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7218 |
上一章 二纪陈 下一章 ( → ) | |
起上章执徐,尽玄黓敦牂,凡三年。 世祖文皇帝上 ◎ 天嘉元年庚辰,公元五六零年 舂,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齐大赦,改元乾明。 辛酉,上祀南郊。齐⾼ ![]() 辛未,上祀北郊。 齐主自晋 ![]() 二月,乙未,⾼州刺史纪机自军所逃还宣城,据郡应王琳,泾令贺当迁讨平之。 王琳至栅口,侯瑱督诸军出屯芜湖,相持百馀⽇。东关舂⽔稍长,舟舰得通,琳引合肥漅湖之众,舳舻相次而下,军势甚盛。瑱进军虎槛洲,琳亦出船列于江西,隔洲而泊。明⽇,合战,琳军少却,退保西岸。及夕,东北风大起,吹其舟舰并坏,没于沙中。浪大,不得还浦。及旦,风静,琳⼊浦治船,瑱等亦引军退⼊芜湖。周人闻琳东下,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将兵数万乘虚袭郢州,孙瑒婴城自守。琳闻之,恐其众溃,乃帅舟师东下,去芜湖十里而泊,击柝闻于陈军。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将兵万馀人助琳⽔战,行台慕容恃德之子子会将铁骑二千,屯芜湖西岸,为之声势。 丙申,瑱令军中晨炊蓐食以待之。时西南风急,琳自谓得天助,引兵直趣建康。瑱等徐出芜湖蹑其后,西南风翻为瑱用。琳掷火炬以烧陈船,皆反烧其船。瑱发拍以击琳舰,又以牛⽪冒蒙冲小船以触其舰,并熔铁洒之。琳军大败,军士溺死者什二三,馀皆弃船登岸走,为陈军所杀殆尽。齐步骑在西岸者,自相蹂践,并陷于芦荻泥淖中;骑皆弃马脫走,得免者什二三。擒刘伯球、慕容子会,斩获万计,尽收梁、齐军资器械。琳乘舴艋冒陈走,至湓城, ![]() ![]() 先是,琳使侍中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侍卫永嘉王庄;及败,左右皆散。泌以轻舟送庄达于齐境,拜辞而还,遂来降;仲威奉庄奔齐。泌,昂之子也。樊猛及其兄毅帅部曲来降。 齐葬文宣皇帝于武宁陵,庙号⾼祖,后改曰显祖。 戊戌,诏:“⾐冠士族、将帅战兵陷在王琳 ![]() 己亥,齐以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 ![]() ![]() 诏:“诸元良口配没⼊官及赐人者并纵遣。” 乙巳,以太尉侯瑱都督湘、巴等五州诸军事,镇湓城。 齐显祖之丧,常山王演居 ![]() ![]() ![]() ![]() ![]() 或谓演曰:“鸷鸟离巢,必有探卵之患。今⽇王何宜屡出?”中山太守 ![]() 先是,显祖之世,群臣人不自保。及济南王立,演谓王晞曰:“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因言:“朝廷宽仁,真守文良主。”晞曰:“先帝时,东宮委一胡人傅之。今舂秋尚富,骤览万机,殿下宜朝夕先后,亲承音旨。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大权必有所归,殿下虽 ![]() ![]() ![]() ![]() 齐主将发晋 ![]() ![]() ![]() ![]() 平秦王归彦总知 ![]() ![]() 领军大将军可硃浑天和,道元之子也,尚帝姑东平公主,每曰:“若不诛二王,少主无自安之理。”燕子献谋处太皇太后于北宮,使归政皇太后。 又自天保八年已来,爵赏多滥,杨愔 ![]() 侍中宋钦道,弁之孙也,显祖使在东宮,教太子以吏事。钦道面奏帝,称“二叔威权既重,宜速去之。”帝不许,曰:“可与令共公详其事。” 愔等议出二王为刺史,以帝慈仁,恐不可所奏,乃通启皇太后,具述安危。宮人李昌仪,即⾼仲密之 ![]() ![]() ![]() 长广王湛,旦伏家僮数十人于录尚书后室,仍与席上勋贵贺拔仁、斛律金等数人相知约曰:“行酒至愔等,我各劝双杯,彼必致辞。我一曰‘执酒’,二曰‘执酒’,三曰‘何不执’,尔辈即执之!”及宴,如之,愔大言曰:“诸王反逆, ![]() ![]() ![]() ![]() 二王与平秦王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拥愔等唐突⼊云龙门,见都督叱利 ![]() ![]() ![]() ![]() ![]() 时庭中及两庑卫士二千馀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力绝伦,素为显祖所厚,叩刀仰视,帝不睨之。帝素吃讷,仓猝不知所言。太皇太后令却仗,不退;又厉声曰:“奴辈即今头落!”乃退。永乐內刀而泣。 太皇太后因问:“杨郞何在?”贺拔仁曰:“一眼已出。”太皇太后怆然曰:“杨郞何所能为,留使岂不佳 ![]() ![]() ![]() ![]() ![]() 长广王湛以郑颐昔尝谗己,先拔其⾆,截其手而杀之。演令平秦王归彦引侍卫之士向华林园,以京畿军士⼊守门阁,斩娥永乐于园。 太皇太后临愔丧,哭曰:“杨郞忠而获罪。”以御金为之一眼,亲內之,曰:“以表我意。”演亦悔杀之。于是下诏罪状愔等,且曰:“罪止一⾝,家属不问。”顷之,复簿录五家;王晞固谏,乃各没一房,孩幼尽死,兄弟皆除名。 以中书令赵彦深代杨愔总机务。鸿胪少卿 ![]() 戊申,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段韶为大将军,平 ![]() 江陵之陷也,长城世子昌及中书侍郞顼皆没于长安。⾼祖即位,屡请之于周,周人许而不遣。⾼祖殂,周人乃遣昌还,以王琳之难,居于安陆。琳败,昌发安陆,将济江,致书于上,辞甚不逊。上不怿,召侯安都从容谓曰:“太子将至,须别求一籓为归老之地。”安都曰:“自古岂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诏。”因请自 ![]() ![]() 齐大丞相演如晋 ![]() ![]() 周军初至,郢州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三千馀口。周人起土山、长梯,昼夜攻之,因风纵火,烧其內城南面五十馀楼。孙瑒兵不満千人,⾝自抚循,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死战。周人不能克,乃授瑒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瑒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守之备,一朝而具,乃复拒守。既而周人闻王琳败,陈兵将至,乃解围去。瑒集将佐谓之曰:“吾与王公同奖梁室,勤亦至矣。今时事如此,岂非天乎!”遂遣使奉表,举中流之地来降。 王琳之东下也,帝征南川兵,江州刺史周迪、⾼州刺史⻩法帅舟师钭赴之。熊昙朗据城列舰,塞其中路,迪等与周敷共围之。琳败,昙朗部众离心,迪攻拔其城,虏男女万馀口。昙朗走⼊村中,村民斩之;丁巳,传首建康,尽灭其族。 齐军先守鲁山,戊午,弃城走,诏南豫州刺史程灵洗守之。 甲寅,置武州、沅州,以右卫将军吴明彻为武州刺史,以孙瑒为湘州刺史。瑒怀不自安,固请⼊朝,征为中领军;未拜,除吴郡太守。 壬申,齐封世宗之子孝珩为广宁王,长恭为兰陵王。 甲戌,衡 ![]() ![]() 初,⾼祖遣荥 ![]() 夏,四月,丁亥,立皇子伯信为衡 ![]() 周世宗明敏有识量,晋公护惮之,使膳部中大夫李安置毒于糖饣追而进之。帝颇觉之,庚子,大渐,口授遗诏五百馀言,且曰:“朕子年幼,未堪当国。鲁公,朕之介弟,宽仁大度,海內共闻;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辛丑,殂。 鲁公幼有器质,特为世宗所亲 ![]() ![]() 五月,壬子,齐以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 ![]() 侯安都⽗文捍为始兴內史,卒官。上 ![]() 六月,壬辰,诏葬梁元帝于江宁,车旗礼章,悉用梁典。 齐人收永安、上 ![]() ![]() ![]() ![]() 秋,七月,丙辰,封皇子伯山为鄱 ![]() 齐丞相演以王晞儒缓,恐不允武将之意,每夜载⼊,昼则不与语。