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小说网提供资治通鉴更新最快阅读 |
![]() |
|
老虎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3335 |
上一章 一纪唐后 下一章 ( → ) | |
昭![]()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 ◎ 同光元年癸未,公元九二三年 舂,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 ![]() 梁主遣兵部侍郞崔协等册命吴越王镠为吴越国王。丁卯,镠始建国,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谓所居曰宮殿,府署曰朝廷,教令下统內曰制敕,将吏皆称臣,惟不改元,表疏称吴越国而不言军。以清海节度使兼侍中传瓘为镇海、镇东留后,总军府事。置百官,有丞相、侍郞、郞中、员外郞、客省等使。 李继韬虽受晋王命为安义留后,终不自安,幕僚魏琢、牙将申蒙复从而间之曰:“晋朝无人,终为梁所并耳。”会晋王置百官,三月,召监军张居翰、节度判官任圜赴魏州,琢、蒙复说继韬曰:“王急召二人,情可知矣。”继韬弟继远亦劝继韬自托于梁,继韬乃使继远诣大梁,请以泽潞为梁臣。梁主大喜,更命安义军曰匡义,以继韬为节度使、同平章事。继韬以二子为质。 安义旧将裴约戍泽州,泣谕其众曰:“余事故使逾二纪,见其分财享士,志灭仇雠。不幸捐馆,柩犹未葬,而郞君遽背君亲,吾宁死不能从也!”遂据州自守。梁主以其骁将董璋为泽州刺史,将兵攻之。 继韬散财募士,尧山人郭威往应募。威使气杀人,系狱,继韬惜其才勇而逸之。 契丹寇幽州,晋王问帅子郭崇韬,崇韬荐横海节度使李存审。时存审卧病,己卯,徙存审为卢龙节度使,舆疾赴镇,以蕃汉马步副总管李嗣源领横海节度使。 晋王筑坛于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己巳,升坛,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大赦,改元。尊⺟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嫡⺟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以⾖卢⾰为门下侍郞,卢程为中书侍郞,并同平章事;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卢质、冯道为翰林学士,张宪为工部侍郞、租庸使,又以义武掌记书李德休为御史中丞。德林,绛之孙也。诏卢程诣晋 ![]() ![]() ![]() 初,李绍宏为中门使,郭崇韬副之。至是,自幽州召还,崇韬恶其旧人位在己上,乃荐张居翰为枢密使,以绍宏为宣徽使,绍宏由是恨之。居翰和谨畏事,军国机政皆崇韬掌之。支度务使孔谦自谓才能勤效,应为租庸使;众议以谦人微地寒,不当遽总重任,故崇韬荐张宪,以谦副之,谦亦不悦。以魏州为兴唐府,建东京。又于太原府建西京,又以镇州为真定府,建北都。以魏博节度判官王正言为礼部尚书,行兴唐尹;太原马步都虞候孟知祥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潞州观察判官任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尹,充京北副留守;皇子继岌为北都留守、兴圣宮使,判不军诸卫事。时唐国所有凡十三节度、五十州。 闰月,追尊皇曾祖执宜曰懿祖昭烈皇帝,祖国昌曰献祖文皇帝,考晋王曰太祖武皇帝。立宗庙于晋 ![]() 甲午,契丹寇幽州,至易定而还。时契丹屡⼊寇,钞掠馈运,幽州食不支半年,卫州为梁所取,潞州內叛,人情岌岌,以为梁未可取,帝患之。会郓州将卢顺密来奔。先是,梁天平节度使戴思远屯杨村,留顺密与巡检使刘遂严、都指挥使燕颙守郓州。顺密言于帝曰:“郓州守兵不満千人,遂严、颙皆失众心,可袭取也。”郭崇韬等皆以为“悬军远袭,万一不利,虚弃数千人,顺密不可从。”帝密召李嗣源于帐中谋之曰:“梁人志在 ![]() ![]() ![]() ![]() ![]() 梁主闻郓州失守,大惧,斩刘遂严、燕颙于市,罢戴思远招讨使,降授宣化留后,遣使诘让北面诸将段凝、王彦章等,趣令进战。敬翔知梁室已危,以绳內靴中,⼊见梁主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敌势益強,而陛下弃忽臣言。臣⾝无用,不如死!”引绳将自经。梁主止之,问所 ![]() 帝闻之,自将亲军屯澶州,命蕃汉马步都虞候硃守殷守德胜,戒之曰:“王铁 ![]() ![]() ![]() 梁主召问王彦章以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左右皆失笑。彦章出,两⽇,驰至滑州。辛酉,置酒大会, ![]() ![]() 帝遣宦者焦彦宾急趣杨刘,与镇使李周固守,命守殷弃德胜北城,撤屋为筏,载兵械浮河东下,助杨刘守备,徙其刍粮薪炭于澶州,所耗失殆半。王彦章亦撤南城屋材浮河而下,各行一岸,每遇湾曲,辄于中流 ![]() ![]() 秋,七月,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趣杨刘。甲寅,游弈将李绍兴败梁游兵于清丘驿南。段凝以为唐兵已自上流渡,惊骇失⾊,面数彦章,尤其深⼊。 乙卯,蜀侍中魏王宗侃卒。 戊午,帝遣骑将李绍荣直抵梁营,擒其斥候,梁人益恐,又以火筏焚其连舰。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复屯德胜。梁兵前后急攻诸城,士卒遭矢石、溺⽔、曷死者且万人,委弃资粮、铠仗、锅幕,动以千计。杨刘比至围解,城中无食已三⽇矣。 王彦章疾赵、张 ![]() ![]() 甲子,帝至杨刘劳李周曰:“微卿善守,吾事败矣。”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卢程以私事⼲兴唐府,府吏不能应,鞭吏背。光禄卿兼兴唐少尹任团,圜之弟,帝之从姊婿也,诣程诉之。程骂曰:“公何等虫豸, ![]() ![]() ![]() 梁主命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初,梁主遣段凝监大军于河上,敬翔、李振屡请罢之,梁主曰:“凝未有过。”振曰:“俟其有过,则社稷危矣。”至是,凝厚赂赵、张求为招讨使,翔、振力争以为不可;赵、张主之,竟代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于是宿将愤怒,士卒亦不服,天下兵马副元帅张宗奭言于梁主曰:“臣为副元帅,虽衰朽,犹⾜为陛下扞御北方。段凝晚进,功名未能服人,众议讻讻,恐贻家国深忧。”敬翔曰:“将帅系国安危,今国势已尔,陛下岂可尚不留意 ![]() 戊子,凝将全军五万营于王村,自⾼陵津济河,剽掠澶州诸县,至于顿丘。 梁主又命王彦章将保銮骑士及它兵合万人,屯兗、郓之境,谋复郓州,以张汉杰监其军。 庚寅,帝引兵屯朝城。 戊戌,康延孝帅百馀骑来奔,帝解所御锦袍⽟带赐之,以为南面招讨都指挥使,领博州刺史。帝屏人问延孝以梁事,对曰:“梁朝地不为狭,兵不为少;然迹其行事,终必败亡。何则?主既暗懦,赵、张兄弟擅权,內结宮掖,外纳货赂,官之⾼下唯视赂之多少,不择才德,不校勋劳。段凝智勇俱无,一旦居王彦章、霍彦威之右,自将兵以来,专率敛行伍以奉权贵。梁主每出一军,不能专任将帅,常以近臣监之,进止可否动为所制。近又闻 ![]() ![]() 蜀主以文思殿大学士韩昭、內皇城使潘在 ![]() ![]() ![]() ![]() ![]() ![]() ![]() 帝在朝城,梁段凝进至临河之南,澶西、相南,⽇有寇掠。