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6129 |
上一章 一十五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阏逢阉茂六月,尽上章执徐,凡六年有奇。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 ◎ 贞元十年甲戌,公元七九四年 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武俊怒曰:“吾与乃公厚善, ![]() ![]() ![]() 云南王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楝献地图、土贡及吐蕃所给金印,请复号南诏。癸丑,以祠部郞中袁滋为册南诏使,赐银窠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滋至其国,异牟寻北面跪受册印,稽首再拜,因与使者宴,出玄宗所赐银平脫马头盘二以示滋。又指老笛工、歌女曰:“皇帝所赐《⻳兹乐》,唯二人在耳。”滋曰:“南诏当深思祖考,子子孙孙尽忠于唐。”异牟寻拜曰:“敢不谨承使者之命!” 赐义武节度使张升云名茂昭。 御史中丞穆赞按度支吏赃罪,裴延龄 ![]() 韦皋奏破吐蕃于峨和城。 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名虔休。 昭义行军司马、摄洺州刺史元谊闻虔休为留后,意不平,表请在以磁、邢、洺别为一镇。昭义精兵多在山东,谊厚赉以悦之。上屡遣中使谕之,不从。临洺守将夏侯仲宣以城归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马正卿督裨将石定蕃等将兵五千击洺州。定蕃帅其众二千叛归谊,正卿退还。诏以谊为饶州刺史,谊不行。虔休自将兵攻之,引洺⽔以灌城。 ⻩少卿陷钦、横、浔、贵等州,攻孙公器于邕州。 九月,王虔休破元谊兵,进拔 ![]() 裴延龄奏管官吏太多,自今缺员请且勿补,收其俸以实府库。上 ![]() ![]() ![]() ![]() ![]() ![]() ![]() ![]() 十二月,王虔休乘冰合度壕,急攻洺州。元谊出兵击之,虔休不胜而返,⽇暮冰解,士卒死者太半。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所亲或规其太锐,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裴延龄⽇短贽于上。赵憬之⼊相也,贽实引之,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上由是信延龄而不直贽。贽与憬约至上前极论延龄 ![]() ![]() 初, ![]() ![]() ◎ 贞元十一年乙亥,公元七九五年 舂,二月,乙巳,册拜嵩邻为忽汗州都督、 ![]() 陆贽既罢相,裴延龄因谮京兆尹李充、卫尉卿张滂、前司农卿李钅⾆ ![]() ![]() 初, ![]() ![]() ![]() ![]() ![]() ![]() ![]() 丙寅,幽州奏破奚王啜利等六万馀众。 回鹘奉诚可汗卒,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为可汗。骨咄禄本姓⻊夹跌氏,辩慧有勇略,自天亲时典兵马用事,大臣诸酋长皆畏服之。既为可汗,冒姓药葛罗氏,遣使来告丧。自天亲可汗以上子孙幼稚者,皆內之阙庭。 五月,丁丑,以宣武留后李万荣、昭义左司马领留后王虔休皆为节度使。 甲申,河东节度使李自良薨。戊子,监军王定远奏请以行军司马李说为留后。说,神通之五世孙也。 庚寅,遣秘书监张荐册拜回鹘可汗骨咄禄为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毘伽怀信可汗。 癸巳,以李说为河东留后,知府事。说深德王定远,请铸监军印,从之。监军有印自定远始。 秋,七月,丙寅朔, ![]() 王定远自恃有功于李说,专河东军政,易置诸将。说不能尽从,由是有隙。定远以私怒拉杀大将彭令茵,埋马矢中,将士皆愤怒。说奏其状,定远闻之,直诣说,拔刀刺之。说走免。定远召诸将,以箱贮敕及告⾝二十馀通,示之曰:“有敕,令说诣京师,以行军司马李景略为留后,诸君皆迁官。”众皆拜。大将马良辅窃视箱中,皆定远告⾝及所受敕也,乃麾众曰:“敕告皆伪,不可受也。”定远走登乾 ![]() 八月,辛亥,司徒兼侍中北平庄武王马燧薨。 闰月,戊辰,元谊以洺州诈降。王虔休遣裨将将二千人⼊城,谊皆杀之。 九月,丁巳,加韦皋云南安抚使。 横海节度使程怀直,不恤士卒,猎于野,数⽇不归。怀直从⽗兄怀信为兵马使,因众心之怨,闭门拒之,怀直奔归京师。冬,十月,丁丑,以怀信为横海留后。 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虏施、顺二蛮王。 ◎ 贞元十二年丙子,公元七九六年 舂,正月,庚子,元谊、石定蕃等帅洺州兵五千人及其家人万馀口奔魏州。上释不问,命田绪安抚之。 乙丑,以浑瑊、王武俊并兼中书令。己巳,加严震、田绪、刘济、韦皋并同平章事。天下节度、观察使,悉加检校官以悦其意。 三月,甲午,韦皋奏降西南蛮⾼万唐等二万馀口。 乙巳,以闲厩、宮苑使李齐运为礼部尚书,户部侍郞裴延龄为户部尚书,使职如故。齐运无才能学术,专以柔佞得幸于上,每宰相对罢,则齐运次进决其议。或病卧家,上 ![]() 丙辰,韶王暹薨。 魏博节度使田绪尚嘉诚公主,有庶子三人,季安最幼,公主子之,以为副大使。夏,四月,庚午,绪暴薨。左右匿之,使季安领军事,年十五。乙亥,发丧,推季安为留后。 庚辰,上生⽇,故事,命沙门、道士讲论于麟德殿,至是,始命以儒士参之。四门博士韦渠牟嘲谈辩给,上悦之,旬月,迁右补阙,始有宠。 五月,丙申,邠宁节度使张献甫暴薨,监军杨明议请都虞候杨朝晟权知留后。甲辰,以朝晟为邠宁节度使。 六月,乙丑,以监句当左神策窦文场、监句当右神策霍仙鸣皆为护军中尉,监左神威军使张尚进、监右神威军使焦希望皆为中护军。初,上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节度使罢镇者,相承用⿇纸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翰林学士郑絪奏言:“故事惟封王、命相用⽩⿇,今以命中尉,不识陛下特以宠文场 ![]() 宣武节度使李万荣病风,昏不知事,霍仙鸣荐宣武押牙刘沐可委军政。辛巳,以沐为行军司马。 宣歙观察使刘赞卒。初,上以奉天窘乏,故还宮以来,尤专意聚敛。籓镇多以进奉市恩,皆云“税外方圆”,亦云“用度羡馀”,其实或割留常赋,或增敛百姓,或减刻吏禄,或贩鬻蔬果,往往私自⼊,所进才什一二。李兼在江西有月进,韦皋在西川有⽇进。其后常州刺史济源裴肃以进奉迁浙东观察使,刺史进奉自肃始。及刘赞卒,判官严绶掌留务,竭府库以进奉,征为刑部员外郞,幕僚进奉自绶始。绶,蜀人也。 李万荣疾病,其子乃为兵马使。甲申,乃集诸将责李湛、伊娄说、张丕以不忧军事,斥之外县。上遣中使第五守进至汴州,宣 ![]() ![]() ![]() ![]() 邓惟恭既执李乃,遂权军事,自谓当代万荣,不遣人 ![]() ![]() ![]() 初,刘玄佐增汴州兵至十万,遇之厚,李万荣、邓惟恭每回厚焉。士卒骄,不能御,乃置腹心之士,幕于公庭庑下,挟弓执剑以备之,时劳赐酒⾁。晋至之明⽇,悉罢之。 戊威,韩王迥薨。 壬子,诏以宣武将士邓惟恭等有执送李乃功,各迁官赐钱。其为乃所胁,邀 ![]() 八月,乙未朔,⽇有食之。 己巳,以田季安为魏博节度使。 丙子,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朝议以董晋柔仁多可,恐不能集事,故以长源佐之。长源 ![]() 丙戌,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赵憬薨。 初,上不 ![]() ![]() 卢迈得风疾,庚子,贾耽私忌,宰相绝班,上遣中使召主书承旨。 丙午,户部书尚、判度支裴延龄卒,中外相贺,上独悼惜之。壬子,吐蕃寇庆州。 冬,十月,甲戌,以谏议大夫崔损、给事中赵宗儒并同平章事。损,玄之弟孙也,尝为裴延龄所荐,故用之。 十一月,乙未,以右补阙韦渠牟为左谏议大夫。