尝进晞密室,谓曰:“比王侯诸贵,每见敦迫,言我违天不祥,恐当或有变起。吾 ![]() ![]() ![]() 演遂言于太皇太后。赵道德曰:“相王不效周公辅成王,而 ![]() ![]() 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下令,废齐主为济南王,出居别宮,以常山王演⼊纂大统,且戒之曰:“勿令济南有他也!” 肃宗即皇帝位于晋 ![]() 乙酉,诏绍封功臣,礼赐耆老,延访直言,褒赏死事,追赠名德。 帝谓王晞曰:“卿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俟少隙,即径进也。”因敕晞与尚书 ![]() ![]() 帝识度沉敏,少居台阁,明习吏事,即位,尤自勤励,大⾰显祖之弊,时人服其明而讥其细。尝问舍人裴泽,在外议论得失。泽率尔对曰:“陛下陪明至公,自可远侔古昔;而有识之士,咸言伤细,帝王之度,颇为未弘。”帝笑曰:“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此事安可久行,恐后又嫌疏漏。”泽由是被宠遇。 库狄显安侍坐,帝曰:“显安,我姑之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显安曰:“陛下多妄言。”帝曰:“何故?”对曰:“陛下昔见文宣以马鞭挞人,常以为非;今自行之,非妄言 ![]() ![]() ![]() 戊子,以长广王湛为右丞相,平 ![]() 周军司马贺若敦,帅众一万,奄至武陵;武州刺史吴明彻不能拒,引军还巴陵。 江陵之陷也,巴、湘之地尽⼊于周,周使梁人守之。太尉侯瑱等将兵 ![]() 九月,乙卯,周将独孤盛将⽔军与敦俱进。辛酉,遣仪同三司徐度将兵会侯瑱于巴丘。会秋⽔泛溢,盛、敦粮援断绝,分军抄掠,以供资费。敦恐瑱知其粮少,乃于营內多为土聚,覆之以米,召旁村人, ![]() 先是土人亟乘轻船,载米粟 ![]() ![]() 冬,十月,癸巳,瑱袭破独孤盛于杨叶洲,盛收兵登岸,筑城自保。丁酉,诏司空侯安都帅众会瑱南讨。 十一月,辛亥,齐主立妃元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太子。百年时才五岁。 齐主征前开府长史卢叔虎为中庶子。叔虎,柔之从叔也。帝问时务于叔虎,叔虎请伐周,曰:“我強彼弱,我富彼贫,其势相悬。然⼲戈不息,未能并 ![]() ![]() 十二月,乙未,诏:“自今孟舂讫于夏首,大辟事已款者,宜且申停。” 己亥,周巴陵城主尉迟宪降,遣巴州刺史侯安鼎守之。庚子,独孤盛将馀众自杨叶洲潜遁。 丙午,齐主还晋 ![]() 齐主斩人于前,问王晞曰:“是人应死不?”晞曰:“应死,但恨死不得其地耳。臣闻‘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殿廷非行戮之所。”帝改容谢曰:“自今当为王公改之。” 帝 ![]() ![]() ![]() 初,齐显祖之末,⾕籴踊贵。济南王即位,尚书左丞苏珍芝建议修石鳖等屯,自是淮南军防⾜食。肃宗即位,平州刺史嵇晔建议,开督亢陂,置屯田,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周赡。又于河內置怀义等屯,以给河南之费。自是稍止转输之劳。 ◎ 天嘉二年辛巳,公元五六一年 舂,正月,戊申,周改元保定。以大冢宰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于天官,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庚戌,大赦。 周主祀圜丘。 辛亥,齐主祀圜丘;壬子,礻帝于太庙。 周主祀方丘;甲寅,祀 ![]() 齐主使王琳出合肥,召募伧楚,更图进取。合州刺史裴景徽,琳兄珉之婿也,请以私属为乡导。齐主使琳与行台左丞卢潜将兵赴之,琳沉 ![]() ![]() ![]() ![]() 己巳,周主享太庙,班太祖所述六官之法。 辛未,周湘州城主殷亮降,湘州平。 侯瑱与贺若敦相持⽇久,瑱不能制,乃借船送敦等渡江。敦虑其诈,不许,报云:“湘州我地,为尔侵 ![]() ![]() 周人以小司徒韦孝宽尝立勋于⽟壁,乃置勋州于⽟壁,以孝宽为刺史。 孝宽有恩信,善用间谍,或齐人受孝宽金货,遥通书疏,故齐之动静,周人皆先知之。有主帅许盆,以所戍城降齐,孝宽遣谍取之,俄斩首而还。 离石以南,生胡数为抄掠,而居于齐境,不可诛讨。孝宽 ![]() 三月,乙卯,太尉零陵壮肃公侯瑱卒。 丙寅,周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役。 夏,四月,丙子朔,⽇有食之。 周以少傅尉迟纲为大司空。 丙午,周封愍帝子康为纪国公,皇子赟为鲁国公。赟,李后之子也。六月,乙酉,周主使御正殷不害来聘。 秋,七月,周更铸钱,文曰“布泉”,一当五,与五铢并行。 己酉,周追封皇伯⽗颢为邵国公,以晋公护之子会为嗣;颢弟连为杞国公,以章武公导之子亮为嗣;连弟洛生为莒国公,以护之子至为嗣;追封太祖之子武邑公震为宋公,以世宗之子实为嗣。 齐主之诛杨、燕也。许以长广王湛为太弟;既而立太子百年,湛心不平。帝在晋 ![]() 先是,济南闵悼王常在鄴,望气者以鄴中有天子气。平秦王归彦恐济南王复立,为己不利,劝帝除之。帝乃使归彦至鄴,征济南王如晋 ![]() 湛內不自安,问计于⾼元海。元海曰:“皇太后万福,至尊孝友异常,殿下不须异虑。”湛曰:“此岂我推诚之意 ![]() ![]() ![]() ![]() ![]() 湛乃奉诏,令数百骑送济南王至晋 ![]() 冬,十月,甲戌朔,⽇有食之。 丙子,齐以彭城王浟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齐肃宗出畋,有兔惊马,坠地绝肋。娄太后视疾,问济南所在者三,齐主不对。太后怒曰:“杀之 ![]() 十一月,甲辰,诏以嗣子冲眇,可遣尚书右仆 ![]() ![]() 颜之推论曰:孝昭天 ![]() 赵郡王睿先使⻩门侍郞王松年驰至鄴,宣肃宗遗命。湛犹疑其诈,使所亲先诣殡所,发而视之。使者复命,湛喜,驰赴晋 ![]() ![]() 周人许归安成王顼,使司会上士京兆杜杲来聘。上悦,即遣使报之,并赂以黔中地及鲁山郡。 齐以彭城王浟为太师、录尚书事,平秦王归彦为太傅,尉粲为太保,平 ![]() ![]() ![]() 丁巳,周主畋于岐 ![]() 太子中庶子馀姚虞荔、御史中丞孔奂,以国用不⾜,奏立煮海盐赋及榷酤之科,诏从之。 初,⾼祖以帝女丰安公主 ![]() ![]() ![]() ◎ 天嘉三年壬午,公元五六二年 舂,正月,乙亥,齐主至鄴;辛巳,祀南郊;壬午,享太庙;丙戌,立妃胡氏为皇后,子纬为皇太子。后,魏兗州刺史定安胡延之之子也。戊子,大赦。 己亥,以冯翊王润为尚书左仆 ![]() 周凉景公贺兰祥卒。 壬寅,周人凿河渠于蒲州,龙首渠于同州。 丁未,周以安成王顼为柱国大将军,遣杜果送之南归。 辛亥,上祀南郊,以胡公配天;二月,辛酉,祀北郊。 闰月,丁未,齐以太宰、平 ![]() 归彦为肃宗所厚,恃势骄盈,陵侮贵戚。世祖即位,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元海、御史中丞毕义云、⻩门郞⾼乾和数言其短,且云:“归彦威权震主,必为祸 ![]() ![]() ![]() 帝之为长广王也,清都和士开发善握槊、弹琵琶有宠,辟为开府行参军,及即位,累迁给事⻩门侍郞。⾼元海、毕义云、⾼乾和皆疾之,将言其事。士开乃奏元海等 ![]() ![]() ![]() 帝征江州刺史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其子⼊朝。迪趑且顾望,并不至。其馀南江酋帅,私署令长,多不受召,朝廷未暇致讨,但羁縻之。豫章太守周敷独先⼊朝,进号安西将军,给鼓吹一部,赐又女 ![]() ![]() ![]() ![]() 上以闽州刺史陈宝应之⽗为光禄大夫,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编⼊属籍。