自德胜失利以来,丧刍粮数百万,租庸副使孔谦暴敛以供军,民多流亡,租税益少,仓廪之积不支半岁。泽潞未下。卢文进、王郁引契丹屡过瀛、涿之南,传闻俟草枯冰合,深⼊为寇。又闻梁人 ![]() ![]() ![]() ![]() ![]() ![]() 王彦章引兵逾汶⽔,将攻郓州,李嗣源遣李从珂将骑兵逆战,败其前锋于递坊镇,获将士三百人,斩首二百级,彦章退保中都。戊辰,捷奏至朝城,帝大喜,谓郭崇韬曰:“郓州告捷,⾜壮吾气!”己巳,命将士悉遣其家归兴唐。 冬,十月,辛未朔,⽇有食之。 帝遣魏国夫人刘氏、皇子继岌归兴唐,与之诀曰:“事之成败,在此一决。若其不济,当聚吾家于魏宮而焚之!”仍命⾖卢⾰、李绍宏、张宪、王正言同守东京。壬申,帝以大军自杨刘济河,癸酉,至郓州,中夜,进军逾汶,以李嗣源为前锋,甲戌旦,遇梁兵,一战败之,追至中都,围其城。城无守备,少顷,梁兵溃围出,追击,破之。王彦章以数十骑走,龙武大将军李绍奇单骑追之,识其声,曰:“王铁 ![]() 彦章尝谓人曰:“李亚子斗 ![]() ![]() ![]() ![]() 是夕,嗣源帅前军倍道趣大梁。乙亥,帝发中都,舁王彦章自随,遣中使问彦章曰:“吾此行克乎?”对曰:“段凝有精兵六万,虽主将非材,亦未肯遽尔倒戈,殆难克也。”帝知其终不为用,遂斩之。 丁丑,至曹州,梁守将降。 王彦章败卒有先至大梁,告梁主以“彦章就擒,唐军长驱且至”者,梁主聚族哭曰:“运祚尽矣!”召群臣问策,皆莫能对。梁主谓敬翔曰:“朕居常忽卿所言,以至于此。今事急矣,卿勿以为怼。将若之何?”翔泣曰:“臣受先帝厚恩,殆将三纪,名为宰相,其实硃氏老奴,事陛下如郞君。臣前后献言,莫匪尽忠。陛下初用段凝,臣极言不可,小人朋比,致有今⽇。今唐兵且至,段凝限于⽔北,不能赴救。臣 ![]() ![]() ![]() ![]() ![]() ![]() ![]() ![]() ![]() ![]() ![]() 戊寅,或告唐军已过曹州,尘埃涨天,赵岩谓从者曰:“吾待温许州厚,必不负我。”遂奔许州。梁主谓皇甫麟曰:“李氏吾世仇,理难降首,不可俟彼刀锯。吾不能自裁,卿可断吾首。”麟泣曰:“臣为陛下挥剑死唐军则可矣,不敢奉此诏。”梁主曰:“卿 ![]() ![]() ![]() ![]() 己卯旦,李嗣源军至大梁,攻封丘门,王瓚开门出降,嗣源⼊城,抚安军民。是⽇,帝⼊自梁门,百官 ![]() ![]() ![]() 李振谓敬翔曰:“有诏洗涤吾辈,相与朝新君乎?”翔曰:“吾二人为梁宰相,君昏不能谏,国亡不能救,新君若问,将何辞以对!”是夕未曙,或报翔曰:“崇政李太保已⼊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硃氏与新君世为仇雠,今国亡君死,纵新君不诛,何面目⼊建国门乎!”乃缢而死。 庚辰,梁百官复待罪于朝堂,帝宣敕赦之。赵岩至许州,温昭图 ![]() 辛巳,诏王瓚收硃友贞尸,殡于佛寺,漆其首,函之,蔵于太社。 段凝自滑州济河⼊援,以诸军排陈使杜晏球为前锋;至封丘,遇李从珂,晏球先降。壬午,凝将其众五万至封丘,亦解甲请降。凝帅诸大将先诣阙待罪,帝劳赐之, ![]() ![]() 丙戌,诏贬梁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珏为莱州司户,萧顷为登州司户,翰林学士刘岳为均州司马,任赞为房州司马,姚顗为复州司马,封翘为唐州司马,李怿为怀州司马,窦梦征为沂州司马,崇政学士刘光素为密州司户,陆崇为安州司户,御史中丞王权为随州司户;以其世受唐恩而仕梁贵显故也。岳,崇⻳之从子;顗,万年人;翘,敖之孙;怿,亦兆人;权,⻳之孙也。 段凝、杜晏球上言:“伪梁要人赵岩、赵鹄、张希逸、张汉伦、张汉杰、张汉融、硃珪等,窃弄威福,残蠹群生,不可不诛。”诏:“敬翔、李振首佐硃温,共倾唐祚;契丹撒刺阿拨叛兄弃⺟,负恩背国,宜与岩等并族诛于市;自馀文武将吏一切不问。”又诏追废硃温、硃友贞为庶人,毁其宗庙神主。 帝之与梁战于河上也,梁拱宸左厢都指挥使陆思鐸善 ![]() ![]() ![]() 梁诸籓镇稍稍⼊朝,或上表待罪,帝皆 ![]() 庚寅,⾖卢⾰至自魏。甲午,加崇韬守侍中,领成德节度使。崇韬权兼內外,谋猷规益,竭忠无隐,颇亦荐引人物,⾖卢⾰受成而已,无所裁正。 丙申,赐滑州留后段凝姓名曰李绍钦,耀州刺史杜晏球曰李绍虔。 乙酉,梁西都留守河南尹张宗奭来朝,复名全义,献币马千计;帝命皇子继岌、皇弟存纪等兄事之。帝 ![]() 戊戌,加天平节度使李嗣源兼中书令;以京北留守继岌为东京留守、同平章事。 帝遣使宣谕诸道,梁所除节度使五十馀人皆上表⼊贡。楚王殷遣其子牙內马步都指挥使希范⼊见,纳洪、鄂行营都统印,上本道将吏籍。荆南节度使⾼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 ![]() ![]() ![]() 彗星见舆鬼,长丈馀,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蜀主诏于⽟局化设道场,右补阙张云上疏,以为:“百姓怨气上彻于天,故彗星见。此乃亡国之征,非祈禳可弭。”蜀主怒,流云黎州,卒于道。 郭崇韬上言:“河南节度使、刺史上表者但称姓名,未除新官,恐负忧疑。”十一月,始降制以新官命之。 滑州留后李绍钦因伶人景进纳货于宮掖,除泰宁节度使。 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 ![]() ![]() ![]() 壬寅,岐王遣使致书,贺帝灭梁,以季⽗自居,辞礼甚倨。 癸卯,河中节度使硃友谦⼊朝,帝与之宴,宠锡无算。 张全义请帝迁都洛 ![]() 己巳,赐硃友谦姓名曰李继麟,命继岌兄事之。 以康延孝为郑州防御使,赐姓名曰李绍琛。 废北都,复为成德军。 赐宣武节度使袁象先姓名曰李绍安。匡国节度使温韬⼊朝,赐姓名曰李绍冲。绍冲多赍金帛赂刘夫人及权贵伶宦,旬⽇,复遣还镇。郭崇韬曰:“家国为唐雪 ![]() 戊申,中书奏以:“国用未充,请量留三省、寺、监官,馀并停,俟见任者満二十五月,以次代之;其西班上将军以下,令枢密院准此。”从之。人颇咨怨。 初,梁均王将祀南郊于洛 ![]() ![]() 丙辰,复以梁东京开封府为宣下军汴州。梁以宋州为宣武军,诏更名归德军。 诏文武官先诣洛 ![]() 议者以郭崇韬勋臣为宰相,不能知朝廷典故,当用前朝名家以佐之。或荐礼部尚书薛廷珪,太子少保李琪,尝为太祖册礼使,皆耆宿有文,宜为相。崇韬奏廷珪浮华无相业,琪倾险无士风;尚书左丞赵光胤廉洁方正,自梁未亡,北人皆称其有宰相器。⾖卢⾰荐礼部侍郞韦说谙练朝章。丁巳,以光胤为中书侍郞,与说并同平章事。光胤,光逢之弟;说,岫之子;廷珪,逢之子也。光胤 ![]() 赵光逢自梁朝罢相,杜门不 ![]() 租庸副使孔谦畏张宪公正, ![]() 己未,加张全义守尚书令,⾼季兴守中书令。时季兴⼊朝,上待之甚厚,从容问曰:“朕 ![]() 辛酉,复以永平军大安府为西京京兆府。 甲子,帝发大梁;十二月,庚午,至洛 ![]() 吴越王镠以行军司马杜建徽为左丞相。 壬申,诏以汴州宮苑为行宮。 以耀州为顺义军,延州为彰武军,邓州为威胜军,晋州为建雄军,安州为安远军;自馀籓镇,皆复唐旧名。 庚辰,御史台奏:“硃温篡逆,删改本朝《律令格式》,悉收旧本焚之,今台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皆伪廷之法。闻定州敕库独有本朝《律令格式》具在,乞下本道录进。”从之。 李继韬闻上灭梁,忧惧,不知所为, ![]() ![]() ![]() ![]() ![]() ![]() ![]() ![]() ![]() 甲申,吴王复遣司农卿洛 ![]() ⾼季兴在洛 ![]() ![]() 段译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 [1]舂,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 ![]() [1]舂季,二月晋王下令设置百官,在河东、魏博、易定、镇冀四镇判官中选拔前朝的士族,想任命为宰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名列榜首,卢质坚决辞让,请求让义武节度判官⾖卢⾰、河东观察判官卢程来充任。