上自陆贽贬官,尤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呼、县令以上皆自选用,中书行文书而已。然深居 ![]() 宣武都虞侯邓惟恭內不自安,潜结将士二百馀人谋作 ![]() ![]() ◎ 贞元十三年丁丑,公元七九七年 舂,正月,壬寅,吐蕃遣使请和亲,上以吐蕃数负约,不许。 上以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 ![]() ![]() 庚午,义成节度使李复薨。庚辰,以陕虢观察使姚南仲为义成节度使。监军薛盈珍方大会,闻之,言曰:“姚大夫书生,岂将才也!”判官卢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虽柔,中甚刚,监之侵之,必不受。军府之祸,自此始矣,吾恐为所留。”遂自他道潜去。南仲果以牒请之,不遇,得免。既而盈珍与南仲有隙,幕府多以罪贬,有死者。 吐蕃赞普乞立赞卒,子⾜之煎立。 六月,壬午,韦皋奏吐蕃⼊寇,巂州刺史曹⾼仕破之于台登城下。 光禄少卿同正张茂宗,茂昭之弟也,许尚义章公主;未成婚,茂宗⺟卒,遗表请终嘉礼,上许之。秋,八月,癸酉,起复茂宗左卫将军同正。左拾遣义兴蒋乂上疏谏,以为:“兵⾰之急,古有墨衰从事者,未闻附马起复尚主也。”上遣中使谕之,不止,乃特召对于延英,谓曰:“人间多借吉成婚者,卿何执此之坚?”对曰:“婚姻、丧纪,人之大伦,吉凶不可渎也。委巷之家,不知礼教,其女孤贫无恃,或有借吉从人,未闻男子借吉娶妇者也。”太常博士韦彤、裴堪复上疏谏。上不悦,命趣下嫁之期,辛巳,成婚。 九月,己丑,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卢迈以疾罢为太子宾客。 冬,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汝,上遣中使谕止之,不从。命兵部郞中卢群往诘之,少诚曰:“开此⽔,大利于人。”群曰:“君令臣行,虽利,人臣敢专乎!公承天子之令而不从,何以使下吏从公之令乎!”少诚遽为之罢役。 十二月,徐州节度使张建封⼊朝。先是,宮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宮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书,置⽩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宮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败缯,寸尺裂而给之,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宮市,其实夺之。商贾有良货,皆深匿之。每敕使出,虽沽浆、卖饼者皆撤业闭门。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宮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內。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 ![]() ◎ 贞元十四年戊寅,公元七九八年 舂,二月,乙亥,名申、光、蔡军曰彰义。 夏,闰五月,庚申,以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全义时屯长武城,诏帅其众赴镇。士卒以夏州碛卤,又盛夏,不乐徙居。辛酉,军 ![]() ![]() 秋,七月,壬申,给事中、同平章事赵宗儒罢为右庶子,以工部侍郞郑馀庆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统军。时 ![]() 京兆尹吴凑屡言宮市之弊,请委之府县。宦者言凑屡奏宮市,皆右金吾都知赵洽、田秀岩之谋也。丙午,洽、秀岩坐流天德军。 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由页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丁卯,札王倕薨。 彰义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杀镇遏使谢详,侵地二十馀里,置兵镇守。 太生学薛约师事司业 ![]() ![]() ![]() 冬,十月,丁酉,通王谌薨。 庚子,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奏破吐蕃于盐州西北。 明州镇将栗鍠杀刺史卢云, ![]() ![]() ◎ 贞元十五年己卯,公元七九九年 舂,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二月,丁丑,宣武节度使董晋薨。乙酉,以其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长源 ![]() ![]() ![]() ![]() ![]() 以常州刺史李锜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锜,国贞之子也。闲厩、宮苑使李齐运受其赂数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锜刻剥以事进奉,上由是悦之。 庚辰,浙东观察使裴肃擒栗锽于台州,送京师,斩之。 己丑,以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全谅。三月,甲寅,吴少诚遣兵袭唐州,杀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掠百姓千馀人而去。 戊午,昭义节度使王虔休薨。戊辰,以河 ![]() 夏,四月,癸未,以安州刺史伊慎为安、⻩等州节度使。 癸巳,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薨。 南诏异牟寻遣使与韦皋约共击吐蕃,皋以兵粮未集,请俟它年。 山南西道都虞候严砺谄事严震,震病,使知留后,遗表荐之。秋,七月,乙巳,以严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八月,丙申,陈许节度使曲环薨。乙未,吴少诚遣兵掠临颍,陈州刺史上官涚知陈洲留后,遣大将王令忠将兵三千救之,皆为少诚所虏。九月,丙午,以涚为陈许节度使,少诚遂围许州。涚 ![]() ![]() 庚戌,宣武节度使刘合谅薨。军中思刘玄佐之恩,推其甥都知兵马使匡城韩弘为留后。弘将兵,识其材鄙勇怯,指顾必堪其事。 丙辰,诏削夺吴少诚官爵,令诸道进兵讨之。 辛酉,以韩弘为宣武节度使。先是少庆遣使与刘全谅约共攻陈许,以陈州归宣武。使者数辈犹在馆,弘悉驱出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于许下。少诚由是失势。 冬,十月,己丑,邕王源薨。太子之子也,上 ![]() 山南东道节度使于由页、安⻩节度使伊慎、知寿州事王宗与上官涚、韩弘进击吴少诚,屡破之。十一月,壬子,于由页奏拔吴房、朗山。 十二月,辛未,中书令、咸宁王浑瑊薨于河中。瑊 ![]() ![]() 六州 ![]() ![]() 诸军讨吴少诚者既无统帅,每出兵,人自规利,进退不壹。乙未,诸军自溃于小溵⽔,委弃器械、资粮,皆为少诚所有。于是始议置招讨使。吐蕃众五万分击南诏及巂州,异牟寻与韦皋各发兵御之,吐蕃无功而还。 ◎ 贞元十六年庚辰,公元八零零年 舂,正月,乙巳,恒冀、易定、陈许、河 ![]() ![]() 宣武军自刘玄佐薨,凡五作 ![]() ![]() ![]() ![]() 义成监军薛盈珍为上所宠信, ![]() ![]() ![]() ![]() 黔中观察使韦士宗,政令苛刻。丁亥,牙将傅近等逐之,出奔施州。 新罗王敬则卒,庚寅,册命其嫡孙俊邕为新罗王。 韩全义素无勇略,专以巧佞货赂结宦官得为大帅,每议军事,宦官为监军者数十人坐帐中争论,纷然莫能决而罢。天渐暑,士卒久屯沮洳之地,多病疫,全义不存抚,人有离心。