而宝应以留异女为 ![]() ![]() ![]() 寄知宝应不可谏,恐祸及己,乃著居士服,居东山寺, ![]() 乙卯,齐以任城王湝为司徒。 齐扬州剌史行台王琳数 ![]() ![]() ![]() 梁末丧 ![]() 后梁主安于俭素,不好酒⾊,虽多猜忌,而抚将士有恩。以封疆褊隘,邑居残毁,⼲戈⽇用,郁郁不得志,疽发背而殂;葬平陵,谥曰宣皇帝,庙号中宗。太子岿即皇帝位,改元天保;尊龚太后为太皇太后,王后曰皇太后,⺟曹贵嫔为皇太妃。 三月,丙子,安成王顼至建康,诏以为中书监、中卫将军。 上谓杜杲曰:“家弟今蒙礼遣,实周朝之惠;然鲁山不返,亦恐未能及此。”杲对曰:“安成,长安—布⾐耳,而陈之介弟也,其价岂止一城而已哉!本朝敦睦九族,恕己及物,上遵太祖遣旨,下思继好之义,是以遣之南归。今乃云以导常之土易骨⾁之亲,非使臣之所敢闻也。”上甚惭,曰:“前言戏之耳。”待杲之礼有加焉。 顼妃柳氏及子叔宝犹在穰城,上复遣⽑喜如周请之,周人皆归之。 丁丑,以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督⾼州刺史⻩法、豫章太守周敷共讨周迪。 甲申,大赦。 留异始谓台军必自钱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诸暨出永康,异大惊,奔桃枝岭,于岩口竖栅以拒之。安都为流矢所中,⾎流至踝,乘轝指麾,容止不变。因其山势,迮而为堰。会潦⽔涨満,安都引船⼊堰,起楼舰与异城等,发拍碎其楼堞。异与其子忠臣脫⾝奔晋安,依陈宝应。安都虏其 ![]() 异 ![]() 乙巳,帝遣使来聘。 齐青州上言河⽔清,齐主遣使祭之,改元河清。 先是,周之群臣受封爵者皆未给租赋。癸亥,始诏柱国等贵臣邑户,听寄食它县。 五月,庚午,周大赦。 己丑,齐以右仆 ![]() 壬辰,周以柱国杨忠为大司空。六月,巳亥,以柱国蜀国公尉迟迥为大司马。 秋,七月,己丑,纳太子妃王氏,金紫光禄大夫周之女也。 齐平秦王归彦至冀州,內不自安, ![]() ![]() 归彦登城大呼云:“孝昭皇帝初崩,六军百万,悉在臣手,投⾝向鄴,奉 ![]() ![]() ![]() 齐主知归彦前谮清河王岳,以归彦家良 ![]() 丁酉,以段韶为太傅,娄睿为司徒,平 ![]() ![]() 癸亥,齐主如晋 ![]() 上遣使聘齐。 九月,戊辰朔,⽇有食之。 以侍中、都官尚书到仲举为尚书右仆 ![]() 吴明彻至临川,攻周迪,不能克。丁亥,诏安成王顼代之。 冬,十月,戊戌,诏以军旅费广,百姓空虚,凡供乘舆饮食⾐服及宮中调度,悉从减削;至于百司,宜亦思省约。 十一月,丁卯,周以赵国公招为益州总管。 丁丑,齐遣兼散骑常侍封孝琰来聘。十二月,丙辰,齐主还鄴。 齐主 ![]() ![]() ![]() 段译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 陈纪二 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 [1]舂,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1]舂季,正月,癸丑朔(初一),陈朝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嘉。 [2]齐大赦,改元乾明。 [2]北齐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乾明。 [3]辛酉,上祀南郊。 [3]辛酉(初九),陈文帝在南郊祭天。 [4]齐⾼ ![]() [4]北齐⾼ ![]() ![]() ![]() ![]() ![]() [5]辛未,上祀北郊。 [5]辛未(十九⽇),陈文帝在北郊祭地。 [6]齐主自晋 ![]() [6]北齐国主⾼殷从晋 ![]() [7]二月,乙未,⾼州刺史纪机自军所逃还宣城,据郡应王琳,泾令贺当迁讨平之。 [7]二月,乙未(十三⽇),⾼州刺史纪机从侯的军队里逃回宣城,占据了郡城呼应王琳,泾县县令贺当迁率兵讨平了他。 王琳至栅口,侯督诸军出屯芜湖,相持百余⽇。东关舂⽔稍长,舟舰得通,琳引合肥湖之众,舳舻相次而下,军势甚盛。进军虎槛洲,琳亦出船列于江西,隔洲而泊。明⽇,合战,琳军少却,退保西岸。及夕,东北风大起,吹其舟舰并坏,没于沙中,浪大,不得还浦。及旦,风静,琳⼊浦治船,等亦引军退⼊芜湖。 王琳的军队抵达栅口,侯督率各路兵马屯驻于芜湖,两军相持一百多天。东关一带舂天⽔位涨⾼了一些,船舰可以通航了,王琳就带领合肥、湖一带的部众,乘兵船沿江排列而下,舳舻首尾相连,军势看去很強大。侯向虎槛洲进军,王琳也出派兵船排列在长江西面,隔着虎槛洲停泊下来。第二天,两军 ![]() 周人闻琳东下,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将兵数万乘虚袭郢州,孙婴城自守。琳闻之,恐其众溃,乃帅舟师东下,去芜湖十里而泊,击柝闻于陈军。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将兵万余人助琳⽔战,行台慕容恃德之子子会将铁骑二千屯芜湖西岸,为之声势。 北周人听到王琳东下进犯陈朝的消息,乘机派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及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乘虚袭击郢州,孙环绕城墙设防线而固守。王琳听到消息,担心自己军心不稳,众人溃散,于是加紧率领⽔师东下,直到离芜湖十里地才停泊下来,军中敲击木柝报时示警的声音,一直传到陈朝军队里。北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带兵一万多人帮助王琳⽔战,行台慕容恃德的儿子慕容子会带领两千名铁骑屯驻在芜湖西岸,声援王琳。 丙申,令军中晨炊蓐食以待之。时西南风急,琳自谓得天助,引兵直趣建康。等徐出芜湖蹑其后,西南风翻为用。琳掷火炬以烧陈船,皆反烧其船。发拍击琳舰,又以牛⽪冒蒙冲小船以触其舰,并熔铁洒之。琳军大败,军士溺死者什二三,余皆弃船登岸,为陈军所杀殆尽。齐步军在西岸者,自相蹂践,并陷于芦荻泥淖中;骑皆弃马脫走,得免者什二三。擒刘伯球、慕容子会,斩获万计,尽收梁、齐军资器械。琳乘舴艋冒陈走,至湓城, ![]() ![]() 丙申(十四⽇),侯下令军队一早就做饭,在寝席上用饭,严阵以待王琳军队进犯。当时西南风刮得又急又猛,王琳自以为得到天公帮助,便带兵径崐直 ![]() ![]() ![]() 先是,琳使侍中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侍卫永嘉王庄;及败,左右皆散。泌以轻舟送庄达于齐境,拜辞而还,遂来降;仲威奉庄奔齐。泌,昂之子也。樊猛及其兄毅帅部曲来降。 早先,王琳派侍中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去做永嘉王萧庄的侍卫,待到兵败,萧庄左右的人也都逃散了。袁泌用轻舟把萧庄一直送到北齐边境,才拜辞而回,于是就来投降陈朝,刘仲威护卫萧庄逃奔北齐。袁泌是袁昂的儿子。樊猛和他的哥哥樊毅也带着部众前来投降陈朝。 [8]齐葬文宣皇帝于武宁陵,庙号⾼祖,后改曰显祖。 [8]北齐把文宣帝葬在武宁陵,庙号为⾼祖,后来又改称显祖。 [9]戊戌,诏:“⾐冠士族、将帅战兵陷在王琳 ![]() [9]戊戌(十六⽇),陈文帝下诏,说:“不论是有⾝份的士族文官,还是将帅士兵,凡是陷进王琳一 ![]() [10]已亥,齐以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 ![]() ![]() [10]已亥(十七⽇),北齐任命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任命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任命尚书左仆 ![]() ![]() 诏:“诸元良口配没⼊官及赐人者并纵遣。” 北齐废帝下诏令:“凡是元姓的家庭成员被配⼊官府为奴和赐人为奴的,全部遣还。” [11]乙巳,以太尉侯都督湘、巴等五州诸军事,镇湓城。 [11]乙巳(二十三⽇),陈朝任命太尉侯都督湘、巴等五州诸军事,镇守湓城。 [12]齐显祖之丧,常山王演居 ![]() ![]() ![]() ![]() ![]() [12]北齐文宣帝去世以后,常山王⾼演住在宮 ![]() 或谓演曰:“鸷鸟离巢,必有探卵之患。今⽇王何宜屡出?”中山太守 ![]() 有人对⾼演说:“凶猛的鸷鸟一旦离开窝巢,鸟蛋就有被掏的危险。在如今这种形势之下,大王您怎么可以经常外出呢?”中山太守 ![]() ![]() 先是,显祖之世,群臣人不自保。及济南王立,演谓王曰:“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因言:“朝廷宽仁,真守文良主。”曰:“先帝时,东崐宮委一胡人傅之。今舂秋尚富,骤览万机,殿下宜朝夕先后,亲承音旨。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大权必有所归,殿下虽 ![]() ![]() ![]() ![]() 早先,文宣帝在的时候,群臣人人不能自保。待到济南王立为皇帝,⾼演对王说:“皇上现在亲自执政了,我们也能托福保住优闲的⽇子了。”因此又说:“皇上宽和施仁,真是能继承基业、光大教化的良主啊。”王回答说:“先帝时,东宮太子那儿还曾委派一个胡人去辅导他呢。现在皇上年龄还小,骤然承担起处理纷繁的军国大事的重任,殿下正是得早晚陪在他⾝边,亲自听取皇上的言语圣旨。如果放任外姓之人去传递诏命,家国大权必然会旁落,那时殿下虽然想守住自己的藩国,还能如愿吗?即使您能如愿以偿,急流勇退,但请想想,⾼家的国祚还能够千秋万代永在吗?”⾼演听了,默不作声,想了很久,才问:“那我该怎样自处呢?”王进言说:“过去周公曾抱着成王摄政七年,然后才把权政归还成王,明确表示自⾝引退,希望殿下好好想想!”⾼演说:“我怎么敢自比为周公呢!”王回答说:“以殿下今⽇的地位声望而言,你想不当周公,能行吗?”⾼演听了没有应声。文宣帝常常派胡人康虎儿保护太子,所以王的话里提到这件事。 齐主将发晋 ![]() ![]() ![]() ![]() 北齐国主⾼殷将从晋 ![]() ![]() ![]() ![]() ![]() 平秦王归彦总知 ![]() ![]() 平秦王⾼归彦总管 ![]() ![]() 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道元之子也,尚帝姑东平公主,每曰:“若不诛二王,少主无自安之理。”燕子献谋处太皇太后于北宮,使归政皇太后。 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是可朱浑道元的儿子,娶了废帝⾼殷的姑⺟东平公主为 ![]() 又自天保八年已来,爵赏多滥,杨 ![]() 另外,自从天保八年以来,官爵赏赐太多太滥,杨想加以澄清淘汰,于是带头上表请求解除自己开府及开封王的职务,众多沾光窃取皇恩享受荣华的人都跟着被废黜罢免了。从此那些原来被宠幸但现在失去官职的人,都归心于⾼演与⾼湛两位皇叔。平秦王⾼归彦起初和杨、燕子献是一条心,不久中途变志,把杨、燕子献疏远猜忌二王的种种迹象全部密告了二王。 侍中宋钦道,弁之孙也,显祖使在东宮,教太子以吏事。钦道面奏帝,称“二叔威权既重,宜速去之。”帝不许,曰:“可与令共公详其事。” 侍中宋钦道是宋弁的孙子。文宣帝派他住在东宮,教育太子 ![]() 等议出二王为刺史,以帝慈仁,恐不可所奏,乃通启皇太后,具述安危。宮人李昌仪,⾼仲密之 ![]() ![]() 杨等人商议把二王出派去当刺史,但考虑到⾼殷天 ![]() ![]() ![]() ![]() 等又议不可令二王俱出,乃奏以长广王湛镇晋 ![]() 杨等人又商议说不能让二王都出去当刺史,于是就启奏,请求让长广王⾼湛镇守晋 ![]() 长广王湛,旦伏家僮数十人于录尚书后室,仍与席上勋贵贺拔仁、斛律金等数人相知约曰:“行酒至等,我各劝双杯,彼必致辞。我一曰‘执酒’,二曰‘执酒’,三曰‘何不执’,尔辈即执之!”及宴,如之。大言曰:“诸王反逆, ![]() ![]() ![]() ![]() 长广王⾼湛,一早就在后室中埋伏了几十个家僮,并对参与宴会的勋贵贺拔仁、斛律金等几个人关照说:“敬酒敬到杨等人时,我对他们每个人各劝双杯酒,他们必定起来致辞。我头一次说:‘拿酒’,第二次说:‘拿酒’,第三次说‘为什么不拿!’你们就动手把他们抓起来!”到了宴会时,果真照计划理办。杨被抓时大声说:“诸王造反谋逆,想杀害忠臣良将吗?我等尊奉天子,削弱诸侯,⾚胆忠心为家国,有什么罪!”常山王⾼演想缓和一点。⾼湛说:“不行。”于是拳头 ![]() ![]() ![]() 二王与平秦王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拥等唐突⼊云龙门,见都督叱利 ![]() ![]() 常山王⾼演、长广王⾼湛与平秦王⾼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推拥着杨等人闯⼊云龙门,遇见了都督叱利 ![]() ![]() 演⼊,至昭 ![]() ![]() ![]() ![]() ⾼演进了皇宮,来到昭 ![]() ![]() ![]() ![]() 时庭中及两庑卫士二千余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力绝伦,素为显祖所厚,叩刀仰视,帝不睨之。帝素吃讷,仓猝不知所言。太皇太后令却仗,不退;又厉声曰:“奴辈即今头落!”乃退。永乐內刀而泣。 当时宮庭中和两边走廊里有卫士二千余人,都披着甲胄、拿着兵器等待废帝的诏令。武卫娥永乐,武艺力气超群,过去一向为文宣帝所看重厚待,这时用手敲着刀刃,抬起头来仰视废帝,期待他下令。但废帝有意不看他。废帝平素就口吃木讷,这时仓猝之间更不知该说什么好。太皇太后下令卫兵放下兵器退下,卫士们不退;太皇太后又厉声喝道:“你们这些奴才不听令,立刻就让你们掉脑袋!”卫士们这才退下了。娥永乐把刀 ![]() 太皇太后因问:“杨郞何在?”贺拔仁曰:“一眼已出。”太皇太后怆然曰:“杨郞何所能为,留使岂不佳 ![]() ![]() ![]() ![]() ![]() 太皇太后这才发问:“杨郞现在在哪里?”贺拔仁回答说:“他一只眼睛的眼球被打出来了。”太皇太后怆然涕下,说:“杨郞能有什么反抗之力呢,留着他以待任命使唤难道不好吗?”于是责备废帝,说:“这些人心怀叛逆,想杀害我的两个儿子,接着就将要杀害我,你为什么纵容他们?”废帝还是说不出话来。太皇太后既非常生气又悲伤难 ![]() ![]() ![]() 长广王湛以郑颐昔尝谗已,先拔其⾆,截其手而杀之。演令平秦王归彦引侍卫之士向华林园,以京畿军士⼊守门阁,斩娥永乐于园。 长广王⾼湛因为记恨郑颐过去曾经在皇帝面前进他的谗言,就特别凌 ![]() 太皇太后临丧,哭曰:“杨郞忠而获罪。”以御金为之一眼,亲內之,曰:“以表我意。”演亦悔杀之。于是下诏罪状等,且曰:“罪止一⾝,家属不问。”顷之,复簿录五家;王固谏,乃各没一房,孩幼尽死,兄弟皆除名。 太皇太后亲自参加杨的丧事,哭着说:“杨郞是因为忠君才获罪的呀!”她让人用御府的金子做了一只眼睛,亲自放到杨眼眶里去,说:“以此来表达我痛惜的心意。”⾼演也后悔杀了杨。于是下诏宣布杨等人的罪状时,加上了这样一句:“这些人的罪由他们个人负责,家属不予问罪。”过一阵子,又 ![]() 以中书令赵彦深代杨总机务。鸿胪少卿 ![]() 任命中书令赵彦深代替杨总理朝廷机要大事。鸿胪少卿 ![]() 戊申,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段韶为大将军,平 ![]() 戊申(二十六⽇),封⾼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封⾼湛为太傅、京亲畿大都督,封段韶为大将军,平 ![]() ![]() ![]() [13]当初,江陵陷落的时候,长城公的世子陈昌及中书侍郞陈顼都陷落在长安。陈武帝即皇位后,多次请求北周人把他们放回来,北周人口头上答应,却不放人。陈武帝去世后,北周人才把陈昌放回来了,但是因为王琳占据长江中流,挑起战端,通往建康的路受阻,陈昌只好暂住安陆。王琳兵败后,陈昌从安陆出发,将要渡江时,写了一封信给陈文帝,信里言辞颇傲慢不逊。文帝看了很不⾼兴,把侯安都叫来,从容不迫地对他说:“太子将要回来就位了,我得另外求得一块封国作为归老的地方。”