于是晋王马上召见⾖卢⾰和卢程,并拜他们为行台左右承相,任命卢质为礼部尚书。 梁主遣兵部侍郞崔协等册命吴越王为吴越国王。丁卯,始建国。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谓所居曰宮殿,府署曰朝廷,教令下统內曰制敕,将吏皆称臣,惟不改元,表疏称吴越国而不言军,以清海节度使兼侍中传为镇海、镇东留后,总军府事。置百官,有丞相、侍郞、郞中、员外郞、客省等使。 后梁国主派遣兵部侍郞崔协等,任命吴越王钱为吴越国王。丁卯(二十二⽇)钱开始建国,仪仗与卫士的名称都和天子的制度一样,把居住的地方叫做宮殿,府署叫做朝廷,命令下达到所管辖范围內曰制敕,将吏都称臣下,只是没有改年号,上表疏时称为吴赵国,而不再称某军节度,任命清海节度使兼侍中钱传为镇海、镇东留后,总管军府事务。设置百官,有丞相、侍郞、郞中、员外部、客省等使。 [2]李继韬虽受晋王命为安义留后,终不自安,幕僚魏琢、牙将申蒙复从而间之曰:“晋朝无人,终为梁所并耳。”会晋王置百官,三月,召监军张居翰、节度判官任圜赴魏州,琢、蒙复说继韬曰:“王急召二人,情可知矣。”继韬弟继远亦劝继韬自托于梁,继韬乃使继远指大梁,请以泽潞为梁臣。梁主大喜,更命安义军曰匡义,以继韬为节度使、同平章事。继韬以二子为质。 [2]李继韬虽然接受晋王的命令为安义留后,但始终心里不安,他的幕僚魏琢、牙将申蒙又从中挑拨说:“晋国没有继承的人,最终是会被梁国所 ![]() 安义旧将裴约戍泽州,泣谕其众曰:“余事故使逾二纪,见其分财享士,志灭仇雠。不幸捐馆,柩犹未葬,而郞君遽背君亲,吾宁死不能从也!”遂据州自守。梁主以其骁将董璋为泽州刺史,将兵攻之。 安义军的旧将领裴约戍守在泽州,边哭边对部下说:“我侍奉原来的节度使李嗣昭二十多年,亲眼看见他财物分给士卒共亭,他立志消灭仇敌。但不幸去世,灵柩还没有安葬,他的儿子就背判⽗亲和其他亲人,我宁死也不能服从。”于是他占据泽州坚守。后梁主任命勇将董璋为泽州刺史,并让他率兵攻打裴约。 继韬散财募士,尧山人郭威往应募。威使气杀人,系狱,继韬惜其才勇而逸之。 李继韬分散财物来招募士卒,尧山人郭威前往应募。郭威因一气之下而杀死了市人,被捆起来送往监狱,李继韬珍惜郭威的才能和勇气,把他放了。 [3]契丹寇幽州,晋王问帅于郭崇韬,崇韬荐横海节度使李存审。时存审卧病,已卯,徙存审为卢龙节度使,舆疾赴镇。以蕃汉马步副总管李嗣源领横海节度使。 [3]契丹略侵幽州,晋王问郭崇韬谁可以率兵作战,郭崇韬推荐横海节度使李存审。李存审这时正卧 ![]() [4]晋王筑坛于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已巳,升坛,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大赦,改元。尊⺟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嫡⺟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以⾖卢⾰为门下侍郞,卢程为中书侍郞,并同平章事;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卢质、冯道为翰林学士,张宪为工部侍郞、租庸使,又以义武掌记书李德休为御史中丞。德休,绛之孙也。 [4]晋王在魏州牙城的南面修筑祭祀用的坛宇,夏季,四月,己巳(二十五⽇),晋王登上祭坛,祭告上帝,随即登皇帝宝位,国号为大唐,实行大赦,改年号。尊其⺟晋国太夫人曹氏为皇太后,尊其⽗的正 ![]() 诏卢程诣晋 ![]() ![]() ![]() 后唐帝下诏命令卢程到晋 ![]() ![]() ![]() ![]() ⾖卢⾰、卢程皆轻浅无他能,上以其⾐寇之绪,霸府元僚,故用之。 ⾖卢⾰、卢程两人都很浅薄,没有其他才能,后唐帝认为他们是仕宦世家,过去霸府的僚属,所以就起用了他们。 初,李绍宏为中门使,郭崇韬副之。至是,自幽州召还,崇韬恶其旧人位在已上,乃荐张居翰为枢密使,以绍宏为宣徽使,绍宏由是恨之。居翰和谨畏事,军国机政皆崇韬掌之。支度务使孔谦自谓才能勤效,应为租庸使;众议以谦人微地寒,不当遽总重任,故崇韬荐张宪,以谦副之,谦亦不悦。 当初,李绍宏为中门使,郭崇韬为中门副使。这时,李绍宏又从幽州召回,郭崇韬很忌恨原来和他在一起的人职位比自己⾼,就推荐张居翰为枢密使,李绍宏为宣徽使,李绍宏因此而怀恨郭崇韬。张居翰和顺谨慎,怕惹事,军政大权都由郭崇韬掌握。支度务使孔谦自称有才能,而且勤劳效力,应当担任租庸使。大家认为孔谦地位低微,出⾝贫寒,不应当很快地提拔他担当重任,所以郭崇韬推荐张宪担任租庸使,孔谦为副使。孔谦心中也不⾼兴。 以魏州为兴唐府,建东京;又于太原府建西京,又以镇州为真定府,建北都。以魏博节度判官王正言为礼部尚书,行兴唐尹;太原马步都虞候孟知祥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潞州观察判官任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尹,充京北副留守;皇子继岌为北都留守、兴圣宮使,判六军诸卫事。时唐国所有凡十三节度、五十州。 后唐把魏州升为兴唐府,在这里建东京,又在太原府建西京,同时把镇州升为真定府,建北都。任命魏博节度判官王正言为礼部尚书,兼任兴唐尹。任命太原马步都虞候孟知祥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任命潞州观察判官任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尹,充京北副留守。任命皇子李继岌为北都留守、兴圣宮使,判六军诸卫事。当时的唐国共有十三个节度、五十个州。 闰月,追尊皇曾祖执宜曰懿祖昭烈皇帝,祖国昌曰献祖文皇帝,考晋王曰太祖武皇帝。立宗庙于晋 ![]() 闰四月,后唐帝追尊曾祖⽗李执宜为懿祖昭烈皇帝,追尊祖⽗李国昌为献祖文皇帝,追尊⽗亲晋王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在晋 ![]() [5]甲午,契丹寇幽州,至易定而还。 [5]甲午(二十⽇),契丹人略侵幽州,行至易定又退回。 时契丹屡⼊寇,钞掠馈运,幽州食不支半年,卫州为梁所取,潞州內叛,人情岌岌,以为梁未可取,帝患之。会郓州将卢顺密来奔。先是,梁天平节度使戴思远屯杨村,留顺密与巡检使刘遂严、都指挥使燕守郓州。顺密言于帝曰:“郓州守兵不満千人,遂严、皆失众心,可袭取也。”郭崇韬等皆以为“悬军远袭,万一不利,虚弃数千人,顺密不可从。”帝密召李嗣源于帐中谋之曰:“梁人志在 ![]() ![]() ![]() ![]() ![]() 这时契丹人经常⼊侵后唐,強夺他们的粮食,幽州一年的粮食不够半年用。卫州被后梁夺取,潞州內部也发生叛 ![]() ![]() ![]() ![]() ![]() ![]() ![]() ![]() ![]() 梁主闻郓州失守,大惧,斩刘遂严、燕于市,罢戴思远招讨使,降授宣化留后,遣使诘让北面诸将段凝、王彦章等,趣令进战。敬翔知梁室已危,以绳內靴中,⼊见梁主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敌势益強,而陛下弃忽臣言,臣⾝无用,不如死。”引绳将自经。梁主止之,问所 ![]() 后梁主听说郓州失守,十分害怕,在大街上把刘遂严、燕斩了,罢免了戴思远的招讨使官职,降为宣化留后。