五月,庚戌,与吴少诚将吴秀、吴少 ![]() ![]() ![]() 山南东道节度使于溵因讨吴少诚,大募战士,缮甲厉兵,聚敛货财,恣行诛杀,有据汉南之志,专以慢上陵下为事。上方姑息籓镇,知其所为,无如之何。頔诬邓州刺史元洪赃罪,朝廷不得已流洪端州,遣中使护送至枣 ![]() 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镇彭城十馀年,军府称治,病笃,累表请除代人。辛亥,以苏州刺史夏卿为徐、泗、濠行军司马。敕下,建封已薨。夏卿,执谊之从祖兄也。徐州判官郑通诚知留后,恐军士为变,会浙西兵过彭城,通诚 ![]() ![]() ![]() 灵州破吐蕃于乌兰桥。 丙寅,韦士宗复⼊黔中。 湖南观察使河中吕渭奏发永州刺史 ![]() 丙戌,加淄青节度使李师古同平章事。 徐州 ![]() ![]() ![]() ![]() ![]() ![]() 新罗王俊邕卒,国人立其子重熙。 秋,七月,吴少诚进击韩全义于五楼,诸军复大败。全义夜遁,保溵⽔县城。 卢龙节度使刘济弟源为涿州刺史,不受济命;济引兵击擒之。九月,癸卯,义成节度使卢群薨。甲戌,以尚书左丞李元素代之。贾耽曰:“凡就军中除节度使,必有 ![]()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馀庆与户部侍郞、判度支于<丕页>素善,<丕页>所奏事,馀庆多劝上从之。上以为朋比,庚戌,贬馀庆郴州司马,<丕页>泉州司户。<丕页>,頔之兄也。 癸丑,吴少诚进 ![]() ![]() ![]() ![]() ![]() ![]() ![]() 庚申,以太常卿齐挤为中书舍人、同平章事。 癸亥,以张愔为徐州留后。 冬,十月,吴少诚引兵还蔡州。先是,韦皋闻诸军讨少诚无功,上言“请以浑瑊、贾耽为元帅,统诸军。若重烦元老,则臣请以精锐万人下巴峡,出荆楚以翦凶逆。不然,因其请罪而赦之,罢两河诸军以休息私公,亦策之次也。若少诚一旦罪盈恶稔,为麾下所杀,则又当以其爵位授之,是除一少诚,生一少诚,为患无穷矣。”贾耽言于上曰:“贼意盖亦望恩贷,恐须开其生路。”上然之。会少诚致书币于监官军者求昭洗,监军奏之。戊子,诏赦少诚及彰义将士,复其官爵。 己丑,河东节度使李说薨。甲午,以其行军司马郑儋为节度使。上择可以代儋者,以刑部员外郞严绶尝以幕僚进奉,记其名,即用为河东行军司马。 吐蕃数为韦皋所败,同岁,其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帅其部落来降。定德有智略,吐蕃诸将行兵,皆禀其谋策,常乘驿计事,至是以兵数不利,恐获罪,遂来奔。 段译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794) 唐纪五十一唐德宗贞元十年(甲戌,公元794年) [1]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武俊怒曰:“吾与乃公厚善, ![]() ![]() [1]六月,壬寅朔(初一),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去世。他的儿子殿中侍御史李缄,与李抱真的表外甥元仲经谋划,先不将李抱真去世的消息公告于众,伪造李抱真的表章,请求将节度使的职务授给李缄,还伪造他⽗亲的书信,派遣副将陈荣前往王武俊处借用钱财。王武俊生气地说:“我与你⽗亲深深 ![]() ![]() 昭义步军都虞候王延贵,汝州梁人也,素以义勇闻。上知抱真已薨,遣中使第五守进往观变,且以军事委王延贵。守进至上 ![]() 昭义步军都虞候王延贵,是汝州梁地人氏,平素以见义勇为知名。德宗知道李抱真已经去世了,便派遣中使第五守进前去观察形势的变化,将要把军中事务 ![]() ![]() ![]() ![]() [2]云南王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楝献地图、土贡及吐蕃所给金印,请复号南诏。癸丑,以祠部郞中袁滋为册南诏使,赐银窠金印,文曰“贞元册南诏印”滋至其国,异牟寻北面跪受册印,稽首再拜,因与使者宴,出玄宗所赐银平脫马头盘二以示滋。又指老笛工、歌女曰:“皇帝所赐《⻳兹乐》,惟二人在耳。”滋曰:“南诏当深思祖考,子子孙孙尽忠于唐。”异牟寻拜曰:“敢不谨承使者之命!” [2]云南王异牟寻派遣他的弟弟凑罗楝献上地图、土产贡物和吐蕃授给的金印,请求恢复南诏的国号。癸丑(十二⽇),德宗任命祠部郞中袁滋为册南诏使,赐给以银作底的金印,印文称作“贞元册南诏印”袁滋来到云南国,异牟寻面向北方跪着接受了册封的印信,叩头至地,拜了两拜,接着便设宴招待使者,拿出玄宗赐给的两个银平脫马头盘,给袁滋看,还指着年迈的吹笛者和歌女说:“皇帝赐给《⻳兹乐》时带来的乐工,只有这两个人还活着。”袁滋说:“南诏应当深深仰慕祖先的事迹,了子孙孙对唐朝竭尽忠心。”异牟寻行着礼说:“我怎敢不恭谨地承受使者的教导!” [3]赐义武节度使张升云名茂昭。 [3]德宗赐给义武节度使张升云新的名字,叫张茂昭。 [4]御史中丞穆赞按度支吏脏罪,裴延龄 ![]() [4]御史中丞穆赞按察度支部门的官吏贪脏的罪行,裴延龄打算为他们开脫,穆赞不肯听从。于是,裴延龄诬陷他,使他被贬为饶州别驾,朝中百官对裴延龄畏惧得不敢正眼相看。穆赞是穆宁的儿子。 [5]韦皋奏破吐蕃于峨和城。 [5]韦皋奏报在峨和城打败吐蕃。 [6]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名虔休。 [6]秋季,七月,壬申朔(初一),德宗任命王延贵为昭义留后,赐给他新的名字,叫王虔休。 昭义行军司马、摄州刺史元谊闻虔休为留后,意不平,表请以磁、邢、别为一镇。昭义精兵多在山东,谊厚以悦之。上屡遣中使谕之,不从。 昭义行军司马、摄州刺史元谊听说王虔休担任了留后,心中愤慨不満,上表请求将磁州、邢州、州另外组成一个节镇。昭义的精锐兵马多数驻扎在这三州,元谊给与丰厚的待遇,以便取悦他们。德宗屡次派遣中使晓示他,但他不肯听从。 临守将夏侯仲宣以城归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马正卿督裨将石定蕃等将兵五千击州;定蕃帅其众二千叛归谊,正卿退还。诏以谊为饶州刺史,谊不行;虔休自将兵攻之,引⽔以灌城。 临的守城将领夏侯仲宣率领全城归顺了王虔休,王虔休派遣磁州刺史马正卿督促副将石定蕃等人领兵五千人进击州。石定蕃率领他的部众二千人叛变投降元谊,马正卿撤退而还。德宗颁诏任命元谊为饶州刺史,元谊不肯前去就任。王虔休亲自领兵攻打元谊,还引来⽔淹灌州城。 [7]⻩少卿陷钦、横、浔、贵等州,攻孙公器于邕州。 [7]⻩少卿攻陷了钦、横、浔、贵等州,在邕州进攻孙公器。 [8]九月,王虔休破元谊兵,进拔 ![]() [8]九月,王虔休打败元谊的兵马,进军攻克 ![]() [9]裴延龄奏称官吏太多,自今缺员请且勿补,收其俸为实府库。上 ![]() [9]裴延龄上奏声称官吏太多,从今以后,对于官吏中出现的缺员,请暂且不要补充,收取这部分薪俸,用来充实家国的库存。德宗打算修建神龙寺,需要五十尺长的松木,但无法找到,裴延龄说:“近来我在同州看到一处山⾕,⾕內有好几千棵树木,都是⾼八十尺的。”德宗说:“开元、天宝年间在京城周围寻找上好的木材尚且无法找到,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木材?”裴延龄回答说:“上天生出珍贵的木材,当然是等待圣明的君主出世时才会出现,开元、天宝期间,怎么能够得到这些呢!” 延龄奏:“左蔵库司多有失落,近因检阅使置簿书,乃于粪土之中得银十三万两,其匹段杂货百万有馀。此皆已弃之物,即是羡馀,悉应移⼊杂库以供别敕支用。”太府少卿韦少华不伏,抗表称:“此皆每月申奏见在之物,请加推验。”执政请令三司详覆;上不许,亦不罪少华。延龄每奏对,恣为诡谲,皆众所不敢言亦未尝闻者,延龄处之不疑。上亦颇知其诞妄,但以其好诋毁人,冀闻外事,故亲厚之。 裴延龄上奏说:“左蔵库执掌的物品损失遗落很多,近来由于检阅使去放帐簿,于是在垃圾中得到银子十三万两,成匹成段的布帛和零杂货物超过一百万。这都是已经丢弃的物品,也就成为额外的收⼊,应当全部搬到杂库去,好供给陛下另外颁敕支取使用。”太府少卿韦少华不承认这一说法,便上表直言声称:“这都是每月申报上奏的现存物品,请加以推究验查。”主持政务的长官请求命令三司详细审察,德宗没有答应,但也不责怪韦少华。