侯安都说:“自古以来,哪有什么被代替的天子!臣下很愚昧,不敢接受这个诏令。”于是请求自己去 ![]() ![]() [14]齐大丞相演如晋 ![]() ![]() [14]北齐大丞相⾼演到晋 ![]() ![]() ![]() [15]周军初至,郢州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三千余人口。周人起土山、长梯,昼夜攻之,因风纵火,烧其內城南面五十余楼。孙兵不満千人,⾝自抚循,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死战。周人不能克,乃授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守之备,一朝而具,乃复拒守。既而周人闻王琳败,陈兵将至,乃解围去。集将佐谓之曰:“吾与王公同奖梁室,勤亦至矣;今时事如此,岂非天乎!”遂遣使奉表,举中流之地来降。 [15]北周的军队刚到之时,郢州助防张世贵策动外城的军民去接应北周军队,共失踪军民三千多人。北周人堆起土山,架起长梯,⽇夜不停地攻城,并乘风纵火,烧掉了郢州內城南面的五十多座楼。孙手下的士兵不⾜一千人,但他能亲自安抚 ![]() ![]() 王琳之东下也,帝征南川兵,江州刺史周迪、⾼州刺史⻩法氍帅舟师将赴之。熊昙朗据城列舰,塞其中路,迪等与周敷共围之。琳败,昙郞部众离心,迪攻拔其城,虏男女万余口。昙朗走⼊村中,村民斩之;丁巳,传首建康,尽灭其族。 当王琳兵船东下的时候,陈文帝下令征召南川的军队抵抗,江州刺史周迪、⾼州刺史⻩法氍率领⽔军将要赴敌。熊昙郞占据豫章城池,排开军舰,堵塞了周迪等人的进军路线。周迪等人与周敷一起把熊昙朗包围起来。王琳兵败,熊昙朗的部众人心涣散,周迪乘势攻下了豫章城,俘虏男女人口一万多人。熊昙朗逃⼊村庄之中,村民把他杀了。丁巳(初六),熊昙朗的首级被传送到建康,他的家族全部被斩。 齐军先守鲁山,戊午,弃城走,诏南豫州刺史程灵洗守之。 北齐的军队原先据守鲁山,戊午(初七)弃城逃跑了,陈文帝下诏派南豫崐州刺史程灵洗去守该城。 [16]甲子,置沅州、武州,以右卫将军吴明彻为武州刺史,以孙为湘州刺史。怀不自安,固请⼊朝,征为中领军;未拜,除吴郡太守。 [16]甲子(十三⽇),陈朝设立沅州、武州。任命右卫将军吴明彻为武州刺史,孙为湘州刺史。孙心里觉得不安稳,坚决要求在朝中做官,于是征召他当中领军,后来没有拜职,又改任命他为吴郡太守。 [17]壬申,齐封世宗之子孝珩为广宁王,长恭为兰陵王。 [17]壬申(二十一⽇),北齐封文襄帝的儿子⾼孝珩为广宁王,⾼长恭为兰陵王。 [18]甲戌,衡 ![]() ![]() [18]甲戌(二十三⽇),衡 ![]() ![]() 初,⾼祖遣荥 ![]() 当初,陈武帝派荥 ![]() [19]夏,四月,丁亥,立皇子伯信为衡 ![]() [19]夏季,四月,丁亥(初六),陈朝立皇子陈伯信为衡 ![]() [20]周世宗明敏有识量,晋公护惮之,使膳部中大夫李安置毒于糖而进之。帝颇觉之。庚子,大渐,口授遗诏五百馀言,且曰:“朕子年幼,未堪当国。鲁公,朕之介弟,宽仁大度,海內共闻;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辛丑,殂。 [20]周明帝英明聪敏,有见识有肚量,晋公宇文护害怕他,便指使膳部中大夫李安在糖饼里放毒药送上去。明帝食用之后就明显有所 ![]() 鲁公幼有器质,特为世宗所亲 ![]() ![]() 鲁公宇文邕自幼就 ![]() ![]() ![]() [21]五月,壬子,齐以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 ![]() [21]五月,壬子(初二),北齐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 ![]() [22]侯安都⽗文捍为始兴內史,卒官。上 ![]() [22]侯安都的⽗亲侯文捍任始兴內史,死于任上。陈文帝 ![]() [23]六月,壬辰,诏葬梁元帝于江宁,车旗礼章,悉用梁典。 [23]六月,壬辰(十二⽇),陈文帝诏令把梁元帝埋葬在江宁,丧事中的车旗礼仪,全部采用梁朝旧制。 [24]齐人收永安、上 ![]() ![]() ![]() ![]() ![]() ![]() ![]() [25]秋,七月,丙辰,封皇子伯山为鄱 ![]() [25]秋季,七月,丙辰(初七),陈朝封皇子陈伯山为鄱 ![]() [26]齐丞相演以王儒缓,恐不允武将之意,每夜载⼊,昼则不与语。尝进密室,谓曰:“比王侯诸贵,每见敦迫,言我违天不祥,恐当或有变起;吾 ![]() ![]() [26]北齐丞相⾼演考虑到王儒雅,动作迟缓,担心他不称武将们的心,便每夜用车载他进来议事,⽩天则不和他说话。又曾经把王叫进密室,对他说:“近来王侯及诸位贵族每每对我进行敦促 ![]() ![]() 演遂言于太皇太后。赵道德曰:“相王不效周公辅成王,而 ![]() ![]() ⾼演于是就把群臣劝进的话告诉了太皇太后。赵道德在一边说:“相王您不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的往事,而想行骨⾁相夺之事,难道不怕后世说你篡逆吗?”太皇太后也说:“赵道德说的话是对的。”过一阵子,⾼演又去启奏说:“现在天下人心不定安,我担心变 ![]() 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下令,废齐主为济南王,出居别宮。以常山王演⼊纂大统,且戒之曰:“勿令济南有他也!” 八月,壬年(初三),太皇太后发布敕令,废北齐国主⾼殷为济南王,让他搬到别宮去住。让常山王⾼演⼊朝登基,并且告诫⾼演说:“可不能让济南王有其他不测之事!” 肃宗即皇帝位于晋 ![]() 齐孝昭帝⾼演在晋 ![]() 乙酉,诏绍封功臣,礼赐耆老,延访直言,褒赏死事,追赠名德。 乙酉(初六),北齐孝昭帝下诏介绍封赏功臣,优礼厚赐老人,延揽寻访崐直言之人,褒扬赏励死节之士,一一追赠荣名,表彰他们的道德。 帝谓王曰:“卿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且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因敕与尚书 ![]() ![]() 孝昭帝对王说:“你为什么把自己看得和外客一样,经常也见不到面?从今以后,有所进言不必假手于局司,只要想到什么,随时写成小简,一有机会就直接送进来。”于是就敕令王与尚书 ![]() ![]() 帝识度沈敏,少居台阁,明习吏事,即位尤自勤励,大⾰显祖之弊,时人服其明而讥其细。尝问舍人裴泽,在外议论得失。泽率尔对曰:“陛下聪明至公,自可远侔古昔;而有识之士,咸言伤细,帝王之度,颇为未弘。”帝笑曰:“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此事安可久行,恐后又嫌疏漏。”泽由是被宠遇。 孝昭帝气度深沉,识见敏锐,自小就居官于台阁之中,对行政事务非常 ![]() ![]() 库狄显安侍坐,帝曰:“显安,我姑之子;今序家人之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显安曰:“陛下多妄言。”帝曰:“何故?”对曰:“陛下昔见文宣以马鞭挞人,常以为非;今自行之,非妄言 ![]() 库狄显安有一次侍坐在孝昭帝⾝边,孝昭帝说:“库狄显安是我姑⺟的儿子;今天以家里人的礼节相待,免去君臣之间的那一套恭敬之礼,你可以说说我不⾜的地方。”库狄显安说:“陛下老说虚妄不实的话。”孝昭帝问:“为什么呢?”库狄显安回答说:“陛下过去看到文宣帝用马鞭子打人,常常说这是不对的。现在自己也用马鞭子打人,这不是说假话吗?”孝昭帝握住他的手表示 ![]() ![]() ![]() 孝昭帝天 ![]() ![]() 戊子,以长广王湛为右丞相,平 ![]() 戊子(初九),孝昭帝任命长广王⾼湛为丞相,平 ![]() [27]周军司马贺若敦,帅众一万,奄至武陵;武州刺史吴明彻不能拒,引军还巴陵。 [27]北周军司马贺若敦,率领部众一万人,突然进犯到武陵,武州刺史吴明彻不能抵抗,带着兵马退回巴陵。 [28]江陵之陷也,巴、湘之地皆⼊于周,周使梁人守之。太尉侯等将兵 ![]() [28]当初江陵陷落的时候,巴州、湘州一带的土地都归属了北周,北周派梁朝旧人去守卫。太尉侯等人带兵 ![]() 九月,乙卯,周将独孤盛将⽔军与敦俱进。辛酉,遣仪同三司徐度将兵会侯于巴丘。会秋⽔泛溢,盛、敦粮援断绝,分军抄掠,以供资费。敦恐知其粮少,乃于营內多为土聚,覆之以米,召旁村人, ![]() 九月,乙卯(初七),北周将领独孤盛率⽔军和贺若敦一起 ![]() 先是土人亟乘轻船,载米粟难鸭以饷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装船,伏甲士于中。军人望见,谓饷船之至,逆来争取,敦甲士出而擒之。又敦军数有叛人乘马投者。敦乃别取一马,率以趣船,令船中逆以鞭鞭之。如是者再三,马畏船不上。然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以招军,诈云投附。遣兵 ![]() 在这以前,当地土人多次驾轻捷小船,载米粟 ![]() ![]() ![]() ![]() ![]() ![]() 冬,十月,癸巳,袭破独孤盛于杨叶洲,盛收兵登岸,筑城自保。丁酉,诏司空侯安都帅众会南讨。 冬季,十月,癸巳(十五⽇),侯在杨叶洲打败了独孤盛的军队。独孤盛收拢败兵登上江岸,修筑城垣以自保。丁酉(十九⽇),陈朝下诏命令司空侯安都率领军队去和侯会合,向南征讨。 [29]十一月,辛亥,齐主立妃元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太子。百年时才五岁。 [29]十一月,辛亥(初四),北齐国主孝昭帝册立妃子元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太子。⾼百年这时才五岁。 齐主征前开府长史卢叔虎为中庶子。叔虎,柔之从叔也。帝问时务于叔虎。叔虎请伐周,曰:“我強彼弱,我富彼贫,其势相悬。然⼲戈不息,未能并 ![]() ![]() 孝昭帝征召前开府长史卢叔虎为中庶子。卢叔虎是卢柔的堂叔。孝昭帝向卢叔虎询问时局和对策。卢叔虎建议出兵讨伐北周。他说:“我強彼弱,我富彼贫,双方实力相差很大。然而长期以来两国⼲戈不息,我国不能把周 ![]() ![]() ![]() ![]() ![]() ![]() [30]齐主自将击库莫奚,至天池,库莫奚出长城北遁。齐主分兵追击,获牛羊七万而还。 [30]孝昭帝自己带兵去进攻库莫奚,一直打到天池,库莫奚越过长城往北逃窜了,孝昭帝分兵几路,穷追猛打,缴获牛羊七万头,获胜归来。 [31]十二月,乙未,诏:“自今孟舂讫于夏首,大辟事已款者,宜且申停。” [31]十二月,乙未(十八⽇),陈文帝下诏说:“从今年早舂开始到初夏这段时间內,判死刑而且犯人已经服罪的,应该暂时申报停刑。” [32]己亥,周巴陵城主尉迟宪降,遣巴州刺史侯安鼎守之。庚子,独孤盛将馀众自杨叶洲潜遁。 [32]己亥(二十二⽇),北周巴陵城主尉迟宪来投降,陈朝派巴州刺史侯安鼎去守卫巴陵。庚子(二十三⽇),独孤盛带着残兵从杨叶洲悄悄地逃跑了。 [33]丙午,齐主还晋 ![]() [33]丙午(二十九⽇),孝昭帝回到晋 ![]() 齐主斩人于前,问王曰:“是人应死不?”曰:“应死,但恨死不得其地耳。臣闻‘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殿庭非行戮之所。”帝改容谢曰:“自今当为王公改之。” 孝昭帝在自己面前把一个人斩首,问王说:“这个人应不应该死?”王回答说:“应该处死,但可惜死得不是地方罢了。我听说‘处死犯人应该在市集上,表示和众人一起抛弃他’,宮殿庭院不是杀人的地方。”孝昭帝神⾊庄重起来,带着歉意和 ![]() ![]() 帝 ![]() ![]() ![]() 孝昭帝想让王当侍中,王苦苦恳辞不答应。有人劝王不要自己和皇帝疏远起来。王解释说:“我自少年以来,看到的位居显要的人多了,得意了没有多久,很少最后不倒台的。而且我这个人 ![]() ![]() ![]() [34]初,齐显祖之未,⾕籴踊贵。济南王即位,尚书左丞苏珍芝建议,修石鳖等屯,自是淮南军防⾜食。肃宗即位,平州刺史嵇晔建议,开督亢陂,置屯田,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周赡。又于河內置怀义等屯,以给河南之费。由是稍止转输之劳。 [34]当初,文宣帝末年之时,粮食价格昂贵。济南王当了皇帝,尚书左丞苏珍芝提议在石鳖等地修治屯田,从此淮南一带防守的军队有了⾜够的粮食。孝昭帝即位后,平州刺史稽晔建议在督亢陂开垦荒地,设置屯田,一年收获稻米几十万石,北方边境的粮食供应也富⾜了。又在河內一带设置怀义等屯田区,以供给河南粮食消费。从此渐渐停止了粮食转运的⿇烦。 二年(辛巳、561) 二年(辛己,公元561年) [1]舂,正月,戊申,周改元保定。以大冢宰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于天官,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1]舂季,正月,戊申(初一),北周改换年号为保定。任命大冢宰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命令地官、舂官、夏官、秋官、冬官等五府全部隶属于天官府,事情无论大小,都可以由宇文护先拍板决定再奏闻皇帝。 [2]庚戌,大赦。 [2]庚戌(初三),陈朝大赦天下。 [3]周主祀圜丘。 [3]北周国主在圜丘祭天。 [4]辛亥,齐主祀圜丘;壬子,于太庙。 [4]辛亥(初四),北齐孝昭帝在圜丘祭天。壬子(初五),在太庙举行祭。 [5]周主祀方丘;甲寅,祀 ![]() [5]北周孝昭帝在方丘祭地;甲寅(初七),在南郊祭祀 ![]() [6]齐主使王琳出合肥,召募伧楚,更图进取。合州刺史裴景徽,琳兄珉之婿也,请以私属为乡导。齐主使琳与行台左丞卢潜将兵赴之,琳沈 ![]() ![]() ![]() ![]() [6]北齐孝昭帝派王琳从合肥出发,召募北方武人,想求得进一步发展。陈朝合州刺史裴景徽,是王琳的哥哥王珉的女婿,他请求让他家里的奴仆为王琳充当向导。孝昭帝让王琳和行台左丞卢潜带兵一起去策应裴景徽,王琳为了慎重起见,便借口考虑考虑,一直没有作出决定。裴景徽担心自己求作內应的事 ![]() ![]() ![]() [7]已巳,周主享太庙,班太祖所述六官之法。 [7]已巳(二十二⽇),北周国主在太庙祭拜祖宗,按太祖所定的六官之法进行排列。 [8]辛未,周湘州城主殷亮降,湘州平。 [8]辛未(二十四⽇),北周湘州城主殷亮投降陈国,湘州被平定。 侯与贺若敦相持⽇久,不能制,乃借船送敦等渡江;敦虑其诈,不许,报云:“湘州我地,为尔侵 ![]() ![]() 侯与贺若敦两军相持时⽇越来越长,侯不能取胜,于是就借了一些船只,说是要送贺若敦他们渡过长江回去。贺若敦担心其中有诈,没有同意,派人回答侯说:“湘州原是我们的地域,现在遭到你们的略侵威 ![]() ![]() [9]二月,甲午,周主朝⽇于东郊。 [9]二月,甲午(十八⽇),北周国主在东郊朝拜⽇神。 [10]周人以小司徒韦孝宽尝立勋于⽟壁,乃置勋州于⽟壁,以孝宽为刺史。 [10]北周因为小司徒韦孝宽曾在⽟壁建立过功勋,于是就在⽟壁设置勋州,任命韦孝宽为刺史。 孝宽有恩信,善用间谍,或齐人受孝宽金货,遥通书疏,故齐之动静,周人皆先知之。有主帅许盆,以所戍城降齐,孝宽遣谍取之,俄斩首而还。 韦孝宽为人讲信用,善施恩,也善于利用间谍。有的北齐人接受了韦孝宽的金钱财物,远远地寄来报情书信,所以北齐方面的动静,北周人都事先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一个主帅叫许盆,献出他戍守的城池去投降北齐,韦孝宽派间谍去杀他,不久果然把他斩首,顺利归来。 离石以南,生胡数为抄掠,而居于齐境,不可诛讨。孝宽 ![]() 离石郡以南,不肯归附的胡人多次来 ![]() [11]三月,乙卯,太尉零陵壮肃公侯卒。 [11]三月,乙卯(初九),太尉零陵人壮肃公侯去世。 [12]丙寅,周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而役。 [12]丙寅(二十⽇),北周把境內原来分为八拨而轮番服役的民丁改分为十二拨,每拨每年服役一个月。 [13]夏,四月,丙子朔,⽇有食之。 [13]夏季,四月,丙子朔(初一),发生⽇食。 [14]周以少傅尉迟纲为大司空。 [14]北周任命少傅尉迟纲为大司空。 [15]丙午,周封愍帝子康为纪国公,皇子为鲁公。,李后之子也。 [15]丙午(疑误),北周封周愍帝的儿子宇文康为纪国公,皇子宇文为鲁国公。宇文是李后的儿子。 [16]六月,乙酉,周使御正殷不害来聘。 [16]六月,乙酉(十一⽇),北周派御正殷不害来陈朝聘问。 [17]秋,七月,周更铸钱,文曰“布泉”,一当五,与五铢并行。 [17]秋季,七月,北周重新铸钱,钱币上的字是“布泉”,一枚当五枚小钱,与五铢钱一起流通。 [18]己酉,周追封皇伯⽗颢为邵国公,以晋公护之子会为嗣;颢弟连为杞国公,以章武公导之子亮为嗣;连弟洛生为莒国公,以护之子至为嗣;追封太祖之子武邑公震为宋公,以世宗之子实为嗣。 [18]己酉(初五),北周追封皇伯⽗宇文颢为邵国公,让晋公宇文护的儿子宇文会为其后嗣。封宇文颢的弟弟宇文连为杞国公,让章武公宇文导的儿子宇文亮为其后嗣;宇文连的弟弟宇文洛生为营国公,让宇文护的儿子宇文至为其后嗣;追封太祖文帝的儿子武邑公宇文震为宋公,让世宗明帝的儿子宇文实为其后嗣。 [19]齐主之诛杨、燕也,许以长广王湛为太弟;既而立太子百年,湛心不平。帝在晋 ![]() [19]北齐孝昭帝杀杨、燕子献等人时,答应让长广王⾼湛当太弟,将来接他的皇位。后来却立⾼百年为太子,⾼湛心中愤愤不平。孝昭帝在晋 ![]() 先是,济南闵悼王常在邺,望气者言:邺中有天子气。平秦王归彦恐济南复立,为己不利,劝帝除之。帝乃使归彦至邺,征济南王如晋 ![]() 原先,济南闵悼王⾼殷常住在邺城,一个会望气之术的人说:邺中有天子崐之气笼罩。平秦王⾼归彦怕济南王将来又当孝昭帝,对自己很不利,就劝孝昭帝除去济南王。孝昭帝便派⾼归彦去邺城,征召济南王到晋 ![]() 湛內不自安,问计于⾼元海。元海曰:“皇太后万福,至尊孝友异常,殿下不须异虑。”湛曰:“此岂我推诚之意 ![]() ![]() ![]() ![]() ![]() ⾼湛因为违抗孝昭帝的任命,心里很不踏实,就向⾼元海询问计策。⾼元海说:“皇太后健康长寿,福泽绵长,皇上异常地孝顺友 ![]() ![]() ![]() ![]() ![]() ![]() 湛乃奉诏,令数百骑送济南王至晋 ![]() ⾼湛于是奉诏派数百名骑兵送济南王去晋 ![]() [20]冬,十月,甲戌朔,⽇有食之。 [20]冬季,十月,甲戌朔(疑误),发生⽇食。 [21]丙子,齐以彭城王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21]丙子(初四),北齐任命彭城王⾼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22]齐肃宗出畋,有兔惊马,坠地绝肋。娄太后视疾,问济南所在者三,齐主不对。太后怒曰:“杀之 ![]() [22]北齐孝昭帝出外打猎,窜出一只兔子,把他骑的马惊了,他被掀掉在地上,摔断了肋骨。娄太后来探望他的伤势,再三问起济南王在哪里,齐孝昭帝不回答。娄太后 ![]() 十一月,甲辰,诏以嗣子冲眇,可遣尚书右仆 ![]() ![]() 十一月,甲辰(初二),北齐孝昭帝下诏,说是因为皇太子年纪幼小,可崐以派尚书右仆 ![]() ![]() 颜之推论曰:孝昭天 ![]() 颜之推论曰:孝昭帝的天 ![]() [23]赵郡王睿先使⻩门侍郞王松年驰至邺,宣肃宗遗命。湛犹疑其诈,使所亲先诣殡所,发而视之。使者复命,湛喜,驰赴晋 ![]() ![]() [23]北齐赵郡王⾼睿先派⻩门侍郞王松年驰马到邺城,宣布孝昭帝的遗命。⾼湛还疑心其中有诈,便派自己的亲信先到停放孝昭帝灵柩的地方,打开棺木看真切了。使者回来汇报,⾼湛心中大喜,急忙驰马去晋 ![]() ![]() [24]周人许归安成王顼,使司会上士杜杲来聘。上悦,即遣使报之,并赂以黔中地及鲁山郡。 [24]北周答应送回安成王陈顼,派司会上士杜杲到陈朝聘问。陈文帝很⾼兴,马上派使者去回报,并赠送黔中地区及鲁山郡给北周。 [25]齐以彭城王为太师、录尚书事,平秦王归彦为太傅,尉粲为太保,平 ![]() ![]() ![]() [25]北齐任命彭城王⾼为太师、录尚书事,平秦王⾼归彦为太傅,⾼尉粲为太保,平 ![]() ![]() ![]() [26]丁巳,周主畋于岐 ![]() [26]丁巳(十五⽇),北周国主在岐 ![]() [27]太子中庶子馀姚虞荔、御史中丞孔奂,以国用不⾜,奏立煮海盐赋及榷酤之科,诏从之。 [27]陈朝太子中庶子馀姚人虞荔、御史中丞孔奂,因为家国财政紧张,启奏设立征收煮海盐的赋税和设立官府专利卖酒的机构。文帝下诏采纳了这一建议。 [28]初,⾼祖以帝女丰安公主 ![]() ![]() ![]() ![]() [28]当初,陈武帝把陈文帝的女儿丰安公主嫁给留异的儿子留贞臣为 ![]() ![]() ![]() ![]() ![]() 三年(壬午,公元562年) [1]舂,正月,乙亥,齐主至邺;辛巳,祀南郊;壬午,享太庙;丙戌,立妃胡氏为皇后,子纬为皇太子。后,魏兖州刺史定安胡延之之女也。戊子,齐大赦。己亥,以冯翊王润为尚书左仆 ![]() [1]舂季,正月,乙亥(疑误),北齐国主武成帝到了邺城。辛巳(疑误),在南郊祭天。壬午(疑误),献祭品于太庙。丙戌(疑误),立妃子胡氏为皇后,儿子⾼纬为皇太子。皇后是魏国兖州刺史定安人胡延之的女儿。戊子(疑误),北齐大赦天下。己亥(疑误),任命冯翊王⾼润为尚书左仆 ![]() [2]周凉景公贺兰祥卒。 [2]北周凉景公贺兰祥病逝。 [3]壬寅,周人凿河渠于蒲州,龙首渠于同州。 [3]壬寅(初一),北周在蒲州开凿河渠,在同州开凿龙首渠。 [4]丁未,周以安成王顼为柱国大将军,遣杜杲送之南归。 [4]丁未(初六),北周任命安成王陈顼为柱国大将军,派杜杲送他回南方。 [5]辛亥,上祀南郊,以胡公配天;二月,辛酉,祀北郊。 [5]辛亥(初十),陈文帝在南郊祭天,同时也配祭胡公。二⽇辛酉(疑误),在北郊祭地。 [6]闰月,丁未,齐以太宰、平 ![]() [6]闰月,丁未(疑误),北齐任命太宰、平 ![]() 归彦为肃宗所厚,恃势骄盈,陵侮贵戚。世祖即位,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元海、御史中丞毕义云、⻩门郞⾼乾和数言其短,且云:“归彦威权震主,必为祸 ![]() ![]() ![]() ⾼归彦受到北齐孝昭帝的厚待,依恃权势,十分骄横,对贵戚⾼官随意辱凌。北齐武成帝即位后,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元海,御史中丞毕义云,⻩门郞⾼乾和多次陈说他的短处,而且说:“⾼归彦威权太重,震动天子,必定会成为祸 ![]() ![]() ![]() 帝之为长广王也,清都和士开以善握槊、弹琵琶有宠,辟为开府行参军,及即位,累迁给事⻩门侍郞。⾼元海、毕义云、⾼乾和皆疾之,将言其事。士开乃奏元海等 ![]() ![]() ![]() 北齐武成帝还当长广王的时候,清都人和士开因为善于使槊、善于弹琵琶而得到长广王的恩宠,被征召来当了开府行参军。待到长广王即位为帝,和士开多次升迁,已经做到给事⻩门侍郞了。⾼元海、毕义云、⾼乾和都讨厌他,准备有机会就告发他的劣迹。和士开先下手为強,就向武成帝汇报⾼元海等人互相勾通,结为朋 ![]() [7]帝征江州刺史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其子⼊朝。迪趑且顾望,并不至。其余南江酋帅,私署令长,多不受召,朝廷未暇致讨,但羁縻之。豫章太守周敷独先⼊朝,进号安西将军,给鼓吹一部,赐以女 ![]() ![]() ![]() ![]() [7]陈文帝征召江州刺史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召他的儿子进朝廷。周迪趄观望,⽗子两人都不肯动⾝。其余南江的各位酋长,都私自代理地方官,也大多不接受朝廷征召,朝廷腾不出手来讨伐,只是对他们采取笼络安抚政策。