梁主派遣使者去责问驻守在北面的段凝、王彦章等将领,让他们前进作战。敬翔知道后梁王室已经很危险了,于是把绳子装在靴子里进宮內求见后梁主,说:“先帝夺取天下的时候,不认为我敬翔没有才能,无论什么谋划都让我参与。现在敌人的势力更加強大,而陛下不听或忽视我的话,我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不如死去。”把绳子从靴子里取出来就要上吊自缢。后梁主赶快劝阻,并问他有什么话想说。敬翔说:“现在的事情十分紧急,不用王彦章为大将,不能挽救梁王室的危亡。”后梁主听从了他的建议,让王彦章代替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仍然用段凝为副招讨使。 帝闻之,自将亲军屯澶州,命蕃汉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守德胜,戒之曰:“王铁 ![]() ![]() 后唐帝听说这件事后,亲自率领亲军驻守在澶州,命令蕃汉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坚守德胜,并告诫他说:“王铁 ![]() ![]() 又遣使遗吴王书,告以已克郓州,请同举兵击梁。五月,使者至吴,徐温 ![]() 后唐帝又派遣使者给吴王送去书信,告诉吴王说郓州已经被攻破,请他一起率兵攻打后梁。五月,使者到达吴国,徐温打算脚踩两只船,率领⽔上队部沿海向北而行,帮助取得胜利的一方。严可求说:“如果梁军请求我们登上陆地援助他们,用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于是徐温才停止了行动。 [6]梁主召问王彦章以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左右皆失笑。彦章出,两⽇,驰至滑州。辛酉,置酒大会, ![]() ![]() [6]后梁主召见王彦章,问他多长时间可以击败敌人,王彦章回答说:“三天。”左右大臣都哑然失笑。王彦章率兵出发,用了两天时间,飞速到达滑州。辛酉(十八⽇),王彦章大办宴会,并秘密派人在杨村准备舟船。晚上,命令六百名士卒都拿着大斧,船上载着冶炼的工匠,准备了吹火用的⽪囊和炭,顺流而下。这时宴会还没有结束,王彦章表面上是出去换⾐服,实际上他率领数千精兵沿着⻩河南岸直奔德用。这时天下着小雨,朱守殷没有一点防备,王彦章船上的士兵将城门的锁用火烧断,用大斧把浮桥砍断。王彦章率兵迅速向南城发起进攻。浮桥被砍断,南城就被攻破,此时正好是接受命令以后的第三天。朱守殷用小船载着士卒渡过⻩河来援救,但已来不及了。王彦章又向潘张、⿇家口、景店诸寨发起进攻,都攻了下来。王彦章的声势大振。 帝遣宦者焦彦宾急趣杨刘,与镇使李周固守,命守殷弃德胜北城,撤屋为筏,载兵械浮河东下,助杨刘守备,徙其刍粮薪炭于澶州,所耗失殆半。王彦章亦撤南城屋材浮河而下,各行一岸,每遇湾曲,辄于中流 ![]() 后唐帝派遣宦官焦彦宾迅速赶到杨刘,与杨刘镇使李周在那里坚守。命令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把房屋拆掉做成木筏,载着士兵和武器从⻩河上向东漂下,帮助杨刘坚守,把德胜的粮草薪炭运往澶州,损失了将近一半。王彦章也把德胜南城的房屋拆掉,做成木筏,顺着⻩河漂下去。王彦章和朱守殷各走一岸,每遇上⻩河弯曲的地方,就在河中间战斗, ![]() ![]() 杨刘告急于帝,请⽇行百里以赴之;帝引兵救之,曰:“李周在內,何忧!”⽇行六十里,不废畋猎,六月,乙亥,至杨刘。梁兵堑垒重复,严不可⼊,帝患之,问计于郭崇韬,对曰:“今彦章据守津要,意谓可以坐取东平;苟大军大南,则东平不守矣。臣请筑垒于博州东岸以固河津,既得以应接东平,又可以分贼兵势。但虑彦章知,径来薄我,城不能就。愿陛下募敢死之士,⽇令挑战以缀之,苟彦章旬⽇不东,则城成矣。”时李嗣源守郓州,河北声问不通,人心渐离,不保朝夕。会梁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密请降于嗣源,延孝者,太原胡人,有罪,亡奔梁,时隶段凝麾下。嗣源遣押牙临漳范延光送延孝蜡书诣帝,延光因言于帝曰:“杨刘控扼已固,梁人必不能取,请筑垒马家口以通郓州之路。”帝从之,遣崇韬将万人夜发,倍道趣博州,至马家口渡河,筑城昼夜不息。帝在杨刘,与梁人昼夜苦战。崇韬筑新城凡六⽇,王彦章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戊子,急攻新城,连巨舰十余艘于中流以绝援路。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沙土疏恶, 未有楼橹及守备;崇韬 ![]() 杨刘方面向后唐帝告急,请求皇帝⽇行百里赶快到达杨刘。后唐帝率兵前往援救,说:“有李周在那里,有什么忧虑的。”于是⽇行六十里,在路上还照常打猎。六月,乙亥(初二),到达杨刘。后梁军修筑了重重营垒,防守十分严密,很难深⼊,后唐帝十分担忧,就问郭崇韬怎么办好,郭崇韬回答说:“现在王彦章据守着重要的渡口,他的意思是想坐取东平。如果大军不向南开进,那么东平就难以坚守。我请求在博州东岸修筑营垒,巩固⻩河渡口,既可以接应东平,又可以分散敌人的兵力。只要忧虑王彦章侦察到我们的情况,直接 ![]() ![]() 李嗣源密表请正朱守殷覆军之罪;帝不从。 李嗣源秘密上表请求治朱守殷覆军之罪,后唐帝没有接受。 [7]秋,七月,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趋杨刘。甲寅,游弈将李绍兴败梁游兵于清丘驿南。段凝以为唐兵已自上流渡,惊骇失⾊,面数彦章,尤其深⼊。 [7]秋季,七月,丁未(初五),后唐帝率领军队沿着⻩河向南开进,王彦章等放弃了邹家口,又开赴杨刘。甲寅(十二⽇),游弈将李绍兴在清丘驿的南面击败了后梁军的流动队部。段凝以为后唐兵已从上游渡过了⻩河,惊惧失⾊,当面指责王彦章不应当深⼊郓州之境。 [8]乙卯,蜀侍中魏王宗侃卒。 [8]乙卯(十三⽇),前蜀侍中魏王王宗侃去世。 [9]戊午,帝遣骑将李绍荣直抵梁营,擒其斥候,梁人益恐,又以火筏焚其连舰。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复屯德胜。梁兵前后急攻诸城,士卒遭矢石、溺⽔、死者且万人,委弃资粮、铠仗、锅幕,动以千计。杨刘比至围解,城中无食已三⽇矣。 [9]戊午(十六⽇),后唐帝派骑将李绍荣直抵后梁营,抓获后梁军的哨兵,后梁军更加恐惧,李绍荣又用火点着木筏烧焚了后梁军连在一起的战船。王彦章等听说后唐帝率兵已经到达邹家口,己未(十七⽇),撤去了杨刘的包围,逃到杨村去坚守。后唐军追击后梁军,驻扎在德胜。后梁军先后紧急攻打后唐的几座城。士卒们遭受到箭石的 ![]() [10]王彦章疾赵、张 ![]() ![]() [10]王彦章很憎恨赵岩、张汉杰⼲扰国政,他当了招讨使后,对其亲信说:“等我成功返回,将杀掉全部 ![]() 甲子,帝至杨刘劳李周曰:“微卿善守,吾事败矣。” 甲子(二十二⽇),后唐帝到杨刘去 ![]() [11]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卢程以私事⼲兴唐府,府吏不能应,鞭吏背;光禄卿兼兴唐少尹任团,圜之弟,帝之从姊婿也,诣程诉之。程骂曰:“公何等虫豸, ![]() ![]() ![]() [11]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卢程因私事求于兴唐府,兴唐府的官吏们没有答应,他就用鞭子 ![]() ![]() [12]裴约遣间使告急于帝,帝曰:“吾兄不幸生此枭獍,裴约独能知逆顺。”顾谓京北內牙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绍斌曰:“泽州弹丸之地,朕无所用,卿为我取裴约以来。”