每当裴延龄当面回答德宗提出的问题时,任意去说怪诞的事情,都是大家所不敢说、也不曾听说过的,裴延龄却将这些事情说得无可怀疑。德宗也知道裴延龄是荒诞虚妄的,但由于他喜 ![]() 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当之,⽇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申,贽上书极陈延龄 ![]() ![]() ![]() ![]() ![]() ![]() ![]() 群臣畏惧裴延龄得到宠 ![]() ![]() ![]() ![]() ![]() ![]() [10]十二月,王虔休乘冰合度壕,急攻州。元谊出兵击之,虔休不胜而返;⽇暮冰解,士卒死者太半。 [10]十二月,王虔休乘着冰冻封合时,越过城壕,急速攻打州。元谊出派兵马向他进击,王虔休无法取胜,只好回军。⽇落时分,冰冻消融,王虔休的士兵死去的有一多半。 [11]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所亲或规其太锐,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裴延龄⽇短贽于上。赵憬之⼊相也,贽实引之,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上由是信延龄而不直贽。贽与憬约至上前极论延龄 ![]() ![]() [11]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陆贽因德宗知遇,对待他情义深厚,凡有不同意的事情,经常竭力争议。有些与他亲近的人规劝他说,这样做过于显露锋芒,陆贽说:“只要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平生的学问,别的事情就没有值得顾惜的了。”裴延龄天天在德宗面前指责陆贽的短处。赵憬出任宰相,实在是陆贽引荐了他。不久,他对陆贽有不満意的地方,便暗中将陆贽抨击裴延龄的事情告诉了裴延龄,所以裴延龄愈发能够做好预谋。从此,德宗相信裴延龄而不再认为陆贽是对的了。陆贽与赵憬约好了到德宗面前极力论说裴延龄的 ![]() [12]初, ![]() ![]() [12]当初, ![]() 十一年(乙亥、795) 十一年(乙亥,公元795年) [1]舂,二月,乙巳,册拜嵩邻为忽汗州都督、 ![]() [1]舂季,二月,乙巳(初七),册封大嵩邻为忽汗州都督、 ![]() [2]陆贽既罢相,裴延龄因谮京兆尹李充、卫尉卿张滂、前司农卿李 ![]() ![]() [2]陆贽被罢除宰相职务以后,裴延龄接着又诬陷京兆尹李充、卫尉卿张滂、前司农卿李偏袒陆贽。适逢天旱,裴延龄上奏说:“陆贽等人因失去权势而怨恨不満,他们对大家说:‘天下⼲旱,百姓将要流离散亡了。度支亏欠各军粮草很多,军中的人马没有吃的,这种事情将怎么办才好!’他们以此动摇大家的心意,他们的企图恐怕不限于中伤我一个人就算了事。”过了几天,德宗在 ![]() 初, ![]() ![]() ![]() ![]() ![]() ![]() ![]() 当初, ![]() ![]() ![]() ![]() ![]() ![]() ![]() ![]() ![]() ![]() ![]() ![]() ![]() ![]() ![]() ![]() [3]丙寅,幽州奏破奚王啜利等六万馀众。 [3]丙寅(二十九⽇),幽州奏报打败奚王啜利等六万多人。 [4]回鹘奉诚可汗卒,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为可汗。骨咄禄本姓跌氏,辩慧有勇略,自天亲时典兵马用事,大臣诸酋长皆畏服之。既为可汗,冒姓药葛罗氏,遣使来告丧。自天亲可汗以上子孙幼稚者,皆內之阙庭。 [4]回鹘奉诚可汗去世,没有子嗣,国中的人们拥立他的国相骨咄禄为可汗。骨咄禄本来姓跌氏,善辩而有才智,勇敢而有谋略,自从天亲可汗以来,他便掌管军事,执掌大权,大臣和各部酋长都折服于他。骨咄禄当了可汗以后,冒充姓药葛罗氏,派遣使者前来上报丧事,还将天亲可汗以前各可汗年纪幼小的子孙后代,全部送 ![]() [5]五月,丁丑,以宣武留后李万荣、昭义左司马领留后王虔休皆为节度使。 [5]五月,丁丑(十一⽇),德宗将宣武留后李万荣、昭义左司马领留后王虔休同时任命为节度使。 [6]甲申,河东节度使李自良薨。戊子,监军王定远奏请以行军司马李说为留后。说,神通之五世孙也。 [6]甲申(十八⽇),河东节度使李自良去世。戊子(二十二⽇),监军王定远上奏请求任命行军司马李说为留后。李说是李神通的五世孙。 [7]庚寅,遣秘书监张荐册拜回鹘可汗骨咄禄为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怀信可汗。 [7]庚寅(二十四⽇),德宗派遣秘书监张荐册封回鹘可汗骨咄禄为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怀信可汗。 [8]癸巳,以李说为河东留后,知府事。说深德王定远,请铸监军印。监军有印自定远始。 [8]癸巳(二十七⽇),德宗任命李说为河东留后,主管府中事宜。李说深深 ![]() ![]() [9]秋,七月,丙寅朔, ![]() [9]秋季,七月,丙寅朔(初一), ![]() [10]王定远自恃有功于李说,专河东军政,易置诸将;说不能尽从,由是有隙。定远以私怒拉杀大将彭令茵,埋马矢中,将士皆愤怒。,说奏其状,定远闻之,直诣说,拔刀刺之;说走免。定远召诸将,以箱贮敕及告⾝二十馀通,示之曰:“有敕,令说诣京师,以行军司马李景略为留后,诸君皆迁官。”众皆拜。大将马良辅窃视箱中,皆定远告⾝及所受敕也,乃麾众曰:“敕告皆伪,不可受也。”定远走登乾 ![]() [10]王定远自己依仗着为李说立下功劳,便专擅河东的军事大政。调动各将领时,李说不能够完全听从他的意见,因此产生了嫌隙。王定远因私忿拉杀大将彭令茵,将他的尸体掩埋在马粪中,将士们都愤怒了。李说奏陈此事,王定远听说以后,径直来到李说处,拔刀刺杀李说,李说逃脫,得以幸免。王定远将各将领召集起来,拿出箱中存放着的敕书和与告⾝二十多通,一边给大家看,一边说:“我这里带着敕书,命令李说前往京城,任命行军司马李景略为留后,诸位全都提升官职。”大家都跪拜。大将马良辅偷偷向箱中看去,发现箱中放的都是王定远的告⾝和他所接受的敕书,于是指挥大家说:“敕书和告⾝都是假的,大家不能接受啊。”王定远跑出去,登上乾 ![]() [11]八月,辛亥,司徒兼侍中北平庄武王马燧薨。 [11]八月,辛亥(十七⽇),司徒兼侍中北平庄武王马燧去世。 [12]闰月,戊辰,元谊以州诈降;王虔休遣裨将将二千人⼊城,谊皆杀之。 [12]闰八月,戊辰(初四),元谊让州诈称归降,王虔休派遣副将带领两千人进⼊城內,元谊将他们全部杀掉了。 [13]九月,丁巳,加韦皋云南安抚使。 [13]九月,丁巳(二十三⽇),德宗加封韦皋为云南安抚使。 [14]横海节度使程怀直,不恤士卒,猎于野,数⽇不归。怀直从⽗兄怀信为兵马使,因众心之怨,闭门拒之;怀直奔归京师。冬,十月,丁丑,以怀信为横海留后。 [14]横海节度使程怀直,不肯体恤士兵,在野外打猎,好几天都不回来。程怀直的堂兄程怀信担任兵马使,趁着大家心怀不満,便关闭城门,不让程怀直进城,程怀直只好逃回京城。冬季,十月,丁丑(十四⽇),德宗任命程怀信为横海留后。 [15]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虏施、顺二蛮王。 [15]南诏进攻吐蕃的昆明城,并占领了该城。南诏还俘虏了施、顺二蛮的国王。 十二年(丙子、796) 十二年(丙子,公元796年) [1]舂,正月,庚子,元谊、石定蕃等帅州兵五千人及其家人万馀口奔魏州;上释不问,命田绪安抚之。 [1]舂季,正月,庚子(初七),元谊、石定蕃等人率领州士兵五千人以及他们的家属一万余口逃奔魏州,德宗将他们的事情搁置下来,不予追问,还命令田绪安抚他们。 [2]乙丑,以浑、王武俊并兼中书令。己巳,加严震、田绪、刘济、韦皋并同平章事;天下节度、观察使,悉加检校官以悦其意。 [2]乙丑(疑误),德宗使浑、王武俊一并兼任中书令。己巳(疑误),德宗加封严震、田绪、刘济、韦皋一并同平章事,对国全的节度使、观察使,全部加封检校官职,以便取悦众人。 [3]三月,甲午,韦皋奏降西南蛮⾼万唐等二万馀口。 [3]三月,甲午(初二),韦皋奏报降服了西南蛮⾼万唐等共两万余口。 [4]乙巳,以闲厩、宮苑使李齐运为礼部尚书,户部侍郞裴延龄为户部尚书,使职如故。齐运无才能学术,专以柔佞得幸于上,每宰相对罢,则齐运次进决其议;或病卧家,上 ![]() [4]乙巳(十三⽇),德宗任命闲厩、宮苑使李齐运为礼部尚书,任命户部侍郞裴延龄为户部尚书,所兼任的使职一如既往。李齐运既无才能,又无学术,专门使用 ![]() [5]丙子,韶王暹薨。 [5]丙子(疑误),韶王李暹去世。 [6]魏博节度使田绪尚嘉诚公主;有庶子三人,季安最幼,公主子之,以为副大使。夏,四月,庚午,绪暴薨;左右匿之,使季安领军事,年十五。乙亥,发丧,推季安为留后。 [6]魏博节度使田绪娶嘉诚公主为 ![]() [7]庚辰,上生⽇,故事,命沙门、道士讲论于麟德殿,至是,始命以儒士参之。四门博士韦渠牟嘲谈辩给,上悦之,旬月,迁右补阙,始有宠。 [7]庚辰(十九⽇),这一天是德宗的诞辰。依照惯例,应当让僧人、道士在麟德殿讲经论道,至此,开始让儒学之士参与其中。四门博士韦渠牟讥言讽语,很有辩论的口才,德宗赏识他。过了一个月,他被提升为右补阙,开始得到德宗宠幸。 [8]五月,丙申,宁节度使张献甫暴薨,监军杨明义请都虞候杨朝晟权知留后。甲辰,以朝晟为宁节度使。 [8]五月,丙申(初六),宁节度使张献甫突然去世,临军杨明义奏请使都虞候杨朝晟暂时代理留后事务。甲辰(十四⽇),德宗任命杨朝晟为宁节度使。 [9]六月,乙丑,以监句当左神策窦文场、监句当右神策霍仙鸣皆为护军中尉,监左神威军使张尚进、监右神威军使焦希望皆为中护军。初,上置六统军,视六尚书,以处节度使罢镇者,相承用⿇纸写制。至是,文场讽宰相比统军降⿇。翰林学士郑奏言:“故事惟封王、命相用⽩⿇,今以命中尉,不识陛下特以宠文场 ![]() [9]六月,乙丑(初六),德宗命监句当左神策窦文场、监句当右神策霍仙鸣都担任护军中尉,命监左神威军使张尚进、监右神威军使焦希望都担任中护军。当初,德宗设置左右羽林、龙武、神武六军统军,比照六部尚书,用来安置免除节镇职务的节度使,相沿使用⿇纸书写制书。至此,窦文场婉言劝说宰相,对护军中尉、中护军的任命要比照任命统军的成例,颁降⽩⿇纸诏书。翰林学士郑上奏说:“ ![]() ![]() [10]宣武节度使李万荣病风,昏不知事,霍仙鸣荐宣武押牙刘沐可委军政。辛巳,以沐为行军司马。 [10]宣武节度使李万荣中风,神志昏 ![]() [11]宣歙观察使刘赞卒。 [11]宣歙观察使刘赞去世。 初,上以奉天窘乏,故还宮以来,尤专意聚敛,藩镇多以进奉市恩,皆云“税外方圆”,亦云“用度羡馀”,其实或割留常赋,或增敛百姓,或减刻利禄,或贩鬻蔬果,往往私自⼊,所进才什一二。李兼在江西有月进,韦皋在西川有⽇进。其后常州刺史济源裴肃以进奉迁浙东观察使,刺史进奉自肃始。及刘赞卒,判官严绶掌留务,竭府库以进奉,征为刑部员外郞,幕僚进奉自绶始。绶,蜀人也。 当初,德宗因在奉天时财政窘迫困乏,所以自从回到官廷以来,尤其注意搜刮财货。许多藩镇凭着进献贡物来换取德宗的恩宠,贡物都称作“税外方圆”,也称作“用度羡余”,实际上有的是从固定税收中分割出一部分留下来,有的对百姓增加征税的数额,有的削减官吏的俸禄,有的贩卖蔬菜瓜果,经常是藩镇员官中 ![]() [12]李万荣疾病,其子为兵马使。甲申,集诸将责李湛、伊娄说、张丕以不忧军事,斥之外县。上遣中使第五守进至汴州,宣 ![]() ![]() ![]() ![]() [12]李万荣得了重病,他的儿子李担任兵马使的职务。甲申(二十五⽇),李召集各将领,指责李湛、伊娄说、张丕不关心军中事务,将他们摈斥到外县去了。德宗派遣中使第五守进来到汴州,他才将抚 ![]() 邓惟恭既执李,遂权军事,自谓当代万荣,不遣人 ![]() ![]() ![]() 邓惟恭捉住李以后,于是代理军中事务,自认为应该代替李万荣的职务,不肯派人 ![]() ![]() ![]() ![]() 初,刘玄佐增汴州兵至十万,遇之厚,李万荣、邓惟恭每加厚焉。士卒骄,不能御,乃置腹心之士,幕于公庭庑下,挟弓执剑以备之,时荣赐酒⾁。晋至之明⽇,悉罢之。 当初,刘玄佐将汴州士兵增加到十万人,以优厚的给养对待他们,李万荣与邓惟恭往往还要增加给养,致使士兵骄纵,不能控制,只好安排亲信将士,在官署的走廊里扎下帐篷,带着弓,握着剑,以便防备骄兵,还要不时用酒⾁奖赏 ![]() [13]戊戌,韩王迥薨。 [13]戊戌(初九),韩王李迥去世。 [14]壬子,诏以宣武将士邓惟恭等有执送李功,各迁官赐钱;其为所胁,邀 ![]() [14]壬子(二十三⽇),诏书认为宣武将士邓惟恭等人立下捉送李的功劳,各自给与提升官职,颁赐赏钱。对那些受李胁迫,阻截威 ![]() [15]八月,乙未朔,⽇有食之。 [15]八月,乙未朔(初一),出现⽇食。 [16]己巳,以田季安为魏博节度使。 [16]己巳(疑误),德宗任命田季安为魏博节度使。 [17]丙子,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朝议以董晋柔仁多可,恐不能集事,故以长源佐之。长源 ![]() [17]丙子(疑误),德宗任命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朝中的议论认为董晋柔弱仁厚,有求必应,恐怕难以把事情办好,因此派陆长源佐助他。陆长源生 ![]() [18]丙戌,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赵憬薨。 [18]丙戌(疑误),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赵憬去世。 [19]初,上不 ![]() ![]() [19]当初,德宗不打算在节度使生前便取代他们,经常亲自选任行军司马,作为副帅。李景略担任河东行军司马,李说忌妒他。回鹘的梅录⼊京进贡,经过太原,李说设宴接待,梅录争⼊坐的顺序,李说不能遏制。李景略喝斥梅录,梅录尚能辨别他的声音,便快步上前向他跪拜说:“莫不是丰州的李侍御吗!”梅录又一次跪拜以后,才在下首的座位上坐下来,就座的人们都归心于李景略。李说愈发愤郁不満,便以丰厚的物品贿赂中尉窦文场,让窦文场将他调离。适逢有人传说回鹘将要前来侵扰,德宗忧虑此事,因丰州地当回鹘前来的要冲之地,便选拔可以守卫丰州的人选,窦文场趁机推荐了李景略。九月,甲午(初六),皇帝任命李景略为丰州都防御使。荒远的边疆地区天气寒冷,土地瘠薄,民人贫困,李景略以勤俭的作风给大家的做出表率,两年以后,器械完备,粮仓充实,丰州在北部边境上雄強起来了。 [20]卢迈得风疾,庚子,贾耽私忌,宰相绝班,上遣中使召主书承旨。 [20]卢迈得了风疾,庚子(十二⽇),贾耽赶上亲人的忌⽇,宰相无人值班,德宗派遣中使召来主书承接诏旨。 [21]丙午,户部尚书、判度支裴延龄卒;中外相贺,上独悼惜之。 [21]丙午(十八⽇),户部尚书、判度支裴延龄去世,朝廷內外相互庆贺,只有德宗悼念怜惜他。 [22]壬子,吐蕃寇庆州。 [22]壬子(二十四⽇),吐蕃犯侵庆州。 [23]冬,十月,甲戌,以谏议大夫崔损、给事中赵宗儒并同平章事。损,玄之弟孙也,尝为裴延龄所荐,故用之。 [23]冬季,十月,甲戌(十七⽇),德宗任命谏议大夫崔损、给事中赵宗儒一并同平章事。崔损是崔玄弟弟的孙子,曾经得到裴延龄的推荐,所以德宗才起用他。 [24]十一月,乙未,以右补阙韦渠牟为左谏议大夫。上自陆贽贬官,尤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史、县令以上皆自选用,中书行文书而已。然深居 ![]() [24]十一月,乙未(初八),德宗任命右补阙韦渠牟为左谏议大夫。自从陆贽贬官以来,德宗尤其不肯信任宰相,对御史、刺史、县令以上的员官,都是亲自选拔任用,中书省只是收发文书罢了。然而,德宗住在深宮之中,取得德宗信任的人裴延龄、李齐运、户部郞中王绍、司农卿李实、翰林学士韦执谊以及韦渠牟,都是权势 ![]() ![]() [25]宣武都虞候邓惟恭內不自安,潜结将士二百余人谋作 ![]() ![]() [25]宣武都虞候邓惟恭內心 ![]() ![]() 十三年(丁丑、797) 十三年(丁丑、公元797年) [1]舂,正月,壬寅,吐蕃遣使请和亲;上以吐蕃数负约,不许。 [1]舂季,正月,壬寅(十五⽇),吐蕃派遣使者请求和好,由于吐蕃屡次背弃和约,德宗不肯答应。 [2]上以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 ![]() ![]() [2]由于方渠、合道、木波都是吐蕃的 ![]() ![]() [3]庚午,义成节度使李复薨。庚辰,以陕虢观察使姚南仲为义成节度使。监军薛盈珍方大会,闻之,言曰:“姚大夫书生,岂将才也!”判官卢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虽柔,中甚刚,监军侵之,必不受。军府之祸,自此始矣,吾恐为所留。”遂自他道潜去。南仲果以牒请之,不遇,得免。既而盈珍与南仲有隙,幕府多以罪贬,有死者。 [3]庚午(十五⽇),义成节度使李复去世。庚辰(二十五⽇),德宗任命陕虢观察使姚南仲为义成节度使。监军薛盈珍正在聚众议事,听说此事以后便说:“姚大夫是一个读书人,哪能算是将才呢!”判官卢坦私下对人说:“虽然姚大夫表面上是柔弱的。但骨子里却是很刚強的。如果监军犯侵他,他肯定不能接受,军府的祸患,从此便要开始了,我担心的是会被他留下来。”于是他由别的路径暗中离去。姚南仲果然发了公文请他,由于没有遇到,他才得以不受征召。不久,薛盈珍与姚南仲结下嫌隙,幕府人员多半因罪受到贬黜,有的人便因此而死去了。 [4]吐蕃赞普乞立赞卒,子⾜之煎立。 [4]吐蕃赞普乞立赞去世,他的儿子⾜之煎即位。 [5]六月,壬午,韦皋奏吐蕃⼊寇,州刺史曹⾼仕破之于台登城下。 [5]六月,壬午(二十八⽇),韦皋奏称吐蕃前来犯侵,州刺史曹⾼仕在台登城下打败了他们。 [6]光禄少卿同正张茂宗,茂昭之弟也,许尚义章公主;未成婚,茂宗⺟卒,遗表请终嘉礼,上许之。秋,八月,癸酉,起夏茂宗左卫将军同正。左拾遗义兴蒋上疏谏,以为:“兵⾰之急,古有墨衰从事者,未闻驸马起复尚主也。”上遣中使谕之,不止,乃特召对于延英,谓曰:“人间多借吉成婚者,卿何执此之坚?”对曰:“婚姻、丧纪,人之大伦,吉凶不可渎也。委巷之家,不知礼教,其女孤贫无恃,或有借吉从人,未闻男子借吉娶妇者也。”太常博士韦彤、裴堪复上疏谏;上不悦,命趣下嫁之期,辛巳,成婚。 [6]光禄少卿同正张茂宗,是张茂昭的弟弟,已定下与义章公主婚配,但在没有成婚以前,张茂宗的⺟亲去世了。她在死前留下表章请求让儿子完成婚礼,德宗答应了她的要求。秋季,八月,癸酉(二十⽇),在服丧未満的情况下,德宗起用张茂宗为左卫将军同正。左拾遗义兴人蒋上疏规劝,认为:“在战事急迫时,古时候曾有过⾝穿黑⾊⿇布丧服便处理事务的先例,但是没有听说过在丧服未満之前就起用驸马 ![]() ![]() ![]() ![]() [7]九月,己丑,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卢迈以病罢为太子宾客。 [7]九月,己丑(初七),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卢迈因病被罢黜为太子宾客。 [8]冬,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汝,上遣中使谕止之,不从。命兵部郞中卢群往诘之,少诚曰:“开此⽔,大利于人。”群曰:“君令臣行,虽利,人臣敢专乎!公承天子之令而不从,何以使下吏从公之令乎!”少诚遽为之罢役。 [8]冬季,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自开通刀沟,引⼊汝⽔,德宗派遣中使宣旨制止他,他不肯听从。德宗命令兵部郞中卢群前去责问他,吴少诚说:“开通这一河流,对百姓非常有利。”卢群说:“君主下令,臣下行令。即使开河有利,做臣下的便敢专断了吗!你接到天子的命令却不肯听从,又怎么能够让下边的官吏听从你的命令呢?”于是吴少诚连忙将开河之役停止下来了。 [9]十二月,徐州节度使张建封⼊朝。先是,宮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宮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书,置⽩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宮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败缯,寸尺裂而给之,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宮市,其实夺之。商贾有良货,皆深匿之;每敕使出,虽沽浆、卖饼者皆撤业闭门。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宮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內。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 ![]() [9]十二月,徐州节度使张建封⼊京朝见。在此之前,宮廷中购买外面的物品,命令官吏主持其事,随时付给购物的价钱。近年以来,任命宦官为使者,称作宮市,低价购买人们的物品,逐渐与本来的价值不相符合了。在此以后,不再行使文书,宦官在长安东、西两市以及地当要冲、繁华热闹的城坊曲巷安排了好几百个四处张望,⽩⽩取人物品的人们,被称作“⽩望”“⽩望”到处察看人们出卖的物品,只要自称是宮市,人们便只好把物品拱手 ![]() ![]() ![]() ![]() 十四年(戊寅、798) 十四年(戊寅,公元798年) [1]舂,二月,乙亥,名申、光、蔡军曰彰义。 [1]舂季,二月,乙亥(二十四⽇),朝廷将申、光、蔡军命名为彰义军。 [2]夏,闰五月,庚申,以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全义时屯长武城,诏帅其众赴镇。士卒以夏州碛卤,又盛夏,不乐徙居;辛酉,军 ![]() ![]() [2]夏季,闰五月,庚申(十一⽇),德宗任命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为夏、绥、银、宥四州节度使。当时,韩全义在长武城屯驻,德宗颁诏命令他率领部众前去就任。由于夏州是沙碛盐卤之地,又值盛夏天气,士兵们不愿意迁徙到那里居住。辛酉(十二⽇),军队发生哗变,杀死大将王栖岩,韩全义翻越城墙逃走。都虞候⾼崇文诛杀了带头哗变的人,此后大家才定安下来。⾼崇文是幽州人。丙子(二十七⽇),德宗任命⾼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不颁发敕书,而是让中使口头宣布授与此职。 [3]秋,七月,壬申,给事中、同平章事赵宗儒罢为右庶子,以工部侍郞郑馀庆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3]秋季,七月,壬申(二十五⽇),德宗将给事中、同平章事赵宗儒罢黜为右庶子,任命工部侍郞郑馀庆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4]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统军。时 ![]() [4]八月,最初设置左、右神策军统军。当时, ![]() [5]京兆尹吴凑屡言宮市之弊。宦者言凑屡奏宮市,皆右金吾都知赵洽、田秀岩之谋也;丙午,洽、秀岩坐流天德军。 [5]京兆尹吴凑屡次谈到宮市的弊病,宦官说吴凑屡次奏陈宮市,完全出于右金吾都知赵洽与田秀岩的谋划。丙午(二十九⽇),赵洽与田秀岩获罪,被流放天德军。 [6]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6]九月,丙申(疑误),德宗任命陕虢观察使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7]丁卯,杞王薨。 [7]丁卯(二十一⽇),杞王李去世。 [8]彰武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杀镇遏使谢详,侵地五十馀里,置兵镇守。 [8]彰武节度使吴少诚派兵虏掠寿州霍山县,杀了镇遏使谢详,侵占土地五十多里,设置兵马在此处镇守。 [9]大生学薛约师事司业 ![]() ![]() ![]() [9]太生学薛约以师长之礼对待国子司业 ![]() ![]() ![]() ![]() ![]() ![]() ![]() ![]() ![]() ![]() ![]() ![]() ![]() ![]() ![]() ![]() [10]冬,十月,丁酉,通王谌薨。 [10]冬季,十月,丁酉(二十一⽇),通王李谌去世。 [11]庚子,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奏破吐蕃于盐州西北。 [11]庚子(二十四⽇),夏州刺史韩全义奏称在盐州西北处打败吐蕃。 [12]明州镇将栗杀刺史卢云, ![]() ![]() [12]明州镇将栗杀掉刺史卢云, ![]() ![]() 十五年(己卯、799) 十五年(己卯,公元799年) [1]舂,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1]舂季,正月,甲寅(初九),雅王李逸去世。 [2]二月,丁丑,宣武节度使董晋薨;乙酉,以其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长源 ![]() ![]() ![]() ![]() ![]() [2]二月,丁丑(初三),宣武节度使董晋去世。乙酉(十一⽇),德宗任命宣武的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陆长源 ![]() ![]() ![]() ![]() ![]() ![]() ![]() ![]() ![]() [3]以常州刺史李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国贞之子也。闲厩、宮苑使李齐运受其赂数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刻剥以事进奉,上由是悦之。 [3]德宗任命常州刺史李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李是李国贞的儿子。闲厩、宮苑使李齐运接受他的贿赂有几十万,于是向德宗推荐他,所以德宗起用他。李通过苛刻盘剥而使进献的贡物增加,因此德宗便赏识他。 [4]庚辰,浙东观察使裴肃擒栗于台州,斩之。 [4]庚辰(初六),浙东观察使裴肃在台州捉获了栗,将他斩杀了。 [5]己丑,以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全谅。 [5]己丑(十五⽇),德宗任命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给他新的的名字,叫刘全谅。 [6]三月,甲寅,吴少诚遣兵袭唐州,杀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掠百姓千余人而去。 [6]三月,甲寅(初十),吴少诚派兵袭击唐州,杀掉监军邵国朝、镇遏使张嘉瑜,俘掠百姓一千多人,便离去了。 [7]戊午,昭义节度使王虔休薨;戊辰,以河 ![]() [7]戊午(十四⽇),昭义节度使王虔休去世。戊辰(二十四⽇),德宗任命河 ![]() [8]夏,四月,癸未,以安州刺史伊慎为安、⻩等州节度使。 [8]夏季,四月,癸未(初九),德宗任命安州刺史伊慎为安、⻩等州节度使。 [9]癸巳,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薨。 [9]癸巳(十九⽇),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去世。 [10]南诏异牟寻遣使与韦皋约共击吐蕃,皋以兵粮未集,请俟他年。 [10]南诏异牟寻派遣使者约韦皋共同进击吐蕃,韦皋认为兵马粮草尚未集结,请南诏等待来年再说。 [11]山南西道都虞候严砺谄事严震,震病,使知留后,遗表荐之。秋,七月,乙巳,以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11]山南西道都虞候严砺逢 ![]() [12]八月,陈许节度使曲环薨。乙未,吴少诚遣兵掠临颍,陈州刺史上官知陈许留后,遣大将王令忠将兵三千救之,皆为少诚所虏。丙午,以为陈许节度使,少诚遂围许州。 ![]() ![]() [12]八月,陈许节度使曲环去世。乙未(二十四⽇),吴少诚派兵掳掠临颍。陈州刺史上官掌管陈许留后事务,派遣大将王令忠领兵三千人前去援救临颍,但都被吴少诚俘获了。丙午(疑误),德宗任命上官为陈许节度使,于是吴少诚围困许州。上官准备丢下州城逃走,营田副使刘昌裔劝阻他说:“城中的兵力是⾜够对付敌人的,只要闭门守城,不与敌军 ![]() ![]() [13]庚辰,宣武节度使刘全谅薨。军中思刘玄佐之恩,推其甥都知兵马使匡城韩弘为留后。弘将兵,识其材鄙勇怯,指顾必堪其事。 [13]庚辰(疑误),宣武节度使刘全谅去世。军中将士怀念刘玄佐的恩惠,便推举他的外甥都知兵马使匡城人韩弘担任留后。韩弘统率将士,能够识别他们的有才与无才,勇敢与怯懦,凡是有所委派,一定让将士能够胜任。 [14]丙辰,诏削夺吴少诚官爵,令诸道进兵讨之。 [14]丙辰(疑误),德宗颁诏⾰除吴少诚的官职爵位,命令各道进兵讨伐吴少诚。 [15]辛酉,以韩弘为宣武节度使。先是,少诚与刘全谅约共攻陈许,以陈州归宣武。使者数辈犹在馆,弘悉驱出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于许下。少诚由是失势。 [15]辛酉(疑误),德宗任命韩弘为宣武节度使。在此之前,吴少诚与刘全谅约定共同攻打陈许,答应将来将陈州归属于宣武。吴少诚派至宣武的好几批使者仍然住在客舍中,韩弘将他们全数驱赶出来,斩杀了他们。韩弘选拔三千士兵,会合各军,在许州城下进击吴少诚。由此,吴少诚失去了优势。 [16]冬,十月,乙丑,邕王薨。太子之子也,上 ![]() [16]冬季,十月,乙丑(疑误),邕王李去世。李是太子的儿子,德宗喜 ![]() [17]山南东道节度使于、安⻩节度使伊慎、知寿州事王宗与上官、韩弘进击吴少诚,屡破之。十一月,壬子,于奏拔吴房、朗山。 [17]山南东道节度使于、安⻩节度使伊慎、知寿州事王宗与上官、韩弘进军攻击吴少诚,屡次打败敌军。十一月,壬子(十二⽇),于奏称攻克了吴房与朗山。 [18]十二月,辛未,中书令、咸宁王浑薨于河中。 ![]() ![]() [18]十二月,辛未(初二),中书令、咸宁王浑在河中去世。浑生 ![]() ![]() ![]() ![]() [19]六州 ![]() ![]() [19]自从永泰年间以来,六州 ![]() ![]() ![]() ![]() [20]诸军讨吴少诚者既无统帅,每出兵,人自规利,进退不壹。乙未,诸军自溃于小⽔,委弃器械、资粮,皆为少诚所有。于是始议置招讨使。 [20]讨伐吴少诚的各路兵马既没有统帅,每当出兵时,人们又各自图谋自⾝的利益,致使军队进退不能统一。乙未(二十六⽇),各路军马在小⽔处自行溃散,弃置下来的各种器具和物资食粮,全部被吴少诚所占有。于是,朝廷才开始计议设置招讨使。 [21]吐蕃众五万分击南诏及州,异牟寻与韦皋各发兵御之;吐蕃无功而还。 [21]吐蕃五万人众分别进击南诏与州,异牟寻与韦皋各自征调兵马抵御吐蕃,吐蕃一无所获,只好回军。 十六年(庚辰、800) 十六年(庚辰,公元800年) [1]舂,正月,恒冀、易定、陈许、河 ![]() ![]() [1]舂季,正月,恒冀、易定、陈许、河 ![]() ![]() [2]宣武军自刘玄佐薨,凡五作 ![]() ![]() ![]() ![]() [2]自从刘玄佐去世以来,宣武军共计发生了五次变 ![]() ![]() ![]() [3]义成监军薛盈珍为上所宠信, ![]() ![]() [3]义成监军薛盈珍受到德宗的宠 ![]() ![]() ![]() 盈珍屡毁南仲于上,上疑之。盈珍乃遣小吏程务盈乘驿诬奏南仲罪。牙将曹文洽亦奏事长安,知之,晨夜兼行,追及务盈于长乐驿,与之同宿,中夜,杀之,沈盈珍表于厕中;自作表雪南仲之冤,且首专杀之罪,亦作状⽩南仲,遂杀自。明旦,门不启,驿吏排之⼊,得表、状于文洽尸旁。上闻而异之,征盈珍⼊朝;南仲恐盈珍谗之益深,亦请⼊朝。夏,四月,丙子,南仲至京师,待罪于金吾;诏释之,召见。上问:“盈珍扰卿 ![]() ![]() 薛盈珍屡次向德宗诽谤姚南仲,德宗便怀疑他了。