豫章太守周敷率先受召进朝,朝廷便给了他一个安西将军的封号,给了他一队鼓吹乐队,还赐给他艺 ![]() ![]() ![]() ![]() ![]() 上以闽州刺史陈宝应之⽗为光禄大夫,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编⼊属籍。而宝应以留异女为 ![]() ![]() 陈文帝任命闽州刺史陈宝应的⽗亲为光禄大夫,陈宝应的子女也都封爵,而且命令宗正把他们的名字编⼊官府名册。但陈宝应娶了留异的女儿为 ![]() 虞荔弟寄,流寓闽中,荔思之成疾,上为荔征之,宝应留不遣。寄尝从容讽以逆顺,宝应辄引他语以 ![]() 虞荔的弟弟虞寄,寄居在闽中,虞荔因思念他而病了。陈文帝为虞荔特地向闽中征召虞寄回朝,但陈宝应把人扣着不放。虞寄曾经在闲谈中对陈宝应劝谕叛逆和归顺何去何从的道理,但陈宝应一听就把话头引开,打 ![]() ![]() 寄知宝应不可谏,恐祸及己,乃著居士服,居东山寺, ![]() 虞寄深知陈宝应是劝谏不过来了,担心灾祸降到自己⾝上,于是就穿上隐居不仕的士人服装,住进了东山寺,假称是脚上有⽑病。陈宝应派人去烧他所住的房子,虞寄安然躺卧在那儿,一动也不动。⾝边亲近的人要扶他出来,虞寄说:“我的生命悬在人家手里,躲避了火烧,又能再躲到哪儿去呢?”结果是放火的人自己把他救出来了。 [8]乙卯,齐以任城王为司徒。 [8]北齐任命任城王⾼为司徒。 [9]齐扬州刺史行台王琳数 ![]() ![]() ![]() [9]北齐扬州刺史行台王琳多次想向南进犯,尚书卢潜认为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陈文帝派人送书信到寿 ![]() [10]梁末丧 ![]() [10]梁朝末年政败国 ![]() [11]后梁主安于俭素,不好酒⾊,虽多猜忌,而抚将士有恩。以封疆褊隘,邑居残毁,⼲戈⽇用,郁郁不得志,疽发背而殂;葬平陵,谥曰宣皇帝,庙崐号中宗。太子岿即皇帝位,改元天保;尊龚太后为太皇太后,王后曰皇太后,⺟曹贵嫔为皇太妃。 [11]后梁国主习惯于节俭朴素,不好酒⾊,虽然 ![]() [12]二月,丙子,安成王顼至建康,诏以为中书监、中卫将军。 [12]三月,丙子(初七),安成王陈顼到达建康,陈文帝下诏封他为中书监、中卫将军。 上谓杜杲曰:“家弟今蒙礼遣,实周朝之惠;然鲁山不返,亦恐未能及此。”杲对曰:“安成,长安一布⾐耳,而陈之介弟也,其价岂止一城而已哉!本朝敦睦九族,恕己及物,上遵太祖遗旨,下思继好之义,是以遣之南归。今乃云以寻常之土易骨⾁之亲,非使臣之所敢闻也。”上甚惭,曰:“前言戏之耳。”待杲之礼有加焉。 陈文帝对杜杲说:“我弟弟现在承蒙你们以礼相待送回来了,这实在是周朝的恩惠,然而我们要是不奉送鲁山城,你们恐怕也不会这样做的。”杜杲回答说:“安成王,不过是长安的一个布⾐百姓,但却是陈朝皇帝的弟弟,他的价值岂止一座城池而已!我们周朝一向和亲族和睦相处,推己及人地讲求忠恕之道,上遵太祖之遗旨,下思永远和好人信义,因此才把安成王送回南方。现在您却说是用寻常的土地换回了骨⾁至亲,这可不是我所能同意的。”陈文帝听了很觉惭愧,只好自我嘲解地说:“刚才说的是玩笑话。”接待杜杲的礼节超过了常规。 顼妃柳氏及子叔宝犹在穰城,上复遣⽑喜如周请之,周人皆归之。 陈顼的妃子柳氏和儿子陈叔宝还滞留在穰城,陈文帝又派⽑喜到北周去请求放还,北周把他们都送回来了。 [13]丁丑,以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督⾼州刺史⻩法氍、豫章太守周敷共讨周迪。 [13]丁丑(初八),陈朝任命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指挥⾼州刺史⻩法氍、豫章太守周敷一起去讨伐周迪。 [14]甲申,大赦。 [14]甲申(十五⽇),陈朝大赦天下。 [15]留异始谓台军必自钱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诸暨出永康,异大惊,奔桃枝岭,于岩口竖栅以拒之。安都为流矢所中,⾎流至踝,乘舆指麾,容止不变。因其山势,迮而为堰,会潦⽔涨満,安都引船⼊堰,起楼舰与异城等,发拍碎其楼堞。异与其子忠臣脫⾝奔晋安,依陈宝应。安都虏其 ![]() [15]留异开头认为朝廷军队一定会从钱塘江溯江而上,后来侯安都却从陆路经由诸暨兵发永康,留异大吃一惊,奔逃到桃枝岭,在山⾕的⼊口处竖起栅栏进行防御。侯安都在进攻时被飞箭 ![]() ![]() ![]() 异 ![]() 留异的同 ![]() [16]夏,四月,辛丑,齐武明娄太后殂。齐主不改服,绯袍如故。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宮女进⽩袍,帝投诸台下。散骑常侍和士开请止乐,帝怒,挝之。 [16]夏季,四月,辛丑(初二),北齐武明娄太后去世。北齐国主武成帝不改换服装,仍然象往常一样穿着红⾊袍服。不久,武成帝又登上三台,摆酒崐奏乐,宮女给他送来了⽩袍子,但他却把它扔到了台下。散骑常侍和士开请求停止奏乐,武成帝 ![]() [17]乙巳,齐遣使来聘。 [17]乙巳(初六),北齐派使者到陈朝聘问。 [18]齐青州上言河⽔清,齐主遣使祭之,改元河清。 [18]北齐青州地方官启奏说⻩河⽔变清了,武成帝派使者去祭⻩河,并改换年号为河清。 [19]先是,周之君臣受封爵者皆未给租赋。癸亥,始诏柱国等贵臣邑户,听寄食他县。 [19]早先,北周的群臣受封爵时都没有给他们邑地的租赋。癸亥(二十四⽇),才开始下诏规定柱国等享受采邑的贵臣,可以寄食于别的县。 [20]五月,庚午,周大赦。 [20]五月,庚午(初一),北周大赦天下。 [21]己丑,齐以右仆 ![]() [21]己丑(二十⽇),北齐任命右仆 ![]() [22]壬辰,周以柱国杨忠为大司空。六月,己亥,以柱国蜀国公尉迟迥为大司马。 [22]壬辰(二十三⽇),北周任命柱国杨忠为大司空。六月,己亥(初一),任命柱国蜀国公尉迟迥为大司马。 [23]秋,七月,己丑,纳太子妃王氏,金紫光禄大夫周之女也。 [23]秋季,七月,己丑(二十一⽇),陈朝为太子娶妃子王氏。王氏是金紫光禄大夫王周的女儿。 [24]齐平秦王归彦至冀州,內不自安, ![]() ![]() [24]北齐平秦王⾼归彦到了冀州后,內心很不定安,想等皇帝去晋 ![]() 归彦登城大呼云:“孝昭皇帝初崩,六军百万,悉在臣手,投⾝向邺,奉 ![]() ![]() ![]() ⾼归彦登上城头大声呼叫说:“孝昭皇帝刚驾崩时,六路兵马百万余人,都在我手中控制着。我投⾝到邺城去,奉 ![]() ![]() ![]() ![]() ![]() 齐主知归彦前谮清河王岳,以归彦家良 ![]() 武成帝知道⾼归彦过去陷害过清河王⾼岳,便把⾼归彦家里主仆共一百多口人全部赐给了⾼岳,并赠⾼岳以太师的称号。 丁酉,以段韶为太傅,娄睿为司徒,平 ![]() ![]() 丁酉(二十九⽇),武成帝任命段韶为太傅,娄睿为司徒,平 ![]() ![]() ![]() [25]癸亥(疑误),武成帝到了晋 ![]() [26]上遣使聘齐。 [26]陈文帝派使者到齐国聘问。 [27]九月,戊辰朔,⽇有食之。 [27]九月,戊辰朔(初一),发生⽇食。 [28]以侍中、都官尚书到仲举为尚书右仆 ![]() [28]陈朝任命侍中、都官尚书到仲举为尚书右仆 ![]() [29]吴明彻至临川攻周迪,不能克。丁亥,诏安成王顼代之。 [29]吴明彻到临川去攻打周迪,不能取胜。丁亥(二十⽇),陈文帝下诏让安成王陈顼去代替他。 [30]冬,十月,戊戌,诏以军旅费广,百姓空虚,凡供乘舆饮食⾐服及宮中调度,悉从减削;至于百司,宜亦思省约。 [30]冬季,十月,戊戌(初二),陈文帝诏令,由于军费开支浩大,老百姓很穷困,所以凡是皇上的车桥饮食⾐服以及宮中的⽇常费用,一概削减。至于朝廷各部门,也应该想到节约。 [31]十一月,丁卯,周以赵国公招为益州总管。 [31]十一月,丁卯(初一),北周任命赵国公宇文招为益州总管。 [32]丁丑,齐遣兼散骑常侍封孝琰来聘。 [32]丁丑(十一⽇),北齐派兼散骑常侍封孝琰到陈朝聘问。 [33]十二月,丙辰,齐主还邺。 [33]十二月,丙辰(二十一⽇),武成帝从晋 ![]() 齐主 ![]() ![]() ![]() 武成帝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