八月,壬申,绍斌将甲士五千救之,未至,城已陷,约死,帝深惜之。 [12]裴约秘密派使者向后唐帝告急,后唐帝说:“我哥哥不幸生下这个禽兽,只有裴约能够知道他的逆顺。”回头对京北內牙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绍斌说:“泽州这块弹丸之地,我没什么用处,你为我去把裴约叫回来。”八月,壬申(初一),李绍斌率领五千士卒前往援救裴约,还没有到达泽州,泽州城已被攻破,裴约也战死,后唐帝十分痛惜。 [13]甲戌,帝自杨刘还兴唐。 [13]甲戌(初三),后唐帝从杨刘回到兴唐。 [14]梁主命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 [14]后梁主命令从滑州把⻩河河提打开,把⽔引向东面灌注曹、濮以及郓州三城,以隔断后唐兵。 [15]初,梁主遣段凝监大军于河上,敬翔、李振屡请罢之,梁主曰:“凝未有过”振曰:“俟其有过,则社稷危矣。”至是,凝厚赂赵、张求为招讨使,翔、振力争以为不可;赵、张主之,竟代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于是宿将愤怒,士卒亦不服。天下兵马副元帅张宗言于梁主曰:“臣为副元帅,虽衰朽,犹⾜为陛下捍御北方。段凝晚进,功名未能服人,众议,恐贻家国深忧。”敬翔曰:“将帅系国安危,今国势已尔,陛下岂可尚不留意 ![]() [15]当初,后梁主曾派遣段凝在⻩河上监督大军作战,敬翔、李振多次请求罢免他。后梁主说:“段凝没有过错。”李振说:“等到他有了过错时,家国就危险了。”这时,段凝用厚礼贿赂赵岩、张汉杰,请求出任招讨使,敬翔、李振据理力争,认为不能任命段凝。最后由赵、张作主,竟用段凝代替了王彦章北面招讨使的职务,是老将们很愤怒,士卒们也不服气。天下兵马副元帅张宗对后梁主说:“我做天下兵马副元帅,虽然已经老了,但⾜以为陛下抵御北方略侵者。段凝是个晚辈,他的功名不能服人,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恐怕要给家国带来深深的忧患。”敬翔也说:“军队的将帅关系到家国的安危,现在家国的形势已经危急,陛下怎么还不留意呢?”后梁主都没有听从。 戊子,凝将全军五万营于王村,自⾼陵津济河,剽掠澶州诸县,至于顿丘。 戊子(十七⽇),段凝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王村,从⾼陵津渡过⻩河,掠夺抢劫了澶州各县,然后到了顿丘。 梁主命王彦章将保銮骑士及他兵合万人,屯兖、郓之境,谋复郓州,以张汉杰监其事。 后梁主命令王彦章率领保銮骑士和其他兵力共一万余人驻扎在兖州、郓州境內,打算夺回郓州,并派张汉杰监督他的军队。 [16]庚寅,帝引兵屯朝城。 [16]庚寅(十九⽇),后唐帝率兵驻扎在朝城。 戊戌,康延孝帅百馀骑来奔,帝解所御锦袍⽟带赐之,以为南面招讨都指挥使,领博州剌史。帝屏人问延孝以梁事,对曰:“梁朝地不为狭,兵不可少;然迹其行事,终必败亡。何则?主既暗懦,赵、张兄弟擅权,內结宮掖,外纳货赂,官之⾼下唯视赂之多少,不择才德,不校勋劳。段凝智勇俱无,一旦居王彦章、霍彦威之右,自将兵以来,专率敛行伍以奉权贵。每出一军,不能专任将帅,常以近臣监之,进止可否动为所制。近又闻 ![]() ![]() 戊戌(二十七⽇),康延孝率领一百多骑兵来投奔后唐,后唐帝脫下穿的锦袍⽟带赏赐给他,并任命他为南面招讨都指挥使,兼任博州剌史。后唐帝让周围的人退下,然后向康延孝询问后梁的事情。康延孝回答说:“梁朝的地盘不算小,兵力也不算少,然而看他过去所⼲的事情,最后必然会灭亡。为什么呢?梁主愚昧软弱,赵、张兄弟独揽大权,里面勾结皇宮的人员,外面接受贿赂,官职的⾼低只看贿赂的多少而定,对才能和品德不加选择,也不管有无功劳。段凝智勇全然没有,夜一之间竟升到王彦章、霍彦威的上面,自从段凝统兵以来,他任意约束士卒,以此来讨好权贵。梁王每次出兵,不能把军权 ![]() ![]() [17]蜀主以文思殿大学士韩昭、內皇城使潘在 ![]() ![]() [17]前蜀主把文思殿大学士韩昭、內皇城使潘在 ![]() ![]() ![]() ![]() ![]() 时枢密使宋光嗣等专断国事,恣为威 ![]() ![]() ![]() 当时枢密使宋光嗣等专断家国大事,任意施威肆 ![]() ![]() ![]() ![]() ![]() 九月,庚戌,蜀主以重 ![]() ![]() 九月,庚戌(初九),前蜀主因为重 ![]() ![]() ![]() [18]帝在朝城,梁段凝进至临河之南,澶西、相南,⽇有寇掠。自德胜失利以来,丧刍粮数百万,租庸副使孔谦暴敛以供军,民多流亡,租税益少,仓廪之积不支半岁。泽潞未下。卢文进、王郁引契丹屡过瀛、涿之南,传闻俟草枯冰合,深⼊为寇,又闻梁人 ![]() ![]() ![]() ![]() ![]() ![]() [18]后唐帝在朝城,后梁将段凝率兵进军到临河县南面,澶州西面、相州南面每天都有敌人来犯侵。自从在德胜失利以来,损失粮草数百万,租庸副使孔谦凶暴地收取赋税来供应军需,很多百姓逃跑了,收上来的租税越来越少,仓库里的积蓄支持不了半年。泽州、潞州尚未攻下,卢文进、王郁率领契丹人曾多次经过瀛、涿的南面,传说等到草枯结冰就进一步深⼊后唐境。又听说后梁主准备从四面八方大举进攻后唐,后唐帝为此深深忧患,于是召集诸位将领商议对策。宣徽使李绍宏等都认为郓州城门之外都是敌人占领区,孤立遥远,难以坚守,占有不如放弃,请求用这些地方换取后梁的卫州和黎 ![]() ![]() ![]() ![]() 王彦章引兵逾汶⽔,将攻郓州,李嗣源遣李从珂将骑兵逆战,败其前锋于递坊镇,获将士三百人,斩首二百级,彦章退保中都。戊辰,捷奏至朝城,帝大喜,谓郭崇韬曰:“郓州告捷,⾜壮吾气。”已巳,命将士悉遣其家属归兴唐。 王彦章率兵过了汶⽔,即将向郓州发起进攻,李嗣源派遣李从珂率领骑兵 ![]() [19]冬,十月,辛未朔,⽇有食之。 [19]冬季,十月,辛未朔(初一),出现⽇食。 [20]帝遣魏国夫人刘氏,皇子继岌归兴唐,与之诀曰:“事之成败,在此一决;若其不济,当聚吾家于魏宮而焚之!”仍命⾖卢⾰、李绍宏、张宪、王正言同守东京。 [20]后唐帝送魏国夫人刘氏、皇子李继岌回到兴唐府,和他们诀别说:“事情的成败,在此一举。如果不能成功,就把我们全家集合起来到魏宮全部自焚。”仍然命令⾖卢⾰、李绍宏、张宪、王正言共同坚守东京。 壬申,帝以大军自杨刘济河,癸酉,至郓州,中夜,进军逾汶,以李嗣源为前锋,甲戌旦,遇梁兵,一战败之,追至中都,围其城。城无守备,少顷,梁兵溃围出,追击,破之。王彦章以数十骑走,龙武大将军李绍奇单骑追之,识其声,曰:“王铁 ![]() 壬申(初二),后唐帝率领大军从杨刘渡过⻩河,癸酉(初三),到达郓州,半夜,继续进军,过了汶⽔,命令李嗣源为前锋队部,甲戌(初四)早晨,与后梁军相遇,一战就打败了后梁军,一直追到中都,包围了中都城。城中没有防备,不一会儿,后梁军冲出包围,后唐军奋勇追击,打败了后梁军。王彦章率领几十个骑兵逃跑,龙武大将军李绍奇单人独马追击他,李绍奇听出是王彦章的声音,说:“王铁 ![]() 彦章尝谓人曰:“李亚子斗 ![]() ![]() ![]() ![]() 王彦章曾经对人说:“李存勖是个斗 ![]() ![]() ![]() ![]() 帝又谓诸将曰:“向所患惟王彦章,今已就擒,是天意灭梁也。段凝犹在河上,进退之计,宜何向而可?”诸将以为:“传者虽云大梁无备,未知虚实,今东方诸镇兵皆在段凝麾下,所馀空城耳,以陛下天威临之,无不下者。若先广地,东傅于海,然后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康延孝固请亟取大梁。李嗣源曰:“兵贵神速。今彦章就擒,段凝必未之知;就使有人走告,疑信之间尚须三⽇。