于是薛盈珍派下级官吏程务盈乘坐驿车上京以不实之辞参奏姚南仲的罪过。这时,牙将曹文洽也正要前往长安申奏事由,了解此事以后,他昼夜兼程,在长乐驿追上了程务盈,与他一起住宿。到了半夜,曹文洽将程务盈杀死,把薛盈珍的上表投到厕所中,自己写了昭雪姚南仲冤屈的表章,而且自首擅杀自人的罪过,又写了禀告姚南仲的状文,于是杀自了。第二天早晨,曹文洽住房的门打不开,驿站的吏卒撞门而⼊,在曹文洽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他的表章与状文。德宗听说此事以后 ![]() 盈珍又言于上曰:“南仲恶政,皆幕僚马少微赞之也。”诏贬少微江南官,遗中使送之,推坠江中而死。 薛盈珍又向德宗进言说:“姚南仲实行的不良的军政措施,都是幕府僚属马少微助成的。”于是德宗颁诏将马少微贬黜为长江以南的员官,派遣中使护送他,将他推落到长江中淹死了。 [4]黔中观察使韦士宗,政令苛刻;丁亥,牙将傅近等逐之,出奔施州。 [4]黔中观察使韦士宗施行的行政措施与法令繁琐刻薄。丁亥(十九⽇),牙将傅近等人驱逐韦士宗,韦士宗出逃到施州。 [5]新罗王敬则卒,庚寅,册命其嫡孙俊邕为新罗王。 [5]新罗王金敬信去世。庚寅(二十二⽇),德宗册封他的嫡孙金俊邕为新罗王。 [6]韩全义素无勇略,专以巧佞货赂结宦官得为大帅,每议军事,宦者为监军者数十人坐帐中争论,纷然莫能决而罢。天渐暑,士卒久屯沮洳之地,多病疫,人有离心。五月,庚戌,与吴少诚将吴秀、吴少 ![]() ![]() ![]() [6]韩全义平素并不勇武,也没有谋略,专门靠着逢 ![]() ![]() ![]() ![]() ![]() ![]() ![]() ![]() [7]山南东道节度使于因讨吴少诚,大募战士,缮甲厉兵,聚敛货财,恣行诛杀,有据汉南之志,专以慢上陵下为事。上方姑息藩镇,知其所为,无如之何。诬邓州刺史元洪脏罪,朝廷不得已流洪端州,遣中使护送至枣 ![]() [7]由于讨伐吴少诚,山南东道节度使于大规模募集士兵,整治⾐甲,砥砺刀兵,搜刮物资钱财,任意杀害部下,有盘踞汉⽔以南地区的企图,专门以欺上凌下为能事。德宗正对藩镇存心宽容忍让,虽然知道他做的事情,但又拿他没有办法。于诬告邓州刺史元洪犯有贪赃的罪行,朝廷出于无奈,将元洪流放端州 ,派遣中使护送他前往枣 ![]() [8]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镇彭城十馀年,军府称治,病笃,请除代人。辛亥,以苏州刺史韦夏卿为徐、泗、濠行军司马。敕下,建封已薨。夏卿,执谊之从祖兄也。徐州判官郑通诚知留后,恐军士为变,会浙西兵过彭城,通诚 ![]() ![]() ![]() [8]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镇守彭城十多年,所主持的军府号称政务清明。在病危时,他请求任命替代自己的人。辛亥(十四⽇),德宗任命苏州刺史韦夏卿为徐、泗、濠行军司马。敕书颁布下来时,张建封已经去世。韦夏卿是韦执谊的堂兄。徐州判官郑通诚掌管留后事务,担心将士发起变 ![]() ![]() ![]() ![]() [9]灵州破吐蕃于乌兰桥。 [9]灵州兵马在乌兰桥打败吐蕃。 [10]丙寅,韦士宗复⼊黔中。 [10]丙寅(二十九⽇),韦士宗重新进⼊黔中军府。 [11]湖南观察使河中吕渭奏发永州刺史 ![]() [11]湖南观察使河中人吕渭上奏揭发永州刺史 ![]() ![]() ![]() ![]() ![]() ![]() ![]() ![]() ![]() [12]丙戌,加淄青节度使李师古同平章事。 [12]丙戌(疑误),德宗加封淄青节度使李师古为同平章事。 [13]徐州 ![]() [13]徐州变 ![]() 兼,正伦五世孙也, ![]() ![]() ![]() ![]() ![]() 杜兼是杜正伦的五世孙,生 ![]() ![]() ![]() [14]新罗王俊邕卒,国人立其子重熙。 [14]新罗王金俊邕去世,国中的人们拥立他的儿子金重熙为王。 [15]秋,七月,吴少诚进击韩全义于五楼,诸军复大败,全义夜遁,保⽔县城。 [15]秋季,七月,吴少诚在五楼进击韩全义,各路军马再次大败,韩全义连夜逃走,去防守⽔县城。 [16]卢龙节度使刘济弟源为涿州刺史,不受济命;济引兵击擒之。 [16]卢龙节度使度刘济的弟弟刘源担任涿州刺史,不服从刘济的命令,刘济领兵进击并擒获了他。 [17]九月,癸卯,义成节度使卢群薨;甲戌,以尚书左丞李元素代之。贾耽曰:“凡就军中除节度使,必有 ![]() [17]九月,癸卯(初八),义成节度使卢群去世。甲戌(疑误),德宗任命尚书左丞李元素替代卢群的职位。贾耽说:“凡是由军队中就地任命节度使,肯定会有 ![]() ![]() [18]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馀庆与户部侍郞、判度支于素善,所奏事,馀庆多劝上从之。上以为朋比,庚戌,贬馀庆郴州司马,泉州司户。,之兄也。 [18]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馀庆与户部侍郞、判度支于素来友善,于上奏的事情,郑馀庆往往劝说德宗依从他的意见,德宗认为他们相互勾结。庚戌(十五⽇),德宗将郑馀庆贬为郴州司马,将于贬为泉州司户。于是于的哥哥。 [19]癸丑,吴少诚进 ![]() ![]() ![]() ![]() ![]() ![]() ![]() ![]() [19]癸丑(十八⽇),吴少诚进军 ![]() ![]() ![]() ![]() ![]() ![]() [20]庚申,以太常卿齐抗为中书舍人、同平章事。 [20]庚申(二十五⽇),德宗任命太常卿齐抗为中书舍人、同平章事。 [21]癸亥,以张为徐州留后。 [21]癸亥(二十八⽇),德宗任命张为徐州留后。 [22]冬,十月,吴少诚引兵还蔡州。先是,韦皋闻诸军讨少诚无功,上言“请以浑、贾耽为元帅,统诸军。若重烦元老,则臣请以精锐万人下巴峡,出荆楚以剪凶逆。不然,因其请罪而赦之,罢两河诸军以休息公私,亦策之次也。若少诚一旦罪盈恶稔,为麾下所杀,则又当以其爵位授之,是除一少诚,生一少诚,为患无穷矣。”贾耽言于上曰:“贼意盖亦望恩贷,恐须开其生路;”上从之。会少诚致书币于监官军者求昭洗,监军奏之。戊子,诏赦少诚及彰义将士,复其官爵。 [22]冬季,十月,吴少诚领兵返回蔡州。在此之前,韦皋听说各军讨伐吴少诚毫无功效,便进言说:“请任命浑、贾耽为元帅,统领各军。如果陛下不愿意烦劳资⾼望重的大臣,那么,我请求带领精锐兵马一万人直下巴峡,东出荆楚,前去剿灭凶顽忤逆。否则请趁着吴少诚承认罪过的时机便赦免了他,停罢两河各军,以便使公家与人私得以休养生息,这也算是次一等的策略了。倘若吴少诚有朝一⽇罪恶満盈,被部下杀掉,便又要将吴少诚的官爵职位授给谋杀者,这是除去一个吴少诚,又生出一个吴少诚,就会祸患无穷尽了。”贾耽对德宗说:“叛贼的本意大概也是希望陛下能够宽宥他们,恐怕需要给他们留出一条生路。”德宗听从了他的建议。适逢吴少诚给官军的监军送去书信与财物,要求为他洗清冤诬,监军将此意奏报上去。戊子(二十三⽇),德宗颁诏赦免吴少诚以及彰义军的将士,恢复他们的官职爵位。 [23]己丑,河东节度使李说薨;甲午,以其行军司马郑儋为节度使。上择可以代儋者,以刑部员外郞严绶尝以幕僚进奉,记其名,即用为行军司马。 [23]己丑(二十四⽇),河东节度使李说去世。甲午(二十九⽇),德宗任命河东行军司马郑儋为节度使。德宗又选择可以替代郑儋的人选,由于刑部员外郞严绶曾经以军府僚属的⾝份进献贡物,德宗记得他的名字,于是便起用他担任行军司马。 [24]吐蕃数为韦皋所败,是岁,其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帅其部落来降。定德有智略,吐蕃诸将行兵,皆禀其谋策,常乘驿计事,至是以兵数不利,恐获罪,遂来奔。 [24]吐蕃军屡次被韦皋打败,就在这一年,吐藩的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率领本部落前来投降。马定德机智而有谋略,吐蕃诸将领出兵打仗,都按照他的计策行事,他经常坐着驿车进行谋划。至此,由于他用兵屡次失利,担心获罪,于是逃亡而来。 wWw.lAoHuxS.cc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