个寇道长来卜一下,就说不合适什么的…” “我不懂。” 赫连定好整以暇地开口。 “哈?” 拓跋焘傻眼。 “我不懂,为何陛下确定我去了西秦,发兵北凉就能获胜?北凉不比北燕,精兵強将众多,姑臧城⾼又坚实,举西秦和秦州之力,人马也不⾜两万,哪里打得下姑臧?” 他看着拓跋焘。 “我虽愿意为陛下效力,但也不愿意⽩⽩送了 ![]() “我在北凉有安排。” 拓跋焘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和盘托出。 “这件事许多人不知道,其实源破羌并不在使团里。北凉派系林立,诸族混居,有许多对沮渠蒙逊早有反意,源破羌此去在北凉召集他⽗王的旧部,我让他在北凉附近便宜行事,蔵在北凉联系北凉各方人马,算算时间,如今他大概已经联络到了鲜卑诸族,也取出了南凉昔⽇的宝蔵,正在北凉招兵买马。”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昙无谶大师向我表了北凉佛门的心思,他们准备改投魏国,愿帮我国攻凉,我顺⽔推舟,答应了那边的使者,他们恐怕也会有些动作,用来向我证明他们有和我 ![]() “陛下竟和佛门…” 赫连定错愕,不是说拓跋焘和道门走的最近吗? 寇谦之到现在还住在后宮里呢,能眼睁睁看着昙无谶传教? “什么佛门、道门,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自己骗自己的东西…”拓跋焘不以为然地说“信就有用,不信什么力量都没有。” 道门和儒生们又不是笨蛋,这里也不是北凉,佛门想要在这里兴盛,可不仅仅需要他的支持。 能用都用了,管用就好。 退一万步说,若真的尾大不掉,他就… 灭佛。 “我明⽩了,如果源将军在北凉真有动作,佛门又能策反一批人,倒确实有取胜的可能。” 赫连定点了点头。 “是吧?那赫连明珠的事…” 拓跋焘脸上神采奕奕,期望地看着赫连定。 “不过我还是得回去和明珠商量商量…” 拓跋焘忍不住抬脚踹人了。 “说了这么多,你就不能给点痛快的!” 就你妹妹金贵? 后宮等老子把脖子都等长了的美人一大把! 赫连定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你玩我呢是吧?是吧?是吧?!’ 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赫连定,拓跋焘只想振臂⾼呼一句: ——老子要当昏君!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木兰无长兄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祈祷君最新小说木兰无长兄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木兰无长兄是祈祷君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