设若知吾所向,即发救兵,直路则阻决河,须自⽩马南渡,数万之众,舟楫亦难猝办。此去大梁至近,前无山险,方陈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段凝未离河上,友贞已为吾擒矣。延孝之言是也。请陛下以大军徐进,臣愿以千骑前驱。”帝从之。令下,诸军皆踊跃愿行。 后唐帝又对各位将领说:“原来我所忧患的只有王彦章,今天他已被抓获,这是天意要消灭梁国。段凝目前还在⻩河边上,是进是退,应该向哪个方向去才好呢?”各位将领认为:“传说梁国没有什么防备,但不知道是虚是实。现在东方各镇的兵力都集中到段凝的军队里,所剩下的全是空城,用陛下的天威去攻打这些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如果先扩大我们占据的地方,东面靠近海边,然后乘空行动,这样可以万无一失。”康延孝则坚决请求急速攻取大梁。李嗣源说:“兵贵神速。现在王彦章已被抓获,段凝一定还不知道,即使有人跑去告诉他,段凝是信是疑也需要三天时间来决定。假使他知道了我军所向,就会发兵援救。如果我们从直路去,有决口的⻩河阻挡,需要从⽩马以南渡过⻩河,几万军队,船只难以很快地办到。从这里去大梁最近,前面也没有⾼山险要的地方,把队部排成方阵,所向无阻,这样昼夜兼程,过两个晚上就能到达。段凝还没离开⻩河边,朱友贞就会被我们抓获。康延孝所讲是对的,请求陛下率领大军慢慢推进,我愿率领一千骑兵作为前锋。”后唐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命令下达后,各路军队都踊跃希望出发。 是夕,嗣源帅前军倍道趣大梁。乙亥,帝发中都,舁王彦章自随,遣中使问彦章曰:“吾此行克乎?”对曰:“段凝有精兵六万,虽主将非材,亦未肯遽尔倒戈,殆难克也。”帝知其终不为用,遂斩之。 这天晚上,李嗣源率领前锋队部快速直奔大梁。乙亥(初五),后唐帝从中都出发,抬着王彦章跟随在后面。后唐帝派中使问王彦章说:“我们此行能取得胜利吗?”王彦章回答说:“段凝率领有精锐队部六万人,虽然主将没有才能,但也不会马上投降,几乎很难击败他们。”后唐帝知道他最终也不会被利用,于是就把他杀掉了。 丁丑,至曹州,梁守将降。 丁丑(初七),后唐军到达曹州,后梁军驻守在那里的将领投降了后唐军。 王彦章败卒有先至大梁,告梁主以“彦章就擒,唐军长驱且至”者,梁主聚族哭曰:“运祚尽矣!”召群臣问策,皆莫能对。梁主谓敬翔曰:“朕居常忽卿所言,以至于此。今事急矣,卿勿以为怼。将若之何?”翔泣曰:“臣受先帝厚恩,殆将三纪,名为宰相,其实朱氏老奴,事陛下如郞君。臣前后献言,莫匪尽忠。陛下初用段凝,臣极言不可,小人朋比,致有今⽇。今唐兵且至,段凝限于⽔北,不能赴救。臣 ![]() 王彦章的败卒有先跑回大梁的,有人告诉后梁主,王彦章已经被后唐军抓获,后唐军长驱直⼊,即将到来。后梁主把全家集合在一起边哭边说:“世运已经完了。”又召集大臣们问他们有什么办法,大臣们都回答不上来。后梁主对敬翔说:“我平时忽视你的话,才到了今天这步。现在事情非常紧急,你不要怨恨过去。该怎么办呢?”敬翔边哭边说:”我蒙受先帝的厚恩,差不多三十多年了,名为宰相,其实是朱家的老奴,侍奉陛下如同儿子一般。我前前后后贡献的意见,无一不是忠心耿耿。陛下当初起用段凝时,我极力建议不可使用,小人们相依附勾结,所以才导致有今天这样。现在唐军将要到来,段凝隔在⻩河以北,不能赶来援救。我打算请陛下出去到北面狄族那里躲避一下,陛下一定不会听从我的意见;如果请求陛下出奇兵与唐军 ![]() 梁主遣张汉伦驰骑追段凝军;汉伦至滑州,坠马伤⾜,复限⽔不能进。 后梁主出派张汉伦骑马急追段凝的军队。张汉伦到滑州时,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脚,后来又被⽔挡住不能前进。 时城中尚有控鹤军数千,朱请帅之出战;梁主不从,命开封尹王瓒驱市人乘城为备。 当时城中还有几千控鹤军,朱请求率领这些军队出去 ![]() 初,梁陕州节度使邵王友诲,全昱之子也, ![]() ![]() ![]() ![]() ![]() ![]() 当初,后梁陕州节度使邵王朱友诲是朱全昱的儿子,生 ![]() ![]() ![]() ![]() ![]() 梁主登建国楼,而择亲信厚赐之,使⾐野服,赍蜡诏,促段凝军,既辞,皆亡匿。或请幸洛 ![]() ![]() ![]() 后梁主登上大梁城建国楼,当面选择亲信,丰厚地赏赐他们,让他们穿上老百姓的⾐服,又送给他们一份用蜡封的诏书,让他们催促段凝的军队,刚刚告别,这些人就都逃跑躲蔵起来了。有人请求后梁主到洛 ![]() ![]() ![]() 戊寅,或告唐军已过曹州,尘埃涨天,赵岩谓从者曰:“吾待温许州厚,必不负我。”遂奔许州。 戊寅(初八),有人报告说后唐军已经过了曹州,満天都是尘埃,赵岩对跟从他的人说:“我对待温韬很好,他一定不会对不起我。”于是跑到了许州。 梁主谓皇甫麟曰:“李氏吾世雠,理难降首,不可俟彼刀锯。吾不能自裁,卿可断吾首。”麟泣曰:“臣为陛下挥剑死唐军则可矣,不敢奉此诏。”梁主曰:“卿 ![]() ![]() ![]() ![]() 后梁主对皇甫麟说:“李氏是我世世代代的仇人,理难投降他们,不能等着让他们来杀害我。如果我不能杀自,你可以把我的头砍下来。”皇甫麟哭着说:“我为陛下挥剑抗战死于唐军之手是可以的,但不敢接受这个诏令。”后梁主说:“你打算出卖我吗?”皇甫麟想杀自,后梁主拉住他说:“我和你一起死。”皇甫麟于是杀了梁主,随即杀自。后梁主为人温和并恭敬,而且简朴,没有荒 ![]() ![]() 已卯旦,李嗣源军至大梁,攻封丘门,王瓒开门出降,嗣源⼊城,抚安军民。是⽇,帝⼊自梁门,百官 ![]() ![]() ![]() 已卯(初九)早晨,李嗣源的军队到达大梁城,向封丘门发起进攻,王瓒开门出来投降,李嗣源进⼊城內,安抚城內军民。这一天,后唐帝从梁门进⼊城內,后梁国的百官们在后唐帝的马前 ![]() ![]() ![]() 李振谓敬翔曰:“有诏洗涤吾辈,相与朝新君乎?”翔曰:“吾二人为梁宰相,君错不能谏,国亡不能救,新君若问,将何辞以对!”是夕未曙,或报翔曰:“崇政李太保已⼊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朱氏与新君世为仇雠,今国亡君死,纵新君不诛,何面目⼊建国门乎!”乃缢而死。 李振对敬翔说:“如果唐帝下诏洗雪我们,我们朝见新的君主吗?”敬翔说:“我们两人是梁国的宰相,君主昏庸不能接受进谏,家国要灭亡了不能拯救,如果新的君主问我们,将用什么话来回答呢?”这天晚上天还未亮的时候,有人来报告敬翔说:“崇政使太保李振已经⼊朝投降了。”敬翔叹息地说:“李振枉为大丈夫!朱氏与新君世世代代为仇敌,现在国亡君死,即使新的君主不杀掉我,我还有什么脸再进⼊大梁的建国门呢?”于是自缢而死。 庚辰,梁百官复待罪于朝堂,帝宣敕赦之。 庚辰(初十),后梁百官又在朝廷大堂內等待治罪,后唐帝宣布赦免他们。 赵岩至许州,温昭图 ![]() 赵岩到了许州,温昭图 ![]() 辛巳,诏王瓒收朱友贞尸,殡于佛寺,漆其首,函之,蔵于太社。 辛巳(十一⽇),后唐帝下诏命令王瓒收回朱友贞的尸体,停放在佛寺里,给他的头部涂上油漆,然后⼊殓,放在太社里面。 段凝自滑州济河⼊援,以诸军排陈使杜晏球为前锋;至封丘,遇李从珂,晏球先降。壬午,凝将其众五万至封丘,亦解甲请降。凝帅诸大将先诣阙待罪,帝劳赐之, ![]() ![]() 段凝从滑州渡过⻩河前往增援,命令诸军排阵,使杜晏球为前锋,到封丘后,遇上李从珂的队部,杜晏球率先投降了后唐军。壬午(十二⽇),段凝率领其五万大军到达封丘,也脫去铠甲请求投降。段凝带领着将领们到宮门等待治罪,后唐帝 ![]() 丙戌,诏贬梁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珏为莱州司户,萧顷为登州司户,翰林学士刘岳为均州司马。任赞为房州司马,姚为复州司马,封翘为唐州司马,李怿为怀州司马,窦梦徵为沂州司马,崇政学士刘光素为密州司户,陆崇为安州司户,御史中丞王权为随州司户:以其世受唐恩而仕梁贵显故也。岳,崇⻳之从子;,万年人;翘,敖之孙;怿,京兆人;权,⻳之孙也。 丙戌(十六⽇),后唐帝下诏贬后梁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郑珏为莱州司户、萧顷为登州司户、翰林学士刘岳为均州司马、任赞为房州司马、姚为复州司马、封翘为唐州司马、李怿为怀州司马、窦梦征为沂州司马、崇政学士刘光素为密州司户、陆崇为安州司户、御史中丞王权为随州司户,以上这些人世世代代蒙受唐朝的恩德而在后梁做官又很显贵。刘岳是刘崇⻳的侄儿。姚是万年人。封翘是封敖的孙子。李怿是京兆人。王权是王⻳的孙子。 段凝、杜晏球上言:“伪梁要人赵岩、赵鹄、张希逸、张汉伦、张汉杰、张汉融、朱等,窃弄威福,残蠹群生,不可不诛。”诏:“敬翔、李振首佐朱温,共倾唐祚;契丹撒刺阿拨叛兄弃⺟,负恩背国,宜与岩等并族诛于市;自余文武将吏一切不问。”又诏追废朱温、朱友贞为庶人,毁其宗庙神主。 段疑、杜晏球上书后唐帝说:“伪梁的要害人物赵岩、赵鹄、张希逸、张汉伦、张汉杰、张汉融、朱等窃取权力,作威作福,残害百姓,不可不杀。”后唐帝下诏:“敬翔、李振带头帮助朱温颠覆唐帝。契丹撤刺阿拨叛兄弃⺟,辜负恩德,背叛家国,应当和赵岩等在街市上诛灭全族。其余的文武将吏一概不追究。”又下诏追废朱温、朱友贞为平民,毁掉他们的宗庙神主。 帝之与梁战于河上也,梁拱宸左厢都指挥使陆思锋善 ![]() ![]() ![]() 后唐帝和后梁军在⻩河上作战时,后梁拱宸左厢都指挥使陆思铎善于 ![]() ![]() ![]() ![]() 以⾖卢⾰在尚在魏,命枢密使郭崇韬权行中书事。 因为⾖卢⾰还在魏州,后唐帝命令枢密使郭崇韬暂行中书事。 梁诸藩镇稍稍⼊朝,或上表待罪,帝皆 ![]() 后梁的各藩镇都逐渐进朝投降,有的上表请求治罪,后唐帝都安 ![]() ![]() 庚寅,⾖卢⾰至自魏。甲午,加崇韬守侍中,领成德节度使。崇韬权兼內外,谋猷规益,竭忠无隐,颇亦荐引人物,⾖卢⾰受成而已,无所裁正。 庚寅(二十⽇),⾖卢⾰从魏州来。甲午(二十四⽇),加封郭崇韬为守侍中,兼任成德节度使。郭崇韬的权力兼管內外,谋划经营,全心全意没有一点隐瞒,他也很能引荐人物,⾖卢⾰只能接受已定的谋略,不能删裁改正。 丙申,赐滑州留后段凝姓名曰李绍钦,耀州刺史杜晏球曰李绍虔。 丙申(二十六⽇),后唐帝赐给滑州留后段凝姓名叫李绍钦,赐给耀州刺史杜晏球姓名叫李绍虔。 乙酉,梁西都留守河南尹张宗来朝,复名全义,献币马千计;帝命皇子继岌、皇弟存纪等兄事之。帝 ![]() 乙酉(疑误),后梁西都留守河南尹张宗来朝见,后唐帝恢复了他的名字叫张全义,张全义所献钱币、马匹数以千计。后唐帝命令皇子李继岌、皇弟李存纪等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后唐帝打算挖掘后梁太祖的坟墓,砍开他的棺材,烧了他的尸体。张全义上书说:“朱温虽然是家国的大仇人,然而他已经死去,无法再给他加什么刑罚,诛灭了他的全家,已经够报仇的了,请求不要砍开他的棺材和烧焚他的尸体,以此来存留下皇帝对他的恩情。”后唐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只是铲除了他坟上的阙室,砍掉了他坟上的树木而已。 戊戌,加天平节度使李嗣源兼中书令;以京北留守继岌为东京留守、同平章事。 戊戌(二十八⽇),后唐帝加封天平节度使李嗣源兼任中书令。任命京北留守李继岌为东京留守、同平章事。 [21]帝遣使宣谕谕诸道,梁所除节度使五十余人皆上表⼊贡。 [21]后唐帝派遣使者去各道宣谕,说后梁主任命的五十多名节度使都已向后唐帝上表进贡。 楚王殷遣其子牙內马步都指挥使希范⼊见,纳洪、鄂行营都统印,上本道将吏籍。 楚王马殷派他的儿子牙內马步都指挥使马希范⼊见后唐帝, ![]() 荆南节度使⾼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 ![]() ![]() 荆南节度使⾼季昌听说后唐帝消灭了后梁,为避后唐庙讳,改名叫⾼季兴。他打算亲自⼊朝,梁震说:“唐有 ![]() [22]帝遣使以灭梁告吴、蜀,二国皆惧。徐温尤严可求曰:“公前沮吾计,今将柰何?”可求笑曰:“闻唐主始得中原,志气骄満,御下无法,不出数年,将有內变,吾卑辞厚礼,保境安民以待之耳。”唐使称诏,吴人不受;帝易其书,用敌国之礼,曰“大唐皇帝致书于吴国主”,吴人复书称“大吴国主上大唐皇帝”,辞礼如笺表。 [22]后唐帝派遣使者把消灭了后梁的事去告诉了吴、前蜀,两国都 ![]() ![]() [23]吴人有告寿州团练使钟泰章侵市官马者,徐知诰以吴王之命,遣滁州刺史王稔巡霍丘,因代为寿州团练使,以泰章为饶州刺史。徐温召至金陵,使陈彦谦诘之者三,皆不对。或问泰章:“何以不自辨?”泰章曰:“吾在扬州,十万军中号称壮士;寿州去淮数里,步骑不下五千,苟有他志,岂王稔单骑能代之乎!我义不负国,虽黜为县令亦行,况刺史乎!何为自辨以彰朝廷之失!”徐知诰 ![]() [23]吴国有人上告寿州团练使钟泰章侵占或卖掉了官马,徐知诰用吴王的命令派遣滁州刺史王稔去巡察霍丘,从而代为寿州团练使,改钟泰章任饶州刺史。徐温把钟泰章叫回金陵,让陈彦谦责问他,连续三次,他都不回答。有人问钟泰章说:“你为什么自己不辩解一下呢?”钟泰章说:“我在扬州时,在十万大军中号称壮士,寿州离淮⽔只有几里远,步兵、骑兵不下五千人,我如有别的想法,难道王稔能靠他单人匹马代替了我?我的情义是不辜负家国,把我贬为县令也行,何况刺史呢!为什么要自己辩解来张扬朝廷的过失呢?”徐知诰打算对其他几位将领绳之以法,并请求把钟泰章抓起来治罪。徐温说:“如果不是钟泰章,我早已死在张颢的手下,现在我富贵了,怎么可以对不起他呢?”于是命令徐知诰为他的儿子徐景通娶了钟泰章的女儿,并以此解脫了钟泰章的罪过。 [24]彗星见舆鬼,长丈余,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蜀主诏于⽟局化设道场,右补阙张云上疏,以为:“百姓怨气上彻于天,故彗星见。此乃亡国之征,非祈禳可弭。”蜀主怒,流云黎州,卒于道。 [24]舆鬼星附近出现彗星,有一丈多长,前蜀国的司天监说家国将会有大灾。前蜀主下诏书,让在⽟局化修筑道场。右补阙张云上疏,他认为:“百姓的怨气上升到天上,所以才出现了彗星。这是家国灭亡的征兆,不是祈求祛除灾难可以解决的。”前蜀主非常生气,把张云流放到黎州,结果死在路上。 [25]郭崇韬上言:“河南节度使、刺史上表者但称姓名,示除新官,恐负忧疑。”十一月,始降制以新官命之。 [25]郭崇韬上书说:“河南节度使、刺史中上表的人只称姓名,没有授给新官,恐怕心中还有些担心和疑虑。”十一月,开始发布皇帝的命令,任命给他们新官。 [26]滑州留后李绍钦因伶人景进纳货于宮掖,除泰宁节度使。 [26]滑州留后李昭钦通过伶人景进向皇宮贡献了财货,结果被任命为泰州节度使。 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 ![]() ![]() 后唐帝小时候就喜 ![]() ![]() ![]() ![]() 诸伶出⼊宮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 ![]() 优伶们常出⼊于皇宮,捉弄欺负士大夫,大臣们非常愤恨,但又不敢对他们生气,反而有人依附或拜托他们求得后唐帝的恩泽,四面八方的藩镇员官们也争相贿赂、巴结。害政害人最严重的,景进是第一个。景进喜 ![]() [27]壬寅,岐王遣使致书,贺帝灭梁,以季⽗自居,辞礼甚倨。 [27]壬寅(初二),岐王李茂员派遣使者给后唐帝送来信,信中对后唐帝消灭了后梁国表示祝贺,岐王以叔⽗自居,信中的话语和礼仪也很傲慢。 [28]癸卯,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朝,帝与之宴,宠锡无算。 [28]癸卯(初三),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朝拜见后唐帝,后唐帝设宴款待了他,给他的赏赐无法计算。 [29]张全义请帝迁都洛 ![]() [29]张全义请求后唐帝把京都迁到洛 ![]() [30]乙巳,赐朱友谦姓名曰李继麟,命继岌兄事之。 [30]乙巳(初五),后唐帝赐给朱友谦姓名叫李继麟,让李继岌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31]以康延孝为郑州防御使,赐姓名曰李绍琛。 [31]后唐帝任命康延孝为郑州防御使,赐给他姓名叫李绍琛。 [32]废北都,复为成德军。 [32]撤销了北都,复称成德军。 [33]赐宣武节度使袁象先姓名曰李绍安。 [33]后唐帝赐给宣武节度使袁象先姓名叫李绍安。 匡国节度使温韬⼊朝,赐姓名曰李绍冲。绍冲多赍金帛赂刘夫人及权贵伶宦,旬⽇,复遣还镇。郭崇韬曰:“家国为唐雪 ![]() 匡国节度使温韬⼊朝拜见后唐帝,后唐帝赐给他姓名叫李绍冲。李绍冲把许多金帛送给刘夫人和一些权贵伶宦,十几天后,又派他回原来的镇所。郭崇韬说:“家国为唐朝洗除了 ![]() [34]戊申,中书奏以:“国用未充,请量留三省、寺、监官,余并停,俟见任者満二十五月,以次代之;其西班上将军以下,令枢密院淮此。”从之。人颇咨怨。 [34]戊申(初八),中书上奏认为:“家国的财用还不够充实,请求酌量留下三省、寺、监员官,其余的机构一律撤消,等到现任的员官任満二十五个月以后,按照次序来代替他们。武官们职位在上将军以下的,命令枢密院也按照这一方法执行。”后唐帝接受了这个意见。但员官们多所叹息埋怨。 [35]初,梁均王将祀南郊于洛 ![]() ![]() [35]当初,后梁国均王朱友贞在洛 ![]() ![]() [36]丙辰,复以梁东京开封府为宣武军汴州。梁以宋州为宣武军,诏更名归德军。 [36]丙辰(十六⽇),后唐帝又把后梁东京开封府改为宣武军汴州。后梁国以宋州为宣武军,后唐改名为归德军。 [37]诏文武官先诣洛 ![]() [37]后唐帝下诏命令文武员官先到洛 ![]() [38]议者以郭崇韬勋臣为宰相,不能知朝廷典故,当用前朝名家以佐之。或荐礼部尚书薛廷,太子少保李琪,尝为太祖册礼使,皆耆宿有文,宜为相。崇韬奏廷浮华无相业,琪倾险无士风;尚书左丞赵光胤廉洁方正,自梁未亡,北人皆称其有宰相器。⾖卢⾰荐礼部侍郞韦说谙练朝章。丁巳,以光胤为中书侍郞,与说并同平章事。光胤,光逢之弟;说,岫之子;廷,逢之子也。光胤 ![]() [38]有人议论说任命功臣郭崇韬为宰相,他不了解朝廷的典章制度,应当用前朝名家来辅佐他。有人推荐礼部尚书薛廷,太子少保李琪也曾当过太祖时的册礼使,他们都是师长宿儒,而且有文才,应当为宰相。郭崇韬上奏说薛廷华而不实,没有做宰相的本事;而李琪险诈,没有士大夫的风范;尚书左丞赵光胤廉洁正直,后梁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北方人都说他有做宰相的才略。⾖卢⾰推荐礼部侍郞韦说,说他 ![]() ![]() ![]() 赵光逢自梁朝罢相,杜门不 ![]() 赵光逢自从后梁朝罢了他宰相以后,关起门来不和外面宾客 ![]() [39]租庸副使孔谦畏张宪公正, ![]() [39]租庸副使孔谦对张宪的公正很害怕,他想一个人专管租庸使一司的事务,于是他对郭崇韬说:“东京是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一个臣去镇守,这个人非张公不可。”郭崇韬于是上奏请求任命张宪为东京副留守,主管留守的事务。戊午(十八⽇),任命⾖卢⾰判租庸使,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孔谦大失所望。 [40]已未,加张全义守尚书令,⾼季兴守中书令。时季兴⼊朝,上待之甚厚,从容问曰:“朕 ![]() [40]已未(十九⽇),后唐帝让张全义守尚书令,让⾼季兴守中书令。当时⾼季兴⼊朝拜见后唐帝,后唐帝对他很好,后唐帝从容地问他:“我计划向吴国和蜀国发起进攻,这两国里先打哪个呢?”⾼季兴认为前蜀国道险,难以夺取,于是回答说:“吴国地薄民穷,夺取它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先攻打蜀国。蜀国的土地富饶,再加上蜀主荒 ![]() [41]辛酉,复以永平军大安府为西京京兆府。 [41]辛酉(二十一⽇),后唐帝又把过去后梁国的永平军大安府改为西京京兆府。 [42]甲子,帝发大梁;十二月,庚午,至洛 ![]() [42]甲子(二十四⽇),后唐帝从大梁出发。十二月,庚午(初一),到达洛 ![]() [43]吴越王以行军司马杜建徽为左丞相。 [43]吴越王钱任命行军司马杜建徽为左丞相。 [44]壬申,诏以汴州宮苑为行宮。 [44]壬申(初三),后唐帝下诏书把汴州的宮苑作为行宮。 [45]以耀州为顺义军,延州为彰武军,邓州为威胜军,晋州为建雄军,安州为安远军;自余藩镇,皆复唐旧名。 [45]后唐帝把耀州改为顺义军,延州改为彰武军,邓州改为威胜军,晋州改为建雄军,安州改为安远军。其余的潘镇,都恢复了唐朝时的旧名称。 [46]庚辰,御史台奏:“朱温篡逆,删改本朝《律令格式》,悉收旧本焚之,今台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皆伪廷之法。闻定州敕库独有本朝《律令格式》具在,乞下本道录进。”从之。 [46]庚辰(十一⽇),御史台上奏说:“朱温篡夺君位,删改了本朝的《律令格式》,烧掉了旧的法律书,现在台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的全是伪朝的法律条文。听说定州国库里保存有完整的本朝《律令格式》,请求下令定州,让他们抄录一份送上。”后唐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47]李继韬闻上灭梁,忧惧,不知所为, ![]() ![]() ![]() ![]() ![]() [47]李继韬听说后唐帝消灭了后梁国,又担忧又害怕,不知怎么办好,想向北逃到契丹人那里,正好此时后唐帝下诏让他到朝廷。李继韬准备出发上朝,他的弟弟李继远说:“哥哥因为反叛而闻名,哪里容得下你?你去和不去一个样,不如挖沟修垒,坐吃存粮,这样还可以延长一些活的时间。如果你⼊朝,立刻就会被杀死。”也有人对李继韬说:“你的⽗亲对家国曾经立过大功,皇帝对于你来说就如同叔⽗,你去朝廷一定不会出什么事。”李继韬的⺟亲杨氏,善于理财,家产万贯,于是李继韬和他的⺟亲一同前往,携带了四十万两银子,其他礼物带的也相当可观,还有不少货币,一起送去贿赂皇宮的人。皇宮里的伶人、宦官们都争着为他们说好话,说:“李继韬当初并没有什么 ![]() ![]() ![]() ![]() ![]() ![]() ![]() ![]() 召权知军州事李继俦诣阙,继俦据有继韬之室,料简 ![]() ![]() ![]() ![]() 后唐帝又召代理知军州事李继俦到朝廷,自李继韬被杀后,李继俦占据了李继韬的家室,他挑选了一些 ![]() ![]() ![]() ![]() [48]甲申,吴王得遣司农卿洛 ![]() [48]甲申(十五⽇),吴王又派遣司农卿洛 ![]() [49]⾼季兴在洛 ![]() ![]() [49]⾼季兴在洛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老虎小说网提供司马光最新小说资治通鉴未删节阅读全文阅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情节文笔俱佳的作品,值得网友阅读,老虎小说网最值得网友收藏的排行榜小说阅读网 |